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三国》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给孩子们提供展示读书成果的平台,交流读书后的收获,心得;教给孩子们一些读书,品评人物的方法;在与同伴的交流中明晰模糊不清的事件,人物;激发孩子们读书的热望,把这节课作为读三国的开端,爱上《三国演义》,爱上读书。教学设计:一.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曲,在豪迈的乐曲声中拉开评说三国的序幕。音乐声中,教师缓缓朗诵:江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是啊,沧海畔依稀回荡着孟德的声音,蜀道中似乎闪现着诸葛的身影,赤壁岸那晃动着分明是周郎的英姿,黄尘古道,鼓角争鸣,历史的车轮又将我们送回到那个战乱纷纷的年代,魏蜀吴的纷争,成就了那个时代的精彩,那些精彩的故事,叱咤风云的人物,大家熟悉吗?好,下面老师就要考考大家,请看大屏幕:让我们一起走进“猜人物说事件”。猜人物:1 :“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朱。(刘备)2. 身长九尺三寸,髯长一尺八寸,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关羽)3. 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张飞)4. 此间乐,不思蜀也!(刘禅)7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曹操8. 玉可碎但不可损其白 ,竹可破但不可毁其节”----------关羽9. 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10. 妻子如衣服,兄弟如手足,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再续。(刘备)1.我来说说家喻户晓的三国故事。2.读片段说事件。(一)关羽失荆州被杀后,刘备悲愤不已,举大军伐吴。誓要“踏平东吴”。不料被东吴的陆逊“火烧连营”。大败,逃往白帝城,忧郁成疾,危在旦夕。召大臣吩咐后事。将太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白帝城托孤)(二)三国中前期,刘备势力还很小,被曹操赶得走投无路。想去投靠东吴孙权。派诸葛亮去做说客。但是东吴谋臣处处刁难诸葛亮,诸葛亮凭着他的满腹经纶,说得他们个个哑口无言。后来经鲁肃协助,说服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舌战群儒)(三)火烧博望坡之后,曹操卷土重来,派曹仁和曹洪大军进攻新野。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曹军进城之后住入了民房。夜里狂风 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刘备军往城里射火箭。大火迅速烧起来。曹兵逃奔出城,被刘备军截杀,大败而归。 (火烧新野)(四)关羽围困曹仁于樊城,曹操派大将于禁和庞德领七支军队去救援。屯兵在山谷中。当时正值秋雨连绵。关羽命人堵住襄江各处水口。等江水高涨时,水淹七军。曹军死伤无数,庞德被斩,于禁被俘。(水淹七军)二. 看来同学们的眼力不错,下面老师要听听谁的口才好,请大家一起走进“三国对垒”同学们课前自由组合魏蜀吴团队了吗?请大家自报家门,喊出团队口号。“大家好,我们是魏国团队,曹公曹公,三国英雄,统一华夏,功盖千秋。”“我们是蜀国团队,皇叔皇叔,仁慈之君,蜀军蜀军,仁义之师。”“我们是吴国团队,吴侯吴侯,江南圣主,能臣勇将,数不胜数。”看来,大家今天是有备而来,志在必得,三国对垒,谁是赢家,让我们拭目以待。大屏幕提示:1、夸夸我们的英明圣主。2、夸夸我们那些智慧的谋臣?顺便讲讲他的计策。3、赞赞我们勇猛无比的将军们?捎带说说他的功劳。4、我们不能不说的一场大快人心的战斗?5、炫耀一下我方千古流传的美谈?6、诵读一下我方人员脍炙人口的诗词文章。7. 说说与我们团队相关的成语,歇后语。三. 师过渡:魏蜀吴的确都是藏龙卧虎之地,文臣神机妙算,武将勇冠三军,多少史学家文学家为其挥毫泼墨,真可谓百家争鸣,众说纷纭,同学们认为三国中最有争议的人物是谁?它有哪些令人费解的不同的面孔?你的理由是什么?师总结:看来,曹操的确是一位有着多张面孔,多重性格的人,在同学们的眼里也是各不相同,或许这就是曹操的魅力所在,三国的魔力所在吧!是啊,正是这些个性鲜明的人物,精准生动的语言,扣人心弦的故事,赋予了三国太多的神奇色彩,引来了众多名人名家的点评,让我们一起听听名人的评说吧!大屏幕出示:名家点评魏晋南北朝《三国志(注)》评价曹操: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裴松之写过:“历观古今书籍所载,贪残虐烈无道之臣,于操为甚。”元稹评价曹操:“曹瞒篡乱从此始”——《董逃行》唐朝唐玄宗常自比“阿瞒”。