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二单元 6《鸿门宴》优秀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二单元 6《鸿门宴》优秀教案

ID:158526

大小:47.73 KB

页数:25页

时间:2020-12-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司马迁与《史记》,了解鸿门宴会的时代背景。   2.了解司马迁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在其政治、军事生涯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   1.积累文中重要的生词,归纳总结“因、如、举、谢、意”五个多义词的义项;了解“此……也(耳)”“何以……”两个句式的特点,并比较与现代汉语的不同。   2.掌握史传文学的传统写法。   德育目标   1.学习司马迁身遭凌辱、发愤著书的精神,从容应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2.认识造成项羽悲剧的根本原因,吸取“骄兵必败”的历史教训。   ●教学重点   1.分析“项羽”这个主要的人物形象。   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句式。   ●教学难点   1.从鸿门宴会坐次安排看风云突起。   2.掌握文中的多义词和词类活用现象。   ●教学方法   本文是史传文学中的精彩篇章,情节发展跌宕起伏,波谲云诡,读来扣人心弦。利用此特点,针对学生学习古文能力尚弱的实际情况,设计出适合本文的教学方法,即“以情节带语言”,就是引导、点拨学生利用对故事情节的理解、把握来带动对疑难语句的理解,也就是以文脉带动语脉,培养学生利用语感来推断疑难语句的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朗读磁带、投影仪、二张教学图片。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了解秦末楚汉相争的历史背景。放录音,范读课文,以求准确认读。熟悉课文,疏通字词。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请学生欣赏两首诗   投影: 垓下歌 项 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学生默读理解。   提示:拔山,形容力大无比,甚至能把高山拔起来。盖世,气势高昂,可以压倒世上的一切。“逝”,奔驰。   这首楚辞体的诗歌大意是:自命不凡的天才不想承认眼前的现实,他认为这种局面是“时不利兮骓不逝”造成的,并非他的过错。而失败的关键是在历次战斗中一往无前的乌骓今天竟不肯率先冲出重围。他认为乌骓暗示着一切:过去的荣耀、现在的困境和未来的毁灭。最后,他已走投无路,只有对勇敢跟随在身边的虞姬哭诉:“我可怎么安排你呀?”   投影: 大风歌 刘 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学生默读理解。   提示:这首诗是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后在平定黥布叛乱回京(长安)途中,转道故乡沛县时所作。流露出他得天下、归故里的沾沾自喜之情和对今后国防的忧心。第一句指包括刘邦在内的群雄在各地纷纷起义,而最终只有他刘邦威望远扬天下。   同为交战双方,为何胜败迥异呢?《鸿门宴》可以让我们窥一斑而知全貌。(板书文题)   二、作者简介   选一学生回忆初中所学《史记》中的篇目,简介司马迁及《史记》,突出有关常识。可参照课后知识卡片“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继父职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辩护,入狱遭宫刑。发愤著书,历尽艰辛,著成《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含本纪12篇、年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史记》不但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三、背景简介   多媒体显示:   一幅“陈涉起义”的教学图片   一幅“楚汉相争”的教学图片   教师讲解:秦末,“天下苦秦久矣”,民心思变,公元前209年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刘邦、项羽也起兵江东。项梁拥立老楚怀王之孙为“楚怀王”作为反秦势力的傀儡首领。楚怀王召集诸将结成反秦联盟,命主力军刘邦、项羽兵分南北两路,合力西击秦军,并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刘邦率先入关破咸阳,退驻霸上。后项羽率军西来,屯军新丰鸿门,扬言要同刘邦开战。前206年12月,在新丰鸿门举行了一个藏有杀机的宴会。课文以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是否安然逃席为主要矛盾展开。   四、放录音,使学生准确认读   学生听录音一遍。   教师强调一些字的读音。   