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方案全册19页.docx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方案全册19页.docx

ID:165055

大小:36.77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0-12-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大青树下的小学 【学习目标】 1.会认“坝、汉”等 10 个生字,会写“晨、汉”等 13 个生字。正确读写“早晨、鲜艳、打 扮”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 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3.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 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学习难点】 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课时安排】2 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坝、汉”等 10 个生字,会写“晨、汉”等 13 个生字。正确读写“早晨、鲜艳、打 扮”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 活。 【教具准备】 课件 【教案过程】 一、歌曲引入,介绍资料。 1.(课件出示 1)播放音乐(或视频)《爱我中华》片段: 2.引导交流: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 有不同的风俗。请小朋友说说你找到的有关不同民族的图片,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少数民族 的情况。 3.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教师利用课后资 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4.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 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其中一所去看一看。(课件出示 2)板书课题:1.大青树下的小学。 5.请大家读题。谁来说说课题该怎么读?我们再一起把课题读一遍。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大青树下的小学有什么特色呢?让咱们一起走进这所大青树下的小学,去认识一群少数民族 的孩子,去感受这所小学的魅力。 1.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 (1)给课文标出自然段。 (2)勾画出不认识的字,根据注音拼读,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自然段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出示让学生认 读。 4.(1)(课件出示 3、4)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第一组含有会写字,第二组含有会认字): 早晨绒球花 汉族 鲜艳服装 打扮 朗读 安静停 在 粗壮 影子 坪坝 飘扬摔跤凤尾竹 洁白 认读形式灵活多样。 师生参与评价,重点强调生字“粗、族”为平舌音,“晨、装、绒、摔”为翘舌音;前鼻音 “汉、艳、扮”,后鼻音“静、停、扬、凤”等。 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学生练读。 有关民族的词语。(课件出示 5) 景颇族 傣族 阿昌族 汉族 德昂族 注意读准“颇、傣、昌、昂”的字音。 5.词语我理解 温馨提示:(课件出示 6) 理解词语的方法: 1.查字典或词典、联系上下文、从理解重点字入手。 2.有的词语应该理解在文中指什么? 3.有的词语不仅要弄清它的意思,还要想一想这个词用在什么场合? (1)小组交流自己理解的词语。 (2)猜猜我是谁。根据意思说出对应词语。(课件出示 7) ①指旌旗随风摆动的样子。 ( ) ②形容色彩华丽。 ( ) ③山间平整的场地。 ( ) ④边防,边境。 ( ) ⑤两人徒手较量,以把对手摔倒为胜的竞技运动。( ) 6.生字我会写 (课件出示 8:生字田字格课件) 晨 绒 球 汉 艳 服 装 扮 读 静 停 粗 影 (1)识记字形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 形声字构字规律识记“装、晨”:“衣、日”是形旁,表义;“壮、辰”是声旁,表音。 加一加:“氵+又=汉”“扌+分=扮”“讠+卖=读”“M+且=粗”“青+争=静”“丰+色= 艳”。 换一换:“报”把“扌”换成“月”就是“服”。 (2)说说本课每个字,提醒大家写时要注意什么?(课件出示 9) 写好生字四步走:1.说一说。2.看一看。3.写一写。4.对一对。 说一说:整体结构上要注意什么。上下结构,“晨、装”上窄下宽。 “汉、扮、读、停”——左右结构,应写得左窄右宽。 “艳、服、静、粗”——左右结构,应写得左右等宽。 看一看:关键笔画的写法。 巧记字形:“丰”“色”艳。 写一写:老师范写,重点指导“晨、装”,学生练写。 “晨”和“装”二字均为上下结构,但要注意整个字不要写得过长,其中“晨”字要注意 “日”和“曰”的区别,“装”字的“壮”要写得扁一些,按正确笔顺规范书写。 对一对:再和课本对照一遍,写不好看的地方,下一遍及时改正。 (1)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2)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 师小结:汉字是世界上最美丽,最神奇的文字,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具有集形象、 声音和意思三者于一体的特性,掌握了汉字这一特点去学习,能帮助我们更轻松地认读、识 写。 