《神的一滴》课堂实录与点评(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加入VIP免费下载

《神的一滴》课堂实录与点评(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ID:153558

大小:51.06 KB

页数:23页

时间:2020-12-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一、读《神的一滴》 师:同学们,上课。 生:老师您好。 师:请坐。这一节课呢,我们一起来学习梭罗《瓦尔登湖》中的一篇文章,一起把题目读一遍。预备齐—— 生:神的一滴。 师:在上课之前,我们先请一位同学,把这篇文章读一读。因为我刚看到你们刚拿到教材,上面都是空白的,哪位同学愿意把这篇文章读一读,读的时候请同学们拿笔划一划。好吧。来,话筒在你那,你来。同学们听她读。 生:神的一滴,梭罗。“湖是自然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自己天性的深浅。湖边的树木宛若睫毛一样,而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是它的浓密突出的眉毛。” 师:请坐。这位同学,你来请评价下她的朗读。 生:我觉得她朗读挺好的,把湖和湖边的景物都读出来了。 师:她有一个字读错了,你听出来了没有? 生:听出来了,蓊。 师:第几声? 生:第三声。 师:好,你们把这个字拼音写上去。 所以,读书的时候我们还是要注意字词的读音。另外同学们再考虑下,这位女同学在读的时候语速你觉得怎样? 生:语速还是有点偏快了。 师:偏快了,是吧。你的意见呢? 生:我觉得语速过于单一,没有什么变速之类的东西。 师:提出两条意见。现在这个女同学你自己来说,对他们这两条意见,你认可吗? 生:刚开始是想要读得稍微缓一点,但是,读着读着就忍不住了。 师:忍不住了,特别想去那个地方,是这样子的吗? 生:是的。 师:好,请坐。这个女同学非常真实。真诚就是读这篇课文很重要的态度。知道吗?这篇文章是《瓦尔登湖》中的一篇,美国国会图书馆,认为《瓦尔登湖》是塑造人类心灵的25本书之一。作为诗人,海子,至死不弃的一本书,也是这本书。我们这本书的翻译者徐迟,在课后的练习里面,有一段话是这么说的:“这是一本安静的书,一本孤独的书,一本寂寞的书”。所以同学们,读这篇文章,首先得把你的心静下来。所以在语速上应该是快的还是慢的,同学们?慢的。好,我们先把自己的语速调整好。注意,哪怕你听得想去的时候,你还要记住,瓦尔登湖面前,一定要你,保持一种应该有的风度。神的一滴,梭罗。“湖是自然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自己天性的深浅。湖边的树木宛若睫毛一样,而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是它的浓密突出的眉毛。”第二段,读下去。 生:“我第一次划船在瓦尔登湖上游弋的时候,它的四周完全被浓密而高大的松树和橡树围着,有些山凹中,葡萄藤爬过了湖边的树,盘成一弯凉亭,船只可以在下面惬意地通过。湖岸边的山太峻峭,山上的树木又太高,所以从西端望下来,这里像一个圆形剧场,水上可以演出山林舞台剧。” 师:嗯。很好,请坐,来,你接下去。 生:“我年纪轻一点的时候,就在那儿消磨了好些光阴。” 师:你会发现你比她快了? 生:嗯。 师:真是年轻哦。(笑)这样,“我年纪轻一点的时候”,注意,保持自己平缓的语速,开始。 生:“我年纪轻一点的时候,就在那儿消磨了好些光阴:,像和风一样地在湖上漂浮。一个夏天的上午,我先把船划到湖心,而后背靠在座位上,似梦非梦地漂流着,直到船撞在沙滩上,惊醒的我才欠起身来,看看命运已把我推送到哪一个岸边来了。在那种日子里,懒惰是最诱惑人的事情,我就这样偷闲地度过了许多个上午。我宁愿把一天中最……” 师:你还有标点吗?你看看每一个句子,基本上都是没有停顿的。你越读越快,你的心里还很急切。老师一直在旁边等着你,“我宁愿把这一天中最宝贵的光阴这样虚掷”,好吧,你 跟我一起读,预备齐—— 生:我宁愿把这一天中最宝贵的光阴这样虚掷。 师:我是富有的。 生:我是富有的。 (生笑) 师:别笑,不急。 生:“我是富有的,虽然与金钱无关,因为我拥有阳光照耀的时辰以及夏令的日月,我挥霍着它们。可是,自从我离开这洒满古典生态阳光的湖岸之后,伐木人竞大砍大伐起来了。从此要有许多年不可能在林间的甬道上徜佯了。” 师:什么“徉”? 生:徜徉了。 师:对。 生:“不可能在这样的森林中遇见湖水了。我的缪斯女神如果沉默了,她是情有可原的--森林已被砍伐,怎能希望鸟儿歌唱?” 师:如果你再读慢一点,鸟儿就一定会歌唱了。你实在是读得比前一个同学读得要快几倍。你看,“我的缪斯女神如果沉默了,她是情有可原的——森林已被砍伐,怎能希望鸟儿歌唱? ”你看,我们这样读书多好?来,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好不好,就我们俩。“我的缪斯女神”,预备齐——: 生:“我的缪斯女神如果沉默了,她是情有可原的。” 师:你看这个“她”字,怎么能这么快呢?“我的缪斯女神,如果沉默了”,预备齐—— 师+生:“我的缪斯女神如果沉默了,她是情有可原的。” 