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音乐上册《茉莉花》教学设计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这一课时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理念为导向,根据小学生音乐课程标准及教材要求。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注重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兴趣爱好为动力,重视音乐实践,鼓励全体学生参与音乐活动和音乐创造,师生共同参与音乐活动。尊重个体不同的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2.教材分析:
《茉莉花》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十一册第一课。 江苏民歌《茉莉花》属于小调类民歌,是单乐段的歌曲,也是一首深受全国人民喜爱的民间小调,它清丽、柔婉,脍炙人口,多次在国家与国际的重要活动中演奏,受到世界人民的青睐。“弘扬民族音乐”是新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课的教学以江苏民歌二声部合唱曲《茉莉花》为主要内容,向学生展示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独特的、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学生通过用不同的参与形式、聆听方式,逐层深入对歌曲旋律进行深入的感知, 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让他们充分体会到乐曲二声部合作表现的丰富性就如同茉莉花的美和芬芳一样让人陶醉,在入情入景的基础上达到有感情的完美表达。
3.学情分析:
这首歌曲唱起来朗朗上口,非常舒服。多个版本的地方歌曲演唱形式丰富了学生的视听感受,可指导学生根据歌曲不同的演唱风格加深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特别是从气息及情感表现上都要做到位,六年级的学生基本能达到要求,还可以对学习内容做进一步的扩充。
教学重点:用柔美的和谐的声音,初步合唱《茉莉花》。
教学难点:学习把握二声部的音准,初步达到声部的和谐,音色的统一,音量的均衡和音乐情绪的表达。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使学生近一步了解茉莉花的美丽,并能通过优美、抒情的歌声表现出来。
2、指导学生熟练演唱,并能背唱
3、演唱、欣赏等活动感受不同版本的茉莉花中所包含的文化。
评价任务:
1.通过训练学生控制气息和强弱的能力,能够熟练并有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通过演唱、欣赏,感受不同版本茉莉花包含的文化。
教学活动过程
环节
学习过程
评价要点
环节一
激趣导入
整体感知
活动一: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们都去过哪?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看过影片之后猜一猜我们到了哪里? 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环节二
新授歌曲
活动二:放录像 同学回答刚才老师提出的问题
活动三:师:背景音乐有没有注意到? 师:今天我们一起到江南水乡走一走,共同学习并演绎这首江苏民歌〈茉莉花〉
活动四:歌曲学唱
1、听录音--------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A、欢快活跃 B、亲切抒情
2、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A、婉转细腻柔美 B、粗犷豪放抒情
3、歌曲表现了青年姑娘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歌曲表面上是在表现年轻姑娘既想摘花又怕挨骂的天真神态,实质上是在表现青年男女之间的纯洁感情。
4、唱歌谱 就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把歌谱唱一唱(出示歌谱)学生分三组唱,第一组先慢唱,然后恢复原速。
5、歌曲教唱 师:这么动听的旋律配上美妙的歌词一定更好听 a) 放录象(学生听) b)学生跟唱(多唱几遍) 划拍唱-----难点纠正: 把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容易出现的错误纠正过来。并告诉学生一字多音是江南民歌的一个特点。
6、放开声音唱一唱。
7、完整有感情的演唱。 师:想一想怎样才能把茉莉花唱的更美?每一句怎么处理?
(1)学生自己试着唱一唱
(2)教师可提示:从速度、力度和演唱方法上有什么想法?
(3)学生把每一句都试唱出来,说出为什么这样处理,全体在试唱,教师指导。
(4)按照同学们处理的方法大家一起感受演唱。(放录音)
整体感知,初步了解内容
(目标评价一)
环节三
创作、表现歌曲环节
活动五:欣赏与拓展
1、《茉莉花》是首民歌流传于全国各地,歌词基本相同或者大同小异,旋律上既有相同的因素,由尤其独特的地方特色,从而鲜明的表现了民歌的变异性。还有的把它改变成了器乐曲。
2、创编动作 请同学们自己为歌曲编动作
3、拓展
师:我们加一种唱法:轮唱
(1)练习轮唱
(2)清唱
(3)放录音请同学唱第一段,全体起立唱第二段。
(评价目标二)
环节四
拓展延伸
(总结)
活动六:总结
让我们伴着下课的铃声,带着茉莉的芬芳,传递到校园的角角落落。我们期待下节课更浓的花香。(随着茉莉花的音乐出教室)
附: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