7.再次巩固字词: 把表示“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的图片和相应的词语连线。(课件出示 10) 8.同桌相互听读课文,在读中巩固识字。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小组合作,逐段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讨论:读了这一段知道了些什么? 2.学习反馈(课件出示 11)(填空): 课文先写(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再写(上课,下课);最后写(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 学)。 四、自主品读,自我感悟。 是啊,这就是大青树下的小学。“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小学呢?请同学们带着这 个问题,自由读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 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2.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具准备】 课件 【学习过程】 一、谈话引入,引起思考。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和课文进行了亲密接触。这节课,我们要深入了解课文,和大青树 下的小学的小朋友成为最知心的朋友。现在就请同学们继续品读课文,思考:“大青树下的 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小学呢?(课件出示 13) 学生品读。 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 (一)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 1.刚才同学们再次品读了课文,那么,“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怎样的小学呢?哪个小朋 友最勇敢,敢第一个站起来,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 2.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美丽的小学? (学生讲到哪句,教师就顺势指导哪句。视课堂生成情况灵活地驾驭课堂。) 预设 1: (1)生:我是从这里看出的。(课件出示 14)“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各式各样的服装鲜艳夺目,使学校更加美丽。(板书:服装:鲜艳 绚丽多彩) (2)你知道句子里哪个词直接说明了它的美丽吗?(绚丽多彩)(课件突出显示 15)“绚 丽”的近义词就是——美丽 (3)让我们一起读出它的美。 (如果此时学生不能准确地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美丽的小学,教师可这样处理: 老师来读一句话:“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你们觉得这句话写出了学校 的什么呢? 句子里哪个词直接说明了它的美丽?(绚丽多彩)“绚丽”的近义词就是——美丽。 让我们一起读出它的美。 3.还有什么地方写出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 预设 2: (1)生:我从这里看出“大青树下的小学”很美丽。(课件出示 16) “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2)这句话在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其他同学同意他的观点吗?那我们一起来读读。 (3)谁能来说说,这后面的省略号说明了什么?那么你们认为校园里还有哪些景物呢? (4)现在我们闭着眼睛,一边听老师念,一边想象校园的美景:操场中间有一棵高大粗壮的 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挂着古老的铜钟。校园的四周是婀娜多姿的凤尾竹,凤尾竹的脚下是 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各种野花,蜜蜂在花丛中采蜜,蝴蝶在花丛中飞舞。一阵风吹来,凤 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5)同学们,这样的校园美吗?你想不想去看看?那就带着对美丽的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向往, 再读这句话。(板书设计:校园美) (6)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 4.还有什么地方写出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 预设 3: (1)生:我从这里看出“大青树下的小学”很美丽。“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 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课件出示 17) (2)为什么认为这句话也写出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学生阐述) (3)我听明白了,这句话说明大青树下的小学矗立在山花烂漫的环境中,所以说它很美。我 们把它的美读出来吧!(板书:山花烂漫) 5.小结,过渡。 确实,校园外山花烂漫,校园内高大粗壮的大青树,婀娜多姿的凤尾竹,千姿百态的各种野 花,翩翩起舞的蝴蝶,还有在校园里各式各样的鲜艳的服装构成了一幅绝妙的美景图。 (二)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团结。 1.课文仅仅写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吗?你认为“大青树下的小学”还是一所怎样的小学 呢? (方法和“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类似。) 预设 1: (1)生:我认为“大青树下的小学”还是一所团结的学校。我是从这里看出的。“早晨,从 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 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 (课件出示 18)(板书:多民族) (2)其他同学找到了这句话吗?我们一起来读读。 (3)为什么从这句话中能看出“大青树下的小学”还是一所团结的学校? (4)生:因为这句话说明各个民族的孩子,虽然“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 友”。所以说这是一所团结的学校。 (5)讲得好。谁来读这句话? (6)他读得怎么样? (7)我们一起超过他,好吗? 2.还有什么地方写出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团结? 预设 2: (1)生:我还从这里看出“大青树下的小学”很团结。“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 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课件出示 19) (2)找到这句话了吗?我们一起来读读。 (3)听老师怎么读。(师范读) (4)说说“不同民族”“同一间教室”“一起”这几个词语,老师为什么要读重音?(这几 个词说明孩子们虽然民族不同,但他们团结友爱,不分彼此。) (5)你们可不可以像老师一样再读这句话? 3.小结,过渡。 是啊,虽然民族不同,穿戴不同,但他们团结友爱,不分彼此,是名副其实的一家人。这是 一所多么团结的小学啊。其实,小作者为我们呈现的大青树下的小学不仅仅是美丽、团结, 它还具有什么特色呢?请同学们继续读课文,你一定会有所发现! (三)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欢乐。 预设 1: (1)生:我认为“大青树下的小学”还是一所欢乐的学校。我是从这里看出的。“下课了, 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课件出示 20)(板书:唱歌、跳舞) (2)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我们一起来读读。 (3)大青树下有多热闹?请同学们用下列句式来说说: (课件出示 21)大青树下多热闹啊!有( ),有( ),还有 ( )。他们的欢笑声把( )都吸引过来啦。 (4)谁能把孩子们的欢乐读出来?他读得怎么样?认为比他读得好的站起来读。 (四)品悟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祥和。 1.这是一所多么欢乐的学校啊!还有谁有新的发现? 预设 1: (1)生:我认为“大青树下的小学”还是一所祥和的学校。我是从这里看出的。“大家一起 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 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 样好奇地听着。”(课件出示 22)(板书:安静 学习) (2)好,我们一起读这段话。 (3)你们认为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小朋友是如何上课的? (4)他们是怎样读课文的? (5)如果你是一根树枝、一只小鸟、一只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 课文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怎么想? (6)为什么不直接写孩子们学习认真,而要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 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侧面烘托孩子认真学习。——意思讲到就 行) (7)是啊,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生学习认真、书声悦耳,人与动物,人与环境融洽相处,怎 么不是一所祥和的学校呢?怎么不令人赞不绝口呢?让我们带着对大青树下的小学的赞美再 读这段话。 三、总结课文,指导朗读 1.(课件出示 23)“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中的“这”指的是什么? 能不能把它带进句子中去? 2.师生交流,教师小结。(课件出示 24)“美丽的学校、团结的学校、欢乐的学校、祥和的 学校”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3.同学们,你喜欢这样一所“美丽的、团结的、欢乐的、祥和的大青树下的小学”吗? 你愿意赞美它吗?那就让我们带着赞美读这句话! 4.假如你是这所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学生,你会对这样的学校产生怎样的情感?(自豪、 骄傲) 5.请自豪地读这句话! 6.请骄傲地读这句话! 7.请同学们再看课题,你们认为该怎么读?(“大青树下的”读重音。)为什么?(为 有这样的大青树下的小学而自豪,为自己是大青树下的小学的一员而骄傲。) 8.请同学们带着赞美,带着自豪,带着骄傲美美地把课题再读一遍。 四、联系实际,课外延伸。 1.为什么一个边疆的大青树下的小学会如此美丽,如此团结,如此祥和,如此欢乐?(民族 之间团结互助,是一家人。) 2.是啊,“五十六个星座, 五十六枝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我们五十六个民族 手牵手,心连心,永远是一家人!