生:“森林已被砍伐,怎能希望鸟儿歌唱?” 师:下一次,我希望你歌唱得更好!好吧,有进步就好。来,女同学接下去。 生:“现在,湖底的树干,古老的独木舟,黑魆魆的四周的林木,都没有了,村民本来是连这个湖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的,如今却想到用一根管子来把这些湖水引到村中去给他们洗碗洗碟子了。这是和恒河之水一样地圣洁的水!而他们却想转动一个开关,拔起一个塞子就利用瓦尔登的湖水了!这恶魔似的铁马,那震耳欲聋的机器喧嚣声已经传遍全乡镇了,它已经用肮脏的工业脚步使湖水混浊了,正是它,把瓦尔登湖岸上的树木和风景吞噬了。” 师:嗯,就一个字读错了。大家说,什么起?“拔起”,不是“拨起”。请坐,所以你看,高中生还得要坚持读书,男同学读。 生:“虽然伐木人已经把湖岸这一段和那一段的树木先后砍光了,爱尔兰人也已经在那儿建造了他们的陋室,铁路线已经侵入了它的边境,冰藏商人已经豪取过它的冰,然而,它仍然顽强地生存着,还是我在青春时代所见的湖水--它虽然有那么多的涟漪,却并没有一条永久性的皱纹。它永远年轻,我还可以站在那儿,看到一只飞燕坦然掠下,从水面衔走一条小虫,正和从前一样。今儿晚上,这感情又来袭击我了,仿佛二十多年来我并没有每天都和它在一起厮守一样,--啊,这是瓦尔登湖,还是我许多年之前发现的那个充满着神秘和活力的林中湖泊。这儿,去年冬天被砍伐了一片森林,而另一片林子已经拔地而起,在湖边蓬勃华丽地生长着。还是同样水漉漉的欢乐,内在的喜悦,创造者的喜悦,是的,这可能就是我的喜悦。” 师:非常好。“这湖当然是一个大勇者的作品”,预备齐—— 全体学生:“这湖当然是一个大勇者的作品,其中毫无一丝一毫的虚伪!他用他的手围起了这一泓湖水,在他的思想中愈来愈深化,愈来愈清澈,并把它传给了康科德河,我从康科德河的水面上又看到了同样的倒影,我几乎要惊呼:瓦尔登湖,是你吗?!” 师:“这不是我的梦, 用于装饰一行诗; 我不能更接近上帝和天堂 甚于我之生活在瓦尔登。 我是它的圆石岸, 飘拂而过的风; 在我掌中的一握, 是它的水,它的沙, 而它的最深邃僻隐处 高高躺在我的思想中。” “火车”,预备齐—— 全体学生:“火车从来不停下来欣赏湖光山色,然而我想,那些司机和那些买了月票的旅客,常看到它,他们多少是会留心这些风景的。每天他们至少有一次机会与庄严、纯洁的瓦尔登湖相遇。对它,就算只有一瞥,也已经可以洗净现代繁华大街上的污浊和引擎上的油腻了。有人建议过,这湖可以称为‘神的一滴’。” 师:有人建议过,这湖可以称为“神的一滴”。预备齐—— 全体学生:有人建议过,这湖可以称为“神的一滴”。 师:你看,好好读书是多么有意思的事。这位男同学你说,这样读完以后你告诉我,你的内心感受是什么? 生:平静。然后体会到了瓦尔登湖的美,还有作者对瓦尔登湖的喜爱。 师:不仅仅是你的喜爱,作者的喜爱,就像刚才第一位女同学读得一样,读着读着,就觉得自己——? 生:想要让大家尽快地感受瓦尔登湖的美。 二、来吧,瓦尔登湖!——用直接描写瓦尔登湖湖光山色的句子来做宣传语 师:就好像有个声音在一个地方在召唤同学们,来吧,我们去瓦尔登湖。这节课,我们就去瓦尔登湖。同学们,如果读了这篇文章,我们要给瓦尔登湖写一段宣传语,开头的词,两个字——来吧。如果用课文当中直接描写瓦尔登湖湖光山色的句子来做宣传语,你会怎么说?听懂了吗?如果用文章中直接描写瓦尔登湖湖光山色的句子来做宣传语,来吧!你会怎么说?来,这位急切的女同学,你会选哪一个句子来说一说?第一个词语,来吧—— 生:我会说,来吧,瓦尔登湖……然后那个,树干,还有…… 师:你看,现在一让你说,你就急了。 生:我会说,来吧,瓦尔登湖,有湖底的树干,古老的独木舟,黑魆魆的四周的林木。 师:都没有了!你看,所以你现在就知道肖老师跟你说的读书不能急,是不是不能急啊?一急,随便抓一个词,就糟糕了。不过你说的有道理,因为它是现在都没有了,原来有没有的啊?有的!原来有的,你就读读,来吧,开始。 生:来吧!湖底的树干,古老的独木舟,黑魆魆的四周的林木。 师:你说我还敢来吗?同学们听到了吧?来吧,湖底的树干,来吧古老的独木舟,那还可以向往,来吧,黑魆魆的四周的森林…… (学生笑) 师:所以你看吧,一切的原因,都在于你刚才读书太急。听懂了没有?没关系,以后安静一点。请坐。哪位同学再来说?文章中直接描写瓦尔登湖湖光山色的句子,为它做个宣传语。这位男同学,你来。来吧,开始。 生:来吧,湖边的树木宛若睫毛一样,而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是它的浓密突出的眉毛。 师:非常好。来吧,湖边的树木宛若睫毛一样,而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是它的浓密突出的眉毛。好多同学都喜欢这句话,你先别坐下去,告诉我你为什么选择这一句话? 生:因为这一句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瓦尔登湖四周森林景色的美景。 (生笑) 师:一直都是这样说话的吗?瓦尔登湖从来不欢迎说套话的人。请你不要老是用“生动形象”这种词语,你就告诉我,为什么这句话会吸引你? 生:因为它美。 师:美在哪些词? 生:宛若睫毛一样。 