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基于识字写字:有较强的识字能力,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2)基于阅读: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速度,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故事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3)基于口语交际: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做简单的发言。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2.学情分析
*本课是小学五年级上册第四组课文的第一篇课文,学情分析如下:
(1)基于识字写字:学生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养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有一定的书写速度,书写姿势和美观度还需要提高。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课文中要求的8个生字都可以自主学习。其中“祭”可以从字源上认识,加深理解。“熏”字要重点指导书写。
(2)基于阅读:学生能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并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但对于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范读指导,学生多读多悟。在读中悟情,读中积累。
(3)基于口语交际:学生乐于表达,愿意交流,但要做到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还有难度,还需要提高能力。
3.教材分析
本课由宋代陆游的《示儿》、宋代林升的《题临安邸》和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三首古诗组成,这些古诗都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三首古诗中,《示儿》和《题临安邸》的内容有一定的关联,表达的情感相近。本课重点在于借助注释和查阅资料,正确理解古诗大意,背诵课文。难点在于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表达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目标
1.认识“乃、熏”等5个生字,会写“祭、乃”等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示儿》。
3.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评价任务
1.通过自读、指名读和分组读古诗,认识“乃、熏”等生字,能书写“祭、乃”等字。
2.通过听教师范读、个别读,自读自悟等形式,练习古诗朗读,能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带着理解读出自己的感受。达到熟读成诵。
3. 通过运用语言,文本感悟,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的渗透等多种策略,能理解古诗内容,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主题导入
(3分钟)
活动一(3分钟)
1.单元导语引入,体会艾青表达的爱国情怀。
2.教师导入,板书课题。
环节二
读通古诗,初悟诗意
(12分钟)
活动一(8分钟)
根据要求,自读自悟,要求: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习生字词,将古诗读通顺,读流畅;借助注释初步读懂诗题和诗句意思,并旁批自己的理解。(完成目标一,二)
活动二(4分钟)
检查自读情况,相机学习生字“祭,熏”(完成目标一)
1、借助拼音,工具书自主学习生字词。
(评价任务一)
2、通过自读自悟,借助注释初悟诗意。
(评价任务二)
3、通过检测,指导,正确读写生字。
(评价任务一)
环节三
精读品味
(20分钟)
活动一(9分钟)
1.读中感悟诗意,全班交流对每个句子的理解,教师适时指导。
2.走近作者,了解写作背景。借助查阅资料整体感悟诗意。
(完成目标三)
通过交流正确理解整篇古诗的意思。
(评价任务三)
活动二(5分钟)
朗读指导:指名读,教师范读,配乐齐读。
(完成目标二)
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好古诗,读出感情。
(评价任务二)
活动三 (6分钟)
1.诗中哪个字最能表现陆游的心情?
2.他为什么悲?结合社会背景,想象诗人的生活,体会诗中表达的感情。
学生交流,体会,教师随机点拨,体会作者的爱国激情。
(完成目标三)
通过借助关键字词,体会作者的感情,说出自己的感受。
(评价任务三)
环节四
熟读成诵
(5分钟)
1.想象诗人当时的心情,体会表达的情感。
2.师生合作,练习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完成目标二)
通过不同的形式朗读,达到熟读成诵。
(评价任务二)
附:板书设计
示儿
诗人爱国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