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平衡》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制造平衡》是在《机械是什么》这一整体感知机械的基础上,具体感知天平和杠杆的平衡。两个平衡游戏的引入,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自然明白平衡需要条件,实验需要记录,然后顺利过渡到利用杠杆尺研究等臂平衡和不等臂平衡的条件。此处出示了第一组较为简单的实验数据,为《我能撬起地球》中杠杆省力的研究再次做了实验与记录数据两方面的铺垫。学情分析平衡现象对四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有些学生通过不同途径对平衡的条件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他们的这种了解并不清晰,更多的是感性的生活经验而不是科学规律。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候,已经初步感知了机械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功能。因此,本节课重点在培养学生借助杠杆尺等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从心理上说,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基础并不太难,关键是实验过程中各种习惯、能力的培养,这应作为本节课的重中之重。学习目标1.利用杠杆尺、钩码等简单器材进行平衡条件的研究,观察的同时做好实验记录。2.探究怎样让杠杆保持平衡。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平衡。教学重难点重点:设计实验,探究平衡的条件。难点:分析、整理数据,归纳出平衡的规律。评价任务1.设计实验,探究杠杆尺的平衡条件并做好实验记录。2.能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平衡现象。教学准备简单机械实验盒、钩码盒、杠杆尺平衡实验数据记录表;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观察现象,提出问题1.游戏活动引入。“尺子能不掉下去吗?”要求学生将尺子平放在手指上,保持平衡(手指充当了支点);在此基础上,在尺子的一端放上一块橡皮或硬币,还能保持平衡吗?若想保持平衡,必要移动尺子的位置,使手指距重物一端的距离小于支点与尺子另一端的距离。2.今天,我们将利用手中的实验材料也来制造平衡,怎么样?(板书:制造平衡)有信心吗?二、猜想假设,实验探究(一)认识杠杆尺、钩码等实验器材。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好玩的东西,你们看,这是什么呢?对,杠杆尺。那么你们想了解它么?那你们就摸一摸、看一看杠杆尺吧!不过有任务哦!观察后说一说杠杆尺有什么特点?(有一个一个的格子、每个格子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下面的孔是用来挂钩码的。这就是钩码,钩码有什么特点呢?组长给组员各分一个钩码,观察一下(一分钟)谁来说一说钩码的特点。(二)使用杠杆尺,实验探究。等臂平衡验证生大胆猜想:同学们,你们大胆猜想,利用杠杆尺、钩码这两个材料,怎样才能制造出一个平衡呢?(猜想的同时,进行尝试),每组一人制造出一个平衡,记录员做好记录,讨论你们发现了什么?汇报员汇报。全班汇报:汇报四组数据(同学们真聪明,从你们的猜想和 实践来看你们应该有当科学家的潜质了),那么通过以上数据你们有什么发现呢?全班总结发现,两边的重量一样,到支点的距离一样,就会平衡。(学生若顺利完成就不做示范,若未顺利完成,老师有必要在讲台上示范)。不等臂平衡验证问题:将两个钩码固定挂在左边第三格上,怎样使杠杆尺保持平衡?同学们仍然通过小组实验来验证一下,但在实验之前老师有以下几点要求:1.小组分工合作。(有组长、操作员、记录员、汇报员)2.必须在杠杆尺的左边第3格挂2个钩码。3.平衡的方法不止一种,把能使杠杆平衡的实验数据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4.分析实验数据,总结结论。全班汇报:汇报不同数据,那么通过以上数据你们有什么发现呢?全班总结发现,两边的重量不一样,到支点的距离不一样,也可以平衡。重的离支点近,轻的离支点远。分析表格2:除了得出这样的结论外,在表格中你还有什么样的发现?同学们看这一组数据(左边:格数3、钩码2;右边:格数2、钩码3。),再看这个表格你能总结出什么规律呢?生:数字变换位置也会平衡。生:可能符合加法交换律。师:如果符合加法交换律,我们看别的数据(左边:格数3、钩码2;右边:格数1、钩码6。)符合么?不符合。生:老师,符合乘法交换律。师:我们将数据代进去试一试,好吧!哇,真是,我们班这个同学真棒,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么?三、联系生活,学以致用同学们,平衡现象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你们知道哪些呢?(学生自由交流,如人们利用平衡现象挑的扁担、带杆的秤盘秤、平衡车、自行车、翱翔的老鹰、奥运会运动员做体操时在平衡木上的动作就在制造平衡、2012年4月22日世界走软绳第一人迪恩波特挑战恩施大峡谷,也一直在制造着平衡。)本节课已接近尾声,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句话,我挺喜欢的,我们一块来读一下吧!一是科学中的许多重大发明与发现都来自于人类的大胆猜测。二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感谢同学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