师:这样说就好听了,那个地方能让你看见睫毛。这个睫毛写出什么? 生:一种画面感。让我感觉身临其境一样。 师:你看,你当时要这样说话就多好啊!所以,同学们,“睫毛”他觉得身临其境,其实还不是身临其境,是身临你自己,因为你自己就是有睫毛的人。所以同学们,这个睫毛写出了湖边的树木什么特点? 生:浓郁。 师:浓郁。同学们一起来读读,来吧,预备齐—— 全体学生:来吧,湖边的树木宛若睫毛一样,而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是它的浓密突出的眉毛。 师:好,请坐。写出两个字,茂盛,或者浓密。没关系,这位同学他就觉得他就喜欢这句话。这位男同学,你再来找,还有没有? 生:来吧,它的四周完全被浓密而高大的松树和橡树围着,有些山凹中,葡萄藤爬过了湖边的树,盘成一弯凉亭,船只可以在下面惬意地通过。 师:真好!你看,为什么选这段话? 生:因为它描写得很细致,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感受到仿佛就坐在船上面,晒晒太阳,从瓦尔登湖游过。 师:你所讲的这个,其实就解释了一个词语——惬意。你懂吗?大家注意到,他说的这一段话里面,其实有几个动词用得非常好,你知道是哪个动词吗?你来说。 生:我觉得应该是葡萄藤爬过的“爬”字和盘成一弯凉亭的“盘”字。 师:同学们,葡萄藤爬过了它的凉亭,这个“爬”字写出啥用处? 生:感觉写得活,像人一样,拟人。 师:“爬”字往往是在哪一个人身上表现最多? 生:比较灵活的那种。 师:比较灵活的?肖老师比较灵活的。而且我们看看,从人的个性、人的形态来讲,“爬”字其实最像哪一种人? 生:应该是婴儿。 师:孩子,是这个意思吧。对啊,你看看,葡萄藤爬过了它的凉亭,就好像把葡萄藤写成了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所以你说瓦尔登湖多有意思啊,是吧?请坐。写下来,生机、天真、活泼,像个孩子一样。抓词语。所以我们就来到了这个惬意的地方。还有没有?来吧,瓦尔登湖告诉大家,这里的景色是怎么样的? 生:来吧,来这洒满古典生态阳光的湖岸,来吧,来这寂静的林间甬道,来吧,来听这缪斯女神美妙的歌唱! (生笑) 师:我发现你非常好的一个特点就是,你把文章当中非描写性句子转化成了自己的语言。这就是学习的高超之处。好的,同学们,我们就按照他的这句话来讲,来吧,像这缪斯女神一样歌唱。缪斯女神来到瓦尔登湖,她会为它怎么的风光来歌唱?再去寻找。这位女同学你来找,还有没有? 生:是还是那个吗? 师:湖光山色的句子来做“来吧”的宣传语。 生:来吧,这里像一个圆形剧场,水上可以演出山林舞台剧。 师:写出了什么呀? 生:写出了它的广大和美。 师:大家写——广大和美。舞台剧还说明什么? 生:舞台剧说明,这里事物很多,参加了舞台剧。 师:有道理,事物很多。一个圆形的剧场,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演奏歌唱。那么你说说看,这写出了这些事物之间的? 生:事物之间的联系、与一种交流。 师:交流,所以这是一个美妙的世界,万物之间充满了和谐。大家可以写出来,丰富、和谐。都出来了。还有没有,看着这篇课文,来吧,文章还有些句子,直接描写它的湖光山色。这位男同学你来找,还有没有? 生:来吧,林子已经拔地而起,在湖边蓬勃华丽地生长着。 师:你看的是哪段话,同学们? 生:第四段。 师: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四段里面确确实实有很多瓦尔登湖相关的描写,大家找到了没有。来吧,林子已经拔地而起。这个拔地而起说明了什么? 生:想说明这里的森林它虽然遭到破坏,但它依然生机勃勃。 师:好,有生命力,是这个意思吧,大家写一写,生命力。这段话里面还有好多句子,你来说。 生:来吧,欣赏那个充满着神秘和活力的林中湖泊。 师:大家看看这段话里面有没有写到些小动物?有没有写到湖面?有没有?非常明显。你来说说看,来吧。 生:来吧,去看一只只飞燕坦然掠下,从水面衔走一条条小虫。 师:我也喜欢这一句话。来吧,看飞燕掠下,衔走一条条小虫。这位同学,别坐。老师要问你了,这个衔走一条条小虫这个“衔”字,如果把它改成 “掠”走一条条小虫 ,你觉得怎么样? 生:就是打破了瓦尔登湖的宁静,有点太粗鲁。 师:这个同学到现实是回答问题最能够进入情境的。他认为这个“掠”字太粗鲁。即使是衔走一条小虫,也要给我们一种宁静和美的感受。所以你看这个词儿问得多有意思,瓦尔登湖之间万物是怎样可爱地在那里生长、在那里游戏。是吧,所以你瞧,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把刚才的句子读一读,感受一下瓦尔登湖的特点。来吧,它是大地的眼睛,预备齐—— 生:来吧,它是大地的眼睛,来吧,湖边的树木宛如睫毛一样,而四周蓊郁的群山和山崖是它的浓密突出的眉毛。 三、来吧,瓦尔登湖!——用梭罗在瓦尔登湖的自我感受语言做宣传语 师:所以,瓦尔登湖是如此的美,如此有生命力,如此茂盛,如此温和,如此宁静。那同学们,如果再换一下,用梭罗来过瓦尔登湖以后的自我感受做宣传语,来吧,到了瓦尔登湖你会怎么样呢?你会找到哪些句子?主要在第几段?同学们说说看。大声说。(生:第二段)。来,那位男同学,最后。来吧,你告诉大家,来这可以怎么样呢? 