投影:   生字:   飨(xiǎnɡ) 卮(zhī) 俎(zǔ) 玦(jué) 瞋(chēn) 杓(sháo) 戮(lù) 鲰(zōu) 跽(jì) 彘(zhì) 啖(dàn) 眦(zì)   异读字:沛公欲王关中(wàng) 道芷阳间行(jiàn)   通假字:①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   ②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③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   ④愿项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   ⑤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⑥置之坐上(“坐”通“座”)   五、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及熟知的文言知识理解文意   六、熟悉课文内容   1.请三位同学分片断讲述鸿门宴的故事经过   2.然后请大家指出讲述是否有误,把错误之处纠正过来,把遗漏的重要情节补充出来   3.请大家用四字短语概括文中各个情节   明确(多媒体显示)   (开端) 无伤告密 范增献计    ↓   (发展) 项伯夜访 张良献计 刘项约婚 项伯游说    ↓   (高潮) 刘邦请罪 项王留饮 范增举玦 项庄舞剑 项伯翼蔽 樊哙闯帐    ↓   (结局) 刘邦逃席 张良留谢 无伤被诛   七、疏通字词句段   1.学生自读原文,凭借故事情节(语境)来推断不明白的词语的含义和用法。学习靠文脉找语脉,培养语感,利用语感来推断陌生词语的含义的方法。   2.分小组讨论,把自读过程中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加以讨论切磋。然后将仍然不懂的记录下来。   3.每组选一个代表指出不懂的字词句,请别组的同学来解释。在此过程中如有学生解释错误或不懂的地方,教师加以订正解释。   八、布置作业   1.反复诵读全文,熟悉文意。   2.归纳本文使用率较高的几个重点词语的用法,如请、去、幸、谢、因、为。   3.找出本文出现的实词活用和特殊句式。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设计三个问题供学生讨论、交流,完成对项羽、刘邦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分析,说明领袖人物性格对事业成败的影响。了解史传文学的传统写法。   [教学过程]   一、选四位同学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朗读课文,抽查他们断句及正音情况   二、设计三个问题,由学生讨论完成,启发学生思维,使他们在讨论问题中,把握尖锐的矛盾冲突中人物的性格特征   1.提问:“鸿门宴”是《史记》流传下来的一段史实,人们一提起它,想到的不是揖让进退、宾主言欢,而是剑拔弩张、险象环生。那么,既然是“宴席”,就要有座次之论,“鸿门宴”上座次是怎样安排的?这样安排说明了什么?   选一学生找出文中相关语句,即: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选一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座次图。出于对“东向”“南向”“北向”“西向”的错误理解,学生可能画出如下图表:   其他同学质疑:古汉语中“东向”与现代汉语表意不同,不是方位名词“东向”,而是“面朝东”之意。   教师投影显示《鸿门宴》插图,学生指认人物。   明确:按古代礼仪,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宾主之间相对时,则为宾东向,主西向;长幼之间相对时,长者东向,幼者西向。宾主之间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为侍坐。鸿门宴上,项王、项伯东向座,亚父南向座,沛公北向座,张良西向座。项王、项伯是首席,范增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   宴设于项羽军中帐内,刘邦为宾,从座位安排上即可看出,项羽目中无人,自高自大,而力量的悬殊,刘邦的处境已令人忧心。再看项羽集团内部,谋士范增在项羽心中的地位,尚不及告密的项伯,君臣隔阂,事不可谋已初露端倪。   板书:   2.提问:处于矛盾冲突顶峰时,人物之间的称谓,往往能体现人物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试分析课文中宴会前后的称谓变化,判断人物之间的关系。   学生思考、讨论。   明确:课文中,张良对刘邦三次直呼“大王”,前两次只有他与刘邦在场,后一次只添了几个自己人,称“大王”正表露出他们君臣同心协力,决心与项羽抗衡、战而胜之的雄心壮志。项伯、范增、项庄都是项羽的部下,他们称项羽为“项王”或“君王”,显然出于自恃强大,不可一世,称王称霸理所当然的心理状态。而张良、樊哙都是刘邦的部下,由于力量悬殊,出于表面上的曲意奉承,自然也称项羽为王。刘邦毕竟身份不同,用语不宜过分阿谀,所以在项伯、项羽面前,先后六次称项羽为将军,只有最后一次与张良谈话时,称“项羽”为“项王”。一方面他明知项羽称王是早晚的事,另一方面,是在自己部下面前,无失身份之虞。由这些称谓可以看出,刘邦集团处处恭恭敬敬,低声下气,以臣下之身份,尽力满足项羽的自尊自大心理。   板书:   3.提问:鸿门宴上,范增周密布置欲杀刘邦,项羽意欲为王,众目睽睽之下刘邦是怎么逃离鸿门宴的?   