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案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课程标准》指出: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本课是第一单元的第二篇略读课文。这是一篇充满了昂扬向上的精神和英雄气概的文章。文章记叙了在高寒缺氧,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施工条件异常艰苦的情况下,西部建设者们以智慧和力量克服了一个个世界级难题,攻克了国际性技术难关,创下了世界铁路建设奇迹,那就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风火山隧道贯通的经过。文章条理清楚,数据详实,字里行间包含着对西部建设者智慧与力量、吃苦奉献精神的歌颂。2.教材分析这篇通讯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抒情色彩。作者主要采用这样几种抒情方法:一是直抒胸臆,通过8个感情色彩强烈的感叹句,充分表达了筑路大军的信心与决心以及所遇困难的严峻以及克服困难和取得胜利的喜悦之情。二是运用恰当的比喻,如,“铁龙”“下马威”“逞凶一时的冻土”“巨大的拦路虎”,更加突出了建设者的豪情壮志。三是语言直白简洁,有很强的节奏感,字里行间充溢着乐观情怀。学习这篇课文,一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二是使学生感受到建设者们身上无私奉献、乐观向上和科学创新的精神,在脑海中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三是对西部大开发有更多的了解3.学情分析教学本文的重点是把握主要内容,弄清建设者们是如何克服复杂冰冻土层、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这些困难的,并从中受到感染。难点是修建风火山隧道中的施工困难及科技攻关的方法。但是学生对于这些内容缺乏了解,学习起来估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课前一定要做好相关资料的搜集。 教学目标1、借助字词典或者其它工具书认识14个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运用本单元学习的方法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修建青藏铁路的重要意义,感受建设者无私奉献、乐观向上和科学创新的精神。继续增加对西部大开发的了解。3、通过对文本的学习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活动一
1、播放《天路》及青藏铁路施工的录像。
2、提问:这首歌唱了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1、认真听和看。
2、积极思考,自由发言。
在歌曲和画面中对修建铁路的不易和意义有了初步的体会。
活动二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借助字典或英才教程给课后的一类二类生字注音并组两个词语。(完成目标一)
1、读一读课后生字。
2、组词
准确读出本课生字新词,并会组词造句。会按笔顺书写。(评价目标一)
环节二
初读课文,体会精神
活动一
1、 布置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 用自己的方法掌握字词,理解文意。
(2) 思考: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路?
2、鼓励发言: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想?
1、按要求阅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作批注。
2、自由发言,初步体会修建青藏铁路的不易。
活动二
提问:文中有句话反复出现,是哪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找出“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其强调的意味。
环节三
精读课文,体会精神
活动一
修建者遇到的问题分别是什么?从文中找出。(完成目标二)
找出在文中的答案。
紧扣主题,组织谈话,促进情感的升华。(评价目标二、三)
活动二
引导学生由文中语句认识困难,理解困难。
联系上下文,理解“冻土”“海拔”,谈谈高原冻土给施工带来了哪些阻碍。
活动三
1、青藏铁路为什么被称作“天路”?
2、组织交流:这条路的修建有什么意义?
3、鼓励谈话:从铁路修建者的身上,你学到了什么?(完成目标三)
1、结合青藏铁路的特点回答。
2、自由发言
3、自由发言,体会精神
板书设计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造福人民
困难 攻克困难
风火山:海拔高 冻土层 挑战的勇气、顽强的毅力、集体的智慧
天气恶劣 极度缺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