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走月亮》教学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1)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并有一定的速度。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2、教材分析本文通过对在走月亮的过程中的景物描写以及人物心理描写,体现出作者对母亲的爱和对家乡的热爱。这篇文章结构较为清晰,在教学中,可以以“读”贯穿,让学生通过读理清文章的结构和脉络,然后层层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精读句子,并抓住重点词语,感受句子中蕴含的情感。同时,在头脑中想象画面,进一步加深对作者情感的认识。 3、学情分析从各方面情况来看,本班总体还是不错的——班风积极健康向上,大部分学生已经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虽然学生思维较活跃,发言积极大胆,但仍有一些自控力较差的学生。需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争取引导个别学生有明显进步。课中,采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并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深入文本。教学目标(第一课时)1.会认读“鹅、卵”等8个生字,会写“淘、牵”等15个生字,能正确书写“淘洗、柔和”等词语。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3.初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评价任务:1、借助拼音, 会认读“鹅、卵”等8个生字,通过认读词语卡片、开火车读等形式正确读写正确读写“淘洗、柔和”等词语。2、通过自读、默读等形式练习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并通过想象画面背诵第四自然段。3、通过读文、交流能简要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过程
学习环节
学习活动
学习评价
环节一激趣导入,激发兴趣
活动11.(课件出示图片)请同学们描述一下这幅画。从这幅画中,你看到了什么?预设:明亮的月光下,周围是那样静谧、美丽。在小路上,小姑娘牵着妈妈的手,走在月光下。她们看起来是那样幸福而美好。2.题解:走月亮是我国南方的一种风俗,指的是在月光下散步。(板书:走月亮)
展示课件,用生动鲜明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兴趣。
环节二交流预习,初步把握文章内容
活动1.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认读生字。教师指导学生识字,重点指导辨析易混字和易读错的字。课件出示:淘 牵 鹅 卵 坑 洼 填 庄稼 俗 跃 葡 萄 稻 熟重点指导:“卵”读“luǎn”,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里面的两个点;“填”是左右结构,右边是“真”,里面有三横,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葡”和“萄”这两个字都是上下结构,下半部分的笔画比较多,书写时要注意。2.指导学生读生词,注意纠正字音。课件出示:淘洗 柔和 灰白色 鹅卵石河床 新鲜 修补 坑坑洼洼庄稼 风俗 甜香 葡萄 满意 水稻 成熟 招待 传说教师重点指导下列读音和字形。② 音:鹅卵石(luǎn)②字形:辨析“招待”的“待”与“侍候”的“侍”。(完成目标一)3.课件出示自读提示,学生自主朗读课文。(1)学生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2)学生默读课文,在文中画出相关内容,解决课件出示的问题。教师巡视并适当引导:文中表示地点的词语有哪些?在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是哪一句?(3)指名学生分享结论,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师生总结:“我”和阿妈走过了“村庄”“小溪边”“田埂上”。师:文章通过“我和阿妈走月亮”这句话将这些内容串起来。课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每一部分的内容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看大家分得是否正确。课件出示:第一部分(1~3):写“我”和阿妈在村庄的小路上走月亮。第二部分(4~5):写“我”和阿妈在溪边走月亮。第三部分(6~7):写“我”和阿妈在田埂上走月亮。第四部分(8~9):写走月亮时“我”的感受。(完成目标二、三)
读准字音、不读破句、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评价目标一) 通过检查预习,一方面督促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另一方面能检验学生预习的效果。给文章划分段落,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课文。(评价目标二、三)
作业布置
1、 熟读课文,背诵第四自然段。2、 抄写生字生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