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从项羽的思想性格看,项羽骄纵轻信,刚愎自用,这是刘邦逃席的重要原因。项伯求情,项羽“许诺”“善遇沛公”,不辨亲疏;刘邦请罪,项羽胸无城府,脱口出卖曹无伤;经刘邦一番貌似心诚的话语吹捧,便轻易改弦更张。如此,刘邦得以从百万军中脱身,从中也可以表现出刘邦多谋善断、委曲求全、随机应变的复杂性格。   项羽在“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的言论束缚下,放弃攻击刘邦的初衷,而且任由亲者(项伯)公然作奸,放置谋士(范增)喟然无为,致使告密者枉然受诛,铲除劲敌刘邦的机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失去。项羽走向败势并最后乌江自刎也就顺理成章了。毛泽东曾总结这一历史教训说:对敌人“不可沽名学霸王”。   三、探究性思维训练   有人说在鸿门宴上项羽不杀刘邦,表现了他的“妇人之仁”;但苏轼却认为表现了他的“君子之度”。你坚持哪种观点呢?以此为辩论内容,举行一次小型辩论会。   辩题:项羽有“妇人之仁”(正方)   项羽有“君子之度”(反方)   正方:女生代表队   反方:男生代表队   学生就《鸿门宴》中项羽的表现,结合其身份、性格、为人处世等方面来谈论,有理有据,辩论会上可望高潮迭起,精彩纷呈。   下面是选录的一部分优秀辩词。   ——情意绵绵的伟丈夫。   在项羽被困于垓下时,他长歌当哭,留下了千古传颂的《垓下歌》。英雄征战沙场,固然值得敬仰,英雄的泪,更不可等闲视之。项羽的泪使得“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后人读到这里,无不为之涕泣。正如郑板桥所叹:“何似英雄骏马与美人,乌江过者皆流涕。”与刘邦为了逃命而把亲生儿女推于车下的残酷无情相比,项羽是一个富于人性和人情的伟丈夫、硬汉子。   ——气盖一世的英雄,自我精神王国的国王。   “吾起兵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天下。然今遂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这段话不仅表现了项羽英勇善战,叱咤风云;同时,那富于个性化的语言也把性格中极端自信和自爱的成分表现得非常明显。看到这些,怎不使人想起那“彼可取而代也!”的非凡气概?怎不使人想起他巨鹿战中万夫莫当的雄姿和彭城叱咤风云的气势?项羽从始到终一直是自己精神世界的国王,他自信甚至迷信自己的武力和追求,他的精神世界总处于自然舒展的状态而很少受伦常的约束。   ——忠厚豁达的男子汉。   乌江亭长要渡他东去,并说楚地还有十万人,足可以东山再起。项羽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不忍杀之,以赐公。”这里把项羽坦率豪爽、气度豁达、忠厚诚实而又善良不忍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宁愿慷慨悲壮地死去,也不愿屈辱惭愧地苟活。正如郑板桥所叹:“项王何必为天子,只此快战于古无。”   ——一个典型的性格悲剧。   项羽在灭秦战争中彻底表现出来的肆意恣睢、刚愎自用、凶狠残暴的性格为他日后的失败写下了伏笔。从杀宋义始至破秦,他一路在胜利的欢呼声中走了过来。这无疑增长了他的这种性格,使之恶性发展而成为他精神世界的主要方面。在项羽扭曲心理的急剧膨胀中,中国人口已从战前的一千万骤减至五百万。天下人对项羽心态的无法认同使得时代终于做出了抛弃项羽的选择。   教师总结:项羽既是胜利的勇士,又是失败的英雄;他胜得漂亮,败得悲壮;活得痛快舒展,死得慷慨豪爽。他既凶狠残暴,又善良不忍;既刚愎自用又轻信多疑;既暴烈急躁又优柔寡断;英勇刚烈的山峦上开放着情意绵绵的花朵;豁达宽厚的海洋中荡漾着几道狭隘滞涩的涟漪。一个完美的艺术形象应是多种性格因素的统一,项羽无疑是文学史上不朽的丰碑,它将牢牢地屹立于历史长河中,虽经千年的冲蚀、涤荡,依然历久不衰,魅力无穷。   我们不能单以是否成就了帝业来评价项羽的是非功过,而要按他的历史实绩来评价。项羽固然没有成就帝业,但他顺应人民的心愿和历史发展的潮流推翻了暴秦统治;又自刎而死,结束了内战,使汉统一了全国。这在客观上不能不说他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伟大功臣。项羽是一座金铸的丰碑,将永远矗立在历史的战车上,供后人瞻仰。   四、学生自由质疑,合作研讨   学生可能提问:假如《鸿门宴》中项羽一怒之下杀了刘邦,历史将如何演绎?   同学们各执一词,大胆想象,热烈交流。   设想举例:项羽击杀刘邦,俘获张良。范增本着爱才之心,劝谏项羽留张良不杀以备后用。项羽惟我独尊,刚愎自用,不听劝阻。范增无奈之下只好以“偷梁换柱”之招救出张良。范、张二人相约“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秘计除掉项羽。接着范增称王,张良为臣,成立“泰朝”,希望他们的政权像泰山一样长存人世。   五、布置作业   结合课文学习,谈谈你对项羽这一英雄人物的看法。写一篇随笔。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浅析文中运用的表达技巧,掌握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分类归纳文言知识,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分析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提问: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项羽、刘邦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试析作者是如何刻画鸿门宴上活动的人物形象的?   