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精品教学教案.doc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精品教学教案.doc

ID:164120

大小:1.07 MB

页数:38页

时间:2020-12-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学教案 第三单元 10.岳阳楼记__ 1.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掌握重点实词与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核心文言现象。 2.反复朗读并背诵课文,把握重音及节奏,品味精美的语言,体会对偶句和排比句的 表达效果。 3.学习将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 观点。 4.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 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1.[原创]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谪守(zhé)     属予(shǔ) 浩浩汤汤(shāng) 淫雨霏霏(fēi) B.浊浪(zhú) 波澜(lán) 阴风怒号(háo) 樯倾楫摧(jí) C.万顷(qīng) 诗赋(fù) 薄暮冥冥(bó) 岸芷汀兰(tīng) D.嗟夫(j iē) 谗言(chán) 浮光跃金(yuè) 宠辱偕忘(xié) 2.[原创]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增其旧制(规模) B.属予作文以记之(同“嘱”,嘱托) C.前人之述备矣(准备) D.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 3.[原创]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南极潇湘     感极而悲者矣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学教案 B.予观夫巴陵胜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多会于此 D.一碧万顷 而或长烟一空 4.[原创]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或异二者之为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C.先天下之忧而忧 D.前人之述备矣 5.[原创]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6.[原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范仲淹,字________,________时期文学家、政治家,有《__________________》 传世。 (2)[2018· 聊 城 改 编 ] 挫 折 与 磨 难 改 变 不 了 仁 人 志 士 的 信 念 ,《岳 阳 楼 记 》 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范仲淹的拳拳心语。 (3)在人生 的旅途中,我们既有成功,也有失败。在成功与失败面前,我们应该 像范仲 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始终保持 一种良好的心态。 (4)[2017·福建]《岳阳楼记》中体现范仲淹远大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018·重庆 B 卷改编]阅读课文《岳阳楼记》,回答问题。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百废具兴________________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学教案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________________ (3)则有去国怀乡________________ (4)不以物喜________________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微斯人,吾谁与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寥寥几笔就描绘出洞庭湖壮阔浩渺的 景象。 B.“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表明古仁人已无悲喜之情,心中唯有天下。 C.文中第三段所描绘的阴冷萧然之景,与第四段所描绘的晴朗明丽之景形成鲜明对比。 D.本文虽名为“记”,但不以记叙重修岳阳楼之事为主,而是描写洞庭湖的景象为主, 描写景象是为引出“览物为情”,抒发作者不烈的悲喜之情。 10.有人认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伟人的事,与我们普通人无关。 对此,你怎么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江陵府曲江楼记 朱 熹 广汉张侯敬夫守荆州之明年,岁丰人和,幕府无事。常病其学门之外即阻高墉,乃凿门 通道,以临白河,且为楼观以表其上。敬夫一日与客往而登焉,则大江重湖,萦纡渺弥;而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学教案 西陵诸山,空濛晻①霭,皆隐见出没于云空烟水之外。敬夫于是顾而叹曰:“此亦曲江公② 所谓江陵郡城南楼者邪?昔公去相而守于此,其平居暇日,登临赋咏,盖皆翛然有出尘之想。 至其伤时感事,则其心未尝一日不在于朝廷,而汲汲然惟恐其道之终不行也。悲夫!”乃书 其匾曰“曲江之楼”,而以书来属予记之。 予读敬夫之书,而知兹楼之胜。思得一与敬夫相从游于其上,瞻眺江山,览观形制,然 后举酒相属,以咏张公之诗,而想见其人于千载之上,庶有以慰夙心者。张公远矣,而读其 书者,未尝不为之掩卷太息也。是则是非邪正之实,乃天理之固然,而人心之不可已者。登 此楼者,于此亦可以反诸身,而自得之矣。 予于此楼,未得往寓目焉。无以写其山川风景、朝暮四时之变,如范公之书《岳阳》。 独次第敬夫本语,而附以予之所感者如此。后有君子,得以览观焉。 (选自《朱熹诗文选译》,有删改) 【注】①晻:日光昏暗。②曲江公:张九龄。唐玄宗开元年间曾任宰相,后被李林甫诬 陷,贬为荆州长史。曾作《登郡城南楼诗》。[来源:Z+xx+k.Com]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乃凿门通道 政通人和 B.且为楼观以表其上 予观夫巴陵胜状 C.而以书来属予记之 属予作文以记之 D.于此亦可以反诸身 始一反焉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与例句中的“而”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敬夫于是顾而叹曰 A.先天下之忧而忧 B.康肃笑而遣之 C.而山不加增 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予读敬夫之书,而知兹楼之胜。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学教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以写其山川风景、朝暮四时之变,如范公之书《岳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Z.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作者借为曲江楼作记,抚今追昔,抒写的所思所感是什么?请概括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18·盐城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 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 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 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来焦山有四快事:观返照吸江亭,青山落日,烟水苍茫中,居然米家父子①笔意; 晚望月孝然祠外,太虚一碧,长江万里,无复微云点缀;听晚梵声出松杪②,悠然有遗世之 想;晓起观海门日出,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然跃起数千丈,映射江水,悉成明霞,演漾不 定。 《瘗鹤铭》③在雷轰石下,惊涛骇浪,朝夕喷激。予来游以冬月,江水方落,乃得踏危 石于潮汐汩没之中,披剔尽致④,实无不幸也。 (选自《渔洋山人文略》) 【注】①米家父子:米芾父子。②杪(miǎo):树梢。③《瘗(yì)鹤铭》:六朝摩崖石刻。 ④披剔尽致:仔细而详尽地阅览、观赏。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至若春和景明________________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________________ (3)悉成明霞________________ (4)得踏危石________________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学教案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乃得踏危石于潮汐汩没之中 其一犬坐于前(《狼》) B.而或长烟一空 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C.不以物喜 以钱覆其口(《卖油翁》) D.悠然有遗世之想 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始从远林微露红晕,倏然跃起数千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 源 : 学 科 网 ZXXK] 18.