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专题七】金属及其化合物
【考点突破】
1.理顺网络、抓住重点
二轮复习本专题,要突出重点物质,以典型物质为信息源联系非金属元素、基本概念和 基本理论,联
系无机化工生产和实验,提高知识应用能力。通过“线”将重点知识串联起来,主要抓住四条线:(1)
典型物质线。碱金属抓住钠、氢氧化钠、过氧化钠、碳酸盐等;铝元素及其化合物主要抓住铝、铝盐、偏
铝酸盐、氧化铝和氢氧化铝。铁及其化合物重点抓住铁、铁的氧化物(以氧化铁为主,了解氧化亚铁,四
氧化三铁)、铁的氢氧化物、铁盐和亚铁盐等。镁及其化合物主要掌握镁的性质。铜及其化合物中,氧化
铜、氧化亚铜、氢氧化铜等出现频率高;(2)物质之间转化线。同一条转化线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
训练发散思维,同时,联系化学反应类型、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离子方程形式书写等。例如,铁、铁盐、
亚铁盐之间转化,铝盐、氢氧化铝、偏铝酸盐之间转化都是高考命题热点;(3)制备线。工业上常以金
属冶炼为线联系晶体性质、环境保护以及化学计算等。电解法冶炼钠、镁、铝,还原法冶炼铁和铜,工业
冶炼铜原理可以与硫酸工业联系起来,而冶铁原理是教材介绍了重要化工生产范例。氢氧化亚铁、氢氧化
铝、硫酸铝、氧化铝、氧化铁、氯化铁、硫酸亚铁等典型物质制备一直是高考关注的热点;(4)实验线。
研究近十年高考化学实验命题,不难发现高考以金属及其化合物为载体命题实验题成为高考重点,其中近
三年发展新题型值得关注:①猜想式命题,连续三年广东化学都以铁及其化合物为载体探究其价态;②定
量分析命题,如宁夏等高考以金属纯度测定为线,评价实验方案与实结果的关系,开放性、探究性是新高
考实验命题新趋势。
2.突破瓶颈,攻克难点
(1)反应条件 理解金属及其化合物要以反应条件为突破口,其中重点掌握以下条件:①铝热反应条件:
只有比铝活泼性差的金属氧化物才能被铝还原,如氧化钠、氧化镁、氧化钙、氧化钡等活泼金属与铝不能
发生置换反应;②镁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硅反应,其中产物硫、硅继续与镁反应生成硫化镁、
硅化镁;③铁的价态与氧化剂、反应条件有关,铁在电化学中发生氧化反应、与硫,碘,H+,不活泼的金
属阳离子反应都只生成+2 价铁的化合物;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最终产物是氧化铁,而铁丝氧气中燃烧生成四
氧化三铁;④氢氧化铝溶于强酸强碱,不溶于氨水,碳酸等。⑤铜与硫反应只生成硫化亚铁,而与浓硫酸、
硝酸、氯气、氧气等反应生成+2 价铜的化合物。
(2)反应图像 图象中难点是铝盐和偏铝酸盐的图像。例如,铝三角之间的转换及其图象在 Al 3+、Al
(OH)3、AlO2-之间的相互转化反应中,都有特定的数量关系,现概括如下:
⑴在适量的可溶性铝盐溶液中逐滴加入 NaOH 溶液至过量:
现象:立即产生白色沉淀→渐多→最多〔n(NaOH)∶n(Al 3+)=3∶1〕→渐少→消失〔n(NaOH)∶n
(Al3+)=4∶1〕,见下图⑴。
⑵在适量的偏铝酸盐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现象:立即产生白色沉淀→渐多→最多〔n(H +)∶n(AlO 2-)=1∶1〕→渐少→消失〔n(H+)∶n(AlO 2-)
=4∶1〕,见下图⑵。
⑶在适量的偏铝酸盐溶液中缓慢通入 CO2 至过量:现象:立即产生白色沉淀→渐多→最多〔n(CO2)∶n
(AlO2-)=1∶2〕→沉淀不消失。见下图⑶。
⑷在适量强碱性溶液中逐滴加入铝盐溶液至过量:
现象:局部产生白色沉淀→振荡消失→白色沉淀→渐多→最多〔n(OH)-∶n(Al3+)=〔3∶1〕→不消失。
见下图⑷。
⑸在适量强酸性溶液中逐滴加入偏铝酸 盐溶液至过量
现象:局部产生白色沉淀→振荡消失→白色沉淀→渐多→最多。见下图⑸。2
(3)盲点警示
①忽视反应本质 有一些化学反应会出现生成物与生成物之间反应(如浓硝酸与铜反应,生成物二氧
化氮可部分转化为 N2O4 等),反应物与生成物反应(多步反应)(如铝盐与强碱,偏铝酸盐与强酸,铁与
硝酸反应等)。
②忽视物质溶解性 例如,氢氧化钙、碳酸镁、硫酸银、硫酸钙等是微溶。澄清石灰水的质量分数很小。
③忽视金属离子水解程度 阴、阳离子水解程度与价态有关,+3 价的铁、铝离子与 CO32-、HCO3-,S2-等
能发生双水解,而+2 价的亚铁离子、铜离子与 CO32-主要生成沉淀,在《部分物质溶解性表》中,有碳酸
铜、碳酸亚铁物质存在(难溶)。④忽视溶液的酸、碱性 许多物质之间的反应与溶液的酸、碱性有关,
如 NO3-只有在酸性条件下才有强氧化性,高锰酸钾在酸性条件下还原产物为 Mn2+,在碱性条件下还原产
物为 MnO2 等,Al3+和 AlO2-在酸性、碱性、中性溶液中都不能大量共存。
3.重视实验 学会创新
本章实验内容很多,学习时,要重视实验。最好同学们走进实验室,自己动手操作,对各种实验现象
