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目标制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2.教材分析:《开国大典》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读过这篇文章后,我们深深地感到了毛泽东——他是伟大的领袖!引导孩子收集资料,在文字之中走近毛泽东。 3.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思维较活跃,对语文学习有一定的兴趣,随着生活空间的进一步扩大,听说读写能力也进一步提高。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他们渴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赞许。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能够更有效的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他们有一定的阅读兴趣,能够在阅读中理解文章表达的内容,感受到文章传递的思想,同时有阅读毛泽东作品的欲望。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感情。2.在学文的基础上,分享阅读的主要内容,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学习重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感情。学习难点:分享阅读的主要内容,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一,通过朗读思考,小组交流,能够体会毛泽东伟人的风采。2.针对目标二,通过自主学习、小组交流,能够抓住场面描写、人物描写,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感情。3.针对目标三,通过小组分享交流,激发起阅读的兴趣。学习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活动一 课前美丽三分钟通过阅读积累,大家都背诵积累了许多关于毛泽东的经典诗句吧?能给大家展示一下吗?1.指名交流展示。2.教师鼓励评价。3.播放新中国成立的视频。活动二 扣关键词,引出“大典”课件依次出示:“1949年10月1日”, “北京”, “开国大典”等内容,引导生用这三个内容说一句话,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进入新课。看老师板书课题,并点明:“典”是本课的生字,请伸手和老师一起书写,并留意笔顺。
能大胆、主动展示自己的阅读积累,为新课顺利开展作准备。
环节二初读感知把握内容
活动一 以图引路,深化“大典”1.“典”在这儿怎么理解?“典”字前有个“大”字,这是个怎么样的典礼?2.课件出示图片(中国贫穷落后、人们衣衫褴褛的情景。)师进行入情入境的解说,加深学生对那一段历史的了解。再引导带着这份理解读课题。活动二 整体感知,初识“大典”接下来让我们走进开国大典,去体验新中国的成立带给人们的无限欢跃,去感受这一典礼意义的重大。请同学们看到课文,快速浏览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作者用他的语言记录开过大典的哪些内容?(总结开国大典的四个场面:“会场布置、大会盛况、阅兵仪式、群众游行”。)
通过朗读思考,能概括出文章大意。
环节三重点研读感受大典
活动一 品味句子 感受大典要想真正感受开国大典的气氛,就必须走进这一个个的场面之中,让我们先走进“典礼仪式”这个场面。用心默读课文的5—10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感受会场的气氛,把最能让你感受到这种气氛的语句用横线画下来。(引导生抓住描写毛主席动作和群众反应的语句感受气氛的热烈庄严。)逐句品析:1、出示: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a、“排山倒海”的掌声是怎样的掌声呢?b、除了听到了掌声,还看到了目光,这里抓住了人物的神态进行描写,在描写“目光”时用了一个词语?找到了吗?(“一齐”)这三十万人一齐把目光投向了主席台,就是为了看我们的领袖毛主席,从中你读出了什么?c、三十万人的动作一样,有人指挥吗?可以用哪一个词语来形容?(“不约而同”)引导读。2、出示: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a、又是“一齐”。30万人一齐欢呼,一齐欢跃,你能想象出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吗?此时你就在会场,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又仿佛看到了什么?都说,眼前有画面,心中有画面,就一定能读好。谁来读?b、这令人激动不已的宣告传得远吗?你怎么知道?( “长城内外”、“大江南北”)谁能通过朗读把声音传得更远一点。c、接下来听老师读,看能听出什么不同吗?“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人一齐欢呼起来。它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听出不同了吗?哪一句更好?一齐读,读出这气势,读出这情感。3、出示: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a、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词,师激情讲解这歌词的意义,深化情感。b、这声宣告怎能不激动人们的心?谁再来读这句宣告?4、出示: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a、发现了吗?仍然是“一齐”,一齐做什么?这里抓住了人物的什么描写?(动作)联系上下文,我将“瞻仰”改成“仰望”五星红旗可以吗?(瞻仰是指恭敬地看,怀着严肃而崇敬的心情看)。b、关于“看”的词语我们学过不少。考考大家:向四周看——环视;向下看——俯视;集中注意力看——注视;从高处向远处看——眺望。今天我们又收录了一个新的词语“瞻仰”。c、这面红旗能高高地飘扬在祖国的上空容易吗?五星红旗地徐徐升起,也就意味着,读——“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d、(课件出示各种场合升起的国旗的图片)师叙述,激发情感并指导朗读。5、出示: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a、从这掌声里你又听出什么来了?这掌声就是人们心情的流露。带着这份热爱,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话。(齐读)b、(影片播放)提问:看到主要人物谁了?听到什么了?影片和我们文章的写法一样,它将镜头对准了毛主席和群众。课文学到这儿,“典礼的盛况”这一场景要在群众的掌声中结束了,此时,你们一定读懂了会场上那一阵阵的掌声、欢呼声,那掌声,那欢呼都是因为,在这一天,读:“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c、从此,我们中华民族这一文明古国又将无比骄傲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再读。
能够通过默读课文,交流感受,从中体会开国大典的现场氛围,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情感。 能够通过默读课文,交流感受,从中体会人民激动的心情。
环节四收获写法总结学法
活动一 课堂小结 收获写法归纳写法:“典礼盛况”仅仅是开国大典中的一个场面,说说,这个场面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为了体现典礼的热烈庄严,围绕这些小场面,作者主要写了谁?(毛主席和群众)这些对人物细节的描写就是场面描写中的“点”,要写好一个场面,就必须做到“点面结合”活动二 总结学法我们刚才学习了文章《开国大典》,回忆一下,学习的方法是什么呢?同桌交流一下。学习方法: (1)读文——把握主要内容;(2)品句——抓住重点语句;(3)悟法——总结写作方法。
学生能够概括出文一定的学习方法,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
环节五课堂小结阅读推荐
活动一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想说的呢?学生自由发言活动二 小练笔:敬爱的毛爷爷,我想对您说:“ 。”活动三 阅读推荐:《毛泽东诗词》。
学生能够学有所获,学有所练,并把阅读的兴趣,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进一步丰富阅读积累。
附:板书设计 开国大典 伟人的风采 激动 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