填空和解答。 (1)根据【乙】文内容填空。 游焦山四件快事:__________________—晚望月孝然祠外—__________________—晓起 观海门日出 (2)【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明丽壮阔之景,但作者的写作意图有所不同,请简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 创年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后世多以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学教案 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清朝灭亡之后,我国采用公元纪年,年号即行废止。“庆历四年”中 的“庆历(1041—1048)”是宋仁宗赵祯的年号,“庆历四年”即公元 1044 年。 (2)古代官职变动术语,如“迁”是调动官职;“左迁”是降职远调;“擢”是提升, 提拔;“谪”是贬官或流放;“罢”是罢免,停职;“免”是免除官职;“黜 ”指废黜, 贬退,也用于剥夺王位或太子的继承权。 (3)迁客骚人,指降职远调的官员和失意的诗人。迁客,指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员;战国 时屈原被放逐,作《离骚》,因此称屈原为“骚人”,后泛指文人。 (4)干支纪年,这是我国古代最基本的纪年方式之一。天为干(甲、乙、丙、丁、戊、己、 庚、辛、壬、癸),地为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天干和 十二地支依次组合为六十个单位,从甲子始,至癸亥终。 19.[原创]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成语“温故知新”“豁然开朗”“扑朔迷离”分别出自《论语》《岳阳楼记》《木兰 诗》。 B.谪,指封建王朝官吏被贬官或远调,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即滕子京被贬官到岳 州做知州。 C.范仲淹有《范文正公集》存世,“文正”是作者范仲淹的谥号;第一段“庆历四年 春”中的“庆历”是宋仁宗赵祯的年号。 D.骚人,指失意的诗人。因战国时屈原被放逐作《离骚》,后世称诗人为骚人。毛泽 东《沁园春·雪》中的“稍逊风骚”中的“骚”指的就是《离骚》。 参考答案 【基础闯关】 1.D 【解析】 A 项,属予(zhǔ);B 项,浊浪(zhuó);C 项,万顷(q ǐng)。 2. C 【解析】 C 项,备:详尽。 3.C 【解析】 C 项,于:介词,在;A 项,极:至、到达/表示程度深;B 项,观: 观看/景象;D 项,一:一片/全。 4.D 【解析】 D 项与例句,之:助词,的;A 项,之:代词,指重修岳阳楼一事; B 项,之:定语后置的标志,无实义;C 项,之: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学教案 性,无实义。 5.C 6.(1)希文 北宋 范文正公集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4)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阅读感悟】 课内语段精读 7.(1)同“俱”,全、皆。 (2)景象。 (3)国都。 (4)因为。 8.(1)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担忧,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就为君主担忧。 (2)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9.B 10.(示例)我认为,我们应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 愁,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努力。为国奉献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 类文阅读提升 11.C 【解析】 C 项,属:同“嘱”,嘱托;A 项,通:疏通,贯通/顺利;B 项,观: 庙宇/观看;D 项,反:类推,反顾/同“返”,往返。 12.A 【解析】 A 项 与例句,而:连词,表顺承;B 项,而:连词,表修饰;C 项, 而:连词,表转折;D 项,而:连词,表并列。 13.(1)我看了敬夫的来信,得知此楼的佳处。 (2)无法像范公写《岳阳楼记》那样,描写群山众流、风光景物、朝朝暮暮、一年四季 的变化。 14.朱熹读了张敬夫的来信,得知登临曲江楼能看到许多佳景,于是渴望与敬夫同游, 在楼上纵览江山,饮酒咏诗;朱熹因为张敬夫提到了张九龄的经历,想 到了读过他书的人 都会对是非曲直有所感悟,想到只要登上此楼的人,都能从登临眺望中得到感悟、收获。 15.(1)日光。 (2)探求。 (3)全,都。 (4)能够。 16.C 【解析】 C 项,以:连词,因为/介词,用;A 项,于:介词,在;B 项,或: 副词,有时;D 项,之:助词,的。 17.(1)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2)开始从远处的林子里稍微露出红色的光芒,忽然间腾跃而起几千丈高。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学教案 18.(1)观返照吸江亭 听晚梵声出松杪 (2)【甲】文描写了明丽壮阔之景,引出后面的登楼之情,为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做铺 垫。【乙】文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传统文化】 巩固训练 19.A 【解析】 A 项,“豁然开朗”出自晋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11.醉翁亭记__ 1.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核心文言现象。 2.反复朗读并背诵课文,培养文言语感,注意把握重音及朗读节奏。 3.结合注释疏通文义,了解文本内容,掌握文本写作思路,理解写景、叙事与抒情相 结合的写法。 4.理清文章层次,掌握本文以“乐”为线索贯穿全篇的结构特点,体会文章骈散结合、 错落有致的句式。 5.感受作者游览山水的乐趣及“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和美好理想。 1.[原创]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琅琊(láng)      环滁(chú) 提携(xié) 觥筹交错(gōng) B.酿泉(niàng) 颓然(tuí) 林霏(fēi) 伛偻提携(yǔ) C.山肴(xiáo) 野蔌(shù) 蔚然(wèi) 晦明变化(huì) D.阴翳(yì) 林壑(hè) 宴酣(hān) 水声潺潺(chán) 2.[原创]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居高面下) B.佳木秀而繁阴(茂盛)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学教案 C.杂然而前陈者(陈列,摆开) D.太守谓谁(对……说) 3.[原创]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的一项是(  )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佳木秀而繁阴 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临溪而渔 C.云归而岩穴暝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D.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4.[原创]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至于负者歌于途 果得于数里外 B.醉能同其乐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C.山之僧智仙也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D.而年又最高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5.[原创]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B.而/乐亦无穷也 C.至于/负者/歌于途 D.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6.[原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代文学家________,字________,自号________,晚年又号 ________。 (2)[2018·泰安]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间之朝 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3)[2018·杭州]制裁“中兴”通讯公司,美国政府显然是“________ ________”,他们真 正的目的是为了阻止中国高科技发展的步伐。(选用《醉翁亭记》中的句子) (4)[2018·荆州改编]诗人多流连于山水之间,山水也就走进了诗文之中。“山回路转不 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写山以表送别之情;“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_____”游山 意在言志;“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显示出高瞻远瞩的胸襟;“山舞银蛇, ________________,欲与天公试比高”抒发了创建伟业之抱负。山,是诗意的栖所,亦是抒 情之意象。