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认识地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1、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2、地球仪:运用地球仪说出纬线,纬度的划分。
知识目标: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
2、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3、认识地球仪。了解赤道、纬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
4、明确南北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掌握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情感目标:
使学生领悟到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求索、深化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领悟追求真理的精神,促进其求真务实科学态度的形成。
教学重点:
1、了解赤道、纬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
2、掌握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教学难点:掌握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教学媒体:地球仪、地图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我们遥望天空,看到太阳和月亮是什么形状的?(球体)那么,我们人类生活的地球是什么形状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人类之家”——地球。
【学习新课】:
一、地球的形状
过渡:请大家看地球的卫星照片,地球是什么形状?(球体)但是,在此之前,由于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人们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
1、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盖天说” “浑天说” 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证明地球是球体。
2、小组讨论:P17活动。
(1)、依次经过了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高望远;在海边看远方的航船,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体。草原看马:草原从远处奔腾的马群,先看到马头,后看到马腿。
过渡:至此,人们已确认地球是一个球体。提问:地球是一个正球体吗?
3、阅读教材P.18“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不规则的球体”得出: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二、地球的大小
利用教材P.18图2-6介绍地球的基本数据,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大小。
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地球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
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过渡: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我们需要了解地球,但是地球的体积庞大,我们很难看到地球的全貌,为了学习地理、研究地球,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作成地球模型,这就是地球仪。
三、地球仪
利用地球仪,了解地轴、两极,赤道,纬线的概念特点,纬度、南北半球的划分及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1、地轴和两极: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领会“一轴两点”。
2、P.19活动1,在图2-7上找出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极圈、南极圈,北极、南极。
3、纬线(纬线圈):在地球仪表面,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纬线圈。
赤道: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让学生完成下列表格,了解纬线的特点。
4、纬度:人们为了区别各条纬线,分别为它们标定了度数,这就是纬度。
纬度的划分:赤道的纬度为0°。
北纬:赤道以北的纬度,用“N”作代号。
南纬:赤道以南的纬度,用“S”作代号。
北纬和南纬各有90°,北极和南极分别是90°N和90°S。
低、中、高纬的划分: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 60°—90°。
【练习】:
1、36°N,50°S,80°N分别属于什么纬度带?
2、对比0°,20°S,60°N的长短;10°S与10°N是否等长?
3、下列纬线属于北纬还是南纬?
【小结】:我们本节掌握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初步认识了地球仪,了解了纬线和纬度的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