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导体与绝缘体》是冀教版三年级第三单元《电》的第3课,本课教学内容在《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属于物质科学领域“能量的表现形式之简单电路”范畴。本节课引领学生经历用“电路检测器”科学规范地检测身边的物体是否导电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形成导体与绝缘体的概念。通过本课学习为学生继续探究电的知识提供感性认识和理性基础。设计理念:本课是典型的科学探究活动课,要通过用电路检测器科学规范地检测多种材料的完整过程,使学生经历一项有价值的研究活动,要让学生通过对实验材料的整理完成分类,最终形成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认识到导体和绝缘体在电路中同样重要,真正实现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帮助学生分类建立概念的同时,认识到生活中大部分物品都是由导体和绝缘体材料共同制成,加深对导体和绝缘体的认识,并注意安全用电。教学目标:知道有的物质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做导体;有的物质不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做绝缘体。明白导电性是材料的基本属性之一。经历和体验“利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的过程,认真观察并及时记录实验现象。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培养尊重事实的实证精神。教学重点:知道有的物质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做导体;有的物质不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做绝缘体。能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教学难点: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教学准备:小组准备:学生身边的材料,一组电路检测器,一张记录单。教师准备:一组电路检测器教学环节:课前分组一、激趣导入:我们前面学过简单电路,连成一个完整的电路,就能点亮小灯泡。若将电路中的导线剪断,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你能想法重新接亮小灯泡吗?(学生说,教师演示)金属接在一起小灯泡会亮,塑料接在一起小灯泡不会亮。总结: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导体;像导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绝缘体。(板书:导体 容易导电 绝缘体 不易导电)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身边的材料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二、实验探究1.从学生文具中取一块橡皮,请你猜测它是否导电。(学生猜测,指名说。)要想知道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我们要用电路检测器进行检测来验证我们的猜测。(教师一边介绍材料一边做个检测器,并演示检测方法)使“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相互接触,检验小灯泡是否发光;用两个检测头接触橡皮的两端,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重复检测一次,并及时记录;把检测完的橡皮放在一边。2.学生代表上台演示(教师指导规范操作,强调顺序明确步骤并及时记录),(若检测器中小灯泡不亮,有可能是灯泡没有安装好,或者是电池没有安装好,自己安装一下,若还有没有点亮小灯泡请举手示意老师。)3.指名学生陈述一遍4. 请同学们选择身边的材料进行预测(生预测,填写)5. 在大家动手做实验之前,先看看温馨提示。(出示温馨提示)4.小组长领取材料,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认真填写记录单三.交流研讨学生汇报交流。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材料有什么特点。(金属容易导电;塑料、木头不易导电。)四、整理小结1.通过实验我们发现身边有的物体是导体,有的物体是绝缘体,但是我们同时也发现有很多的物品是由导体与绝缘体材料共同制成的(板书“与”完整课题)请同学们观察我们的教室,看看教室里的电器设备哪些使用了绝缘材料?(学生同桌交流, 2-3人汇报,如插头,如电线,开关。追问:它的什么部分是导体,什么部分是绝缘体?)2.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我们知道了人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为保障我们的安全,我们在生活中要做到安全用电!生活中还有这样的吗?你有什么提示告诉大家的(不要用湿布擦拭,也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和开关。要好好保护这些绝缘材料。)(板书:安全用电!)3.这堂课上同学们合作探究很认真,交流汇报思维清晰,就知道你们对电很感兴趣,课后你们还想继续探究吧,一定要注意安全用电哦!小组整理器材,收交记录单,下课!板书设计: 导体与绝缘体 容易导电 不易导电 安全用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