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大小多少》教学设计教案设计设计说明 由于教材倡导“多认少写,及早阅读”的识字教学理念,所以在教学设计上先让学生看图说、看图找本课生字,使所认的字得到巩固;接着充分挖掘教材,根据教材插图中的事物与所学内容紧密融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看图说话,培养、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课前准备 1.制作本课的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熟读课文,预习生字。(学生)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情境图)教师激趣:小朋友们,今晚的夜色真美,不仅月亮姐姐来到了我们的现场,你看星星妹妹也来凑热闹了。老师听说你们在上学前就认识了许多汉字,现在老师就考考你们,看看这几个汉字,你们会不会读。只要把你认识的字宝宝读对读准,这颗星星就送给你了。 2.随着学生认读,把带有动物或水果图片的生字归类贴在黑板上。(如黄牛、小猫、鸭子、小鸟;苹果、大枣、杏子、桃等)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学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生字对学生来说并不难。设计这样的导入,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加了孩子的自信心,也为下面集中识字做好了铺垫。 二、结合图画、韵文,学习生字 (一)学习韵文,识记“大”“小”。 1.过渡:同学们可真了不起,这些字都能读出来。现在请你们再读读这两组字,看看有什么发现。(板书:上、下;多、少)(学生通过观察进行汇报) 预设:它们都是反义词。 2.同学们,这是重大发现。现在老师带着大家到田野中看一看。(出示田园风光图)同学们,你们知道在美丽的田野中谁和谁是好朋友吗? (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黄牛和猫、鸭子和鸟、苹果和大枣、杏子和桃。) 3.学习韵文。 引言:它们谁大?谁小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小韵文吧! (1)老师范读,同学认真听准字音。 (2)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指导个别学生) (3)这个小韵文里第一、三小节藏着一对反义词,谁找到了?(出示“大”“小”的字卡) (4)黄牛和猫比,谁大?谁小?(学生比较后汇报) (5)苹果和枣比呢?(学生比较后汇报) 4.用“大”“小”练习说一句话。 如:爸爸的手大,我的手小。 飞机大,汽车小。 5.指导朗读。把“大”“小”两个生字宝宝送回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课文。 (二)学习“多”“少”。 1.(多媒体展示第二组图)请同学们观察第二组图,从图中你们又发现了什么呢?学生观察图片,说说发现了什么。 如:左边的鸭子多,右边的鸟少。左边杏子多,右边桃少。 2.引学: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识记“多”“少”这两个字?(加一加、记笔画等) 3.用“多”“少”练习说一句话。 如:我的铅笔多,他的铅笔少。 这边的蘑菇多,那边的蘑菇少。 4.像这样的反义词你还知道哪些?(黑—白、里—外、上—下、左—右)(生汇报拓展)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教学生字时,把小韵文与反义词结合,借助带图的生字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反义词的特点,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同时,拓展更多的反义词,让学生去感受汉字的博大精深。 三、游戏形式,巩固识字 反义词对对碰。 师:我们做个“说反义词”的游戏吧! 师:我说大。 生:我说小。 师:我说多。 生:我说少。 师:我说上。 生:我说下。 师:我说里。 生:我说外。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形式,教学中设计了“对对碰”的游戏,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加深对生字的认识。 四、指导书写,掌握字形 1.过渡:同学们对反义词掌握得这么好,相信字也写得非常漂亮、工整。 2.复习田字格的位置名称。(课件出示田字格) 齐读儿歌:田字格,四方方, 写好汉字它来帮, 左上格,右上格, 左下格,右下格, 横中线,竖中线, 各个方位记心间。 3.学生根据儿歌找到田字格每一个小格的位置,教师巡视指导。 4.出示会写的字,指导书写:小、少、牛、果、鸟。 (1)少:①复习笔画“丿”,教师写,学生书空。 撇:露锋起笔,稍停后即向左下出撇,略有弧度,中间部位不宜细,收笔渐提,慢出。 ②书写“少”的笔顺。 ③示范书写,讲清楚每一笔的位置。 ④提醒学生书写的姿势要端正。 ⑤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2)小:复习笔画“竖钩”“点”。 竖钩:①中锋下行;②提笔;③自右向左圆转;④顿笔;⑤逐渐提笔向左上平出锋。 点:向右下行笔,由轻到重,到结尾微微顿笔,逆向收笔。 (3)牛、果:竖在竖中线上。 (4)鸟:学习新笔画——“竖折折钩”。 设计意图:学生认识一下田字格各个部分的名称,可以帮助他们今后写字时更好地掌握汉字间架结构,明确每笔起始、结束位置,为今后规范书写奠定基础。而教师的范写,又可以直观、清晰地再现每个笔画行进过程及先后顺序,对于刚刚学写汉字的学生来说,大大降低了写字的难度。教学反思 以学生喜欢的摘星星游戏活动引入,既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过程的布置,学习内容的出现,由“字——词——句——拓展造句”,符合学习语文的规律。对学生的要求一步一步提升,使学生的学习情绪时时高涨,学习效率时时增高,且学得轻松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