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猫》教学设计以“猫”的形象为核心,同时扣紧文本中关键语句,开枝散叶,围绕相关话题,逐层剥离,最后升华文本情感主旨。话题一:认识三只猫文章中写到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历,那么对于每一只猫,文中的“我”都有不同的称呼,那么,“我”是如何称呼这三只猫的呢?——第一只:两月来相伴的小侣第二只:我们所爱的东西第三只:(若有若无的动物)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第一只猫:两月来相伴的小侣对于谁而言,这只猫是“相伴的小侣”?——首先是小妹,本身就是“最喜欢猫的”,“逗它玩”,猫的外形。后来猫似乎是病了,“小妹想着种种方法逗它”,“买很小很小的铜铃”。最后小猫死了,小妹“很难过”。——其次是“我”,“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两个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缓缓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喜欢的是:外形第二只猫:我们所爱的东西这里的“我们”涉及到哪些人物,大家各自喜欢的原因和程度一样吗?——“我们”分别有三妹、我、;李嫂、张婶——三妹:小孩,玩伴,特别喜欢我:中年知识分子,娱乐消遣张婶:不大喜欢,但因为能够捕鼠也觉得猫的丢失很“可惜”“大家都不高兴,好像亡失了一个亲爱的同伴”喜欢的是:活泼、能干第三只猫:(若有若无的动物)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第三只猫显然是不讨人喜欢的,与前两只猫相比,这只猫的哪些地方不讨人喜欢?——不讨人喜欢的原因:忧郁、丑陋、懒惰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我们的确不喜欢第三只猫?——三妹: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没有对于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芙蓉鸟”事件话题二:审视“芙蓉鸟”事件患难之中见真情,“芙蓉鸟”事件中,每个人的态度不一样,这里分成了几个阵营?——张婶 和 妻子、三妹、我妻子:“张婶,留心猫,它会吃鸟呢”,防患于未然,但同时也表明喜欢的是芙蓉鸟而非猫。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妄下断语,似乎证据凿凿。三妹:也帮忙找凶手“猫”。我:“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其实,最先妄下断语的是“我”。后面还有我“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同时“我心里还愤愤地,一位惩戒得不够快意”。可见,“我”才是那个偏见最深的。再来看张婶:向来不大喜欢猫的张婶救了第三只猫,还“每天给它饭吃”。在“芙蓉鸟”事件中“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可以说是持中立态度。最后事件的结果证明,咬死芙蓉鸟的并非我家的这第三只猫,而是另有其猫。于是“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此时的“我”是怎么想的?这第三只猫的冤屈到底在哪里?——文章30、31自然段“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那么,设想如果这只猫能够说话,“我”和猫之间会有怎样的对话呢?即你讲说些什么来辩解自己的清白呢?同时思考,当猫开口说话辩解时,我们一家人会有人相信吗?——辩解中,猫会无奈,因为人不相信。所以,不喜欢在先,而“芙蓉鸟”事件只是一个导火索。因为不喜欢,所以这只猫在我们眼中没有什么地位。没有地位,自然不能与人相抗衡。因此文中说“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而与这第三只猫相对应,我们家有这么一个人和这只猫有着相似的“无抵抗的逃避”,这个人是谁?从哪里可以看出?——张婶。当妻子抱怨张婶没有小心看护芙蓉鸟时(前文中妻子已有提醒),张婶却“不能用什么话来辩护”。为什么张婶也不能为自己辩护呢?——她是家里的仆人,地位低下,是弱势群体,无法和主人抗衡和张婶一样,第三只猫“无抵抗的逃避”决定于它的主人,所以它是可怜的,不幸的,这种不幸是彻头彻尾的,贯穿于它的被发现到它的死亡,都不曾得到大家的喜欢。那么回过头来,我们看前两只猫,我们的喜欢是真的喜欢吗?话题三:喜欢!喜欢?前两只猫都得到了大家不同程度的喜欢,然而,于它们而言,它们有没有无法辩说的痛苦?——有。第一只猫生病了,三妹都做了些什么?这些是猫真正需要的吗?说明人对待猫的方式是有问题的,是被错待的。第二只猫是是从舅家要来的。同时它的失踪是“被一个过路的人捉去了”,一个“捉”字看出,也许他是喜欢猫的,但这种喜欢只能是一种霸占。对于被冤屈的第三只猫,文中只有“我”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其他人却没有丝毫愧疚。那么为什么作者可以做到意识到呢?——重新认识作者:文学为人生。 这篇文章看似散文其实是小说,里面渗透着作者的态度变化和切身的感悟。而当我们去样动物时,想一下自己有没有能力去喜欢?而有时自己的“喜欢”可能只是自以为是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