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配(二)》教学设计3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探索简单情境下的变化规律,在实践中,了解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经历实践操作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所学内容。2、学情分析:排列与组合知识是三年级学生初步接触,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事物的搭配与排列。为落实新课程的设计理念,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运用小组共同合作、探究德尔学习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沟通。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并且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3、教材分析:学生在二年级下册接触了搭配问题,本单元是搭配问题的延续和提升。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学会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数,能够表达出思维的过程,最后能够发现和应用规律解决生活中的搭配问题。本单元排3个例题,例1是教学简单的排列,根据4个数字卡片排列顺序的不同,表示出不同的两位数。通过学习让学生产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例2主要是研究不同的搭配方法,让学生亲自体验并感受不同的上装和下装搭配,会产生多种不同的穿法;例3主要研究“比赛场次”的问题, 可以有多种策略。教材让学生用直观的画图、连线、列表等方法解决问题,从中学会有序、有条理的思考,体会数学的实际价值。学习目标: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感受到组合与顺序无关。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概括、总结及正确表达、交流的能力。在讨论交流、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有序排列、全面思考的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学重点、难点: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设计理念:评价任务:任务1:学习课本103页例3,思考、画线、交流、汇报。任务2:总结方法,不同的方法得出相同的结论。不管你用哪种方法,只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就能做到不重不漏。任务3:完成课本103页做一做,练习二十二第7、8两题及思维训练题。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一、情境导入
出示课本103页例3各国图标,问:“每两个球队都要踢一场比赛”是什么意思?用什么方法表示?
学生思考并连线。
动手能力。
二、合作探究
提出问题:1、动手连一连,两个球队之间要连几条线?
2、你是怎样连的?
3、一共要踢几场比赛?
不管你用哪种方法,只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就能做到不重不漏。
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
汇报:
法1:每两个球队之间要连一条,这样就可以表示他们踢过一场比赛了。
法2:把四个球队摆成正方形,按照顺序一个球队一个球队地连。
法3:略。
法4:略。
合作能力。
三、巩固应用
课本103页做一做。练习二十二第7、8两题。
独立练习、互对答案。
运用能力。
四、思维训练
1、三(1)班要从4位同学中选2位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共有几种选拔方法?
2、老师买来5种颜色的铅笔做奖品,本周玲玲被评为“全优生”,老师请玲玲选2支不同颜色的铅笔,玲玲有几种选择方法?
3、用天平称物体时要用砝码,现在有1克、2克、5克的砝码各一个,用这三个砝码最多可称出多少种不同质量的物体?
同桌合作,交流思考出来的问题。
思维、运用能力。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不管你用哪种方法,只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就能做到不重不漏。
获得新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