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学教案 [2018·重庆 A 卷改编]阅读课文《醉翁亭记》,回答问题。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名之者谁________________ (2)得之心而寓之酒也______________ __ (3)树林阴翳________________ (4)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________________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课文第二段“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采用对偶手法,描写了山间变幻多姿 的早晚景物,两幅画面对比鲜明。 B.课文第三段”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既照应了首段太守“饮少辄醉”,也凸显 了作者政治失意、仕途坎坷的内心抑郁和苦闷。 C.课文除第一段外,每段开头都用领起词语引出下文。从“若夫”到“至于”到“已 而”,展开了从景物到游乐到归来的一幅幅画卷。 D.这篇文辞优美的山水游记,通过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个画面,展 现 了太守与民同乐的美好场景。 10.课文中的“环滁皆山也”,在作者初稿中表述为下面链接材料的内容。请联系课文 第一段,分析作者这样修改的原因。 【链接材料】 环滁四面皆山,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学教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愚溪诗序(节选) 柳宗元 灌水之阳①,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曰冉溪。或曰,可 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 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余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②然,不可以不更也,故 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 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 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 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 山水之奇者,以余故, 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③,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 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余,然则虽 辱而愚之可也。 【注】①灌水:水名;后文“潇水”也是水名。②龂龂(yín yín):形容争辩的样子。③ 见辱于愚:被愚这个名称污辱。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而名莫能定 名之者谁(《醉翁亭记》) B.冉氏尝居也 居无何(《周亚夫军细柳》)[ C.而适类于余 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 D.不可以不更 也 即更刮目相待(《孙权劝学》)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例句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学教案 A.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C.屠惧,投以骨(《狼》) D.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13.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限断一处) (1)自 愚 丘 东 北 行 六 十 步 (2)遂 负 土 累 石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根据下面的链接材料,思考并回答:作者为什么说把这条溪流称作“愚溪”也是完 全可以的?这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链接材料】 柳宗元因参加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运动,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被 贬到永州担任司马。到永州后,其母病故,王叔文被处死,他自己也不断受到政敌的诽谤和 攻击。唐宪宗元和五年(810),柳宗元在城郊发现了冉溪,于是结茅树蔬,住在了这里,并 改其名为“愚溪”,又写了《八愚诗》,此文便是诗的序言的节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18·桂林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醉翁亭记》(节选)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 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 乐亦无穷也。 …………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 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学教案 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丰乐亭记》①(节选)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 望山,俯而听泉。摄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②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 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③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 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④恩德,以与民同乐,刺史⑤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注】①本文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时所作。②刻露:鲜明地显露。③本:根据。④上:皇 上。⑤刺史:即作者。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四时之景不同(时间) B.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离开) C.夫宣上恩德(宣扬) D.遂书以名其亭焉(写下) 1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面山而居 B.潭西南而望 C.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D.而不知人之乐 18.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已而/夕阳在山 B.晦明/变化者 C.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 D.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 19.下列对【甲】【乙】两文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甲】【乙】两文在描写自然美景时,都描写了花、树、霜等自然景物。 B.【甲】【乙】两文在描绘山川美之余,还都描绘了一幅官民同游的风俗画面。 C.【甲】【乙】两文均为作者贬官滁州时所作,志趣情感一致,都表现了“与民同乐” 的主旨。 D.从【甲】【乙】两文可知,“醉翁亭”“丰乐亭”都是根据作者的情趣、爱好来命 名的。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学教案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乙】段中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交代了作 者 为 亭 子 取 名 “ 丰 乐 亭 ” 的 原 因 。【甲 】 段 所 在 文 章 和 【 乙 】 段 都 表 现 出 作 者 ________________(提取【乙】段中四字短语回答)的高尚情怀。 (1)丝竹,中国传统民族弦乐器和竹制管乐器的统称,泛指音乐。丝,弦乐器;竹,管 乐器。 (2)唐宋八大家,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 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 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四人是宋代 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 (3)古代的酒器,在古代,因形状、功能不同,酒器的名称相各不相同。如“觥 ”“罍” “樽”“钟”“斗 ”“爵”“壶”“觞”“盅”“白”都是酒器的名称。 (4) 太守,秦朝至汉朝时期对郡守的尊称,汉景帝更名为太守,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南北朝时,郡守权为州刺史所夺, 州郡区别不大,至隋初遂存州废郡,以州刺史代郡守之任。 22.