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统一大业》教案引言分析:首先通过《七子之歌》使学生回忆澳门回归的历史,对“一国两制”留下直观的印象。闻一多先生所呼唤的“七子”已有“六子”回到祖国的怀抱,说明社会主义中国国力的强盛,也说明人民对祖国统一的迫切渴望。“一国两制”已经在香港、澳门成功实践,说明这一理论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惟一可行之路。然后提出本课需要探究的主要问题和需要掌握的重要概念。在“‘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一目中,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有两个: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和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意义。“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惟一可行之路。在“香港、澳门的回归”一目中,应了解:“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首先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在香港、澳门成功地进行了实践。香港、澳门回归中国,充分说明了这一伟大构想的可行性。在“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一目中,应了解:香港、澳门回归中国,充分说明了“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的可行性。在“一国两制”理论的指导下,大陆注重发展与台湾的关系,促进海峡两岸的交流,打破了两岸几十年来的隔绝状态,有力地维护和促进了祖国的统一。关于“汪辜会谈”,要注意引导学生明白两会为海峡两岸的交流建立了正常化的联系渠道,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的突破。江泽民对两岸关系的八项主张是本目的重点。要注意引导学生明确“八项主张”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一贯性和连续性,是针对两岸关系发展的新情况对“一国两制”方针的细化,是新时期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要注意利用教材中的【资料回放】,使学生深刻体会。【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识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中英谈判和香港回归;中葡谈判和澳门回归。海峡两岸隔绝状态的结束;“汪辜会谈”;江泽民对两岸关系发展的八项主张。2.理解:“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及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对实现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复兴的巨大历史意义。3.运用: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中国为什么能收回香港、澳门,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和江泽民对两岸关系的八项主张,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观察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全面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阅读邓小平、江泽民关于台湾问题的有关讲话,深入了解“一国两制”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内容及其实践。2.观看有关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纪录片及电视、广播、报纸中有关“一国两制”的新闻,学生的角色扮演,深刻体会其实践作用。3. 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到港澳地区参观、旅游,亲身感受“一国两制”的伟大成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认识到实现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意义。2.通过学习“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其实践,认识到实行“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根本保障和惟一可行之路。【教学重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中英谈判和香港回归祖国。【教学难点】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意义。【教法和学法】1、教法:以主线整合资源;以情境体验历史;以探究认识规律;以交流升华情感。采用情景教学法、活动教学法、问题探究法、讨论谈话法等。2、学法: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积极交流与合作”,体验成功学习的快乐。【教具准备】1、准备多媒体设备(电脑、液晶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及网络设备,2、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七子之歌》让学生一起唱,提问这七子分别指那些地区,学生回答,如今这七子都回来了吗?学生回答‘没有,台湾’,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由于历史的原因人为的造成了台湾与祖国的分离,建国60多年来,台湾问题一直悬而未决,现在当历史的重任落在我们每一个人肩上的时候,我们应如何来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2课《祖国的统一大业》【推进新课】一、 问题之源——港澳台问题的由来借助课件演示,请学生归纳。1、香港问题的由来 2、澳门问题的由来 3、台湾问题的由来通过这一系列事实告诉我们港澳台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国的领土让学生分析总结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本质区别是什么?(过渡)骨肉的分离,亲人的隔绝,这是何其的残酷,港澳台同胞强烈的期盼家人的团聚,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临终前写了一首诗《望大陆》就表达了这种深深的伤痛。让同学有感情的朗诵,激发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怀。为了早日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祖国的统一,党和政府提出了什么政策?二、解决之道——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怎样形成的?1.萌芽: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2.初步形成:1981年,叶剑英发表了《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方针》的谈话.3.正式提出:1983年,邓小平首次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二)【共同探究】什么叫做“一国两制”?(引导学生分析“一国两制”的内涵,:“一个国家”是指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必须完整,不容分割,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坚决反对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等分裂国土的图谋。“两种制度”是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港、澳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维护台、港、澳地区的繁荣与稳定。)当一国两制的构想被邓小平提出时,整个世界都被这个具有创造性的想法震惊了。意义:重大的战略决策,完成祖国统一的指导方针【合作探究】特别行政区与民族区域自治区有哪些异同(过渡)一国两制的构想本来是为台湾问题量身打造的。但它尚未在台湾问题中开花,就在处理香港问题的时候结果,得到了成功的运用。三、回归之路——香港,澳门的回归(一)香港的回归【共同探究】香港问题的由来?香港,这颗“东方明珠”。鸦片战争后,一直被英国占据。