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滕王阁序》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

ID:158688

大小:13.19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12-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教学目标:   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2、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   3、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 教学重难点: 1、 重要的古汉语语词知识 ; 2、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 教学方法:朗读    讲授     交流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苏轼说: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必不友。”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表》,孝则《陈情表》相提并论。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另一篇以孝情动人的文章——《陈情表》。 二、听朗读录音 要求:1、听准字音,并标注生字的拼音。    2、听准断句,并用笔做标记。 三、全班齐读 要求:1、模仿录音朗读,注意语速、语调。 2、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 四、自主学习 要求:1、教师圈画全文的重点词。 2、要求学生用工具书落实圈画的重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3、能在学过的课文中,举出重点词所在的例子,至少举三例。 如:躬(亲自) 躬逢盛宴(《藤王阁序》)   凶 (不幸)  河内凶,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  寻(不久) 寻程氏妹(《归去来兮辞》)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第2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画下的重点词,大家做完了吗? 二、检查落实 要求:教师指名检查,并展示已查的重点的意义及例子,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老师及时归纳语言现象,如活用的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特殊句式等。 三、课堂检测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零丁孤苦       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 2.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______通______ 3.常在床蓐  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 臣以供养无主 臣拜表以闻 保卒余年 卒成大业 除臣洗马 攘除奸凶 夙婴疾病 举婴,欲投之河 舅夺母志 寻向所志 (三)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猥以微贱__________________ 2.夙遭悯凶__________________ 3.则刘病日笃__________________ 4.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__________________ 5.非臣陨首所能上报__________________ 6.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________________ 7.是以区区不能废远__________________ 8.臣具以表闻__________________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臣之辛苦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身心劳苦。 2.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让别人知道。 3.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古代科举考试的最低一级考中者。 4.九岁不行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不可以。 5.至于成立 至于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副词,表程度。 成立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①(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②(理论、意见)有根据,站得住。 6.臣少多疾病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病的总称。 五、探究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今臣亡国贱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而刘夙婴疾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急于星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课时 一、导入新课 前两节课我们注重对《陈情表》字词的归纳。