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并对观察的结果及时、如实地做记录,把各种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联系起来进行思
考分析,做到看与想相结合,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培养观察实验的能力和思维能力。实验内容是创新试
题的基点,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联想实验原理,自己设计出一些实验装置来,并仔细分析评价自
己所设计的装置优缺点,这样同学们会受益匪浅。
有关 Na、Mg、Al、Fe、Cu 的知识的试题在近五年的高考试题中出现次数很多,它们在离子共存、离
子方程式、物资鉴别、制备、推断、计算等题型中大量出现。这部分内容与化学理论知识、基本概念、实
验有广泛联系,实际应用也很广泛,因此在试题中能以多种题型出现。高点主要集中在:铁三角、Al3+与
A l ( O H ) 3 及 AlO2―的相互转化、Fe3+和 Al3+及 AlO2―的双水解、Mg、Al、Fe 与酸反应等方面,这些知
识与其他元素化合物知识相结合,以各种面孔出现在试题中。
【精题精讲】
例 1.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判断
A 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病 NaHCO3 可与盐酸反应 Ⅰ对,Ⅱ对,有
B
向 Na2O2 的水溶液中滴入酚酞
变红色 Na2O2 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Ⅰ对,Ⅱ错,无
C 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 高压钠灯发出透雾性强的黄光 Ⅰ对,Ⅱ对,有
D
过氧化钠可用作航天员的供氧
剂
Na2O2 能和 CO2、H2O 反应生
成 O2
Ⅰ对,Ⅱ对,有
解析:B 项向过氧化钠水溶液中滴入酚酞,先变红,后马上褪色,陈述Ⅰ错,陈述Ⅱ正确;C 项高压
钠灯发黄光是物理变化,与金属钠具有还原性没有因果关系。
答案:AD
例 2.向 100 mL 0.250 mol·L -1 的 AlCl3 溶液中加入金属钠完全反应,恰好生成只含 NaCl 和 NaAlO2
的澄清溶液,则加入金属钠的质量是( )
A.3.45 g B.2.30 g3
C.1.15 g D.0.575 g
解析:根据原子守恒,加入金属钠的物质的量等于氯元素和铝元素物质的量之和,即为 0.1 L×0.250
mol·L-1×4=0.1 mol,其质量为 2.30 g。
答案:B
例 3.下列各组中两种浓溶液相混合时既无沉淀析出又无气体放出的是( )
A.Ba(HCO3)2、NaHSO4 B.NaHCO3、Al2(SO4)3
C.Mg(HCO3)2、CaCl2 D.Na2SiO3、HCl
解析:A 项中反应为 Ba(HCO3)2+2NaHSO4===Na2SO4+BaSO4↓+2H2O+2CO2↑,既有沉淀产生,
又有气体放出;B 项中反应为 Al3++3HCO-3 ===Al(OH)3↓+3CO2↑,既有沉淀产生,又有气体放出;D
项中 SiO2-3 +2H+===H2SiO3↓,有沉淀产生。
答案:C
例 4.锌与 100 mL 18.5 mol·L -1 的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甲 33.6 L(标准状
况)。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 1 L,测得溶液的 pH=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反应中共消耗 1.8 mol H2SO4
B.气体甲中 SO2 与 H2 的体积比为 41
C.反应中共消耗 97.5 g Zn
D.反应中共转移 3 mol 电子
解析:反应前 n(H2SO4)=1.85 mol,反应后剩余 H2SO4 为 0.05 mol,推知气体甲应该是 Zn 与浓 H2SO4
反应产生的 SO2 及 Zn 与稀 H2SO4 反应产生的 H2 的混合气体。设生成 SO2、H2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x mol、y
mol,则有:x+y=1.5,根据反应:Zn+2H2SO4(浓)===ZnSO4+SO2↑+2H2O,Zn+H2SO4(稀)===ZnSO4+
H2↑,得 2x+y=1.8,解得 x=0.3,y=1.2。n(SO2)/n(H2)=0.3 mol/1.2 mol=1/4。反应中消耗 Zn 的质量=
1.5 mol×65 g/mol=97.5 g。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2×1.5 mol=3 mol。综合上述知选项 B 错误。
答案:B