学生思考、讨论。   明确:1.作者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文章在“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能否安然逃席”的矛盾中展开情节,通过生动的对话描写、精彩的动作描写以及对当时那种剑拔弩张、杀机四伏的气氛的渲染,使读者如身临其境,充分感受到历史脉搏紧张的悸动。2.运用对照烘托的手法,使人物的性格特点更为鲜明突出。文章对刘邦的刻画,都是为塑造主要人物项羽服务的。另外如谋士范增与张良,部将项庄与樊哙,内奸项伯与曹无伤,都是相互映衬,彼此辉映的。   二、分类归纳文言知识   1.先请3~5名学生指出文中词类活用的字词及用法,边说边师生一起订正,然后归纳词类活用的规律。   投影:   教师归纳总结:名词作状语的规律是:“名+动”,名词若不作动词主语,即作状语;名词用作动词的规律是:“名+名(代)”,前一名词若非定语或前有副词,即活用为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的规律是:“形+名”,形容词若非定语,即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名词的规律是:“动(介)+形容词”,或“形+动词”。使动用法的规律是不及物动词或形容词、名词带了宾语,该词译作“使……做……(动作)”,有时应意译。   2.分析文中出现的几种重点句式,并总结其规律   提问多名同学,互相补充,提醒他们翻译时应注意句式特征。   明确:(1)省略句式   沛公军(于)霸上。   为(吾)击破沛公军。   具告(之)以事。   竖子不足与(之)谋!   规律:古汉语中,动词或介词宾语常常省略,补语中的介词也常省略。有时主语也省略。   (2)介宾短语(状语)后置句   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沛公欲王(于)关中   良曰:“长于臣。”   得复见将军于此   规律:古汉语的介宾短语常常放在动宾短语之后,且常伴随有介词省略,翻译时应提前。如第1句应译为“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   (3)宾语前置句   客何为者?   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   规律:古汉语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应前置。另外,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也应前置。   (4)判断句   此天子气也。   此亡秦之续耳。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规律:古汉语中,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的句子一般为判断句,常用“……者……也”帮助表示判断。   (5)被动句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规律:古汉语的被动句常有标志词,如“为”“为……所”“见”“见……于”“受”等。   (6)固定句式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表判断,“这就是……啊”)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表疑问,“凭什么……呢?”)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表反问,“……呢?”)   3.辨析古今异义   提问:判断下列加线词语的含义,并区分与现代汉语的不同。   (1)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4)而听细说   明确:婚姻:古义为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今义指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非常:古义为意外的变故;今义为副词,很。今人:古义为现在别人(指沛公);今义指现在的人,与“古人”相对。细说:古义为小人的谗言;今义为详细说来。   4.掌握重要的虚词   投影:   下列句中的“为”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②君为我呼入 ③军中无以为乐 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⑤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⑥客何为者 ⑦窃为大王不取也 ⑧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A.①②③/④⑤⑦/⑥⑧   B.①②④/③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D.①②⑤/③④⑥⑦/⑧   选一学生回答。   