生:来吧,洗净现代繁华大街上的污浊,来吧,洗净引擎上的油腻。 师:洗净污浊,洗净油腻。到这里,我们可以把自己洗得干净。是这意思吧?因此来瓦尔登湖,其实帮助我们大家洗净内心的污浊,找回我们自己的纯净。好,同学们,他用的是最后一个,来吧,在这里可以洗净污浊,我们再来看第二自然段里面,刚才同学们讲过了,第二自然段。来吧。你来说。 生:来吧,在夏日的上午,泛舟湖心,像和风一样在湖上漂浮。 师:想说什么? 生:这说明这样泛舟湖心,非常惬意,感受到自然的美,感受到湖面的平静之类的。 师:再来把这句话读读看好不好? 生:来吧,在夏日的上午,泛舟湖心,像和风一样在湖上漂浮。 师:同学们,刚他说到两个词——一个惬意,一个平静。我刚才还听到你在表达的时候非常放松。请坐。同学们,惬意、放松、平静。就像这个男同学一样,来,你来说。来吧,到瓦尔登湖干什么呢? 生:到瓦尔登湖,解放自我。 师:把句子给读出来。哪个句子?重点的句子,来吧,用他的写自我感受的句子。 生:“我宁愿把一天中最宝贵的光阴这样虚掷,我是富有的,虽然与金钱无关,因为我拥有阳光照耀的时辰以及夏令的日月,我挥霍着它们。” 师:简单来讲,来吧,虚掷你的光阴,来吧,挥霍你的时间。是这样的吗?好,请坐。 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梭罗在写这段话的时候,有两个词其实是贬义词的,是哪两个? 生:虚掷,还有挥霍。 师:为什么要我们大家虚掷和挥霍呢? 生:因为瓦尔登湖这个地方风景非常美丽,即使在这里虚掷和挥霍时光,也是一种享受。 师:你最后终于反应过来了。其实他不是一种虚掷,也不是一种挥霍,而是人生的一种享受,是他的一种人生境界。来,这位男同学你来说,来吧。 生:来吧,在那种日子里,懒惰是最诱惑人的事情,我就这样偷闲地度过了许多个上午。 师:想说什么呢?来瓦尔登湖—— 生:瓦尔登湖的……人在这里的悠闲和一种安静。 师:同学们,悠闲、安静。你写出来,悠闲、安静。来瓦尔登湖悠闲、安静。再加上刚才那个男同学说的“洗净心灵的污浊”。 四、来吧,瓦尔登湖!——用现代文明作反衬写宣传语 师:好,我们再换一下好不好,同学们,记住啊,当我们说“来吧”的时候,这个“来吧”是非常有召唤力的。你在说的时候,这个感觉要说出来。如果用现代文明的特征作反衬,希望大家来瓦尔登湖,你会从文章当中找到哪些句子。如果用梭罗所写的现代文明的特征来作反衬,希望大家来瓦尔登湖,你会选择哪些句子做你的宣传语。(学生思考)举手,一个同学举手了,两个举手了。这组没有同学举手,这组同学都不能去瓦尔登湖了,有了,都是男同学举手,女同学去不了瓦尔登湖了。有没有,女同学。好,这位女同学,不能躲。来吧——如果用现代文明的特征作反衬,你希望,怎么说? 生:来吧,我们不要到这儿用肮脏的工业文明的脚步使湖水混浊,不要把瓦尔登湖岸上的树木和风景吞噬。 师:是文章第几段? 生:第三段。 师:是的,我觉得第三段非常好,你给大家读一读,前面两句也是的,来吧,远离恶魔似的铁马,开始。 生:来吧,远离这恶魔似的铁马,那震耳欲聋的机器喧嚣声已经传遍全乡镇了,它已经用肮脏的工业脚步使湖水混浊了,正是它,把瓦尔登湖岸上的树木和风景吞噬了。 师:想说什么? 生:现代工业文明的脚步把瓦尔登湖的风景破坏了。 师:所以要去寻找瓦尔登湖,是这个意思吧? 生:是的。 师:好,请坐,大家注意,这位女同学在说的时候,能够转换她的语言表达。好,还有没有? 生:来吧,享受那恒河之水一样圣洁的水,来吧,远离那震耳欲聋的机器的喧嚣声。 师:恩,你把他的语言做了一个调整,这就是活学活用。为什么你会讲“喧嚣声”,为什么喜欢这个词? 生:前面讲像恒河水一样圣洁,有一种宁静的氛围,而这儿的“喧嚣”是一种嘈杂的感觉,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体现出瓦尔登湖纯洁我们心灵的作用。 师:我们去过远方,一定是告别一个嘈杂的现在。因此,我们要去瓦尔登湖。非常好,请坐。这位同学,你说。 生:来吧,来远离这湖底的树干,古老的独木舟,黑魆魆的四周的林木。 师:为什么? 生:因为这些现在在瓦尔登湖已经看不到了,都已经被现代工业破坏了。 师:那你这个表达就有点不对啊,看不到为什么要远离?重新说一下。 生:来吧,来欣赏湖底的树干,古老的独木舟,黑魆魆的四周的林木。 师:这样一调整就对了,来吧,与古来的独木舟作伴,来吧,走进湖底的树干,看看这黑魆魆的四周的林木。好,你再说,为什么要选择这个? 生:因为它现在已经没有了,已经被破坏了。 师:所以我们说现代文明侵蚀了多么多的东西!好,还有没有,你来说。 生:来吧,这是和恒河之水一样圣洁的水。而他们却想转动一个开关,拔起一个塞子就利用瓦尔登的湖水。 师:我发现你很注意现代人破话的一些动作。大家有没有发现,文章还有一个段落,有些句子,是在写现代人的破坏,一个排比句,大家有没有看到?这位男同学你来说。 生:来吧,来远离爱尔兰人在那里建造的陋屋,来抵御铁路线的入侵,来夺回冰藏商人豪取的冰。 师:大家有没有看到这段话?来吧,伐木工人已经把湖岸这一段和那一段的树木先后砍光,一起读,来吧…… (生朗读) 师:非常好,这里面有四个动词,大家划出来。哪四个? 生:砍光、建造、侵入、豪取。 师:非常好,划下来。大家思考一下,这四个动词,哪个词在翻译上还有商榷的余地? 生:建造。