正因为我们都生活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我们的生活 才会如此幸福,如此欢乐!大青树下的小学才会如此美丽,如此团结、祥和! 3.让我们一起再听《爱我中华》。 【板书设计】 服装鲜艳 美丽: 山花烂漫 1 大青树下的团结:多民族 好朋友 民族 欢乐: 唱歌 跳舞 祥和:安静 学习 2 花的学校 【学习目标】 1、会写“落、荒”等 13 个生字,正确认读“荒、笛”等 5 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和丰富细腻的想象,培养学生的质疑、表达、 想象能力。 【学习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 2.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 【学习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 2.体会课文丰富细腻的想象。 【课时安排】2 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落、荒”等 13 个生字,正确认读“荒、笛”等 5 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教具准备】 课件 【教案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1.说说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2.你们可知道不但我们有学校,连花儿也有学校呢,今天学习第二课《花的学校》,(课件 出示 1)板书课题。(板书:2 花的学校) 3.齐读课题。 二、按照要求,自主预习 1.我们先来看看第 2 课要完成的预习任务。 (课件出示 2) (1)正确认读本课的 13 个生字及新词,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辨析多音字“假”的读法;正确规 范地书写生字。借助字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生字新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使用“ ”标画生字新词;尝试读出自己的感受, 用“”画出精彩的语句;尝试读懂课文内容,能大胆提出自己的疑惑,用“?”把没弄明白 的问题做上标记。 (3)学会和同伴交流学习收获,在相互检测、交流、评价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并能够将学 习中获得的学习经验应用于以后的学习中去,逐步学会学习。 指名读预习任务。 2.“不动笔墨不读书”,预习同样要动笔墨。下面我们就把自己对本单元预习的感悟用特定 的符号标记出来,在书本上留下智慧的或是思考的痕迹。 三、检查预习,进行闯关 大家认真预习了这些课文,预习得怎么样呢?下面,老师带来了一个闯关游戏,大家比一比, 看一看你能闯过几关?得到几颗星? (课件出示 3) 第一关:汉字大本营。能正确认读本单元生字新词,使用钢笔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地书写 生字,获得“写字之星”。 第二关:阅读展示台。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概括出课文内容,获得“阅读小明星”。 第三关:智慧少年。能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能就别人的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获得 “智慧少年”。 (一)汉字大本营 1.认读生字新词:我会读。 (1)(课件出示 4)出示学生认为难读的词语: 荒野 口笛 跳舞 狂欢 罚站 衣裳 猜出 扬起 双臂 能够 放假 落下 互相 (2)自由读,同位互读,指名读,教师相机正音。 重点强调: 注意读准平舌音“猜”,翘舌音“裳”,后鼻音“荒、狂、扬”。 “假”是个多音字,本文读“jià”,组词为“放假”;还有一个读音是“jiǎ”,组词为 “真假”。 (3)展示读:开火车读,分组赛读。 2.识记字形,正确规范书写生字。 (课件出示 5)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 落 荒 笛 舞 狂 罚 假 互 所 够 猜 扬 臂 (1)你如何识记这些生字? 加一加:“艹+洛=落”“⺮+由+笛”“犭+王=狂”。 换一换:“霞”把“雨”换成“亻”就是“假”,“杨”把“木”换成“扌”就是“扬”。 猜谜语:“舞”的谜语是“四十年隔别,惟一夕相逢”。 扩展组词 :“荒山 互相 能够 猜猜 双臂”。 (2)连接前置性预习,反馈学生自主预习的情况,同位互批自己练写的生字。 要求:一看写正确了吗,二看写规范了吗,如有写得不正确或者不规范的字,就圈出来。 (3)错别字报给小组长,由小组长把本组内同学的错别字写在黑板上。 (4)根据黑板上的错别字组织学生交流识记,教师重点针对以下几个字进行指导、范写: “落”:上面的草字头要写宽一些,横写长一些,盖住下面的“洛”。 “荒”:上下结构,注意上面部分是“芒”,不要在竖折上再多加一点。 “舞”注意中间是四竖,不宜写长,要写短一些,下面的部分右面不是“牛”。 (5)小结:我们以后写字时要认真观察生字的结构,注意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争取把 每一个字都写正确、规范。书写正确规范的同学教师颁发“写字之星”,恭喜大家。继续勇 闯下一关。 (二)阅读展示台 谈话过渡:生字词大家都掌握了,那么课文能读好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歌,感受诗歌 语言的魅力。要求: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读正确、流利,把你认为难读的地方再练练,读出自 己的感受。 1.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读出感受。在教师的引导下读好难读的句子。