明确:选B(简析:①②④为介词,③⑤⑥⑦为动词,⑧为语气词)   5.本文中有许多成语,请同学们指出来,积累记忆。   明确: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无犯   劳苦而功高如此——劳苦功高   6.师生共同完成思考练习三,总结一词多义。   学生逐一明确:       三、课堂小结   《鸿门宴》是《史记》中极其精彩的一篇,“史圣”司马迁对文中这位失败了的英雄倾注了浓厚的感情,使其具有巨大和久远的魅力。项羽用性格的笔写下了只属于他自己的人生篇章,无论是暴戾、辉煌还是悲壮,无论是扛鼎拔山的人杰,还是自刎乌江的鬼雄。   四、布置作业   阅读《读本》P261《垓下之围》一文,仔细品味文中项羽说的三段话(“自为诗曰”、东城告二十八骑语、答乌江亭长),并联系《鸿门宴》一文的内容,说说作者是怎样赞美和批评这个人物的。   ●板书设计       ●延伸阅读   阅读下面一首流行歌曲的词和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霸王别姬 ——流行与古典对比阅读 甲                                   人世间有百媚千红                 我却独爱你那一种                 伤心处别时路有谁不同                 多少年恩爱匆匆葬送                 我心中你最重                 悲欢共                 生死同                 你用柔情刻骨                 换我豪情天纵                 我心中你最重                 我的泪向天冲                 来世也当称雄                 归去斜阳正浓 (作词:陈涛) 乙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节选自《史记8226;项羽本纪》)   1.甲题为“霸王别姬”,其中的“霸王”“姬”就是乙中所说的_________和_________;乙叙述了_________这个史实,它发生在公元_________年。   2.甲中画横线处“百媚千红”是指___________,“你那一种”是指_________。   3.甲、乙两文皆运用了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分别举出一例。   4.甲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表达方式,乙中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表达方式;二文都可以说是“慷慨悲歌”,但“悲”的特点略有不同:甲是悲_________,乙是悲_________。(限于一词)   5.甲文画波浪线的句子的作用是_________(四个字),乙中画波浪线的“饮帐中”是_________短语。   参考答案:   1.项王 美人名虞 垓下之围 前202   2.各具特点的众多美女 虞姬的独特风采与个性   3.对偶:甲:悲欢共、生死同。        乙: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   夸张:甲:我的泪向天冲。      乙:力拔山兮气盖世。   4.描写 抒情 记叙 描写 壮 哀   5.借景抒情 动补(“饮”后省略“于”)   ●备课资料   一、课文补注   1.有关对《鸿门宴》“白璧微瑕”说法的辨析。   《项羽本纪》是《史记》中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的典范之作,在《鸿门宴》中,处处显露杀机,杯盘碗盏与刀光剑影交替,但在情节上常有人提出疑点,比如:   (1)曹无伤密告沛公欲王关中和范增说沛公“其志不在小”有天子之兆时,项王大怒要击破沛公军;而在项伯的游说下项王竟许诺善待沛公。前后迥然相异的态度,不合情理。   (2)依项羽残忍的性格,樊哙带剑拥盾入军门,瞋目视项羽而项羽却礼遇之,有违项羽的性格特征。   (3)沛公起如厕,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而刘邦、张良、樊哙外出良久。下文对陈平没有作任何交待,这是漏笔。   (4)范增深知勿击沛公则皆为所虏,而对项伯夜访张良,翼蔽沛公却无动于衷。老谋深算的范增对沛公赴鸿门宴定有防范,为何沛公疾去二十里至霸上军营,却没有任何动静?   首先谈第一个问题:曹无伤密告,项王勃然大怒,反映了项羽率真的赳赳武夫的性格特征。但作为统兵四十万,诸侯将相莫敢仰视的项羽自矜功伐,自然不把刘邦视为主要对手,以为杀之无益。刚愎自用的他也自然把范增的话当耳旁风。由于以上原因项羽许诺善待刘邦。   第二个问题:樊哙带剑拥盾入军门,目眦尽裂,头发上指,瞋目视项王,而项王赐之卮酒,赐之彘肩,对樊哙的言行未有以应。首先我们看巨鹿之战中的项羽,“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后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反映项羽残暴的一面。巨鹿之战后他屠咸阳,烧秦宫室,大火三月不灭,也反映了他的残暴。为何他对樊哙咄咄逼人之举反而置若罔闻呢?首先刘邦谦卑奉迎的一段说辞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项羽沽名钓誉的心理,樊哙在宴中表现智勇双全,对项羽指责中又满含尊重,颇受项羽钟爱,所以项羽无言以应。   