因为我们人类就是靠建造各种建筑和工具来利用大自然资源,还可以建造自然保护区之类的,对环境有益的。 师:所以我们说,这里最好用什么词? 生:贬义词。 师:哎,贬义词。豪取,砍光,这些都属于什么呀,破坏性的词语,而“建造”这个词,似乎可以再商量一下。那么同学们考虑一下,“建造”这个词可以改成什么?大家一起想。 生:堆砌。 师:为什么用堆砌? 生:堆砌了他们的一些陋室。 师:如果我们保留“建造”的“造”字,前面可以换成什么字? 生:滥造。 师:可以,还可以换成什么?这个地方不是你的—— 生:抢造。 师:“抢东西”的“抢”是吧,其实还可以是“强行”,这个“强”,都可以。所以同学们,我们在这个词上还可以做一点思考。这样一写,就把现代文明的破坏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了。好,一起来读,来吧,伐木工人已经把…… (生朗读) 师:对了。所以,现代工业文明给自然给生态的破坏,使得我们大家向往、寻找瓦尔登湖。作者为什么要写它呢,我们就有点感觉到了。那么同学们,梭罗如果活到现在,现在这个社会,当下这个社会,除了现代工业文明的破坏,我想,一定还有其他的破坏。那如果梭罗是活在当下,他很可能会怎么说?还可以说什么?来,想一想,为什么要去瓦尔登湖?我们这个社会,我们还有哪些反面、负面的一些例子。同学们试试看。来吧,你来说。 生:恩~ 师:梭罗要去瓦尔登湖,是因为,现代这个社会,除了工业文明的进程造成的破坏以外,还有什么? 生:来吧,远离城市的喧嚣,对物质的争夺,去追求纯洁的心灵。 师:非常好。城市的喧嚣是物质的,还有心灵的功利的争夺,是我们这个物欲社会给我们带来的可怕的东西。这位同学说得虽然慢,但是说出来了。这位同学你来说。 生:来吧,和庄严纯洁的瓦尔登湖相遇。 师:这话说得真漂亮。为什么今天要和纯洁的瓦尔登湖相遇,因为今天的社会怎么了? 生:庄严和纯洁已变成非常少有的东西了。与它相遇,就是要重新拥有这些美好。 师:就是说,不仅是工业文明,人们的道德精神也开始滑坡,因此寻找心灵的瓦尔登湖也就成为必然了。这位同学很会思考。 生:来吧,来这没有一丝一毫虚伪的瓦尔登湖。 师:也就是说,当今社会也留有虚伪。所以城市的发展,以及网络文明的出现,等等,都使得我们当下,更需要去寻找瓦尔登湖。让我们一起说,来吧,瓦尔登湖。 生:来吧,瓦尔登湖! 五、来吧,瓦尔登湖!——用概括性的短句说宣传语 师:那么同学们,宣传语是长好一点还是短好一点? 生:短。 师:短。就像我到无锡的时候,一到地铁上我就看到“无锡是个好地方”,南京一定也是个好地方,来吧,来这个好地方。现在打开你的课本看一下,能不能从文中选一个短句,或者短语,重新组合,一个句子说出来。比如,刚才这个同学说的很好,来吧,与庄严和纯洁相遇。你看,你能不能再说第二个句子,给大家带个头。 生:我想一想……(沉思较长时间,课堂安静) 师:这句话说得漂亮吧,同学们,“我想一想”,来吧,让我们到瓦尔登湖好好地—— 生齐:想一想。 (生笑,掌声) 师:想一想。真聪明,孩子。来吧,让我们好好地想一想,网络时代,我们很少有人静下心来想一想,所以,来吧,好好地想一想。 生:来吧,与这神秘而有活力的林中湖泊相遇。 师:与这神秘而有活力的林中湖泊相遇。好,改变句式,不再用“相遇”这个词。你来说,来吧—— 生:来吧,这里不能更接近上帝和天堂了。 师:不能还是能? 生:不能更接近。 师:就是,没有比这里更接近上帝和天堂了的地方了。所以,这就是神呆的地方。你来说,来吧—— 生:来吧,握住那漂浮而过的风。 师:哟,这个同学真聪明。你这第三次回答,越来越精简。来吧—— 生:来吧,邂逅这蓬勃华丽的湖水。 师:来吧,邂逅这蓬勃华丽的湖水。来吧—— 生:来吧,洗净这城市喧嚣中的污浊。 师:来吧,洗净我们心灵的污垢。来吧—— 生:来吧,来享受惬意和悠闲。 师:来吧,到这里享受惬意和悠闲。来吧—— 生:来吧,来和你的缪斯女神歌唱。 师:来吧,与缪斯女神歌唱。非常好。你呢? 生:来吧~恩~呢…… 师:我是第二次叫你了。你每次起来的时候,都不太自信,而且话语非常简单,所以我觉得你最有必要去瓦尔登湖。你觉得你去瓦尔登湖干什么呢? 生:去享受那边的远离喧嚣的宁静。 师:说得那么好,话要大声说出来。来吧—— 生:来吧,来享受瓦尔登湖的安静。 师:这不就好啦!大家给他掌声吧! (掌声) 师:这位同学你来。来吧—— 生:来吧,欣赏这大勇者的作品。 师:欣赏这大勇者的作品。非常好,句子越来越短,而且越来越富有哲理。瓦尔登湖是个有哲理的地方。来,这位同学。来吧—— 生:来吧,让我们一起来深化我们的思想。 师:能不能把这句话变短一点? 生:来吧,深化我们的思想。 师:纯粹我们的思想,深刻我们的思想,请坐,非常好,来吧—— 生:来找回我们清澈的思想。 师:来吧,让我们像大地的眼睛一样。如此清澈。最后两次机会,谁来?再不来就没有来了。 生:来吧,感受这孩童般天真活泼的生命力。 师:把这话再缩短一点。 生:来吧,来感受这天真活泼的生命力。 师:能不能把前面的比喻词也说进去? 生:来吧,感受孩童般的生命力。 师:来吧,让我们像个孩子一样。有的时候,说话一定要简短。好,这位男同学。 生:来吧,去守护最后的神灵。   六、来吧,神的一滴! 师:所以同学们,梭罗为什么要去瓦尔登湖,你们全说出来了。因为瓦尔登湖她——两个字? 生:因为她纯净。 师:纯净。瓦尔登湖她—— 生:美丽。 师:瓦尔登湖她—— 生:使人惬意。 