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课时《四季之美》教学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 1 .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基于识字写字: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能借助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2)基于阅读: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3)基于口语交际:五年级学生能用普通话交谈,有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能清楚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喜欢讲述故事,但讲得不够具体。(4)基于写作:五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能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2.学情分析(1)基于识字写字:五年级学生有初步独立识字能力。会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2)基于阅读:五年级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基于口语交际:五年级学生能用普通话交谈,能清楚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想法。(4)基于习作:五年级学生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3.教材分析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抓住每个季节不同的方面,通过动态描写来体现四季不同的美,表达出对四季的喜爱之情。“一切景语皆情语。”《语文课程标准》对于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尤其是写景文章的学习,强调:重在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那就要通过品味语言,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来实现与作者情感的共鸣,进而激发学生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本着这样的出发点,本设计依题导入,抓住“四季”和“美”两个关键词展开语文学习活动,引领学生初步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教学中,通过了解作者,体会文章语言的特点;通过研读感悟,感受作品语言的温度;通过情境感染,引领学生发挥想象;通过读写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2.学习本文按照时间顺序的写作方法。评价任务1.自由练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本文写了些什么。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
教学环节
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及标准
教师活动
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教学环节一:朗读课文,借助关键词句理解课文。
一、听写词语。黎明 红晕 漆黑 夜幕 降临 愈发心旷神怡 闲逸 和谐 扫兴二、检测朗读。活动1:(1)自由练读、同桌互读生字词。(2)指名领读。(3)开火车读。
2.能够读准生字词的读音,认清字形;3.同桌互读能够认真、高效;(评价目标一)评价标准:能够准确说出。
1.复习导入板书课题2.深读课文,体会四季之美
目标2: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目标3:学习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环节二:默读课文,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教学环节三:交流阅读情况,讨论课文主题教学环节四:背诵课文
三、自读、自问活动2: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活动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活动4: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和认为值得探讨的问题。活动5:确定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的写作方法。
3.积极提出问题;4.能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解答浅显问题。 (评价目标二)评价标准:1.背诵课文,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2.学习本文按照时间顺序的写作方法。
1、课文按照时间顺序来描写的。是从“春、夏、秋、冬”这四个词语看出来的。2、组织学生提问,解决浅显问题,确定值得探讨的问题。3、分析课文,我们发现,作者笔下的四季和我们常接触到的描写四季的文章不同。作者在描写四季之美的时候,只是抓住每个季节最具有代表性的美。
板书设计: 春 黎明(颜色的变化)四季之美 夏 夜晚(萤火虫的动态) 秋 黄昏(鸟儿们的动态) 冬 早晨(落雪--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