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数学《数据世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熟悉的事物从多个角度感受大数,能够了解较大数据所提供的信息,发展数感。2 、体会“将整体化为大致相等的部分,通过部分的数量估算整体的数量”的估算策略,能进行简单的估算。3 、了解收集数据的常用方法,并能收集一些数据。4 、综合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 : 1 、制表2 、课件一、 创设情境导入 大家好,我是来自沙兰学校的 沙宪晶 老师,有点陌生不要紧,我们先来聊聊天,打破一下尴尬的局面。“你们平时都喜欢做什么”?生答:“写字、画画、做游戏、看电视等等”(如谈看电视 ---- 问:你们都看什么节目?)生答或我自述———新闻或新闻袋袋库,看新闻很好,能让我们了解很多实事,我看过这样一条新闻(师出大屏幕)。师:指大屏幕在这向条新闻中出现的数字,我们把它叫做数据。师:唉,对了,数据也有数据的世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一下数据世界——师板书课题。?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看到这样的新闻和这些庞大的数据,你有什么感受。(思考)谁来谈一谈?(生谈) 师:唉呀,不但说的好,而且还很有爱心,老师真的很喜欢你们,在当今社会最需要的就是爱心。是啊,遇难者们的生存而担心,他们吃什么呢?师出示大屏幕( 1 )假如平均每人每天需要 0.5 千克的大米,这 500 万灾民每天大约需要 250 万千克大米, 250 万千克大米到底是多少呢?怎样来说明这个较大的数据呢?老师可以给你个提示(我们平时买的一袋米是 25 千克) p68 页方法(与熟悉的东西相比)(如上课学生有()人,多少个这些是 250 万或桌椅、碗等)(生思考——可互相说说)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生谈)师:谁说的都很有道理。师: 小结:“理解较大数据应把整体分成部分或与身边的事物去比较,这样你理解的更好。师;这些灾民每天要吃 250 千克的大米,(板书 250 万)光有吃的不行,还需要生答(水)呀。师:唉,对,水是生命之源吗?师板书水。这 500 万人每天大约需要多少水呢?你如何得到这个数据?(没有告诉你一人一天要喝多少水?)你怎么办,通过什么方法收集?师:请你来说一说(指生说)查资料、访问他人、做调查等。师:说的非常好,有这么多收集数据的方法,你打算如何得到每人每天喝多少水的数据呢?生答。师: 2.5 升水大约是多少呢? 师:我们已经知道每人每天需要 2.5 升水,那么 500 万人每天大约需要( )升水。(你可以让计算器帮助你)我们看看谁已经知道了?(生计算)生答。 师:真好,知道的这么快,我们经常会看到有的水龙头没有拧紧,水一滴滴的往下滴(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如果每分漏 30 滴, 10 分钟大约是 1 毫升,那么 1 小时会浪费多少毫升水,大约( )时浪费的水就够一个人一天维持生命的用水。一个月按 30 天计算,大约浪费( )升水或供一个人维持生命约( )天。师:请大家自由讨论解决,(同桌、自己、小组)(师巡视、指导)师:有的同学已经坐好了,看来是已经解决了,那好,谁来说说。生汇报。师:非常好,通过刚才同学们得到的数据,我们会得出一个什么结论?生答。 师:我国北方相对南方是缺水的,因此,我国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南水北调,有的同学对南水北调不太了解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出示大屏幕)指生读。 师:太了不起了,可见我国的科技现在是多么的发达,所以说好好学习是可以让我们心想事成的,古人云:“业精于勤,荒于嬉”不过话又说回来,在当今社会也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该了解的实事,我们还是有必要去了解的。 师;如果让你把这 470 千克大米运往灾区的话,你还应考虑哪些问题?谁来说一说。( 1 、装多少箱 2 、用多少辆车 3 、需要多少仓库。) 师:唉,我发现咱们同学们不但有爱心,而且考虑问题也很周到,我相信你们一定会做好预算,非常出色的完成这项捐赠工作,请同学们拿出课前老师发给你的图表,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小组合作,师巡视)师:谁愿意把你的预算汇报给大家?生汇报 师:你们都非常出色的完成了捐赠工作,不过在运往灾区的过程中我们还在考虑到一个关键的问题“安全”不论在什么时候,大家都要注意安全,如你上学、放学的交通安全,不要吃三无食品,煤气、电、火等都要注意,一旦发生事故,那么后果就会不堪设想。师:下面,请大家把书翻到 69 页。师:这么大的一个数据是非常精确的吗?(生:不是估计的)师:是用什么方法估计得到的,(小组讨论) 师:非常好,看来呀,同学们的方法还真的很多,不论你解决书本上的问题,还是生活中的问题,都要去开动脑筋,选择最好的方法去解决,收到最佳的效果。师:数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泛,它能够把要说明的事物表述的更准确。师:通过这节课的交往,谈谈你的感受?(生谈) 师:说的都很不错,老师也来谈谈,我感到非常的幸福,因为遇到了你,老师会永远记住,一个个充满朝气,充满憧憬,充满爱心的你!好,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