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海陆变迁》教学设计课标要求: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知识与技能:1、认识地壳是变动的,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2、知道大陆漂移假说的观点,并能够运用大陆漂移假说的观点解释七大洲、四大洋的形成。3、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4、通过板块运动及产生的系列后果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的方法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直观手段进行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魏格纳的故事,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初步形成探究求真、求实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教学重点:六大板块的分布,火山、地震的分布。教学难点: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教学过程:【引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陆地表面和海底都是千姿百态,类型多样的,这些地表形态是不是固定不变的?【学习新课】:P41活动,海洋 陆地 陆地 海洋得出:地表形态是在不断变化的。一、地表形态变化阅读P40正文内容,了解:1、 地表形态的变化在短期内大多不易被人们觉察。2、 地震和火山活动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变地表的形态。承转:是什么力量促使地表形态变化呢?二、大陆漂移假说提问:大陆漂移假说是由谁提出来的?(魏格纳)读图2-53,了解大陆漂移的过程,并总结大陆漂移假说的内容:(1)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海洋所包围。(2)大约两亿年以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3)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前,漂移的大陆形成现在海陆的基本轮廓。承转:大陆为什么会漂移呢?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三、板块构造学说1、读P42正文和图2-55后,回答:①、地球岩石圈是由_______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_____大板块,(对照图说出板块名称),其中____________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澳大利亚大陆所在的板块为____________。②、图中“ ”表示__________;“ ”表示________。③、喜马拉雅山脉是由_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_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的。④、大西洋是板块碰撞形成的还是板块张裂形成的?2、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四、火山与地震1、读图2—56,了解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A、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B、横贯欧洲南部到亚洲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2、阅读“火山之最”,“东日本大地震”。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_______。3、P45—46活动。进行防震教育:①、保持冷静,及时到户外空旷处;②、躲在坚固的家具下;③、保持体力,等待救援。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我在室内,在来不及跑时可迅速躲到桌下、床下及紧挨墙根下和坚固的家具旁,趴在地下,闭目,用鼻子呼吸,保护要害,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档呛人的灰尘。正在用火时,应随手关掉煤气开关或电源开关,然后迅速躲避。在楼房内,应迅速远离外墙及其门窗,可选择厨房、浴室、厕所、楼梯间等开间小而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千万不要外逃或从楼上跳下,也不能使用电梯。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我在室外,要避开高大建筑物,要远离高压线及石化、化学、煤气等有毒的工厂或设施。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尽可能做好自我防御的准备,要镇静,应该迅速离开电线杆和围墙,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躲避。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我在行驶的汽车上,如果我是司机,要尽快减速,逐步刹车。如果我是乘客,应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坐席等,面朝行车方向的人,要将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垫上,护住面部,身体倾向通道,两手护住头部;背朝行车方向的人,要两手护住后脑部,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做好防御姿势。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我被困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我,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在这种极不利的环境下,首先要保护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捂住口、鼻;其次要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最后要设法脱离险境。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外向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身边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小结】:总结、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