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九年级数学上册《图形的相似》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节课是北师大九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图形的相似》第四节《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高》,本章实在研究“图形全等”的基础上的“对图形相似”的集中研究。这节课是数学联系实际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一大重要体现,能从生活中抽象出“相似模型”,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教法】通过类比特殊的相似(全等三角形测距离),关注数学教学的生活意义与模型的价值,采用数学实践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学数学,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学法指导】 类比学习是重要的学习方法,在全等三角形的学习过程中体会经验展开学习。【教学目标】1. 在测量旗杆的具体问题情境中,通过构建数学模型,进一步理解,进一步理解相似三角形的概念。2. 了解相似三角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增强用数学的意识。3. 积累数学操作的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实现学生之间的经验交流合作,落实培养数学核心素养中的“直观想象”,“数学建模”及“数学运算”方面的能力,体现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重点难点】重点:综合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性质解决实际问题。难点: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课前准备】 卷尺、标杆,镜子【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活动一:回顾旧知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哪几种?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是什么?3,如图,A,B两点分别位于一个池塘的两端,小明想用绳子测量A,B间的距离,但绳子不够长,一个叔叔帮他出了这样一个主意:先在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点和B点的点C,连接AC并延长到点D,使CD=CA;连接BC并延长到点E,使CE=CB,连接DE并测量出它的长度,DE的长度就是A,B间的距离。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他这样做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学生活动:问题1,2学生抢答,问题3学生举手回答问题。教师及时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表现优秀的学生教师予以表扬。设计意图:通过对全等三角形的回顾,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同时,也为本节课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活动二:导入新知 请你设计一个方案,测量我们学习的旗杆有多高?设计意图: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可能会给出利用全等三角形测旗杆的方式,教师及时予以肯定及鼓励,并引入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高。二、 研读新知活动一:学生自主研读教材103-104页内容活动二:师生共同解读教材方法1:利用阳光下的影子操作方法:如图2所示,一名学生直立于旗杆影子的顶端处,其他同学测出该同学的影长和此时的旗杆的影长。教师引导:太阳光离我们非常遥远,因此可以把阳光近似地看作是平行光线。因此,在平行光线的照射下,两个物体的物高与影长是比例线段。 抽象出几何图形,如图3所示,试说明如何测量旗杆CD的长?三、分组实践、学以致用活动内容:将全班同学分成5个小组,每个小组5人,选出组长,到教室外区寻找测量对象进行实际测量,被测物可以是旗杆、树、篮球杆、足球杆等。活动事项:1,提前准备好活动所需的工具。2,在学生活动中,教师加强巡视观察、引导,对学生测量中的不当之处立即纠正。3,测量一项之后要及时进行计算,小组之间互相交流。设计意图:是学生体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乐趣与奥妙所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给学生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同时通过本活动也可使学生体会到实践与理论是有一定距离的。四、升华总结1,各组汇报总结2.教师提出问题:这三种方法的优缺点是什么?方法一:优点是测量简便易行;缺点是需要阳光,阴雨天不行; 要注意的是:测不同物体的影长时,要在同一时刻。方法二:优点是测量简单易行;缺点是要求测量的数据多,精度高; 要注意的是:观测者的眼睛必须与标杆的顶端和旗杆的顶点“三点共线”,标杆与地面要垂直。方法三:优点是需要的工具少,易测量,计算简单;缺点是被测物体与人之间不能有障碍物; 要注意的是:测量时镜子必须平放。设计意图:通过评价反思,引导学生比较三种方法的优缺点,建立最优化的意识,并理论联系实际,比较理论与实际的区别,并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能力。五、反思提升1.在本次活动中,你们小组表现最好的是谁?在你们的合作中有哪些问题要改进。2.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3.在运用科学知识进行实践的过程中,你是否想到最有的方法?设计意图:使学生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进行测量有一定认识,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注意加以应用并逐步树立数学建模意识,同时在评价自己与他人时,学会关注他人。六、 布置作业教材105页,习题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