[原创]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我国古代,以弦乐器用的“丝”和管乐器用的“竹”来泛指音乐,如《醉翁亭记》 中的“非丝非竹”和《陋室铭》中的“无丝竹之 乱耳”中的“丝”“竹”都泛指音乐。 B.“唐宋八大家”是后人对唐宋时期著名的八个散文家的合称,其中,欧阳修是宋代 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之一。 C.按古时的年龄称谓,小锋、小李、小江分别为束发、垂髫、弱冠,他们的年纪按照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学教案 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为:小李、小锋、小江。 D.作者的经历往往会在其作品中留下印记。如《醉翁亭记》中琅琊山悦耳的鸟鸣反衬 出欧阳修被贬后消极遁世的思想。 参考答案 11.醉翁亭记 【基础闯关】 1.C 【解析】 C 项,山肴(yáo),野蔌(sù)。 2.D 【解析】 D 项,谓:为,是。 3.D 【解析】 D 项,乐:快乐;A 项,秀:秀丽/茂盛;B 项,临:居高面下/靠近; C 项,归:聚拢/回去。 4.A 【解析】 A 项,于:介词,在;B 项,其:代词,代民众/表示选择;C 项,之: 助词,的/代词,代诸峰;D 项,而:连词,表递进/连词,表顺承。 5.D 【解析】 D 项,正确划分应为: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6.(1)宋 欧阳修 永叔 醉翁 六一居士 (2)云归而岩穴瞑 晦明变化者 (3)醉翁之意不在酒 (4)在乎山水之间也 自缘身在最高层 原驰蜡象 【阅读感悟】 课内语段精读 7.(1)命名。 (2)寄托。 (3)遮盖。 (4)以……为快乐。 8.(1)野花开放,有—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密的绿荫。 (2)游人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9.B 【解析】 B 项,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颓然”指醉倒的样子,无抑郁和苦闷 之意。 10.课文“环滁皆山也”一句言简意丰,已经写尽了滁州群山环抱的地理形势;链接材 料中所写的另外几座山与课文写的琅琊山无关,可以省去。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学教案 类文阅读提升 11.C 【解析】 C 项,类:像;A 项,名:名字/命名;B 项,居:居住/经过,表示 相隔一段时间;D 项,更:更改/重新。 12.B 【解析】 B 项与例句,以:连词,因为;A 项,以:介词,凭借;C 项,以: 介词,把;D 项,以:副词,如此,这么。 13.(1)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 (2)遂/负土累石 14.(1)愚泉共有六个泉眼,都是从山下平地上涌出来的,原来这泉水是向上冒出的啊。 (2)水,是聪明人所喜爱的。而今惟独这条溪水被愚字污辱,这是为什么呢? 15.愚溪水位低,不能用来灌溉;水中多石头,无法行船;水道浅窄,蛟龙不属。因其 毫无作用,所以称作“愚溪”。愚溪虽无用,但风景美好,作者慨叹它被遗弃在僻远的荒野 中无人赏识、受人轻蔑,正是借此倾吐自己的抱负和才能被埋没、遭人打击的不平之鸣,表 现了作者对这压抑人才的不合理社会的批判。 16.A 【解析】 A 项,时:季节。 17.D 【解析】 D 项,而:连词,表转折;A、B、C 三项,而:连词,表修饰。[来 源:Z+xx+k.Com] 18.D 【解析】 D 项,正确划分应为: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 19.D 【解析】 D 项,醉翁亭是作者用自己的别号命名的,丰乐亭是根据“乐其岁 物之丰成”“安此丰年之乐”而命名的,并非根据作者情趣、爱好命名。 20.(1)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事的人,是太守。 (2)我来到这个地方,喜欢这里地方僻静而且政事简单。 21.乐其岁物之丰成 安此丰年之乐者 与民同乐 【传统文化】 巩固训练 22.D 【解析】 D 项,《醉翁亭记》表现了欧阳修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而非消极遁世的思想。 12.*湖心亭看雪__ 1.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核心文言现象。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学教案 2.反复朗读并背诵课文,结合写作背景理解文本内容,感悟作者超凡脱俗的雅趣和深 沉的故国之思。 3.品味文中精彩的写景语句,把握文中的白描手法,赏析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 一体的写作特色。 4.正确看待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 1.[原创]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崇祯(zhēn)  更定(gèng)  喃喃(nán) B.毳衣(máo) 雾凇(sōnɡ) 沆砀(hàng) C.长堤(dī) 一芥(jiè) 铺毡(zhān) D.岱山(dài) 拏(n áo) 沸水(fèi) 2.[原创]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日更定矣(晚上八时左右) B.拥毳衣炉火(鸟兽的细毛) C.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还) D.是金陵人,客此(做客) 3.[原创]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是日更定矣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B.上下一白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C.余住西湖 尝贻余核舟一 D.见余大喜 余 强饮三大白而别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B.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 C.学而时习之(《论语》) D.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来源:学&科&网] 5.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湖中人/鸟声/俱绝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学教案 B.惟/长堤/一痕 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D.更有/痴似相公者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湖心亭看雪》一文中,从听觉写冰天雪地,呈现出一股肃杀、冷寂的寒意的句子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湖心亭看雪》一文中,总写湖山夜雪全景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湖心亭看雪》一 文中,用白描手法描写湖上景物悠远脱俗,营造出 一种恬淡清雅 的意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湖心亭看雪》一文中,引用舟子的话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超凡脱俗的志趣的句 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文《湖心亭看雪》,回答问题。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是日更定矣________________ (2)拥毳衣炉火________________ (3)雾凇沆砀________________ (4)余强饮三大白而别________________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而且文章末尾又出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学教案 现舟子,记叙了舟子的话语,造成前后矛盾,是作者的疏忽。 B.“湖上影子”一段描写,作者采用的是一种近似图画中的白描手法,用“一痕”“一 点”“一芥”“两三粒”,绘出一幅水墨模糊的湖山夜雪图。 C.“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与“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相映衬,前者借“客” 偶遇知音之喜赞美作者之“痴”,后者借舟子之口说“客”之“痴”。 D.全文笔调淡雅流畅,看似自然无奇,但又耐人寻味,西湖的奇景是因为游湖人的存 在而彰显了它的魅力,写景与写人相映成趣。 10.有人称赞本文描绘雪景的词语“一”运用妙绝,可谓“一字而境界出”。请具体赏 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本文是从哪几个角度写西湖雪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白石庄 白石桥北,万驸马庄焉,曰白石庄。庄所取韵皆柳,柳色时变,闲者惊之;声亦时变也, 静者省之。春,黄浅而芽,绿浅而眉,深而眼。春老,絮而白。夏,丝迢迢以风,阴隆隆以 日。秋,叶黄而落,而坠条当当,而霜柯鸣于树。柳溪之中,门临轩对,一松虬,一亭小, 立柳中。亭后,台三累,竹一湾,曰爽阁,柳环之。台后,池而荷,桥荷之上,亭桥之西, 柳又环之。一往竹篱内,堂三楹。松亦虬。海棠花时,朱丝亦竟丈,老槐虽孤,其齿尊,其 势出林表。后堂北,老松五,其与槐引年。松后一往为土山,步芍药牡丹圃良久。南登郁冈 亭,俯翳月池,又柳也。 (选自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池而荷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B.