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描写》第一课时教案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主题:读人、说人、写人 课时:共3课时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是识字的习惯、良好书写的习惯,有初步的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学会默读,能抓住重点句段,感受人物形象,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学会与同学交流,并会试着总结人物的性格特点。 2.教材分析本课文由3个独立的片段组成。《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临死前的严监生》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分别描写了小嘎子、严监生、凤辣子三个人物形象,每一个片段,作家描写的方法、侧重点不尽相同,可以说这3个片段是人物描写的经典。3.学情分析学生曾读过大量的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也写过这类作文,已经积累了一些这方面的读写经验。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让学生感受作家笔下的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等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的性格特点,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学习运用。3、指导学生进行动作描写的写作训练。4、激发学生阅读《小兵张嘎》《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学习通过语言、外貌、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评价任务任务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初步把握人物形象。任务二:走进文本,深入感悟人物形象。任务三:总结运用,领会人物描写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揭示课题
活动一1、导入 在灿烂的文学宝库里,作家们用他们神奇的妙笔,为我们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比如,神通广大的孙悟空,顾全大局的蔺相如,知错能改的廉颇,勇武过人的武松……在作家的笔下,这些人物特点鲜明,让我们印象深刻,久久难忘。
回忆旧文,畅所欲言。
回忆人物形象,回味描写人物的方法。
活动二1、揭题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人物描一组》中的“第一个片段”──《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去认识两位很有特点的新的朋友。(完成目标一)
了解学习目标。
初步把握人物形象。(评价目标一)
环节二自读课文,畅谈感想
活动一 1、引导学习第一篇课文中的介绍性文字(第1自然段),有针对性地介绍有关《小兵张嘎》的情况。2、布置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勾画字词,读通句子,理解文意。(完成目标一)
1、学习第一篇课文中的第1自然段,了解作品的背景知识。2、按要求快速读课文,印象深的多读几遍。
了解作品的背景资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体会人物特点。(评价目标二)
活动二 组织交流:读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感想?(完成目标二、目标三)
充分发表意见,如:小嘎子很机灵等等。
通过初读,形成自己的感受。(评价目标二)
环节三深入研读,感受人物特点。
活动一1、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人物,深入阅读短文。要求:(1)找出反映人物性格特点的语句,深入体会。(2)概括自己所研究人物的性格特点。(3)根据课文描写想象人物形象,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活动二小组内讨论交流研究成果。活动三小练笔:用所学方法写一个你印象中最深的人。(完成目标三)
1、带着要求对自己最感兴趣的人物进行深入研究。2、研究一篇短文的学生自由探讨问题,交流学习所得。3、运用学到的方法进行写作。
小组合作学习,派代表发言。给学生探究的空间,培养自学能力(评价目标三)
环节四 拓展阅读,丰富形象
活动一1、你想继续了解小兵张嘎吗?(完成目标四)
阅读儿童小说《小兵张嘎》。
板书设计 小嘎子与胖墩儿比赛摔跤小嘎子:机灵、富有心计、争强好胜……(动作、心理描写)胖墩儿:憨厚、诚实……(语言、动作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