这节课我们重点分析课文。为何“陈”?“陈”什么?陈的结果又如何?让我一起来深挖课文。 二、背景介绍 《陈情表》写于晋武帝泰始三年(公元267年)。公元263年,司马昭遣钟会、邓艾等灭蜀。265年司马昭去世,其子司马炎(晋武帝)立即废除魏帝曹奂,建立了西晋王朝。晋武帝初年,为了安抚蜀汉的士族,同时也为了吸引吴国的士族倾心于晋朝,减少将来灭吴的阻力,于是对蜀汉旧臣采取笼络收买的怀柔政策:或任命他们留在中原的子孙为官,或征召他们自身赴京城洛阳任职。李密就在征召之列。作者作为亡蜀降臣,如果不应召,会被认为是“矜守名节”,不与司马氏王朝合作,招来杀身之祸;但此时作者卧病在床的祖母已90多岁,作者实难赴任。为了说服晋武帝,作者巧妙地利用当时皇上“以孝治天下”的幌子,写下《陈情表》,推托祖母年岁已高,无人奉养,要求暂缓赴任。晋武帝只好答应他的请求,并在生活上给以优厚的照顾。 三、深入课文,提出问题 要求:1、充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如果你是老师,你要提哪些问题帮助你的学生读懂课文? 3、四人一小组,找到你最有兴趣的段落,共同商讨问题,并展示到黑板上。 4、用时10分钟。 四、小组合作,展示问题(学生在黑板上展示的内容如下) 1、在第一段中,李密有哪些悲惨的遭遇?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2、那些人为什么举荐李密?读书是为了当官,他的官职在不断上升,他为什么又不接受? 3、李密在第三段中为什么要说起曾在前朝当官之事? 4、夸赞晋朝以孝治天下,有什么目的? 5、刻意写自己本来希望升官起到什么作用? 6、在第四段开头交代年龄有什么作用? 7、在前文已写过自己的辛酸,在第四段中又提一次“臣之辛苦”用意何在?有“乌鸟私情”“ 死当结草”两个典故有何作用? 五、交流讨论,解决问题(学生四人一小组热烈交流) (学生展示的内容,若讲不全面,老师就加以补充或指导) 六、讨论总结 文中陈了哪些情?最主要的是什么情? 《陈情表》教学反思 我总是寻思:古文怎么教才能吸引学生?许多老师抱怨古文很难教,我也有同感。但我们不能因为难教而“简教”,也不能因为无趣而“怠慢”。 作为农村高二的学生,对文言的积累有一定的量,但由于不记、不熟,所以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还是比较差的。作为老师,不仅是要教给学生积累词句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读到文字背后的声音,他们才能体会到古人的思想的精髓。学生才有兴趣往下读。   本文是一篇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的文章。全文虽不足500字,却成为千年传诵的抒情佳作。它的篇幅又和高考的古文接近。如果不疏通字词的话,就很难读懂内容。因此我要从高考的高频词的角度让学生积累字词。 一、读要有目的 读总体来说可以增见识长学问,拓展思路,改变思维习惯,促进个人进步,消除寂寞,净化心灵、修身养性、休闲娱乐。所以第一次读都要达到目的。 第一次读是培养语感,读准字音,以朗读者的激情感染自己,使自己蕴酿朗读的感情。所以学生在模仿读时能声情并茂。 第二次读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这里所说的“读”,并不仅仅是指把文章朗读或默读一遍,而是还要包括思考和识记等内容。换言之,读,应该是一个动口动脑动手的过程。学生边读边查工具书,对字字词进行对比筛选。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第三次读是为了深入理解,能体会作者的感情,和李密交流,和作者交流,和自己交流。 二、查要有重点 一篇古文,要查的字词是很多的。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任务,教师就要对课文做筛选,加强积累高考高频词,学生才有明确的方向,学生学才有信心。因为高考题考的是课外的内容,但知识点来自于课本。等到学生做习题时,遇到课本上积累的词语,他们心里有多高兴。就能够读懂陌生而浅易的古文了。 三、问要有深度 我认为一篇文章是否读得懂,思得深,就要以能否提出问题为主要。所以学生的思维深度应体现在“巧问”上。如果学生没有问题走进教室,没有问题走出教室,这种“去问题教育”是可怕的。 在课堂上,问题能力在于学生,能不能以问题贯穿教学在于教师。让问题成为知识的纽带吧!所以在这节课里,我改变了往常的做法,全部由学生自主提问,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让我惊喜,想不到学生对课文理解那么深入,思维那么活跃。 四、思要有时间 在一些公开课中,有些老师有合作交流的环节,但由于没有给学生留足时间,学生无法交流,无法回答,交流就成了晃子。所以课堂交流时间一定要留足。给学生留足时间,学生才能读得充分,思得深入,问得巧妙,答得顺畅。 五、练要有针对性 在前面的古文教学中,我是先以习题的形式让学生自学,但效果不是很明显,大多学生都拿参考资料做答,并不真正去思考。而在此节课中,我打破常规的做法,先让学生动手查字典,真正弄懂字词的意义后才去练习,从练习中观察就可以得知学生是否真正思考和理解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六、结要有余味 课堂小结是重要的。但平时我们的课堂小结大都由老师来完成。但本节课我让学生讨论总结,让学生升华文章的感情,觉得余味有余。文中陈了对命运多舛的悲情,对朝庭的忠情,对皇上的感激之情,对祖母的孝顺之情,对自己的无奈之情。对以上的感情总结,学生都能一一道来,顺理成章,让我欣慰。 在一些古文课例中,我们几乎没有看到独立讲字词的课型,大多都是以串讲为主,讲得像分析现代文一样。而我此节课中,我把字词独立开来讲解,是否割裂了文与言的关系? 在当今“孝”这一传统美德被逐渐淡忘的特定时代,对中学生谈谈有关“孝”的内容是十分必要的。当然,作为一篇精典的文言文,我们又不能忽视文言知识教学,否则就成了政治课。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