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重点 1.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2.了解李白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苦闷和激愤之情 3.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 教学难点 1.把握全诗由悲而欢而激愤而狂放的感情基调 2.鉴赏全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杜甫有一首诗为《饮中八仙歌》,内容如下: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提问:读过诗后,你能通过这四句诗感受到李白的形象吗? 明确:诗酒同李白结了不解之缘,李白自己曾说过“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兴酣落笔摇五岳”。杜甫描写李白的几句诗,笑出了李白的嗜好和诗才。李白嗜酒,醉中往往在“长安市上酒家眠”。李白醉后,豪气纵横,狂放不羁,即使天子召见,也不是那么毕恭毕敬,诚惶诚恐,而是自豪地说:“臣是酒中仙!”而这首《将进酒》正是李白所作的一首劝酒歌。 二、写作背景介绍 本诗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年)李白“赐金还山”之后。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这首诗可能是三人饮酒宴上的祝酒辞。 三、分析鉴赏 提问:李白的诗歌风格一向是豪迈不羁的,你认为这首诗和他的一贯风格有区别吗? 明确:这首诗有豪放之情,但又不只于豪放之情。这首诗中诗人的感情变化极快。 (参见人教社《教师教学用书》152页) 提问:你能简单 总结 一下这首诗感情的起伏变化吗? 明确:诗的开头悲叹人生短促,转眼即是百年。接着因悲寻欢,想要痛饮一场。然后转入正题,联系自己遭遇,借酒抒发愤世嫉俗之情。结尾变得狂放,要将这种种复杂的心绪统一为“万古愁”,一同消除、忘却。 四、写作特点 提问:本诗你读来有何感觉? 明确略 提问:以往我们学习的古诗多以七言为主,那么这首诗有什么特点呢? 明确:通篇以七言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参差错落。且诗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点染、节奏疾徐多变,奔放而流畅。 五、学生诵读全诗 六、作业 课后练习第二题。 板书设计 将进酒 李白 一、写作背景 天宝十一载(752)“赐金还乡”之后。 二、结构 流光易逝,人生短促→烹羊宰牛,饮酒作乐→长醉不醒→同消忧愁 三、感情基调 悲→欢→激愤→狂放 四、写作特点 1.句式以七言为主,杂以三、五、十言,参差错落。 2.夸张的修辞 酒与中国古代文学以及失意文人关系研究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酒与中国的文学一开始就有着紧密的联系。《诗经》300篇写酒的就有30篇,屈原虽然没有描写过自己喝酒的事情,但作品中也出现了酒;竹林七贤更是视酒为生命的要素,把酒放到了文人的生命之上去了;到了陶渊明,酒更化成了滔滔急流,诗与酒有了更为直接的联系……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从中可以探出端倪来。 ??(2) 历史 归因法。沿着 历史 的轨迹回溯,我们会发现,中国古代文人学习的大多是儒家典籍,心中装的是“大济苍生”的人生理想,追求个性自由和浪漫的生活,又是许多文人的共同特点,但在社会现实这个厚厚的墙壁面前,他们常常碰壁。而消极避世的道家思想又为那些失意文人提供了一个躲避的精神港湾,在找寻调和心灵矛盾及求得心理平衡的方法的时候,酒,就成了他们共同的选择。 ??(3)纵横对比法。对不同时期和同一时期的文人及其作品对比分析,寻找共同点。 ??参读书目: ??(1)《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2)《陶渊明集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 ??(3)《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将进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