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本文节选自冯骥才的散文《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课文细致而又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在维也纳寻花的经过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感受:从只见绿地不见花的失望,见到花儿藏身于草下时的吃惊,到离开前仍不见花儿冒出来时的遗憾,再到看见花的原野时的惊奇,最后被花儿的气魄所震撼。作者在爱花、寻花、盼花、看花的过程中,被小小的花儿傲风斗雨的精神所感染,闪现出思想的火花:生命的意味就是勇气!这篇课文构思精巧别致,以作者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耐人寻味。语言生动、优美、流畅,值得细细的咀嚼品味。 二、学情分析 虽然这篇课文语言通俗易懂,学生通过一些图片和课文内容可以了解课文的大致意思,但是对于奥地利维也纳这个城市气温变化等还不够了解,在四月份,花儿为什么在冷风冷雨的状态下能够拔地而起,对这个问题还不够理解,因为是四月份,好多同学认为四月份应该是温暖的,是开花的季节。所以需要教师补充一些资料,从而让学生去深入体会花的勇气,这样教学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四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领会作者语言的精妙。 4、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感受作者语言的优美。 教学难点: 理清作者情感变化的线索,理解变化的原因。 五、教法与学法 教法: 品读感悟法、启发式教学法、读写结合法 学法: 以自学为主,采用“以读促悟、读写结合”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体会花的勇气,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互动: 在上课前,老师想送给你们三句话:第一句对自己说我很棒!第二句告诉自己我真的很棒!第三句告诉在坐的所有老师和同学说:我们真的很棒!希望这节课每个人都自信起来,好好表现自己,力争从各方面表现都很棒!你们准备好了吗?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现在正式开始。 一、以古诗《梅花》导入新课,揭题解题。 花从古至今总能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墨客,对它发出赞美。写下了很多著名的诗篇,今天老师首先给大家带来其中的一首赞美梅花高尚品质的诗(展示诗)。这首诗没有描写梅花的枝叶和花朵形态,而是着重写梅花“凌寒独自开”的品格,写它的沁人心脾的“暗香”。 我国现代作家冯骥才先生也非常爱花,他在维也纳不但见识到了花的芬芳迷人,更可贵的是他还见识了花的勇气。(板书:花的勇气)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读题。解题,理解“勇气”,作者采用了一种拟人的手法。 什么是勇气?勇气就是敢想敢干毫不畏惧的气概,这本来是一个形容人精神的词语,在文中来形容和赞美维也纳的花,作者采用了一种拟人的手法。 这篇课文内容写得很美,尤其是花的勇气令人震惊,我们一起去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一)课件出示自学提示(一)学生初读课文完成自学任务。 1、初读课文,读不准的字可以借助文中的拼音或工具书,也可以问问周围的同学,力争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内容? (二)检查初读收获 我会读词。读了这两行词,你有什么发现?或者说这两行词语在文中分别形容什么的词语? 读句子,在具体的语境中去认识本课后的四个生字。 思考回答:作者在维也纳经历了一件什么事情?并相机了解奥地利首都维也纳。 三、细读课文,弄清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理解变化的原因。 出示自学提示(二)细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会有这个变化? 交流学习收获,教师相机点拨和补充。 我们刚才了解了作者的情感变化,以及知道了作者这种情感变化的原因,把课文这两大部分的主要意思串起来,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品读课文,学生体会含义深刻的词句,体会花儿在冷风冷雨中怒放的气魄,领会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过渡:我们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文中还有描写维也纳花的美,花的勇气的精彩语段,你们想知道作者在文中是怎样具体生动地去描写的吗?出示自学提示(三)品读课文2至7自然段,边读边想,作者看到两个什么样的画面?勾画关键词句,感受花的勇气,简单写写自己的体会。 学生进入自学环节,并交流品读课文精彩语段。 第一处画面作者从三个方面去描写花的。(从花的颜色、形态和数量去体会花的美和花的的多。) 请同学们用朗读来呈现这幅画面。(知道为什么这样读?(“满满”,说明小花很多;“这么”读那么重,为什么?(强调 );三部分特点,要越读声音越响,体现了作者的惊喜和花的颜色美,形态美,气势美。(板书:惊喜); 品读作者在维也纳看到的第二个唯美的画面,再补充相关资料,深入体会花的勇气。 资料补充:维也纳的冬天很漫长,从十月到第二年三月都属于冬天,平均气温在0左右,如果遇到冷空气,气温甚至会降到零下20,就算在三月,维也纳也会下雪。(说说你刚才读了这个资料感受到了什么,这些小花怎样?)进一步体会花儿不惧风雨,傲然开放的勇气。 五、学习课文的结束部分,升华情感。 结束部分:所以让冯骥才惊奇的是(生接读),小小的花居然有如此的气魄!冯骥才的心头怦然一震,这一震使他明白了(生接读: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气!读了这段话,我们也明白了,生接读: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气!) 这是课文的中心句,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小花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傲然挺立的气魄,令作者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作者从小花的身上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勇气。这句话意味深长,富有哲理:生命中最重要的是勇敢地面对一切风风雨雨,无论你多么弱小,无论遇到什么挫折,只要有勇气就会有希望。 读到这里,让你明白了什么?(不管你多么弱小,不管经历怎样的风雨和挫折,有勇气就有希望。) 六、拓展写话,进一步体会生命的意味是勇气的深刻内涵,从而让学生受到教育。 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的,那是花的勇气, 在绝境中奋力地挣扎着,那是飞蛾的勇气, 在砖缝中极力地生长着,那是小瓜苗的勇气,在( ),那是( )的勇气。(联系生活实际,你认为还有哪些人或事物是很有勇气的呢?) 七、布置作业: 1、摘抄并背诵自己喜欢的语段。 2、课后继续完成写话练习。 3、课后阅读有关冯骥才的《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 附:本课板书 18 花的勇气 失望——爱花 惊喜——寻花 遗憾——盼花 惊奇——赏花 怦然一震 (生命的意味是勇气!) 写作特点 1、拟人 排比 联想 设问 2、照应课题 篇末点题 3、寓情于景 情理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