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赤壁之战》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品读、联想、讨论,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赤壁之战中东吴获胜的根本原因在于知已知彼,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2.认识曹操等人物形象,了解赤壁之战的生动场面,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名著的欣赏、审美能力。3.会认“幔、倘、聘、拈、卒、堕”6个字,会写“巡、刃、簇、倘、聘、弦、韩、卒、舵、雌”10个字,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教学重难点:了解赤壁之战的全过程,并从中悟出双方胜与负的根本原因。课前准备:1.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了解《赤壁之战》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一)同学们,你们知道三国故事吗?指名学生回答所知道的三国故事,如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等。(二)(展示课件第三屏)展示赤壁的火攻场面,引入新课。(三)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解疑问难(一)自由朗读课文,提出朗读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2.思考:《赤壁之战》和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同?(二)讨论交流,汇报读书收获。1.本文是古典文学原著的节选,文言词较多,朗读起来比现代白话文要困难些。2.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通过读书自己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是自己不知道的?3.(展示课件第四屏)说说你是怎样解决生字新词的。4.(展示课件第五屏)理解重点词语。5.(展示课件第六屏)对朗读困难的句子做到正确断句。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一)指名学生接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可在每段的旁边作批注。(二)同桌讨论、交流。(三)全班交流。1.理清文章脉络。(学生说到哪一段,教师跟到哪一段。)第一自然段:黄盖诈降,曹操上当。第二自然段:火烧曹营,悔悟已迟。第三自然段:曹操逃亡,黄盖中箭。第四自然段:张辽救曹,韩当救黄。第五自然段:赤壁鏖兵,周瑜获胜。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情? 学生通过作批注抓住要点概括出本文的主要内容。3.梳理吴国实施火攻的步骤。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过读课文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一节课,让我们再次回到硝烟弥漫的古战场,看看几位当年的英雄人物。二、默读课文,品读故事中的人物(一)吴国是如何以少胜多的?请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二)有利的天气。 1.火攻之计能得以实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是什么?——东南风。文中几次写到东南风?(展示课件第七屏)2.文中为什么多次写东南风?假如没有东南风,会怎样?(因为东南风是周瑜、黄盖完成火攻妙计的根本条件。前边文中讲了,周瑜调兵遣将,驻在赤壁,同曹操的兵隔江相对——曹操的兵在北岸,周瑜的兵在南岸。只有在刮东南风之时,火攻计划才能实施。正因为这样,文中才多次提到东南风。)(假如没有东南风,黄盖去诈降,装满火药的船就不可能行得像箭一样快。船行很慢了,容易被曹操发现情况不对;更糟糕的是,点了火的船,因没有风,不等火船靠近,就会被曹兵发现而想法子阻止,那么,再好的妙计也无法实施了。)(三)有利的地理条件。东南风是火攻妙计得以圆满实施的关键,而有利的地理条件是另一个重要的原因。你是从文中那句话看出来的?1.(展示课件第八屏)指名读。2.你体会出了曹军哪些不利条件?(1)曹军不习惯水上作战;(2)曹操战船连接,不利行动;(3)战船及其帆篷等物都是易燃物。(四)对曹操性格的正确把握。在赤壁之战中,拥有精兵强将的曹操的神态发生了哪些变化?1.从文中找出句段仔细读读。(展示课件第九屏)2.交流讨论,认识人物形象。3.从曹操的表现中,你体会出曹操是怎样的一个人?周瑜、黄盖又是怎样的一个人?4.小结。 (1)赤壁之战中,周瑜能根据敌我双方的情况,认真分析,利用天时地利,巧妙地扬长避短,使弱势转为优势,因而能以少胜多,战胜曹军。曹操自恃兵多将广,小看东吴,轻敌自傲,不可一世,认为拿下东吴如囊中之物。更致命的是采取了错误的措施——连船,因而得到了惨败的下场。 (2)我们可以用哪三个成语来概括?谁能上来把它写出来? 引导学生板书: 知己知彼 百战百胜 骄兵必败(五)性格决定命运,所以在赤壁之战中,曹寨的江面上一片火海。(展示课件第十屏)1.自由朗读这段文字,边读边想象画面。2.同桌之间交流。3.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画面。4.(展示课件第十一屏)说说你想象到的情景。5. 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六)用通顺的话小结东吴获胜的原因。三、读诗总结(展示课件第十二屏)三国演义中有诗这样写赤壁之战:魏吴争斗决雌雄,赤壁楼船一扫空。烈火初张照云海,周郎曾此破曹公。集体朗读,回味赤壁之战。四、课外延伸学完了这篇文章,你一定会被火烧赤壁的战争场面所吸引,《三国演义》里还有许多这样精彩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近罗贯中,走进《三国演义》,去探究更多的精彩故事吧!五、作业读三国故事,准备召开故事会。板书设计:28 赤壁之战知己知彼天时地利人和扬长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