静者省之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学教案 吾日三省吾身(《论语》) C.海棠花时 学而时习之(《论语》) D.其与槐引年 下车引之(《陈太丘与友期行》)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于”与例句中的“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而霜柯鸣于树 A.尝射于家圃(《卖油翁》) B.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C.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D.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4.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庄所取韵/皆柳[来源:学&科&网] B.丝/迢迢以风 C.后/堂北老松五 D.步芍药牡丹圃/良久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柳色时变,闲者惊之;声亦时变也,静者省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南登郁冈亭,俯翳月池,又柳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庄所取韵皆柳”体现在哪些地方?文章所写景物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 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学教案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 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 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①,茶毕, 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 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②梦中初遇洛神③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 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④,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 及遍赏。次早得陶石篑帖 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 集矣。 (袁宏道《初至西湖记》) 【注】①昭庆:指西湖北岸的昭庆寺。②东阿王:曹植。③洛神:洛水的女 神。曹植 《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极其惊艳的描写。④净寺:即西湖南岸的净慈寺。 17.解释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上下一白________________ (2)从武林门而西________________ (3)即棹小舟入湖________________ (4)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________________ 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湖中人鸟声俱绝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与朱元思书》) B.才一举头 孙叔敖举于海(《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草草领略,未及遍赏 及郡下,诣太守(《桃花源记》) D.次早得陶石篑帖子 一狼得骨止(《狼》) 1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下列句子。 (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学教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学。科。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甲】文“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 冷寂。【乙】文“则已心飞湖上也”中的“飞”字,写出了一个初游西湖者目夺神摇的内心 激荡,遥见塔影凌空,便自心飞神越。 B.【甲】文写赏雪,却写到湖心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只是为了突出西湖雪景的奇 特迷人。【乙】文“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则突出了“山”“湖”“好友”齐聚的喜悦。 C.【甲】文“痴”字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乙】文“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一句写出了作者对山水的痴迷。[来源:学_科_网 Z_X_X_K] D.【甲】文“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 浑然一体,举目皆白的景象。【乙】文“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连用 四个比喻,寥寥数笔,写出了扑面而来的西湖美景。 (1)更,古代夜 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每更中又分四“点”,大 约半小时为一点。全国各地都设有“更鼓楼”,专门用于打“更”报时,打更的人称为“更 夫”。如打锣一下,表示一更,再敲一下梆子,即表明是一更一点。依此类推,三更即为子 夜,拂晓即为五更。 (2)古代酒具,古代酒具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杯(如《渔家傲·秋思》“浊酒一杯家万 里”),樽[如《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觥(如《醉翁亭记》“觥筹交错”), 觞(如《五柳先生传》“衔觞赋诗,以乐其志”),白(如《湖心亭看雪》“余强饮三大白而 别”),等等。 (3)古代“酒”的雅称,如杜康,相传酒是夏朝杜康(少康)发明的,故以酿酒的祖师爷杜 康之名作酒的代称;壶觞,盛酒的器皿,后来用作酒的代称;酌,本意为斟酒、饮酒,后引 申为酒的代称;绿蚁、碧蚁,因酒面上浮有绿色泡沫,故以“绿蚁”“碧蚁”为酒的代称;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学教案 香蚁、浮蚁,酒的别名,因酒味芳香,浮糟如蚁而得名。 21.[原创]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更”是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三个小时。课文中所说的“更 定”指晚上八时左右。 B.古人对酒具有不同的称呼,如“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中的“觥”,“余强饮 三大白而别”中的“白”在古代都是酒具的称呼。 C.古代的“相公”含义丰富,除了是妻子对丈夫的敬称外,也指一般人对秀才的俗称, 如“莫说相公痴”中的“相公”就是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D.我国古代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分别以十二地支表示,子时是第一个时辰,相当 于我们现在的 23 时至 1 时。 参考答案 12.*湖心亭看雪 【基础闯关】 1.C 【解析】 A 项,更定(gēng);B 项,毳衣(cuì);D 项,拏(ná)。 2.D 【解析】 D 项,客:客居。 3.C 【解析】 C 项,余:代词,我;A 项,更:名词,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副词, 还;B 项,白:形容词,白色的/名词,代指酒;D 项,大:副词,非常/形容词,与“小” 相对。 4.D 【解析】 D 项与例句,而:连词,表顺承;A 项,而:连词,表转折;B 项, 而:连词,表修饰;C 项,而:连词,表递进。 5.A 【解析】 A 项,正确划分应为:湖中/人鸟声/俱绝。 6.(1)大雪三日 湖中人鸟声俱绝 (2)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 (3)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4)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 【阅读感悟】 课内语段精读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学教案 7.(1)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 (2)裹、围。 (3)白汽弥漫的样子。 (4)代指酒。 8.(1)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天空与云层、远山、湖水,浑然一体,上下全是白的。 (2)西湖之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 9.A 10.(示例)如“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 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里 “上下一白”之“一”字,是描绘其混 茫难辨,使人唯觉其大;而“一痕”“一点”“一芥”之“一”字,则是描绘其依稀可辨, 使人唯觉其小。