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七律长征》教案目标制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文中有关词句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了解文章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2.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我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诱敌上山,勇猛歼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自己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他们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牺牲的精神。3.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孩子都已具有独立识字的能力,有一定的学习习惯和自己的一些学习方法,具有较强的表述能力,初步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看课件、阅读充分让孩子感受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教学目标1.认识“律”、“崖”等4个生字。会理解“逶迤、磅礴、泥丸”等词语的意思。2.理解诗句的意思,在朗读课文中读出磅礴的气势,并背诵课文。3. 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评价任务评价任务一:能够掌握本课的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评价任务二: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评价任务三: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激情导入
活动一1.播放歌曲《长征组歌》将学生带入红军长征的艰苦岁月。板书:5.七律长征
听歌曲,生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
活动二解题
唤起质疑意识
环节二自读悟情
活动一预习展示1. 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1) 读生字组词(2) 你记住了哪些生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哪些字在写法上应该注意?(3) 你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2. 自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1) 生自读。(2) 指名读。(3) 两人互相检查读课文。达成目标一、目标二
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并关注生字的关键笔画。评价任务一
活动二整体感知1. 读句、释词,理解诗句的意思。2.同位交流。3.全班交流。达成目标三
学生默读、勾画、思考:交流汇报自己的认识。评价任务二
环节三教师小结
活动一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描写了哪两个场面?红军过五岭山的快速场面与过气势磅礴的乌蒙山的场面。 2.全诗中总写的诗句是哪一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整理本课所学内容。
环节四布置作业
活动一抄写《七律·长征》
抄写生字词,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导入
活动一1.指名朗读古诗。2.明白全诗的中心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3.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红军战士勇往直前,很活泼乐观地度过了五岭山和乌蒙山,这是“千山”的代表,“万水”又指哪些呢?
做好学习新课的准备。
环节二朗读生情
活动一学习写法。1.课文描写了哪几个场面?请学生以小标题的形式概括。 腾五岭山 走乌蒙山 渡金沙江 夺泸定桥 喜爬雪山2.全诗围绕哪一句诗来写的?这样的写法叫什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点面结合3.分析点面结合与特色。 达成目标三
根据自学提示,自学课文。评价任务三
1.分析点面结合与特色。所谓“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点面结合的写法非常有条理,而且能够很全面地反映复杂的活动场面,让场面更加具体、生动。2.试着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大扫除的场面。 达成目标三
抓住重点词语、句子,反复阅读,感悟点面结合的写法。评价任务三
环节三布置作业
活动一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磅礴的气势。2.背诵课文。
评价任务三
附:板书设计 七律长征腾五岭山走乌蒙山 寒泸定桥喜过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