例 5.右图中横坐标为加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纵坐标为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下列选项编号对应的
曲线编号错误的是( )
A.向 NaAlO2 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至过量
B.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 CO2 至过量
C.向含有盐酸的 AlCl3 溶液中滴入 NaOH 溶液至过量
D.向含有等物质的量的 Ca(OH)2、KOH 的混合溶液中通入 CO2 至过量
解析:根据 AlO-2 +H++H2O===Al(OH)3↓、Al(OH)3+3H+===Al3++3H2O,A 对;根据 Ca(OH)2+
CO2===CaCO3↓+H2O、CaCO3+CO2+H2O===Ca(HCO3)2,B 对;根据 H++OH-===H2O、Al3++3OH-
===Al(OH)3↓、Al(OH)3+OH-===AlO-2 +2H2O,C 对;D 项中产生沉淀和沉淀的量不变时消耗的 CO2 相
等,D 错。
答案:D
例 6.将一定量的镁和铜组成的混合物加入到稀硝酸中,金属完全溶解(假设反应中还原产物只有 NO)。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 3 mol/L NaOH 溶液至沉淀完全,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比原合金的质量增加 5.1 g。
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当生成的沉淀量达到最大时,消耗 Na OH 溶液的体积 V≥ 100 mL4
B.当金属全部溶解时收集到 NO 气体的体积一定为 2.24 L
C.参加反应的金属的总质量为 9.6 g>m>3.6 g
D.当金属全部溶解时,参加反应 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一定是 0.4 mol
解析:沉淀增加的质量为 OH-的质量,则 n(OH-)= 5.1 g
17 g/mol=0.3 mol,因此当沉淀量达到最大时,
消耗 NaOH 溶液的体积最少为0.3 mol
3 mol/L=0.1 L,A 对;根据 Cu(OH)2、Mg(OH)2,则 n(Cu)+n(Mg)=1
2n(OH
-)=0.15 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 2n(Cu)+2n(Mg)=3n(NO),则 n(NO)=0.15 mol×2× 1
3=0 .1 mol,
则收集到 NO 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 2.24 L,B 错;假设混合物全部为 Mg,则金属总质量为 0.15 mol×24
g·mol-1=3.6 g,假设混合物全部为 Cu,则金属总质量为 0.15 mol×64 g·mol-1=9.6 g,故参加反应的金属
的总质量为 9.6 g>m>3.6 g,C 对;Mg 和 Cu 与稀硝酸的反应可以写为 3M+8HNO3===3M(NO3)2+2NO↑+
4H2O,参加反应的 n(HNO3)=4n(NO)=0.4 mol,D 对。
答案:B
例 7.铁单质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钢铁在空气中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由于氧化性 Fe3 + >Cu2 + ,氯化铁溶液常用作印刷电路铜板腐蚀剂,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
(3)硫酸铁可作絮凝剂,常用于净水,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在
使 用 时 发 现 硫 酸 铁 不 能 使 酸 性 废 水 中 的 悬 浮 物 沉 降 而 除 去 , 其 原 因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磁铁矿是工业上冶炼铁的原料之一,其原理是 Fe3O4+4CO =====高温
3Fe+4CO2,若有 1.5 mol Fe3O4
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5)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其有无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陈述Ⅲ
A
铁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
