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的勇气》教学设计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教学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组教学主题:阅读教学 所授课时:第二课时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计者 :xx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2、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感悟,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材分析《花的勇气》选自冯骥才的散文《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课文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在维也纳寻花的经过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感受,从只见绿地不见花的失望,见到花儿藏身于草下时的吃惊,到离开前仍不见花儿冒出来时的遗憾,再到看见花的原野时的惊奇,最后被花儿的气魄所震撼。作者在爱花——寻花——盼花——看花的过程中,被小小的花儿傲风斗雨的精神所感染,闪现出思想的火花,生命的意义就是勇气。这篇课文构思精巧别致,以作者跌岩起伏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寓情于景,情理交融,耐人寻味。语言生动、优美、流畅,值得细细咀嚼品味。学情分析本文是略读课文,应放手让学生充分自读自悟。可以通过课文前面的提示语,让学生明确阅读要求。然后组织学生在自主读书,有所感悟的基础上讨论交流。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信心。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感受作者语言的优美。难点:理清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理解变化的原因。教学准备:相关的课件评价任务1、通过预习验收生字、词语读音是否准确,能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根据作者心情变化的原因,概括作者主要经历了一件什么事。3、体会语句深刻含义,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信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多媒体展示花的图片,引入课题,验收字词及读文。
一、验收字词及读文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2、板书课题:《花的勇气》3、检查生字、词语读音是否准确。4、抽取‘“泛滥”、“怦然一震”两个词语所在句子,验收文章读的是否流畅、有感情。
正确读出“泛滥”、“铺满”、“怦然一震”,并带入句子里读。(评价任务一)
环节二自主学习,捕捉心情变化的原因
二、自主学习,捕捉心情变化的原因师:请大家默看课文,找出作者,情感变化的词语与相关,句子完成下表。
心情变化
原因
失望吃惊
遗憾
惊奇
心头怦然一震
师:请交流,交流时最好概括的说答案。生:作者感到失望是大片大片草地上,只是绿色连着绿色,见不到能让人眼前亮起来的明媚的小花。师:信息捕捉很准,概括一下说。生:失望是因为只有绿色的小草,没有小花。师:很好,继续可以换一位同学生:(读文)路边一片非常……躲在草下边好像只要一使劲儿就会齐刷刷的冒出来师:孩子不要只是读文,把作者的心情也说进去生:作者很吃惊师:吃惊的是什么?概括的说一说?师:见到花儿藏草下,很是吃惊师:真会读书,通过读体会到了作者没有直接表达出来的内心感受,其他同学继续概括的说原因生:很快要离开维也纳去意大利了,小吕为我送行路上,我对小吕说这次看不到草地上的那些花儿,真有点遗憾师:老师把同学们的答案梳理了一下,变成几句简短的小诗,大家一起来读一读,我读前面,你们读后面的短语,出示表格
心情变化
原因
失望吃惊
只见绿地不见花见到花儿藏草下
遗憾
不见花儿冒出来
惊奇
再见花儿遍原野
心头怦然一震
体会小花气魄
师:好,现在我们可以说出作者在维也纳,经历了一件什么事?生;回答老师可以根据生概括给予提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生:作者最初见到满是绿色的草地时,感到失望;扒开草丛,看到藏着的小花感到吃惊;离维也纳前一直没有看到小花盛开,很遗憾;看到一大片花的原野是感到惊奇;体会到小花气魄时,心头怦然一震。生:作者在维也纳的草地上,寻找美丽的花,心里产生了很多感受。这样来概括一件事情很清楚,也很具体。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评价任务二)自主学习,品读、交流感悟,理解盲童安静创造的奇迹,体会安静对生活的热爱。(评价任务三)
环节三感悟道理,拓展延伸
三、聚焦描写,体会语句深刻含义(一)大声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小组交流自己喜欢的原因。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这篇文章吗?生:喜欢师:请找出你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小组内互相说说你喜欢的原因?(学生大声朗读,小组站起来读出自己喜欢的部分并说出自己喜欢的原因)生:
感悟课文揭示的道理。(评价任务三)
环节四总结全文
四、总结全文1、每个人都是生活的主人,无论你是否拥有健全的体魄,只要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就一定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五彩斑斓的世界。2、推荐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感悟课文揭示的道理。(评价任务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