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女娲造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比较创作原本,理解领会想象。2、捋顺归纳课文内容,看女娲是怎样一步步造人的。3、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教学重点捋顺造人的源起和过程。教学难点感悟体会想象力及其作用。教学课时一节课教学内容(全文共18段)基础知识书写词语:神通广大、荒凉寂寞、生气勃勃、莽莽榛榛、灵机一动、兴高采烈、眉开眼笑、疲倦不堪、澄澈、安慰、绵延、孤独、袁珂介绍:神话学家。著有《中国古代神话》《山海经校注》女娲简介:神话传说中造人、补天的神。诵读捋顺归纳内容1段:开天辟地,虽有万物却显荒凉寂寞。(为造人蓄势)2段:女娲现世,虽草木丛生却也备感孤寂。(继续为造人蓄势)3段:设问提示,起着过渡作用,承上启下。4段:池中照影,想造自己。(获得启发)5-13段:女娲用黄泥揉团(捏)成人,品尝有人的快乐。(心情)14-16段:女娲用枯藤蘸泥挥洒造人,人遍布各地。17-18段:女娲造人后繁衍后代方法。知识问答1、女娲为什么造人,她怎样造人,造出什么样的人,造人心情,最终结果?造人原因:荒凉寂寞,非常孤独;造人经过:掘泥揉团,挥洒枯藤;造人结果:呼喊妈妈,聪明美丽,气概非凡,跳跃欢呼;造人心情:满心欢喜,眉开眼笑;造人结果:男女配合,世代延绵;2、女娲形象和给人的启示?是一个勤劳、智慧、仁爱、伟大的女神形象,她具有人的心理、感情和生活体验。要学习她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3、人真是女娲造出来的吗,运用了什么写法?科学家已经研究出人是由类人猿演化而来的。袁珂借用应劭写的《风俗通》中的记载,在短短几言中,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写出来的。相当于一篇神话故事。其特点是:神话都是想象的;它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或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无法解释和说明的一种曲折反映;它反映着远古人类解释自然或社会并征服其的美好愿望。4、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鲧gn禹治水、仓颉造字、后羿射日、河伯娶妇、搜神记、封神榜、西游记、哪吒闹海、牛郎织女、八仙过海、嫦娥奔月、天仙配、白蛇传、聊斋志异、济公传、愚公移山等。课后练习1、对女娲的介绍;加入女娲的心理活动和情绪;具体过程;人的行为;作者的评论;加入想象;加入了人的神态;6、7、8段最富有想象力。2、译文:民间传说,天地开辟之初,大地上并没有人类,是女娲把黄土捏成团造了人。她干得又忙又累,竭尽全力干还赶不上供应。于是她就拿了绳子把它投入泥浆中,举起绳子一甩,泥浆洒落在地上,就变成了一个个人。后人说,富贵的人是女娲亲手抟黄土造的,而贫贱的人只是女娲用绳沾泥浆,把泥浆洒落在地上变成的。女娲在神祠里祷告,祈求神任命她做女媒。于是女娲就安排男女婚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