第三个问题:沛公起如厕,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而三人外出良久,关于陈平回复在文中未作交待。因为《鸿门宴》只是节选《史记8226;项羽本纪》。其实陈平早已有心投奔刘邦,他是奉召而放行。   第四个问题:范增作为项羽的谋士,最终未尽人臣之责,这是从史书的角度来考虑的。《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既是一部史学巨著,又是一部文学巨著,对范增的叙写前详后略,也是可以理解的,更何况《史记》采用“互见”笔法,此处略写的,在彼处则详写。   从以上分析看来,宋人刘辰翁评《鸿门宴》“历历如目睹,无毫发渗漉,非十分笔力,模写不出”。确实不假。 (参考《名作欣赏》2000.6.原文作者:王波)   2.对刘项成败原因的客观分析   《史记》在思想上存在有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东西,如在《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中,太史公把刘胜项败的原因归根于刘项二人性格的优劣,这显然是不确切的。纵观历史,我们不难知道,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并吞六国,一统天下,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从而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而项羽灭秦后,逆历史潮流而动,袭周朝分封制,“分裂天下而封王侯”,使社会再次回到秦统一以前的分裂割据、群雄争霸的动乱状态;相反,刘邦在楚汉战争胜利后,即仿秦封建帝制,建立了汉帝国,这是顺历史潮流而进。因此,顺历史潮流者昌,逆历史潮流者亡!这才是刘胜项败的根本原因之所在。可见,对待诸如《史记》这样千古不朽的史学、文学巨著,也应该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   二、课文析读 浅谈《鸿门宴》人物的对话艺术   《鸿门宴》中人物的语言描写精当生动,试结合课文分析一二。   人物对话的个性艺术。《鸿门宴》中人物形象均闪耀着个性的光芒:项羽的骄横自负,刘邦的善于权变,张良的老练多谋,范增的深谋远虑,樊哙的勇猛豪爽无不跃然纸上,这主要得益于个性鲜明的对话描写,人物对话生动地传达出人物的不同性格。   下面以刘、项二人面对突发事件的语言为例展开分析。项羽兵至函谷关,曹无伤告密:“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范增也进谏:“沛公……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两人的话语显然矛盾,但项羽丝毫没有觉察,他听进的只有“欲王关中”,这四个字严重刺伤了他的自尊心,于是“大怒”,下令:“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这句话正是他盲目自负思虑肤浅性格的展示。   刘邦得知消息后,“大惊”“默然”之余,两次说到“为之奈何”。这固然表现了刘邦在突发事件面前的惊慌情态,但更表现了他虚心求教从善如流的精神。明明是自己“欲王关中”,却称“鲰生”献计,足见其虚伪。明明是对张良尚存疑虑,却问“君安与项伯有故”,足见其心计。顾虑消除后才问“孰与君少长”,并称“吾得兄事之”,足见其随机应变,善笼人心。项伯进来后,他假戏真做,把勃勃野心说成耿耿忠心,不愧是狡诈权变的老手。正是依靠这种审时度势的政治眼光和圆滑多谋的政治手腕,但躲过了项羽的劫杀。   人物对话的迎合艺术。鸿门宴上,项羽为什么能被刘邦的花言巧语所打动?我们看看刘邦对项伯的表白(此话也是有意让项伯转述给项羽的):“秋毫不敢有所近”——说“不敢”而不说“不曾”,多么恭顺;“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待”,多么虔诚;“日夜望将军至”——说“望”而不说“等”,多么迫切;这些话语迎合了项羽自信自负沽名钓誉的心态。   人物对话的称呼艺术。作者在叙述人物对话时,有意识地让称呼用语发生微妙的变化,从而凸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以范增为例说明。当他发现项王“为人不忍”,便亲自召来项庄,要他于舞剑之际击杀沛公,并以“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一句晓以利害。“若属”(你们这些人)显然将自己排除在项氏集团之外,有对项羽短见的失望愤懑,更有自己的自负——届时我自有退路(后来他确实愤然出走)。及至刘邦虎入山林,范增怆然仰天长叹:“吾属今为之虏矣!”由“若属”到“吾属”的变化,写出了范增在这特殊场合由自负到自叹、由失望到绝望、由愤激到悲哀的心理变化过程,令人回味。 (《语文教学通讯》2002.11 B,有删节,原作者:康宏东)   三、类文荐读   1.荐读四首咏史诗,了解各位诗人对项羽的不同评价 题乌江亭 杜 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改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咏项羽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949年4月   提示:杜诗认为真正的男儿应当能屈能伸,卷土重来或许可以东山再起,在雄浑的历史画卷中抒写属于自己的一页。王诗在客观分析项羽兵败事实的基础上,作出大胆的设想,即便江东才俊如今还在,他们是不愿与项羽从头再来的。