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政府一直没有放弃收回香港的努力。20世纪80年代,中国收回香港的实际终于成熟了。1、香港回归的条件【共同探究】归纳香港回归的两个历史条件?(1)“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了极大的发展2、香港回归的经过(1)中英谈判①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的会谈 (学生角色扮演《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的会谈》)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在人民大会堂就解决香港问题举行会谈。会谈开始后,邓小平强调: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如果中国在1997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8周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待。经过3年,22轮的艰苦谈判,终于在1984年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②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的发表(2)香港回归庄严的时刻到来了【多媒体】放映有关香港回归的纪录片。(二)澳门的回归1、《中葡联合声明》的发表(结合图片讲解)2、澳门回归请大家记住这个日子吧!1999年12月20日,在外漂泊了442年的游子终于回到了母亲的怀抱。(【多媒体】“澳门回归”《七子之歌》)合作探究二: 结合材料与所学思考 中国政府为什么能在20世纪末先后收回香港、澳门?有何意义? 材料一:邓小平在总结和平方式解决香港前途的原则时说:“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 …….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我们是讲信用的…….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中英双方努力的结果。材料二:撒切尔夫人在她的回忆录中谈到中英《联合声明》时也承认: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英国在谈判开始时并不打算把香港整个交给中国…….这是英国不情愿而又不得不做的。港澳回归的原因:综合国力、正确方针、人心所向等港澳回归的意义1、对香港: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耻辱,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2、对中国: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进了重要的一步。3、对世界: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4、对台湾:产生了启示作用。[过渡]:20世纪末,中国的这场盛事向世人证明了“一国两制”的正确和中国人同意祖国的决心是不可动摇的。“世纪梦圆归港澳,百年功成盼宝岛!”自蒋介石逃亡台湾。宝岛已经和祖国大陆分离了整整56年。浅浅的海峡隔不断两岸的血浓于水。“一国两制”的成功更为台湾回归提供的范例。台湾回归的条件越来越成熟!四、统一之盼——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70年代来,随着大陆的改革开放,海峡两岸的关系有了新的发展。表现:1、两岸的隔绝状态被打破(1) 1979年,实现正式的停火,倡议通邮、通航、通商(2)1987年,探亲,进行经济、文化上的交流(3)1992汪辜会谈(民间的交流)(结合“汪辜会谈”的图片,介绍其达成的共识及意义)(4)2005连战访问大陆(5)2008三通终于实现总结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有利因素有哪些?2、多媒体播放李登辉和陈水扁的一中一台,一边一国论;美国对台独势力的支持等图片。总结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不利因素有哪些?播放胡锦涛对台讲话进一步升华情感。【课堂小结】【共同探究】教师总结:百川终归奔大海,千峰始终朝泰山。统一是历史的潮流,我们相信,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祖国统一的愿望不是梦想,母子团聚的那一天也一定会到来! 【板书设计】第22课 祖国的统一大业一、历史的回顾——港澳台问题的由来二、伟大的构想——“一国两制”的提出三、成功的实践——香港、澳门的回归四、光明的前景——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例题精讲】1、邓小平在1984年提出:“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上述观点表明(B)A.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B.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一个中国C.“一国两制”只适用于台湾D.反对美国插手中国内政2.我国的深圳经济特区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主要区别是(B)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B.社会制度不同C.与中央的关系不同D.各自权限不同3.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中规定,香港回归后,其事务由香港人自己管 理,但不包括(A)①外交②国防③立法④行政A、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4.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在性质上的不同之处是(B)A、前者是中国内政,后者是中外历史遗留问题B、前者是中外历史遗留问题,后者是中国内政C、后者允许保留自己的军队D、前者是不平等的国际问题,后者是平等的国内问题5.在解决台湾问题上,只有战争与和平两种选择,中国政府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是因为(B)①台湾内部的分裂势力继续大搞“台独”活动 ②某些外国势力干涉中国内政,企图使台湾问题国际化 ③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④ 采取和平方式符合我们民族和国家的最高利益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6.历史上国共两党为了共同的利益进行过两次合作,当前两党的共同的根本利益是(B)A、实现本阶级的统治B、实现祖国统一,民族振兴,国家富强C、共同对付“台独”势力D、共同对付美国的威胁7.中国能收回香港的根本条件是(D)A、中国政府的合法性B、“一国两制”政策的灵活性C、世界潮流的驱动性D、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8.对推动两岸交流起到积极作用的台湾民间团体是(B)A、海峡两岸关系协会B、海峡交流基金会B、海峡两岸友好协会D、海峡友好交流协会【作业】《学案与测评》第22课—就如何解决台湾问题提出你的设想与建议写一篇小论文思路与要求: 1、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国家有关两岸统一的法规政策等资料 2、调查访问,了解民意 3、与同学合作探究,交流学习成果【教学反思】:本课依据课程标准要求,突出重点问题“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和难点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意义。认真设计了层层递进,有梯度并且能够联系现实,学生感兴趣能解答的问题,适当穿插师生的互动活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求知精神,课堂学习气氛浓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爱国主义的情感熏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课内容是学生们比较关心和感兴趣的热点问题,因此,我在设计课堂教学时,通过展示史料、播放音乐和影视片段等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兴趣,综合运用启发导学法、讨论法、演示法、比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采用问题讨论、小组合作、个体探究等活动方式相结合,以“启发——引导——讨论——探究——评价分析——总结”为主线的教学模式进行。课后,我了解到大部分学生都达到了教学的基本要求,部分学生能运用历史知识较为客观、科学地分析海峡两岸问题;但我也发现学生分析分析问题时缺乏发展的眼光和创新的思维,在日后的教学中,我会加强对学生此方面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