素 铁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材料 Ⅰ对;Ⅱ对;有
B
常温下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
气
高温下氢气能还原氧化铁得到
铁 Ⅰ对;Ⅱ对;无
C 铁属于过渡元素 铁和铁的某些化合物可用作催
化剂 Ⅰ错;Ⅱ对;无
D
在空气中铁的表面能形成致密
的氧化膜 铁不能与氧气反应 Ⅰ对;Ⅱ对;有
解析:(4)1 mol Fe3O4 参与反应时,需 4 mol CO,根据 4 mol CO 可得转移 8 mol 电子,所以 1.5 mol Fe3O4
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1.5×8 mol=12 mol。(5)选项 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Al 元素,
而不是 Fe 元素,由于铁是活泼金属,需通过冶炼方法获得,所以 Fe 不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材料,陈述
Ⅰ、Ⅱ错误,且二者没有因果关系。选项 B,Fe 能与稀 H2SO4 发生置换反应而产生 H2,但在高温条件下,
H2 还原性很强,又能还原 Fe2O3 而得 Fe,所以Ⅰ、Ⅱ均正确,二者无因果关系。选项 C,铁是过渡元素的
说法正确。选项 D,铁在空气中不能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且 Fe 可与纯净的 O2 反应生成 Fe3O4。
答案:(1)O2+2H2O+4e-===4OH-
(2)2Fe3++Cu===2Fe2++Cu2+
(3)Fe3++3H2O Fe(OH)3(胶体)+3H+ 酸性环境中,H+抑制了铁离子的水解,无法生成氢氧化
铁胶体
(4)12 mol (5)B
5
例 8.现有由等质量的 NaHCO3 和 KHCO3 组成的混合物 a g 与 100 mL 盐酸反应。(题中涉及的气体体积
均以标准状况计,填空时可用带字母的式子表示,可不化简)
(1)该混合物中 NaHCO3 和 KHCO3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2)如果碳酸氢盐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盐酸中的 HCl 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3)如果盐酸过量,生成 CO2 的体积是________L。
(4)如果反应后碳酸氢盐有剩余,盐酸不足量,要计算生成 CO2 的体积,还需要知道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该混合物中 NaHCO3 和 KHCO3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2
84:a/2
100=100:84=25:21。(2)如
果碳酸氢盐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则 n(HCl)=n(NaHCO3)+n(KHCO3)=( a
168+
a
200)mol。(3)如果盐酸过量,则 n(CO2)=n(NaHCO3)+n(KHCO3),故 V(CO2)=( a
168+ a
200)×22.4 L。(4)如
果反应后碳酸氢盐剩余,则 n(CO2)=n(HCl),要计算 CO2 的体积,还需要知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答案:(1)100:84(或 25:21)
(2)a/168+a/200(或 23a/2100)
(3)22.4×(a/168+a/200)(或 22.4×23a/2100)
(4)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专题演练】
(时间 90 分钟,满分 100 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 48 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
1.红珊瑚栖息于 200~2000 米的海域,产于台湾海峡、南中国海,它与琥珀、珍珠被统称为有机宝
石.在中国,珊瑚是吉祥富有的象征,一直用来制做珍贵的工艺品.红珊瑚是无数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大
量堆积形成的干支状物,其红色是因为在海底长期积淀某种元素,该元素是
( )
A.Na B.Fe C.Si D.Cu
解析:红珊瑚是无数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大量堆积形成的干支状物,而 Fe(OH)3 是红褐色物质,NaOH
是易溶于水的,Cu(OH)2 是蓝色的,硅酸盐也不是红色的,故只有 B 正确.