认为项羽军民离心,败势难回。李诗洋溢着对项羽的赞美与敬仰,褒赞其为“人杰”“鬼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毛诗通过对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描写,表现了作者“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彻底革命精神。颈联运用项羽这一典故,勉励全党全军要抓住战机从胜利走向胜利,不能学习楚霸王项羽沽名钓誉的做法。   2.荐读2001年全国高考优秀作文《题乌江亭》 题乌江亭 河北考生   当虞姬横刀,将一朵生命之花绽放成锋刃的湛蓝。我看到鲜红鲜红的血流过雪白雪白的颈。壮士掩面,乌骓悲鸣。   鲁迅说,成功是把好东西包装给人看,而失败是把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于是,你便成了最伟大的毁灭的艺术。“曾是气吞残虏!”你的英勇是无人企及的神话。你有“何弊之乘”的果敢,“挡我者死”的豪迈,破釜沉舟,是你无畏的誓言。几千年后似乎还可以听到你圆睁环眼倒竖钢髯的一声断喝。乌骓马来往奔突,每一个轮回的拼杀都像是一条法力无边的咒语,使尸堆成山,使血流成河。那杆长矛挑起了几多秦国虎狼之将的尸首,几千年后壁上清吟之时还自滴着秦兵的黑血!   然而,你胜不了刘邦。因为你,还有诚信。   “竖子不足与谋!”范增如是说。当楚强汉弱之时,诛刘邦之机会何止千万。然而你没有。“不可沽名学霸王。”毛泽东说你沽名钓誉,我没有看到。我只看到你的诚信。“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你直言不讳,面对的还是刘邦。于是曹无伤被诛,试问天下谁人再敢助楚?你以为楚河汉界便是界限,殊不知刘邦有心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韩信谓刘邦不善将兵而善将将,他的心计,他的丢诚弃信便是他的武器。而这居然比你的宝马大刀还要锋利。然而刘邦不足以与你相比;刘邦是君主,而项羽,是英雄!于是你英雄地起事,英雄地南征北战,英雄地失败。当楚歌的韵律从四面八方像魔音一般折磨你的耳鼓,面对嘶鸣的乌骓和似水的虞姬,你的眼泪磨蚀你的伟岸。“虞兮虞兮奈若何?”于是在乌江,你完成了一个没有丢弃诚信的男人的涅槃。   当拔山扛鼎的传奇褪色成一页泛黄的史册,当斜阳下汉家的小儿稚嫩地传唱“大风起兮云飞扬”,你终于远去,留下一个顶天立地的背影。也许你做了鬼雄,跨着随你投江而死的乌骓,旌旗十万斩阎罗,你轰轰烈烈地死去,因为有诚信,为你殉葬。   于是,你不朽,你最终还是战胜了刘邦,以你的诚信,刺刘邦于后人的口碑之下!   阅读提示:这是2001年高考优秀作文,作者浓墨重彩地描绘“一个没有丢弃诚信的男人”“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的起事、征战、失败和涅槃,把他一生的轰轰烈烈当做“最伟大的毁灭的艺术”奉献给读者。不同于王安石《乌江亭》中的哀叹,有别于杜牧《题乌江亭》中的遗憾,在书写同一题材的作品中,本文似与李清照的《咏项羽》立意相合,却又从“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颂赞之中,提炼出“诚信”的精髓。因其立意的独特,才使这篇抒情散文显得大气磅礴,独树一帜。   四、阅读方略   文言文阅读之二:文言实词意义推断方法谈(一)   文言实词意义推断方法概谈   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的关键是读懂原文,准确地把握文意,而能读懂原文的最重要的条件是能正确理解文中实词的意义。鉴于此,掌握一些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方法,对学好文言文和应试都大有裨益。   1.根据汉字造字法推断词义。根据汉字的造字特点,我们能够从汉字的字形来推断文言实词的词义。如《送东阳马生序》中写作者青少年时求学的种种艰苦时说:“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能否理解该句的关键是对“怠”字的掌握程度。据造字法我们可知,“怠”是个形声字,从心台声。其形旁“心”,本义为心脏。从“心”的字的含义大多与人的思维、情感等心理活动及人的道德品质有关。知道了这些。再联系“手指不可屈伸”一语和“弗”等词语,可推断出这里“怠”的含义是由本义“怠慢、轻慢”引申出来“懈怠”的意思。再如《赤壁之战》中“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句中的“引”,是会意字,从“弓”“丨”,其本义是拉开弓。这里若讲成“拉开弓”显然不通。如果能联系“初一交战,操军不利”这一句(即:一开始交战,曹军的军队失利),其意思就显豁了:像拉开弓一样把军队拉开;但因为是失利,所以不可能向前拉,只能向后拉。由于“向后拉”,再一联想,当然是“后退”“退却”了。   2.根据词的语法地位推断词义。即审察该实词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分,确定其词性,以此来推断其意义。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烟涛微茫信难求”的“信”字,通过对语法结构的分析,可知它是用来修饰谓语“难求”的,显然是作状语。状语一般由副词和形容词来充当,结合语境可推断出“信”字是“的确”“实在”(副词)的意思。