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四年级语文上册《盘古开天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基于识字与写字: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速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2)基于阅读: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3)基于习作: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能展开想象,写一个故事。(4)基于口语交际: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本单元要求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2.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接触神话,内心会感到新鲜、有趣。但学生可能只注重感悟故事本身的神奇,忽视了对语言表达的关注,不能细细体味文中的语言。教学本文,教师要帮助学生练就“善于发现”的眼睛,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还要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3.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神话传说,先讲盘古醒了以后所做的事以及天地的不同变化,然后叙述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所做的事,最后讲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的变化,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2.品读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优美词句。评价任务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感受到故事的神奇。2.通过抓住关键词句品读体会,学生体会到盘古的献身精神。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复习导入(2’)
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盘古开天地》,了解了天地的由来,真是充满了神奇色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读课文。
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并对事物的联系产生兴趣。
环节二小组交流协同探究(25’)
活动一(5’)自读课文,找出文中你认为神奇的地方。用“-”线画出来。 活动二(15’)小组合作讨论,全班同学交流1. 巨人见身边有一把斧头,就拿着斧头,对着眼前的黑暗劈过去,只听见一声巨响,“大鸡蛋”碎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指导要点:这两句话把盘古的行为和宇宙的变化结合着来写。读好这句话,反复体会反义词和近义词表达的精妙。2. 天和地分开后,盘古怕他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他们的变化而变化。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指导要点:结合具体语境和插图展开想象,感受人物形象的神奇。3. 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终于成形了,盘古也精疲力竭,累得倒下了。指导要点:抓住模糊语言“多少年”,结合“终于”、“精疲力竭”等词,体会人物行为背后的精神。(完成目标一、二)
小组讨论交流,学生体会到故事的神奇和盘古的献身精神。 (评价目标一、二)
环节三抓句式学习语言(10’)
1.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变成了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2.这段话有哪些语言表达上的秘密?3.盘古身体的其他部分还会变成什么?模仿这段话中的句式写一写。(目标二)
(评价目标二)
环节四拓展延伸(3’)
1.我们知道,《盘古开天地》是一个美丽的神话,不是真实的故事,那么人们为什么会想象出这样的神话故事呢?它反映了人们怎样的理想和追求呢?2.你还读过哪些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并和同学们交流感受。
附:板书设计 12盘古开天地 开天辟地 为民造福 无私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