答案:B
2.美国科学家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宣布发现了铝的“超级原子”结构——Al13 和 Al14. 已知这
类“超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40 个时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Al13、Al14 互为同位素
B.Al13 超原子中 Al 原子间通过离子键结合6
C.Al14 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42,与第ⅡA 族元素原子的性质相似
D.Al13 和 Al14 都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容易失去电子生成阳离子
解析:Al13 和 Al14 都是由多个 Al 原子构成的超原子,不是 Al 的同位素;Al13 超原子中铝原子间是 通
过金属键结合的,不是离子键;Al14 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3×14=42 个价电子,比稳定结构(40 个最外层
电子)多 2 个电子,应与ⅡA 族元素性质相似;Al13 具有 3×13=39 个最外层电子,比稳定结构少 1 个电子,
容易得到 1 个电子,应与卤素性质相似,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答案:C
3.如图所示装置,试管中盛有水,气球 a 盛有干燥的固体过氧化钠颗粒,U 形管中注有浅红色的水
已知,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是放热的.将气球用橡皮筋紧缚在试管口,实验时将气球中的固体颗粒抖落到试
管 b 的水中,将发生的现象是
( )
A.U 形管内红色褪去 B.试管内溶液变红
C.气球 a 被吹大 D.U 形管水位 dd,④e>b,而据⑤判断 c 应为碱金属元素,故 c 最活泼,
综合分析比较得出:c>a>d>e>b,故选 B.
答案:B
14.将 5.4 g Al 投入到 200.0 mL 2.0 mol/L 的某溶液中有氢气产生,充分反应后有金属剩余.该溶液可
能为
( )
A.HNO3 溶液 B.Ba(OH)2 溶液
C.H2SO4 溶液 D.HCl 溶液
解析:n(Al)= 5.4 g
27 g/mol=0.2 mol,n(H2SO4)=0.4 mol,n(HCl)=0.4 mol,但 H2SO4 是二元酸,而 HCl
是一元酸,和 0.2 mol Al 反应,H2SO4 过量,HCl 不足,n[Ba(OH)2]=0.4 mol,可知与 Al 反应时,Ba(OH)2
过量不会有金属剩余.A 中 Al 与 HNO3 反应无氢气产生,B 中 Ba(OH)2 过量,2Al+2OH-+2H2O===2AlO
-2 +3H2↑,C 中 H2SO4 过量,所以选 D.
答案:D10
15.(2009·常州模拟)将铁片投入下列溶液中,不放出气体,并且 Fe 片质量减轻的是( )
A.CuSO4 B.H2SO4 C.AgNO3 D.FeCl3
解析:A 项中 Fe 置换出 Cu 而使 Fe 片质量增大;B 项中产生气体;C 项中 Fe 置换出 Ag 而使 Fe 质量
增大;D 项发生反应:Fe+2FeCl3===3FeCl2 而符 合条件,故选 D.
答案:D
16.(2009·湖北宜昌高三调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向过量稀硫酸中加入除去油污的废铁屑,是制备硫酸亚铁的可行方案
B.向碳酸钠粉末中加入乙二酸溶液,生成大量气泡,说明乙二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C.向铝屑与硫酸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是制备氢氧化铝的最佳方案
D.在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含量时,将 CuSO4 晶体加热至晶体完全变白色后,在空气中冷却后称
量
解析:过量稀硫酸与废铁屑(含氧化铁)反应生成的硫酸亚铁中混有硫酸铁,产品不纯,应加入过量铁
屑,A 错;根据强酸制弱酸原理知,乙二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B 正确;
硫酸与铝反应生成硫酸铝,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因为氢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不易
控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量,C 错;硫酸铜在空气中冷却时吸收空气中水分,使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
含量偏低,D 错.
