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上册《地球“变脸”之谜》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土壤变化中的高温高压条件在地球环境中的表现。
2、观察地震、海啸和火山爆发的实验,体会地球内核对改变地球面貌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结果。
三、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地球内核在地貌变化中给予的高温高压条件。
四、教学准备
1、地震实验:城市模型
2、海啸实验:水槽、架子、房屋模型、吹风机
3、火山爆发实验:水槽、小瓶、彩泥、小苏打、面粉、水、白醋
五、教学时间
一课时
六、教学程序设计
(一)回顾导入
上节课,我和大家一起做了土壤变化实验,那谁能给大家说下,泥土在什么条件下能够转化为沙土(缺水、大风、高温),沙土在什么条件下能够进行转化为泥土。(水、高温高压)
(二)猜想假设
我们大家可以想一想,上节课做实验的同学,其是用带有温度的手以及用热水捏沙土的方法展现的高温高压,那我们人类想大面积的把由沙土组成的沙漠变为由泥土组成的可用耕地,我们需要水和高温高压条件,水很好找,那高温高压的条件从何而来呢?(太阳、地球板块运动、地球内部)
板块运动是指地球表面一个板块对于另一个板块的相对运动。1968年,法国地质学家勒皮顺把地球的岩石层划分为六个大板块,所有这些板块,都漂浮在具有流动性的地幔软流层之上。 随着软流层的运动,各个板块也会发生相应的水平运动。
地球结构:地球的内部结构为一同心状圈层构造,由地心至地表依次分化为地核(3400公里)、地幔(2200公里)、地壳(17公里)。地球地核、地幔和地壳的分界面,主要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急剧变化推测确定。我们可以想象,地球就如同一个鸡蛋,地壳如同鸡蛋壳只有薄薄的一层,地幔如同鸡蛋清,包裹着内核,地球内核就如同蛋黄看似结实,实则一碰就碎。
(三)收集资料
其实板块运动和地球内部压力释放都在现实生活中有体现,谁能说说这些运动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现象?(地震、火山、海啸、)接下来我们通过实验看一看这些现象的威力。
(四)模型与解释
1、地震实验:运用城市模型,请一位同学上台,先纵波上下挤压,再横波左右晃动。
通过观察大家发现了什么?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2、海啸实验:吹风机向水槽里的水里吹,逐渐加大风力,使水向房屋喷溅,模拟海啸。
通过观察大家发现了什么?海啸就是海啸就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
3、火山爆发实验:用彩泥将小瓶堆成锥形山体;再把小苏打、面粉、红色彩泥和水混合成浆状,倒进瓶子里,最后倒白醋。
通过观察大家发现了什么?火山是地球内部的熔融物质在压力作用下喷出。
(五)课堂小结
其实这些灾害是地球内部压力释放所产生的现象,从地球诞生之日起它们就伴随着地球成长,也正是这些灾难才造就了我们可爱美丽的地球,才造就了我们资源丰富的地球,那它们会带来给我们带来哪些丰富的资源呢。请同学课下查找资料,下节课我们共同探讨。
七、板书设计
地球“变脸”之谜
风、雨水、地震、火山、海啸
地壳、地幔、地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