又如2000年全国高考卷第11题,要求判断对加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题面C项“自放驴,取樵炊爨”中的“樵”,给定的解释是“打柴”。“樵”固然有“打柴”的意思,但它在句中已作了动词谓语“取”的宾语,而取在这里是“砍”“打”的意思,若再将“樵”释为“打柴”岂不扦格不通了?   3.联想成语推断词义。现代成语大量源自古诗文。有很多词语的文言意义在成语中保留了下来。我们高中生已经掌握了相当数量的成语,在判断文言实词的含义时,可借助成语来推断其意义。例如,要正确理解《涉江》中“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句中“薄”的意义,如果能联想到成语“日薄西山”,就会很容易地推断出这里“薄”的意义也是“接近,迫近”的意思。又如1997年全国高考卷第12题,A项“善才绳之”中的“绳”字,该项给定的解释是“捆绑”,这个解释是否正确呢?如果我们能联想到成语“绳之以法”这个成语中的“绳”指“准绳”这里有“制裁”的意思,便可推测到“善才绳之”中的绳也是这个意思。便可断定该项作“捆绑”讲是不正确的。该题B项“先涕泣不自胜”中的“胜”,解释为“控制”,是否正确呢?我们可以联想一些带“胜”的成语。如“喜不自胜”“不胜其烦”“不胜枚举”中的“胜”是“尽”的意思,都不是“控制”的意思,由此可推知“控制”是不正确的。   4.根据对称规则推断词义。古人行文,好用整齐的句式,讲究对称。对称句中放在相对位置上的词语,其意义往往相近、相同或相反、相对。我们可根据这一规律来推断词义。如《涉江》中“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的“以”较难理解,但若借助之一整齐句式中词语的对应关系,就好推断了。“贤”与“忠”意思相近;“用”是“被任用”,这个意思显豁;而“以”对“用”,据此猜读,“以”应作“被任用”讲。又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8226;尽心上》)中的“穷”和“达”对举。若知道达义为“得志”便可推知“穷”义为“不得志”。再如,某年全国高考卷第18题,考查“顽固着亦当矜怜”中“顽固”的意义。该词语不常见,不易理解。题中给了四个供选答案,我们可利用该句与前句“贤俊者自可赏爱”句式整齐,词语对称的特点来推断。“顽固”与“贤俊”对举,结合语境可判断“顽固”与“贤俊”意思相反。“贤俊”义为“有才识而又聪明”,那么“顽固”则是“无知而又愚蠢”,与D项给定的解释“愚昧而蠢笨”一致,便可选出D项为正确答案。   五、高考真题   2003年全国高考试题(北京卷)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邴原十一岁而丧父,家贫,早孤。邻有书舍,原过其旁而泣。师问曰:“童子何悲?”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必皆具有父兄者,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心中恻然而为涕零也。”师亦哀原之言而为之泣,曰:“欲书可耳!”答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我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自在童龀之中,嶷然有异。及长,金玉其行。欲远游学,诣安丘孙崧。崧辞曰:“君乡里郑君,君知之乎?”原答曰:“然。”崧曰:“郑君学览古今,博闻强识,钩深致远,诚学者之师模也。君乃舍之,蹑屣千里,所谓以郑为东家丘者也。君似不知而曰然者,何?”原曰:“先生之说,诚可谓苦药良针矣,然犹未达仆之微趣也。人各有志,所规不同。故乃有登山而采玉者,有入海而采珠者,岂可谓登山者不知海之深,入海者不知山之高哉?君谓仆以郑为东家丘,君以仆为西家愚夫邪?”崧辞谢焉。又曰:“兖、豫之士,吾多所识,未有若君者;当以书相分。”原重其意,难辞之,持书而别。原心以为求师启学,志高者通,非若交游待分而成也。书何为哉?乃藏书于家而行。 (《三国志》卷十一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师亦哀原之言而为之泣。  哀:悲伤   B.崧辞曰。 辞:推托   C.郑君学览古今,博闻强识。 识:见识   D.君乃舍之。 乃:就   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部分与现代汉语的意义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   A.夫书者,必皆具有父兄者。   B.心中恻然而为涕零也。   C.君乡里郑君,君知之乎?   D.非若交游待分而成也。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4.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师)于是遂就书。   B.(师)金玉其行。   C.君似不知(郑君)而曰然者。   D.(原)又曰:“兖、豫之士,吾多所识,未有若君者;当以书相分。”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邴原童年丧父,家境贫寒,因而时常感伤哭泣。   B.邴原舍郑君而求学于孙崧,是因为孙崧的学问更大。   C.邴原认为孙崧如“登山者不知海之深”一样误解了自己。   D.邴原把书藏在家里不读,是因为他对求学有更深的认识。   参考答案:   1.B 2.A 3.C 4.C 5.D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