作者对数量词的锤炼功夫,不得不使我们惊叹,此真可谓是“一字而境界出” 矣。 11.本文从两个角度写西湖雪景:写未游西湖时,概写“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写游西湖时,先总写“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然后具体描写“湖上影子,惟长堤一 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类文阅读提升 12.B 【解析】 B 项,省:自我检查;A 项,荷:种荷/肩负、扛;C 项,时:时候/ 按时;D 项,引:同,一起/拉,牵拉。 13.A 【解析】 A 项与例句,于:介词,在;B 项,于:介词,对,对于;C 项,于: 介词,向;D 项,于:介词,给。 14.C 【解析】 C 项,正确的划分应为:后堂北/老松五。 15.(1)柳色随时节而变化,悠闲的人见了会吃惊;柳声也随时节而变化,爱静的人听 了 会反省自己。 (2)(我)登上南边的郁冈亭,俯瞰翳月池,池边又是遍植柳树。[来源:Z.Com] 16.白石庄中四目所见都是柳树,柳色、柳声随四时变化,柳树与其他景致互相映衬, 相得益彰,妙趣横生。文章寄托了作者对白石庄的喜爱之情。 17.(1)全。 (2)往西走,向西去。 (3)就,便。 (4)回去,回来。 18.D 【解析】 D 项,得:得到;A 项,绝:消失/绝妙的;B 项,举:抬起/选拔、 任用;C 项,及:来得及/到。 19.(1)不要说相公您痴迷于西湖美景,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迷的人啊!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学教案 (2)这时候想要用一句话描写眼前美景却无法做到,大概就像是曹植梦中初次遇到洛神 时那种惊艳的感觉吧。 20.B 【解析】 B 项,“只是为了突出西湖雪景的奇特迷人”错。 【传统文化】 巩固训练 21.A 【解析】 A 项,每更约两个小时。 13.诗词三首__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三首古诗词,理解其中的重点诗句。 2.了解三首诗词的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领会诗词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感受不同体裁的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体会诗词所描绘的意境。 4.领略诗人旷达的胸襟,体会诗人的思想追求和人格魅力。 1.给下列加点的字 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金 zūn(   )     投 zhù(   ) 歧路(   ) 酬赠(   ) 烂柯人(   ) 琼楼玉宇(   ) 绮户(   ) 婵娟(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玉盘珍羞直万钱________________[来源:学#科#网 Z#X#X#K] (2)直挂云帆济沧海________________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________________ (4)暂凭杯酒长精神________________ (5)不应有恨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行路难(其一)》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李白仕途受挫后所作,全诗感情充沛,波澜起伏,抒写世路艰难,功业难 建的苦闷心情。 B.诗中“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词,形象地显示了诗人因内心苦闷而表现出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学教案 来的动作神态,感情激荡。 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引用典故表达诗人的愿望,显示出其对 前途和未来并未失去信心。 D.从整首诗可以看出,诗人内心的苦闷和矛盾、失望与希望、自信与忧伤相互交织, 可见当时诗人的思想是消极悲观的。 4.下列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诗作于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后,返回洛阳,途经扬州时。从诗的标题来看,这是诗 人写给好友白居易的回赠。 B.首联写作者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一来一往,显示 出朋友之间推心置腹的亲切关系。 C.颈联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白居易,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沉舟侧 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 D.尾联笔锋一转,相互劝慰。诗人对生活并未丧失信心,虽然心绪难平,但并不消沉, 反而有种刚健昂扬之气。 5.[2018·淄博]下列对《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望月怀人之作,全词情理交融,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 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B.“我欲”“又恐”“何似”几个词语,写出了词人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 盾纠结心理,表现了词人对现实的逃避。 C.“何事长向别时圆”,作者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无理的语气衬托出其思念胞弟 的手足情深。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达了美好祝愿,表现 了作者的旷达和智慧。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行路难(其一)》中诗人引用两个典故,表示世路虽艰,但自己对前途并未丧失信心 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8· 邵 阳 ] 国 家 主 席 习 近 平 在 对 俄 罗 斯 进 行 国 事 访 问 所 发 表 的 演 讲 中 引 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来寄语中俄关系将 继续破浪前行。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两处用典,抒写自己归 来后的感触,对同时被贬的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学教案 旧友的怀念,以及人事沧桑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Z.Com] (4)[2017·日照]《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作者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 展,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既富有哲理又能体现诗人豁达胸襟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18·黄冈]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以“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对天下离别之人的美好祝福。 (一)[2018·广州改编]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问题。 行路难(其一)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7.诗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请简 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人们会在什么样的情况 下引用它?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通过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学教案 (二)[2017·柳州改编]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0.本诗中颔联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 1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内 容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有人说,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被贬的苦闷之情,你怎么认为?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18·玉林改编]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苏 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3.开头四句借幻想中的月宫仙境,发出了“明月几时有”“今夕是何年”的疑问,反 映了词人怎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赏析“起舞弄清影”中“清影”一词的表达效果。