唐太宗说曹操是:临危制变,料敌设奇,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刘知几评价曹操:“罪百田常,祸千王莽。”——《史通·探赜》宋朝洪迈评价曹操:“曹操为汉鬼蜮,君子所不道”——《容斋随笔》司马光评价曹操:以魏武之暴戾强伉,其蓄无君之心久矣。乃至没身不敢废汉而自立,岂其志不欲哉?犹畏名义而自抑也。——《资治通鉴》明清时期王夫之评价曹操:“曹操父见杀而兴兵报之,是也;阬杀男女数十万人于泗水,徧屠城邑,则惨毒不仁,恶滔天矣。.......操之所以任天下之智力,术也,非道也。”——《读通鉴论》顾炎武评价曹贼:“孟德既有冀州,崇奖跅驰之士,观其下令再三,至于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者。于是权诈迭进,奸逆萌生。”近现代鲁迅说: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在中国古代人物中,曹操得到毛泽东的点评是最多的了。毛泽东肯定曹操的政治功业,称赞曹操的军事才能,还欣赏曹操的文采风骚……同时也指出曹操存在的缺点。据统计,毛泽东对曹操各种形式的评价共达32次之多!毛泽东年轻时就对曹操十分推崇。他读书时就曾经在《讲堂录》中写道:才不胜今人,不足以为才;学不胜古人,不足以为学。天下无所谓才,有能雄时者,无对手也。以言对手,则孟德、仲谋、诸葛尚已。毛泽东词: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郭沫若:他是一千七八百年的人,据史书所载,他能够不信天命,不信鬼神,毁灭邪祠,破除迷信,禁止厚葬,禁止复私仇,讳不避权贵,举能扬侧陋,敢于公开下令要选用,被人称为“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为曹操翻案》曹操对于民族的贡献是应该作高度评价的,他应该被称为一位民族英雄。然而自宋以来所谓‘正统’观念确定了之后,这位杰出的历史人物却蒙受了不白之冤。易中天:曹操是可爱的奸雄,他的奸与雄统一于雄。四.曹操的是非功过,文才武略,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他个人魅力在于他的变幻莫测,语言的魅力则来自文词的优美,语句的生动,描述的贴切,让我们一起走进名著,品读文字,感受经典之作的精美。请看大屏幕:(展示三国演义原著中的精彩片段文字描述,师生通过读,品,评,感受语言的精准。)比较原文与现代文的不同,画出原文中用得好的词句,写出批注。古:赵云见夫人已死,恐曹军盗尸,便将土墙推倒,掩盖枯井。掩讫(音qì,意思:掩埋完毕。),解开勒甲绦(音to,意思:丝带。),放下掩心镜,将阿斗抱护在怀,绰(音cho,意思:拿起。)枪上马。早有一将,引一队步军至,乃曹洪部将晏明也,持三尖两刃刀来战赵云。不三合,被赵云一枪刺倒,杀散众军,冲开一条路。正走间,前面又一枝军马拦路。当先一员大将,旗号分明,大书“河间张郃(hé)”。云更不答话,挺枪便战。约十余合,云不敢恋战,夺路而走。背后张郃赶来,云加鞭而行,不想趷跶(音k dá,意思:象声词。)一声,连马和人,颠入土坑之内。张郃挺枪来刺,忽然一道红光,从土坑中滚起,那匹马平空一跃,跳出坑外。后人有诗曰:“红光罩体困龙飞,征马冲开长坂围。四十二年真命主,将军因得显神威。”今:这时曹兵向这边杀来,赵云含泪推倒土墙埋了夫人,急忙抱起阿斗往外冲。曹将杀来,战三回合,被赵云杀死。没走多远,又碰上曹将张郃,战十余回合,赵云夺路而走,不料连人带马落入陷阱。张郃挺枪来刺,忽然赵云的马平空一路,跳出陷阱,张镉吓得一个劲后退。赵云力战众将,威武勇猛。古:公饮数杯酒毕,一面仍与马良弈(音yì,意思:下棋。)棋,伸臂令佗割之。佗取尖刀在手,令一小校捧一大盆于臂下接血。佗曰:“某便下手,君侯勿惊。”公曰:“任汝医治,吾岂比世间俗子惧痛者耶!”佗乃下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骨上已青;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公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须臾(yú),血流盈盆。佗刮尽其毒,敷(f)上药,以线缝之。公大笑而起,谓众将曰:“此臂伸舒如故,并无痛矣。先生真神医也!”佗曰:“某为医一生,未尝见此。君侯真天神也!”今:华佗说要割开皮肉,把骨头上的毒刮去,这会极其疼痛,请关羽把手臂套住绑紧,把头蒙住。关羽却说不用。一边和马良下棋,一边伸手刮骨,谈笑中没有丝毫痛苦的神色。事毕,两人互相惊叹,关羽称赞华佗的医术,华佗赞叹关羽的勇气毅力。五.同学们,我们阅读了三国,点评了人物,品读了文字,你是否也跃跃欲试,下面老师可要为难为难大家了,请看大屏幕:请你(你们)用几句话或几个动作演绎三国中的一个经典片段,获奖者当场发奖。获奖的条件是观众看表演后大声喊出了经典片段的名字。六.结束语:同学们,我们置身古战场,闻金鼓,听号角,说功过,论短长;走近三国人物,发感慨,说想法,实在是一件惬意之事。三国人物众多,三国故事精彩,古往今来,众说纷纭,短短的一节课,怎能让我们酣畅淋漓,这节课即将结束,但我们读三国,说三国,评三国的活动却是在永远的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