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学习,在脑海中树立樟树蓬蓬勃勃的形象,懂得樟树的可贵。3、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人们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教学重点: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学习,在脑海中树立樟树蓬蓬勃勃的形象,懂得樟树的可贵。教学难点: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人们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6课---《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伸出手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宋庆龄奶奶,也知道了周总理劝宋奶奶搬家时,她不肯,她却说——“我舍不得这两棵树。”这究竟是两棵什么样的樟树,让宋庆龄如此不舍呢?二、品读樟树外形之美 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69页,放声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找出最能反映樟树生长特点的词语。(蓬蓬勃勃)(板书:樟树)找到了吗?谁来说说。蓬蓬勃勃是什么意思? 那么课文哪些地方具体写出了樟树的蓬蓬勃勃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用笔画出相关词语句子。 樟树的枝干粗壮,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仿佛(撑开了两把绿色的大伞)。谁来读读这句话。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生命力旺盛、充满生机)谁再来读一读,听了你的朗读,老师已经感受到了樟树的蓬勃、以及旺盛的生命力。还找出了哪些词句?看,这就是稠密的树叶。稠密什么意思?多而密。(出示图片)谁再来读读这充满生机的稠密的树叶。 多么顽强的两棵樟树啊,他们还会在怎样的环境与条件下显示自己的蓬蓬勃勃呢?你能用文中的一个句式来告诉大家吗?师:引读,是呀:无论是三九严寒还是盛夏酷暑,他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哪位同学愿意通过自己的朗读来赞美这两棵樟树的蓬蓬勃勃:深情诵读第四自然段。指名读。难怪宋庆龄舍不得这两棵樟树!让我们饱含激情,把热爱和赞美送给这两棵樟树!这么美的文章当然要背了,自己先试试!出示填空背诵。三、品读樟树品质之美同学们,枝繁叶茂、四季常青的樟树,它是那么蓬蓬勃勃,招人喜欢。那么宋庆龄舍不得这两棵樟树,难道仅仅因为它们长得蓬蓬勃勃吗?还有哪些其他的原因呢?让我们走进课文的第五自然段。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边读边用横线画出描写别的树木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描写樟树的句子。宋庆龄舍不得这两棵樟树的第二个原因是什么?而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一般的香水的香气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挥发。而樟树的这种香气呢?能永久保持。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读读相关的语句。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之后,它的香气仍然不变。谁再把这句话来读一读。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只要这木质存在一个月,虫类就怕它一个月。……樟树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这种拒虫的香气能永久保持。别的树木有这种香气吗?容易招虫。比如说(指名说):同一棵石榴树上,可以捉到三四种不同的虫子。它们还要养儿育女,繁衍后代,子子孙孙都寄生在树上。课文明明是写樟树香,能驱虫,为什么要写别的树木容易招虫呢?通过对比反衬出樟树的高贵品质。这也是宋庆龄喜欢她的第二大原因。樟树具有这么可贵的品质,大家一起来赞美这两棵樟树。男生读其他树的句子,女生读描写樟树的句子。此时,你觉得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两棵怎样的樟树?小结:这两棵樟树不仅一年四季蓬蓬勃勃,充满生机,而且具一种拒虫的香气,难怪宋庆龄不肯搬家,舍不得这两棵树。四、拓展阅读,走进宋庆龄过渡:这两棵樟树与宋庆龄一同度过了春夏秋冬,一同走过了风风雨雨。谁来读读课文的第6自然段。出示: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宋庆龄的故居,也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作为永久的纪念。读了这句话,老师有个疑问?宋庆龄故居前有欧式的建筑,有美丽的花坛,有如茵的草地,为什么人们偏偏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作为永久的纪念?人们永久纪念什么呢?让我们再次走近宋奶奶。通过上节课的交流,我们对宋奶奶已经有了深入的了解,今天老师给大家补充了三段小资料,一起来看看吧。同学们,你现在明白人们为什么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影了吧。 那就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一起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现在我们再来想想宋庆龄舍不得两棵樟树的原因,就是因为樟树长得蓬蓬勃勃吗?就是因为它香气拒虫吗?实际上这两棵樟树就是宋庆龄的化身,作者是借着樟树来写宋庆龄,这种方法就叫借物喻人。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之前我们学过的哪三首古诗,也是运用了这种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吗?作业布置:观影推荐:《宋氏三姐妹》阅读推荐:《宋庆龄传》同学们,让我们捧起课本一起诵读第16课课文,通过朗读来记住这个伟大的名字——宋庆龄,这是中国人的骄傲,这是我们中华名族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