(课件出示 6)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 自己的/妈妈/一样。 (1)展示读书成果,并抓住关键词语谈淡自己的感受。 (2)师生交流评价学生读书情况,多角度、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读了文章,你有什么感受呢?(诗歌的语言好美,花儿好可爱!) (三)智慧少年 1. 同学们,通过以上的交流,我们不仅会读、会写了生字词,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而且 还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真了不起!在预习时,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请在小组内提出自 己不明白的问题,大家讨论解决,如果你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就别人的问题勇于发表自 己的看法,解答别人的疑问,就能获得“智慧少年”称号。 2.组内交流预习记下的问题。教师巡回指导了解,特别关注学困生的疑难点。 3. 班内交流。 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要依据学情认真梳理,有的当堂解决,有的放到以后的课时中学习。 (1)花儿们的地下学校是什么样子的? (2)花儿们的妈妈是谁? (3)花儿们的老师是谁? …… 四、总结提高,交流收获 1.学生交流收获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你得到了几颗星?比一比,看一看谁是“闯关 小能手”? 2.师总结:语文学习贵在实践,只有实实在在去读、去画、去思、才能获得真知,课下请同 学们继续熟读课文,在自己感受深刻的地方写下感受,摘抄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和丰富细腻的想象,培养学生的质疑、表达、 想象能力。 2.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培养学生养成主动质疑的学习习惯。 【学习准备】 教案课件 【学习过程】 一、出示图片,激趣导入。 同学们,老师想给你们看一些美丽的图片,想看吗?(课件出示 8)一组美丽的花儿图片, 你们觉得这些花儿怎么样?(漂亮)老师告诉你,这些漂亮的花儿和你们一样,有自己的妈 妈,有自己的学校。那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它们的学校?(想)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花的学 校》。 (板书:2 花的学校) 二、默读课文,读文质疑。 1.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你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 2.汇报交流。(课件出示 9)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 (1)花儿们的地下学校是什么样子的? (2)花儿们的妈妈是谁? (3)花儿们的老师是谁? …… 导言:这些问题会在我们接下来的学习中逐步解决。你们知道吗?泰戈尔写《花的学校》时, 已年近不惑,但仍以纯真的童心感受世界。那质朴的语言闪耀着写作的快乐,奇妙的想象充 满了童真童趣。现在让我们走进花儿学校,去感受这些奇思妙想。 三、重点突破,精读解疑。 1.指名学生读课文,想课文中哪些自然段是属于描写花儿很欢乐的?(一、二、六自然段) 2.指名读一、二自然段。 (1)边听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哗啦啦、淅沥沥……)这样的词语是拟声 词。 “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哨”,谁能学一学这种声音?(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 读一、二自然段。) (2)(课件出示 10)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 狂欢。 (板书:跳舞 狂欢 跑出来) 第二自然段只有一句话,这句话是一个什么句子?(拟人句)“跑出来、跳舞、狂欢”突出 了什么?(花儿们的美丽、活泼、可爱、向上)(板书:美丽 活泼 可爱 向上) (3)在六月的阵雨中,花儿们笑着跳舞,它们在想什么,在说什么?它们在跳着什么样的舞 蹈?引导学生自由想象说一说。这部分课文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天真烂漫) 3.指名读三、四、五自然段,鼓励学生想象并讲一讲花儿们被老师罚站的故事。想一想,谁 是它们的老师?老师为什么要罚站?花儿们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可以引导学生解决最开始 提出的问题,学生可以大胆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描述。 4.指名读第五、六自然段。 (1)(课件出示 11)出示“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你喜欢这样的表达吗?照样子写一 写: 蜜蜂一来,他们。 (2)(课件出示 12)出示句子:“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 着大手。” 边听边想:你知道了什么?大雨来时花儿们更高兴了,雷电伴奏,花儿娃娃冲出来,你来猜 一猜,穿着紫色衣服的是什么花?穿着黄色衣服的是什么花?穿着白色衣服的是什么花?理 解“簌簌”,这样的词语能再说几个吗?(积累拟声词) (2)各色鲜艳的花,想一想花儿们当时在想什么?说什么?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引导学生放 飞想象,自由描述。 (3)阵雨和大雨中各色鲜艳的花,大家看一下阵雨时花儿们什么样?大雨时花儿什么样?通 过这样的对比,你理解到了什么?