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音乐《多彩的乡音》教案
第9课 多彩的乡音(六)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对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产生兴趣,并乐于了解其音乐文化。
2.能用优美、圆润的歌声演唱四川民歌《盼红军》;用欢快地情绪演唱藏族民歌《金瓶似的小山》;用婉转、流畅的歌声演唱江苏民歌《孟姜女哭长城》。
3.感受3首民歌不同的风格特点,掌握歌曲中多次出现的切分节奏、装饰音记号;初步了解民族调式中的五声调式。
教学重点:歌曲意境的感受以及用不同情绪生动的演唱来表现它。
教学难点:歌曲的赏析与演唱表现艺术处理的结合统一以及尝试用不同的音乐要素表现歌曲。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演唱盼红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音乐,提问:同学们,这是什么音乐?谁来告诉我?《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2.听到这样的音乐你会想到什么呢? 解放军、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过雪山、过草地-----
小结:红军的生活是艰苦的,战争是残酷的,但就是他们浴血奋战,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我们今天和平、安宁的生活,所以红军是英雄,是勇士,我们想不想向他们学习?
3.揭示课题:《盼红军》四川民歌
二、学唱歌曲。
1.看谱唱词
2.同学们,我们怎样做能把歌曲的意思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来讨论的问题。
看黑板上出现的“情绪、速度和力度、演唱形式”,就是说我们要把这五段歌词用不同的情绪、速度力度、演唱形式表现出来。比如第一段,老师有感情地朗读歌词,问学生听出了什么?
有点悲伤,为什么呢?我想起了冰天雪地里的老百姓,还有雷锋,在这么冷的天里,他还会上山砍柴吗?有谁知道雷锋小时侯那悲惨的事情?他只是旧社会悲惨世界的一个缩影,那么这一段情绪是什么?唱悲伤的、凄惨的曲子用什么速度,什么力度?演唱形式呢?老师范唱,指导学生唱出感情。
3.逐段讲述、讨论完成以下表格并唱一唱。
段落 情绪 速度、力度 演唱形式
第一段 悲伤地、凄惨地 稍慢、mp 女声齐唱
第二段 优美地、舒展地 中速、f 女声独唱
第三段 急切地、喜悦地 稍快、f 男声齐唱
第四段 高兴地、活跃地 中速、f 全体齐唱
第五段 兴高采烈地 中速、ff 轮唱
结束句 兴高采烈地 渐慢 齐唱
4.有感情地演唱全曲。
三、艺术合作。
1.同学们唱得太感人了,连我都被感染了。想一下,象亲人一样的解放军就要来了,
如果我们是当地的老百姓会准备些什么来欢迎他们呢?你认为他们最需要什么呢?为什么?请同学们用小故事来描述,如“过草地”、“一个苹果”、“金色的鱼钩”、“丰碑”------他们是解放军也是英雄,英雄要戴什么?我希望今后的你们一个个都是刚强、英勇的男子汉,或者花木兰式的巾帼英雄,没有什么困难可以屈服的。
四、综合表演。
1.按照开始时队行排好。女生在两边手拿好画作夹道欢迎状。男生作握枪状。后面的动作可自由发挥。例如最后高潮出可跳跃、拥抱、欢呼!
2.跟音乐完整地表演一次,掀起高潮。
五、小结。
延伸:你还知道哪些描写解放前红军的歌曲?听《红星歌》,然后整理东西和着音乐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出教室,完满结束这一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多种器乐形式为民乐合奏《金瓶似的小山》编配伴奏
教学过程:
1.导入
学生在歌曲《金瓶似的小山》的背景音乐中开始学习。
教师启发:再欣赏这首歌曲时你演唱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表现歌曲。
3.随歌曲律动。
4.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5.出示歌曲伴奏谱,分小组练习。
6.慢速,各小组合奏练习。
7.听音乐进行伴奏。
8.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孟姜女的故事家喻户晓。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带给老百姓的只能是痛苦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
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孟姜女,感受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吧
二、歌曲教学
1.请学生讲述《孟姜女》的故事。
2.随录音哼唱江苏民歌《孟姜女》片段,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提问:《孟姜女》这首歌如何划分乐句?它的前一句句尾与后一句的句头是怎样衔接的?这种旋律发展手法叫什么?
三、聆听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提问: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的旋律、伴奏和演唱风格有什么特点?
四、提问:比较江苏民歌《孟姜女》的旋律,与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的旋律有何异同?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产生的源头本在江苏,歌曲的旋律情绪压抑而悲伤。流传到河北以后,旋律在江苏民歌的原有基础上“加花”装饰,发生了“同体”性的变异,这就是民歌的变异性特征。
五、提醒学生注意每句的落音,进一步认识、探究“起承转合”四句式的民间音乐创作方法。
六、师生共同归纳民歌的音乐特点和中原地区民歌的音乐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