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学教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一句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2018·长沙]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问题。 天末怀李白① 杜 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②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③,魑魅④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⑤。 【注】①这首诗为诗人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时所作。当时李白因受牵连而被流放夜郎, 途中遇赦还至湖南。天末:天边。②君子:指李白。③文章憎命达:意谓文才出众者总是命 运多舛。④魑魅: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⑤汨罗:屈原在汨罗江含冤投水自尽。 16.下列关于诗歌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古代一些物象常常被寄予特定的含义,如“鸿雁几时到”中的“鸿雁”就因为有借 雁足传信的说法,常常被用来借指书信。 B.意象与意境是诗歌鉴赏的重要元素,本诗在“风”“水”物象前分别添加“凉”和 “秋”两字,形成意象,构建了共同的意境 。 C.“知人”是一种诗歌鉴赏的方法。诗人视李白为知己,首联在看似不经意的寒暄中 表现出诗人对李白的关切。 D.“论世”也是一种重要的鉴赏方法。诗人在动乱年代与李白一起被流放,所以才由 李白的遭遇联想到自己的遭遇,感慨万千。 E.诗歌采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通过一“憎”一“喜”的对比,主要写出了诗人对自 己命运坎坷的无尽感叹。 17.诗人为什么说“应共冤魂语”?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学教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18·济宁]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问题。 窘况为许衡州①赋 郑 燮 半缺柴门叩不开,石棱砖縫好苍苔。 地偏竹径清于水,雨冷诗情瘦似梅。 山茗未赊将菊代,学钱无措唤儿回。 塾师②亦复多情思,破点经书手送来。 【注】①许衡州:郑燮之友,生活困窘。②塾师:指郑燮。 18.分析诗中“竹”“梅”“菊”等意象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17·无锡]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问题。 菩萨蛮① 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②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注】①这首词写于词人晚年流落浙江绍兴、金华期间。②沉水:沉香的别称,是一种 名贵的熏香。 20.请对“睡起觉微寒”中“微寒”一词进行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香消酒未消”一句表达了词人的哪些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学教案 (1)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又称团圆节,与此节日相关的传说有嫦娥奔月。圆月带 来的团圆的联想,使中秋节更加深入人心。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 (2)婵娟,原指姿态美丽的女子,后来因为人们把美女比作月亮,所以月亮就有了“婵 娟”这个别称。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有句为证:“但愿人长久,千里共 婵娟。”这里便是指月亮。 (3)古人的字号,古代同一个人在他的姓名之外,往往又有字、号,有时还不止一个号, 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称呼。如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字,只是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就是说只有 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 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号也叫别称、别字、别号。名、字是由尊长代取,而号则不同,号初为自取,称自号; 后来,才有别人送上的称号,称尊号、雅号等。 22.[原创]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千里共婵娟”里的“婵娟”指月亮。月亮的别称还有玉兔、嫦娥、金乌和曦和等。 B.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中秋节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一般认为该 节日与纪念屈原有关。 C.古代文人在名之外,一般都有字号,如刘禹锡字乐天;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等等。 D.“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此中的“竹”增加了景物层次,清新雅致、安闲淡 泊。竹还有正直、奋进、虚怀等象征意义,竹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 参考答案 13.诗词三首 【基础闯关】 1.樽 箸 qí chóu kē qióng qǐ chán 2.(1)羞,同“馐”,美味的食物;直,同“值”,价值。 (2)渡。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学教案 (3)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4)增长,振作。 (5)怨恨。 3.D 【解析】 D 项,此诗作于诗人在政治上遭受挫折后,由于世路艰险,功业难就, 内心 十分苦闷。但诗人并未因此放弃对理想的追求,而是依旧保持 积极乐观的心态,坚信 远大的抱负终究会实现。 4.C 【解析】 C 项,“沉舟”“病树”是作者自比,并非比喻白居易。 5.B 【解析】 B 项,词人用“我欲”“又恐”“何似”几个词语,写出既留恋人间 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显示了其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 6.(1)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2)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3)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4)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5)人有悲 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6)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阅读 感悟】 课内语段精读 7.诗人运用典故,自比姜尚“垂钓”及伊尹“梦日”,表达了其期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 主赏识,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 8.人们一般在处于困境或遭遇挫折时,抑或是在想要奋起前行,追逐梦想时会引用这 两句诗。因为这两句诗抒写了诗人在长安历经仕途险恶时的深切体验,表现了诗人摆脱苦闷, 相信理想终会实现的自信与乐观。 9.通过全诗,我看到了一个虽饱含苦闷、愤懑、迷茫之情,却又充满信心,执着地追 求理想、满身豪气的诗人形象。 10.写作手法:用典。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旧友的怀念之情,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 感叹。 11.诗人通过写沉舟侧畔仍有千帆竞发和病树前头依旧万木皆春的情景,表达了自己身 处逆境仍能保持自信乐观的豁达洒脱的情感。[来源:学,科,网 Z,X,X,K] 12.我认为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的态度。本诗采用先抑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学教案 后扬的手法,前四句写了诗人被贬的苦闷,后四句中的“千帆过”“万木春”“长精神”一 洗之前的伤感低沉,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的态度。 13.这些疑问,反映了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政治上的失意,现实的冷漠使他得不到 安慰和满足,因此萌生了乘风归去的梦想。 14.“清影”意为清冷的影子,营造出一种孤独、凄清的氛围,表现了词人的孤独、苦 闷之情。[来源:Z*xx*k.Com] 15.表面上看,好像是对月亮的责怪和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抒发 了词人思念亲人的感情。 类文阅读提升 16.DE 【解析】 D 项,理解错误,诗人当时是弃官远游客居秦州,并未与李白一起 被流放,也没有联想到自己的遭遇;E 项,赏析错误,这首诗通过一“憎”一“喜”的对比, 主要写对李白深切的牵挂、怀念和同情,并为他的悲惨遭遇愤慨不平。 17.这一句是诗人的想象之词,他揣摩着李白亟思平定安史之乱,一清中原,结果获罪 远谪,虽遇赦而还,但仍满腔怨愤,应该与投身汨罗的前贤屈原有相似的心境。