对,其实这也体现了花儿们一种顽强的精神,环境越恶劣, 它们越是冲出来,勇于向困难挑战,决不低头。能把你的理解读出来吗,指导朗读。 5.指名读七、八自然段,你还想提什么问题?想一想,说一说: 花儿的家在哪里?(天上)是什么样的?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理由。指导学生朗读。 (课件出示 13)读好问句“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 那样急急忙忙吗?”,读出花儿急迫地想回家的语气。 (板书:急急忙忙) 6.指名读最后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想想花儿的妈妈是谁?学生讨论,汇报,随着学生 汇报就解决了刚开始提出的问题“花儿们的妈妈是谁?”,充分理解最后一句话,指导朗读。 四、拓展想象,感悟积累 1.想一想,在花儿学校里还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说一说,写一写小练笔。看谁想得奇妙, 写得美妙。 2.轻声朗读课文,再次体会课文优美的意境。熟读课文一、二、六自然段,背诵下来,积累 优美的词语。 3.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希望你们也能用童心感受生活,用你们童真童 趣的语言记录这美丽的世界。 板书设计: 2 花的学校 跳舞 狂欢 花孩子  跑出来美丽、活泼、可爱、向上 急急忙忙 3* 不懂就要问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诵、例”等 13 个字,认识多音字“背、圈”。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独立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了解孙中山对待学问的态度,学习他勤学好问的精神。 【学习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独立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 容。 【学习难点】  培养学生“好问”的习惯,把“不懂就问”化为学习的自觉行为和重要的学习方式。 【教案课时】1 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 【教案过程】 一、简介伟人,导入课文   1.(课件出示 2)(出示孙中山先生的画像)这位伟人,大家认识吗?他就是近代伟大 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   2.(课件出示 3)简介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孙中山先生少年时候学习生活的课文。 板书课题:不懂就要问。齐读课题。 二、出示提示,自学感知 1.(课件出示 4)出示自读提示 (1)默读课文,画出有新鲜感的词语或句子,与同学交流。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和同学交流你对这件事的想法。   2.根据提示,学生自读课文,完成相关问题。 二、独立学习,提出质疑。 1.这篇课文同学们都预习过了,现在请大家放开声音读一遍课文,读完之后,想一想有没有 不懂的问题。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3.根据学生交流,教师板书和解决主要问题: (1)“照例”是什么意思? (2)“先生”是谁? (3)“戒尺”是什么? (4)什么是“私塾”? (5)为什么孙中山问问题要壮着胆子? (6)为什么孙中山问问题其他同学都吓呆了? …… 同学们有这么多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争取把这些问题都弄明白。 三、研读课文,交流展示   1.指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出示课件 5:生字) bèi sònɡ lì quān duàn liàn hú tú dāijiè lì áichǔ 背 诵 例 圈 段 练 糊 涂 呆 戒 厉 挨 楚 教师指导:注意读准平舌音“诵”,翘舌音“楚”,前鼻音“段”,边音“例、厉”。 另外注意多音字“背”,在文中读“bèi”,组词为“背诵”,还有一个读音是“bēi”,组 词为“背包”。多音字“圈”,在文中读“quān”,组词为“圆圈”,还有一个读音是“juà n”,组词为“羊圈”。 2.教师补充资料:(课件出示 6、7) 私塾:在孙中山小的时候是没有学校的,想上学就要到私塾。私塾是那个时候由教师自己设 立的教案处所,一般只有一个教师,采用个别教案,没有教材,也没有学习的年限。 先生:那个时候称呼老师为“先生”。先生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一切都得听老师的,学 生不许多问。 3.学生交流如下: (通过两次问题的讨论,让学生从“照例”“流利”“连连点头”“壮着胆子”等词语中领 悟到孙中山读书认真,学业完成得极为出色,表达了他不满足已有的成绩,有进一步要求理 解课文意思的愿望。)(板书:背诵 很快) 4.(课件出示 8)找出带有下列词语的句子读一读:“吓呆了、霎时、鸦雀无声、拿着戒尺、 厉声问道、收起戒尺、让孙中山坐下”。 (1)(课件出示 9)看课文插图,对比想一想,同学们的表现与先生的态度怎样? (2)围绕上列词语展开讨论研究:当孙中山提出问题后,学生的表情有什么变化?先生的态 度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3)课文插图,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并能有感情地运用有关词语复述图意。 5.学生质疑:向先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还要挨打呢?而今天的老师为什么却鼓励学生提问呢? (教师帮助学生区分清楚:过去私塾封闭式的封建教育与今天民主开放教育的不同。) 6.孙中山在那种棍棒教育下敢于提问,可以看出他有什么样的精神?