师:惬意。瓦尔登湖她—— 生:安静。 师:安静。你“安静”说了好几次了,你能换个词吗?瓦尔登湖她?老师把你都记得很深很深了,你也要把文章中的句子记得很深很深,瓦尔登湖她,怎样?你前面说得很好的。 (生不语) 师:我在等待你,等会你再说一个好不好?先坐下来。 (生点头) 师:瓦尔登湖她——两个字。 生:圣洁。 师:瓦尔登湖她—— 生:清澈。 师:清澈,瓦尔登湖她—— 生:神秘。 师:神秘,瓦尔登湖她—— 生:真实。 师:真实,瓦尔登湖她—— 生:慵懒。 (生笑) 师:非常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觉。在这儿能享受悠闲的时间,他想说的是悠闲。 师:瓦尔登湖她—— 生:惬意。 师:惬意,瓦尔登湖她—— 生:年轻。 师:年轻,有生命力,非常好,那位男同学,安静的那位,你来说, 生:天真活泼。 师:哎呦,这个词太棒了。瓦尔登湖她天真。把它写下来。这个世界,我们总是要抵达一个天真的地方,我们总是要像一个孩子一样。想知道我的孩子是怎么说的吗?他说,来吧,到这里来的人,都叫做梭罗。你们愿不愿意做梭罗呀? 生:愿意。 师:愿意。我们把刚才说的这么多词语一起说一下。第一个? 生:纯净。 师:第二个词? 生:美丽。 师:第三?这么多词语? 生:惬意。还有呢? 生:圣洁。 师:圣洁,还有呢? 生:悠闲。 师:还有清澈,还有庄严,还有安静,还有享受,汇成一句话,就是本文的标题—— 生:神的一滴! 师:来吧,神的一滴!预备齐—— 生:来吧,神的一滴! 师:下课。 (经久不息的掌声) ------------------ 肖培东老师自评: 《瓦尔登湖》这篇文章其实不太好上,因为它解读的角度太多了,环境学、人文学、自然学、生命学等等。所以,这堂课呢,我就希望上得简简单单的。因为我是一个喜欢浅浅说话的人,也是喜欢老老实实教学的人。喜欢盯着文字,盯着文本,跟大家一起在文字里走来走去,然后去思考。你们从我现在讲话的这个语调当中,其实我还是沉浸在那个“来吧”里。我觉得,我尽力了,我也想去瓦尔登湖,不过瓦尔登湖肯定不喜欢我们有这么多宣传语去宣传他,因为这座城市,我们所在的城市,太喧嚣了,所以我们希望,能够追随梭罗的内心,去寻找它的精神家园。那么这堂课,用“来吧”这样一句话,其实是一个唤醒,想把里面的文字给唤醒。整个教学分成四个步骤:第一,直接描写湖光山色的句子,作者用了很多清新、朴素的语言来描写它,其实是描写它的美;第二,作者写出了自己在瓦尔登湖之间悠闲的状态,其实是告诉我们,在这儿值得我们大家挥霍时光,虚掷光阴;第三,文章当中多次写到了现代工业文明的一些破坏,其实也是跟现在的瓦尔登湖形成一个极大的反差;最后,希望把话缩短,最后化成二个字,其实就是把文章的主题越来越趋向于简洁,最后明白,原来“神的一滴”尽在其中。谢谢各位老师。 来吧,瓦尔登湖!2——《神的一滴》教学感受 曹勇军老师现场点评: 跟大家一样,刚才坐在下面认真地学习,听了以后非常受启发,非常感动。 因为我们知道,到外面上课很不容易。公开课这种形式是我们目前最常见的一种教学观摩形式,这种形式有它的长处,也有它的不足。那么它的不足在哪里呢?就是很容易造成我们对学情的漠视。试想啊,我们到一个陌生的学校,面对一群陌生的孩子,然后我们来展开教学。这些孩子,他们的个性,他们学习的长处和不足,他们学习的习惯,老师教学的风格等等,其实我们是在打一场遭遇战,很不容易。所以这种课啊,很容易上出各种各样的,带出很多问题来。怎么在这样的课里面看出来老师们的匠心独运?根据学情把最后的“教”落实在“学”之上,我觉得是最见功力的。第二个,就是出去开公开课,观摩课啊,它有益,因为它是一个剧场,它是在一个公共场所,大家都是奔着去听这堂课而来的,所以呢,它有的时候会把一些常态教学的某一个局部,某一个环节,放大。这个放大,有好有坏,好是让我们对教学中的那样的一种匠心,那样的一种设想,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有的时候也会把一些课堂教学中本来很稀松平常的,大家不以为然的东西放大,放大以后呢,觉得不太好接受。公开课这种形式啊,是目前大陆成本最低的一种专业成长、进修学习的方式。这种方式,据我所知,在其他国家,基本没有。在我们国家,这是一种大家喜闻乐见的,愿意用它做载体来探讨我们对教材的认识,探讨我们课堂教学的理念,探讨我们课堂教学的设计,等等,通过它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专业水平。而且,事实也证明,很多老师在这方面走出了一条非常好的路,就是不断通过这个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而且我们看来,现在各级各类的,专业成长的,体制内的,专业成长的评比,常常有一个听课,来听你的课。听你的课,当然就应该象我们肖老师这样,上出这样精彩的课。 那么接下去呢,我就想说一说,我自己学习了肖老师的这堂课,我自己的感受。其实我跟肖老师是熟悉的,朋友圈里经常看他上课。老实说,这是一堂看了让我感动、让我激动的课。我是发自内心这样说的。 我想先用一个词来概括我听课的感觉,就是“自然”,“自自然然”。为啥“自然”?没有过多的虚头花脑的、添油加醋的东西,上来就是切入到“神的一滴”。大家都知道“神的一滴”很难上,刚才肖老师讲的是实情。