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诣、设、应声、夫子”等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 3、体会故事中孩子的机智、风趣及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故事中孩子的机智、风趣及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了解体裁,揭题引疑 1、谈话。 (1)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新体裁的文章——文言文《杨氏之子》。 (2)对文言文你们有哪些了解? 2、出示课题(生齐读),质疑:题目是什么意思?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杨家的孩子有多大?在他身上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这个故事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这个故事除了写杨氏之子,还写了谁?……) 3、导语: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这个小故事。 二、读通课文,扫清障碍 1、学生尝试读课文,注意字音,尽量读通句子。 2、播放朗读动漫,欣赏课文。学生边欣赏,边标出停顿。 3、学生自由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后,同桌互读。 (有两个多音字要指导学生读准,一是“为设果”中的“为”读wèi,二是“应声”的“应”读yìnɡ。) 4、分角色、分组、齐读等方式读课文。 5、学习生字。 (1)出示课文生字,指学生认读,师正音。 (2)说出书写注意点,并指导学生练写。 (根据书写的实际情况提醒学生注意:“曰”不能写成“日”,“惠”和“禽”不仅要把结构写匀称,还要注意把笔画写正确。) 三、熟读课文,理解意思 1、像这样的古文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读懂它? (1)先把每个字的意思搞明白,再弄懂每句话的意思。 (2)看注释。 (3)联系上下文理解。 (4)看课文插图理解。 (5)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小组合作读文,借助注释、插图和搜集的资料,理解文中每句话的意思,并做好笔记。 3、交流对句子意思的理解。 (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①“甚”的意思是“很”,“聪”的意思是“聪明”,“惠”的意思是“智慧”。 ②句子意思: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很聪明。 ③学说话:我们班有位女同学很可爱。用上“甚”字可以说成——甚可爱。 (2)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①“诣”的意思是“拜见”,“其”的意思是“他的”(这里具体指杨氏之子),“乃”的意思是“就,于是”。 ②句子意思: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他的父亲不在家,就把儿子叫出来。 ③拓展:“他乃东京八十万禁军总教头。”想一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为设果,果有杨梅。 ①“设”的意思是“摆放,摆设”。 ②句子意思:杨氏子为孔君平摆出水果,水果中有杨梅。 ③拓展:“设下宴席,招待客人”是什么意思? (4)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①“曰”的意思是“说”,“此”的意思是“这”,“未闻”的意思是“没听说”,“夫子”的意思是“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比如称孔子为“孔夫子”,称孟浩然为“孟夫子”等)。 ②句子意思: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4、指名读,齐读,小组竞读等多种形式朗读课文。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作业:(1)熟读课文。(2)搜集幽默故事、小笑话等。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 1、指名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意思。 3、把句子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的字词。 (1)梁国杨氏子九岁,()聪惠。____________ (2)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呼儿出。____________ (3)孔指以示儿():“()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孔雀是夫子家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重点研读,体会聪慧 1、课件出示自读要求,小组内合作学习。 (1)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2)你觉得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人?是从哪里读出来的? 2、小组汇报,重点研读。 (1)课文是围绕第一句话“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来写的。 (2)杨氏之子的聪明表现在: ①反应快,思维敏捷。从“儿应声答曰”中“应声”一词可以体会到。 ②能听出言外之意。(这一部分是学习的难点,学生一般体会不到,教师可作如下的点拨、引导。) A、你听懂了孔君平的言外之意了吗?为什么单单指着杨梅说,而不说其他水果呢? (孔君平拿杨梅和杨家的“姓”开玩笑,说杨梅和杨家是一家的。) B、这言外之意杨氏子听出来了吗?(结合“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体会杨氏子也拿孔君平的“姓”反驳。) C、这一招就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③回答巧妙。(教师可作如下的点拨、引导。) A、如果孔君平这样跟你开玩笑,你会如何回答? B、比较以下两种不同的回答,你发现了什么? 孔雀是君家禽。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因为他要承认孔雀是他家的鸟,他说的话才立得住脚。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 C、拓展练说:如果来访的客人姓黄,你觉得他会怎样回答?如果来访的君平不姓孔,也不姓黄,而是其他的姓,你会说一句吗? 3、品读全文。 (1)学生带着不同的语气朗读,读出意味。 (2)同桌分角色读“对话”,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 (3)师生分角色读“对话”,再次体会杨氏之子的聪慧。 (4)回归整体,有声有色地朗读全文。 三、想象练笔,充实文本 1、选择其中的一个话题自由展开想象并写下来。 话题一:孔君平听了杨氏子的回答后,他会想些什么?神情、动作又是怎样的?还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联系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写下来。可以用现代文,也可以尝试着用文言文。 话题二:“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他们难道就说了两句话吗?展开想象,他们还说了些什么?一定要通过对话描写把杨氏之子的聪慧表现出来。 2、分别指名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四、背诵全文,表演升华 1、背诵课文。 2、表演课本剧。 五、课外延伸,课后积累 1、你搜集了哪些幽默故事,让我们分享一下吧! 2、教师简介《世说新语》,并介绍其中的一两则小故事。 3、启发谈话:从这些故事或笑话中,你受到了哪些启示? 4、布置作业:阅读一则文言文幽默故事,把它抄写在积累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