课文是怎样告诉我们的?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明确:孙中山当时就有宁愿挨打也要弄清道理、勤学好问的可贵精神。) 四、深入画面,指导朗读。 1.自由组合,三人为一组练习。 2.请两组同学汇报。 3.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根据句子所表达的意思读出不同的语气。 (1)(如“……,有什么用呢?”这句话是说孙中山认为糊里糊涂没有用,要读出肯定的语 气; (2)“……,不怕挨打吗?”是别的同学感到奇怪,不明白,才问孙中山的,要读出疑问的 语气; (3)“你会背了吗?”是先生厉声问的,要读出严肃、生气的语气。 (4)又如“请您给我讲讲吧!”应读出恳求、期待的语气;“我就讲讲吧!”应读出表示答 应的语气。) 五、深入探究,学习精神。 1.学习了课文,你有哪些体会? (1)孙中山小时候读书背诵,不糊里糊涂,能够自己提出问题,正如名人所讲“读书要有疑, 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所以先生对他小时候的学习成绩是“连连点头”,这一 点很值得我们学习. (2)在一百多年前的封建社会里,孙中山为弄清道理,不怕挨打,敢于向先生提问,他认为 “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这种“勤学好问、读书求理”的精神太值得我们学习了。(板 书:不懂 提问) 2.说说你在平日的学习中是怎样勤奋好学的。 六、拓展提高,积累运用   1.迁移练习。(课件出示 10) 用“不是糊里糊涂、壮大胆子、不懂就要问、弄清楚、连连点头”等词语写一段话来赞扬一 位同学的勤学好问精神。   (板书:壮胆) 2.积累格言,明读书道理。   同学们,我这里有一些关于读书方面的格言,请你用心读一读,悟一悟,定会有收获。 (课件出示 10) ①奋发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②蜂采百花酿佳蜜,人读万卷知深理。 ③书声歌声声悦耳,粉笔钢笔笔生花。 ④恒心搭起通天桥,勤奋拨开智慧门。 ⑤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⑥千古文章书卷里,百花消息雨声中。 ⑦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能不能找一些抄下来自勉呢? 板书设计: 背诵——很快 3 不懂就要问  心想——不懂  好习惯 提问——壮胆 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一 【学习目标】 1.在口语交际中锻炼交际能力。 2.学会抓住人物特点来描写人物的写作方法,完成习作。 3.积累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的四字成语,并能恰当地运用。 4.学会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品尝句子意思,积累好词好句。 5.背诵古诗。 【学习重难点】 1.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 2.习作:抓住人物特点来描写。 3.积累并背诵古诗。 【学前准备】 1.收集暑假生活的事例、图片。(学生) 2.相关的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3 课时 【教案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 一、图片导入。 1.课件出示文中的图片,学生观察,说一说图片内容。 图片一:我和爷爷奶奶干农活。 图片二:爸爸带我去游乐场。 2.教师小结,引出口语交际内容。 (1)以上是同学们放暑假后做的事情,很快乐,很新鲜的暑假生活,今天口语交际的任务就 是“我的暑假生活”(板书)。 (2)同学们回忆:暑假你是怎样度过的?经历了哪些新鲜事呢?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吧。 二、学生交流。 1.想好要讲的内容,在小组内交流。 2.要把自己的经历讲清楚,讲的时候可以恰当地使用图片或实物等。 3.小组推荐一名讲得好,暑假生活丰富多彩的学生上台交流。 三、评价总结。 第二课时 (习作:猜猜他是谁) 一、激趣导入。 1.教师朗读一段话,学生猜一猜他(她)是谁? 他喜欢踢足球,也酷爱跑步,经常在操场上看到他奔跑的身影。他是谁? 2.学生根据教师的描述,猜一猜是我们班的哪个同学呢? 3.教师小结:这个游戏是让同学们抓住人的某些特点来写,也是今天的习作内容。 二、学生活动。 1.一个同学说一个同学猜。 2.收集写作素材,班上的同学你最熟悉谁?你知道他(她)的哪些特点? 3.同桌相互交流,补充素材。 三、引导写作。 1.你选的是谁?他(她)有哪些特别的地方让你印象深刻?选择一两点写下来。 2.写时注意格式,不可以写出他(她)的名字。 四、学生习作。 1.学生开始习作,教师巡视。 2.写好后大声读给同学们听一听,看看他们能不能猜出你写的是谁。 3.师生提出补充意见。 第三课时 (语文园地) 一、交流平台。 1.回忆本单元的课文,你积累了哪些句子?这些句子好在哪里? 2.齐读题中两句话,说说这两句好在哪里。 二、词句段运用。 1.我的发现: (1)齐读下面成语,交流你的发现。 (这八个成语中都含有人体的一部分) (2)学生列举同类的词语。 七嘴八舌 狼心狗肺 心灵手巧 耳聪目明 昂首挺胸 (3)学生熟读成语。 2.我会读。 (1)学生自读课本上的三句话,想一想怎样才能更好地表达句子的意思? (2)同桌交流。 (3)教师点拨:朗读时,注意抓住重点词语,如:第一句中的“真的、上学”这几个词语要 重读;第二句中的“笑了笑、就是、值得”这几个词语需要重读;第三句中的“一点儿”需 要重读。 (4)自读,指名读句子。 3.展示台。 (1)为了培养同学们的各种兴趣,开学初,班级就划分了兴趣小组,你能给这些兴趣小组取 个响亮又有个性的名字吗? (2)学生交流。 (3)展示最响亮,最有个性的兴趣小组名字。 三、日积月累。 1.自读古诗《所见》,读通顺,读流利。 2.简介古诗的作者及诗意。 3.学生背诵。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