肖老师是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看上去好象是易如反掌,好象我们都有一种蠢蠢欲动,似乎马上也想回去给学生上一课的感觉,其实不然。这个和他整个的教学安排有很大的关系,很自然。上来先让学生读,读的过程呢,他还做一些纠正,做一些补充,做一些渲染,做一些强调,然后呢,他也读,学生不仅有单个的读,还是全班的齐读,用多样的声音展示出这篇文字,这篇文章美丽的意境,他把这个文章的内涵,通过声音给塑造出来,而且同学们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他就慢慢从原先的拘谨变得开始轻松了,开始自然了,自自然然的,最后舒展了,他们愿意在课堂上展示,愿意在肖老师面前和肖老师一起学习《神的一滴》。这个环节看上去很简单,但是整个安排地非常自然。 第二个感觉,就是“干净”,我觉得这堂课真的是很“干净”。“干净”是一种非常美妙的课堂的品质,肖老师经常喜欢说“浅浅地教语文”,其实是自谦了,其实他的文章啊看似浅其实不浅,非常的深。我为什么说它很“干净”呢?因为,大家可以看出,从这个第一个朗读的环节过来以后,下面就开始用了“来吧”这么一个句式,这个句式被他用到了极致,不断结合课文里面的内容来推动学生去深入文本、解读文本,化文本的内容为自己的精神养料。大家看,他原来讲的是“来吧”,然后下面用的是原文中描写湖光山色的语句,学生就——讲述,这是第一层。第二层呢,就是运用作者在瓦尔登湖内心感受的句子来作宣传语,第三个是表达对工业文明、现代文明的反感,最后一个呢,就是到了今天,我们会有怎样的感觉。就用这样的一个句式,不断让学生勾引原文,然后造句。大家看学生发挥地非常好,我觉得这个“发挥好”就是整个课堂里面有一种师生非常融洽、非常明亮的一种情境,学生都跃跃欲试。学生发挥地好,其实就是老师的“教”很好地转化为学生的“学”。他用这样“来吧”这样的一个句式,分层次,一层一层不断地拾级而上,由浅的、文本的、基本的、内容的梳理,到对文本的精神价值的追寻,到最后文本对于我的召唤、感染、提引、提升,他就用这样的一个很干净的,很简单的办法,最后达到了整个课堂教学的高潮。当课堂的后半段,尤其是接近教学的终点的时候,我们看,整个班级的学生,都跃跃欲试,大家都有一种心灵被打开的感觉,文本和人生自己的感悟融为一体,思维、情感、思想、人格都在不知不觉中生长。最后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教学高潮,而肖老师的课也在这个高潮之中戛然而止。 我觉得其实这个“干净”后面,是“匠心”。大家可以注意一下,第一他对课本很熟悉,对学生的学情有充分的预判,讲到哪里,随口而出,然后巧妙地把原文和学生的话语对接,因为很多学生的话讲出来,或是角度,或是口吻,或是表述的方式,有这样那样的缺陷,老师马上接过来,自己稍加改造,然后给了学生。这样无形之中提升了学生。所以整节课是一浪高过一浪,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我们再来看,他用的这个方法是什么方法。它是一种“语用法”,就是在特定的交际对象之中,他运中“来吧”这个特定的句式,然后通过不断地运用原文中的内容发出指示语,选择原文中的相关的内容,从原来的湖光山色的赞美,到作者面对瓦尔登湖内心的感受,到作者对现代文明深刻的认识,再到最后梭罗、瓦尔登湖对我们今天的意义和价值,不断地提升上去。他不多讲,没有多讲什么东西,他就是讲换一个词,把这个关键词拿掉,记下来,然后就这样子,非常地语文。就这样带动学生一步步往前走,学生心甘情愿地、非常开心地跟在后面,可是呢,不光是替换了几个词,其实学生的思想,学生对于文本的认识都提升了。这个环节呢,我觉得很“干净”。另外呢,别具匠心。这实际上对学生的思维是一个非常好的提引。我觉得语文教学有很多派,有很多家,可是,所有的派,所有的家应该是一家,就是我们是教语文的,扎扎实实、自自然然、干干净净地教好语文。人文和工具这种概念用了很多年,用的我们都很烦了,其实在这堂课里面,我觉得就是最好的说明,学生的语言、理解、思想、人格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共同提升,最后达到一个高潮。 最后,我想表达一下对肖老师这堂课的敬意,感谢他奉献了这么好的一堂课,谢谢肖老师,也谢谢大家。   园区校陈英老师: 一堂好课的追求——有感于肖培东执教《神的一滴》 《神的一滴》是长篇散文《瓦尔登湖》的节选,收录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像山那样思考”里面 。文章长于对清新澄澈自然风光的描绘,交织着梭罗对现代工业破坏自然的思索,纯净冲淡的文字背后蕴藏着深邃的思想灵光,老师们普遍认为此篇难以驾驭。2017年11月20日,在全国中学散文课堂教学研讨会上,笔者有幸聆听肖培东老师执教《神的一滴》,酣畅淋漓,拍案称奇,满腔感触,不吐不快。 一、借助朗读,进行文本深层细读 王君老师这样评价肖培东老师:“无读不成析,无读不成课”。的确,朗读是肖式课堂的主要标志。本文的教授中,朗读是其主要教学方式,体现在两大环节。一是课堂伊始,借助朗读熟悉课文,了解全文内容。