全诗抒发了 诗人对李白的牵挂与思念。 18.一方面用来表现许衡州生活的困窘,另一方面喻指困境中保持高洁情操的追求。 19.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体贴之情。 20.此处运用双关手法,点明早春的季节特点(天气微冷)及词人的凄凉心情,是词人思 乡的情感触发点,为下文抒情做铺垫。 21.思乡之情(思念亲人),亡国之恨(对朝廷的不满、对时局的担忧)。 【传统文化】 巩固训练 22.D 【解析】 A 项,“金乌”“曦和”均是太阳的别称;B 项,与纪念屈原有关 的节日是端午节;C 项,刘禹锡字梦得,乐天是白居易的字。 作文空间 议论要言之有据 【文题链接】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诚信,自古就是一 种美德。欺 诈、造假等不讲诚信的现象历来为人们所深恶痛绝。请以《谈诚信》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不少于 600 字。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学教案 提示: 1.关于“诚 信”,可说的角度很多,要深入思考,多方开掘,选定一个角度,形成一 个明确的观点。 2.关于“诚信”的材料很多,注意围绕自己确定的观点,选取恰当的材料。 【写作指拨】 “劈柴看纹理,讲话凭道理。”这句民谚恰好说出了议论文写作的主要特点:言之有据, 以理服人。议论的过程,就是证明的过程,就是向读者“摆事实,讲道理”的过程。要让读 者相信“我的观点是正确的”,我们就必须着力把道理说正确,说深刻,说透彻。那么,议 论做到言之有据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具体如下: 一、精准性。 论据运用的“精准”首先指论据本身的表述不出现知识性错误,特别 是不出现常识性 错误。无论是事实论据还是事理论据,都必须符合这一要求。如《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 为了阐述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作者列举了王阳明院中静坐、面竹而思的故事,这个故事 出自明人钱德洪《王文成公年谱》,有充分的历史依据,而非作者的杜撰,因而能使人信服。 同时,要注意名言的积累,在平时积累中要弄清所积累的名人名言或经典词句的出处及基本 意思。[来源:学。科。网] 二、典型性。 “典型”意指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论据的典型,首先要求所引事实、事理有一定 的知名度或公认度,可查证或让人信服。应注意的是,我们要引用在正常情况下 ,用来说 明普遍道理的话 语;不要引用在特殊场合,说明特殊情况的话语。同时还要注意,不能随 意将别人的话都引用为论据,比如老师、家长的话,用来充当论据就没有多少说服力。 三、鲜活性。 “鲜活”主要指选用的论据要力避陈词滥调,寻找新鲜素材或对常见素材做全新审视。 有些同学的作文,只记住几个经典论据,如司马迁、居里夫人、张海迪的事迹,然后就变换 着角度使用,把他们当作万金油。这些论据即便典型,也不能引人注目。相反,选取人无我 有、人有我新的论据说理,势必使阅卷教师顿感“时有幽花一树明”。如优秀作文《绽放》, 其中用到了“杭州外卖小哥雷海为边送外卖边熟记诗词,最终获《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 冠军”的事实论据,选用时下备受关注的事例,可以加强说理的针对性、时代感,使文章更 具说服力。 四、丰富性。[来源:Z.Com][来源:Z.Com]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学教案 “丰富”既包括论据数量上的优势,也包括形式上的多样。从数量上讲,论据越多,意 味着论点成立的可能性越大。此外,列举多个论据,既可以涵盖不同社会领域,兼顾不同时 空和文化背景,又能展示学识才气,如果修辞得当,还能营造语势增添文采。从形式上讲, 可以用历史故事、生活事例、统计数据等做事实论据,用名言警句、民间谚语、精辟的理论 等做道理论据,还可以将两者交替使用。如《敬业与乐业》中,作者以百丈禅师不做事就不 吃饭、佝偻丈人专心承蜩、总统与黄包车夫做各自工作的例子作为事实论据,还引用了《礼 记》、孔子、朱子的论述作为道理论据,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都很充分,综合运用,大大增 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佳作借鉴】 谈诚信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为成功而拼搏,就像去一个遥远的圣地,道路崎岖而漫长,要想到 达成功的彼岸,需要各种法宝,如勤奋、谦虚、诚信等,其中诚信是必不可少的。诚信是一 种无形的语言,它能消除彼此间的隔膜,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它是我们每一 个人都 应具有的品德。[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诚信,小信 诚则大信立。商鞅立木取信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 例子。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为新法。孝公有些担心,犹豫不决。商鞅最终说服秦孝公实行 变法。为了取信于民,商鞅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招募百姓中 能把此木移到北门的, 给予十金。百姓对这种做法感 到很奇怪,没有人敢去移动这根木头。商鞅再次布告国人, 并将奖励的金额提高到五十金。有个胆大的人试着移动了这根木头,商鞅马上给了他五十金, 以表诚信不欺。这一立木取信的事实,终于使百姓确定 新法是可信的,从而使新法得以顺 利推行。 诚信是一种美好的品德,但并非人人都有。失掉诚信的人,往往得不到别人的信任。明 代刘基《诚意伯文集》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商人渡河时翻了船,攀附在浮动着的干 枯树枝上,大声哭叫。有个渔人划船去救他,还没到跟前,商人急着喊:“如果你能救我, 我将酬谢你百金。”渔人救他上了岸,他却只给了十金。渔人说:“你原先答应给百金,现 在却只给十金,恐怕不行吧?”商人生气地说道:“你是个打鱼的,一天能挣几个钱,你突 然得到十金,还不满足吗?”渔人默不作声,没精打采地走了。过了些时日,这个商人渡河 时又翻了船,又碰见了那个渔人,渔人认为这个人不守信用,就把船划到岸边,没有救他, 于是商人被淹死了。 商人之所以有这样的下场,是因为他不懂得诚信是不能和利益一样放在天平上去称的。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学教案 诚信就像一面镜子,一旦有裂痕,就难以复原。生活中,我们只有真诚待人,才会得到别人 的信任。 一个人的伟大不在于财富和地位,而在于可贵的行为和高尚的品性。诚信是一个人极为 重要的品性之一。让我们都真诚待人,发扬诚信这一美好的品德吧,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 才会成为一个诚信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成为一个诚信的国家。 【精彩点评】 层次分明、言之有据。本文开篇提出论点“诚信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品德”, 主体部分列举事例进行论证,末段发出呼吁并指出其意义所在。整体给人以层次分明、言之 有据之感。 论据典型,论证有力。作者选取商鞅立木为信和刘基《诚意伯文集》中记载的故事作为 论据证明观点,由于论据典型,不仅增加了论证的力度,而且使得所论述的道理更加令人信 服。 【写作特训】 1.[2018·娄底]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佛家经典《百喻经》中有一个故事,大意是:有个人,肚子饿了,到饼店去买煎饼吃, 他一连吃了六个,觉得还是不饱,就再买第七个,刚吃了半个,就觉得很饱了,他心中很懊 恼,用手打着嘴巴说:“我是这样的愚痴不知节约,早知道后头的半个煎饼可以吃饱,那么, 我只要买这半个煎饼就是了,前头六个煎饼不是多吃了吗?”当代社会,不少人急功近利, 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和故事中的这个人一样可笑,请你写一篇文章,向世人阐释“日积 月累,才能成功”的道理。 要求: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 完成写作任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600 字;文中不得出现有可能泄漏考生信息的 真实人名、地名、校名。 2.[2018·河南]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 工于论人者,察己常疏。(张栻) 释义:巧于议论别人的人,很少省察自己。 【材料二】 君子以细行修身,不以细行取人。(魏源) 释义:品德高尚的人在小事上时时严格要求自己,但不以小事来苛求别人。 读了上面两则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 文章。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学教案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 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3.[2018·重庆 A 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来源:学.科.网]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 语· 学而》)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虽有嘉肴》) 上面几则有关反省的经典言论 ,带给你怎样的联想和 思考?请任选一则, 自选角度, 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