二是课堂行进过程中,借助朗读深入分析文本,推敲重要词句在语境中的意义,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一上来,肖老师就让学生读课文。学生一个个逐字逐句逐段地朗读,过程中老师做一些纠正,做一些补充,做一些渲染,做一些强调。然后他也读。当清亮深沉的声音响起,他为学生做了很好的示范,他用声音塑造了这篇文章的内涵。学生不仅有单独朗读,还有全班齐读。肖老师用多样的声音,多种的方式,展示出《神的一滴》美丽的意境。同学们朗读中慢慢地由原先的拘谨变得轻松舒展,愿意表达自己的感受。这个环节看似简单,实则精巧。肖老师通过朗读,发现了文本解读的密码。他贴着文字读,贴着文本教,带领学生深入文本,感悟文章精神。 在朗读中正字词。肖老师在朗读中纠正“蓊”的读音,点拨“拔” 和“拨”的差异,教会学生节奏、语速贴切恰当地运用。在朗读中品语言。肖老师带领学生想象“宛若睫毛一样”的树林,体验“葡萄藤爬过了树,盘成一弯凉亭”的姿态,从“飞燕坦然掠下,衔走一条条小虫”的“衔”字感受瓦尔登湖的静谧。在朗读中悟内容。在一次次朗读中,老师带领学生欣赏瓦尔登湖纯净的景色,思考工业文明给自然带来的伤害,启发学生对文章主题进行深度探究。 肖老师对字词句执拗较真的推敲、教导学生恰切使用词语的背后,是对语言文字的尊重。余映潮说:“我以为能够读出课文的味道,是语文教师的第一基本功;没有优秀的、精致的、深刻的课文研读,一定难以产生优质的课。”肖老师是关注课文研读的质量,真正读出文本情味的人。 二、借助提问,厘清课堂逻辑层次 提问被视为“有效教学的核心”。要让学生专注于课堂,把握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环环紧扣,有起伏、有节奏地进行教学活动,必须依靠一些抓手。笔者认为,在本课的教学中肖培东老师很好地运用了提问,并将其做到了极致。 肖老师要求学生为瓦尔登湖写宣传语,用一个简单句式“来吧,……”勾连全篇。课堂共设计了四个提问:一,用课文中直接描写瓦尔登湖湖光山色的句子做宣传语。二,用梭罗来过瓦尔登湖后的自我感受做宣传语。三,用现代文明的特征做反衬希望大家来瓦尔登湖,找相应句子做宣传语。四,重组文中短语,给瓦尔登湖写宣传语。 四个问题的设计,表面上是教师提问的艺术,实际上是教师在对文本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信息进行筛选提炼、优化组合的教学策略,同时也是以把握学情为前提,传授知识、启发思考、培养语文素养的教学艺术。课堂上教师每一次提问都组织起一次学生的品读活动,四次提问从四个层次由浅入深地造句,以此渐进解读文本,一点勾连全篇,灵动推进,充分激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情绪。教学过程被四次提问自然分成四个教学版块,整个课堂教师引导着学生一步步地向前走,显现了明晰的思路和清晰的逻辑层次,体现了肖老师一贯细腻、纯净的教学风格。 肖老师精巧的教学设计、清晰的课堂逻辑的背后,是对教学规律的尊重。目标需要问题来触动,过程需要问题来激活,质量需要问题来表达。只有围绕问题并基于问题解决的课堂才是优秀的课堂,肖老师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 三、点石成金 ,彰显课堂教学智慧 《神的一滴》也许是全国中学散文课堂教学研讨会五节课例中,与会老师们评价最高的一节课。大家一致认为学生思维激发得最活跃,情绪调动得最充分,学生配合得最好。笔者赞同前两句,对“学生配合得最好”持保留意见。笔者认为,正是肖老师善于点拨提升、不着痕迹的智慧救场,才生成了课堂的其乐融融。 当女孩因无法找准直接描写瓦尔登湖湖光山色的句子,疙疙瘩瘩不能正确回答时,肖老师告诉她“一切的原因都在于你刚才读书读得太急”,为她找到了很好的理由,缓解了女孩的紧张。当学生用原句“我宁愿把一生中最宝贵的光阴虚掷,我是富有的,我挥霍着他们”来作为“用梭罗来过瓦尔登湖后的自我感受做宣传语?”这一问题的答案,肖老师机智地改为“来吧,虚掷你的光阴;来吧,挥霍你的时间”及时修正学生的回答,为教学服务。当学生答不出老师问题需要“想一想”时,肖老师迅速抓住这句无心之语,脱口而出“来吧,让我们到瓦尔登湖好好地想一想”并夸赞学生的聪明。课堂中学生的许多回答,或角度、或口吻、或表述都有缺陷,肖老师马上接过来,稍加改造给予学生,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理解,淬炼了课堂的深度。这样的教学机智,在整个过程中俯拾即是。 肖老师教学智慧的背后,是他的身躯里屹立着一个有思想的人。无论诵读、提问、点拨,都是“技”;作为教学必然要聚焦到“器”上。“技”是方法,是末;“器”是思想、学养,是本。根深才能叶茂。 什么是一堂好课,从古至今,见仁见智。只要能让学生有所动、有所得、有所悟,对语言素养和文化修养有一定提高,就是一堂有收获的课。肖培东的课堂,于平常处见奇崛,他把对文字的热爱、对教学的求索,对青春、生命、真善美的讴歌,都倾注在课堂里了。他的课堂,是用热情灌注的;他的课堂,屹立着一种生命最美的姿态。我认为,这就是好课。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