答案:B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52 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6 小题,共 52 分)
17.(8 分)国务院强调“南水北调”工程必须坚持“三先三后”的原则.在调水工程中,沿途工业污
水的任意排放是造成水质恶化的最大隐患.检测某工厂废液中,含有大量的 Mg2+、Al3+、Cu2+、Ag+.试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废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一种阴离子是________(选填序号).
A.SO2-4 B.NO-3 C.Cl- D.CO2-3
(2)检验废液中铝元素的含量,需将其从废水样品中分离出来,所用的试剂可以是________,铝元素发
生变化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回收废液中的金属银,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
若依该方案获得银 108 g,为保证不污染环境和氯气的循环利用,理论上应提供标准状况下的氢气
________L.
解析:(1)SO2-4 、Cl-与 Ag+不共存;CO 2-3 与 Cu2+、Ag+、Mg2+、Al3+都不共存.(2)利用 Al(OH)311
的两性将 Al 元素从废水样品中分离出来.
(3)根据题中转化关系图,2Ag~Cl2~H2
即 n(H2)=1
2n(Ag)=1
2× 108 g
108 g/mol=0.5 mol
V(H2)=0.5 mol×22.4 L/mol=11.2L
答案:(1)B (2)NaOH 溶液 Al3++4OH-===AlO-2 +2H2O (3)11.2
18.(8 分) KHCO3 溶液中含溶质 20 g,加入一定质量的单质或化合物 X,恰好使溶液中溶质只有 K2CO3,
请你填写出 X 可能的化学式和质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要让 KHCO3 转化为 K2CO3,则应加入碱或能生成碱的物质,再考虑不引入新的杂质,则应加
入 K 或 K 的化合物. 故可加入 K、K2O、KOH、K2O2 或 KO2 等物质.
答案:(1)K 7.8 g (2)K2O2 11 g (3)K2O 9.4 g (4)KOH 11.2 g(若考虑 KO2 也正确)
19.(10 分)中学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将 D 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得到以 F 为分散质的红褐色胶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褐色胶体中 F 粒子直径大小的范围:________.
(2)A、B、H 的化学式:A__________、B__________、
H________.
(3)①H2O2 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
②写出 C 的酸性溶液与双氧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鉴定 E 中阳离子的实验方法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 C 溶液中加入与 C 等物质的量的 Na 2O2 ,恰好使 C 转化为 F,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以红褐色胶体 F 是 Fe(OH)3 为突破口,再根据 Fe(OH)3 的生成和性质可推知:A 为 Fe,B 为
FeS,C 为 FeSO4,D 为 Fe2(SO4)3,E 为(NH4)2SO4,H 为稀 H2SO4.
答案:(1)1~100 nm12
(2)Fe FeS H2SO4(稀)
(3)①H ·× O
¨
¨ ∶O
¨
¨
·× H
②2Fe2++H2O2+2H+===2Fe3++2H2O
(4)取少量 E 于试管中,用胶头滴管滴入 NaOH 溶液,加热试管,在试管口放一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观察到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证明 E 中有 NH +4 存在
(5)4Fe2++4Na2O2+6H2O===4Fe(OH)3↓+O2↑+8Na+
20.(8 分)(2009·安徽合肥高三质检)等物质的量混合的 NaHCO 3 和 KHCO3 的混合物 4.60 g,与 1.00
mol/L 的盐酸反应.
(1)试分析,欲求标准状况下生成的 CO2 气体的体积,还需要什么数据________(用 a 表示,并注明单
位).
(2)利用所确定的数据,求标准状况下 CO2 气体的体积(填写下表):
所需数据取值范围 生成 CO2 气体的体积
盐酸不足量时
盐酸足量时
(3)若 NaHCO3 和 KHCO3 的物质的量不相等,则 4.60 g 的混合物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时,标准状况下
生成的 CO2 气体的体积大于________L,小于________L.
解析:(1)欲求标准状况下生成 CO2 气体的体积,还需知道盐酸的体积.(2)由题干数据知 n(NaHCO3)=
n(KHCO3)=0.0250 mol,则 n(HCO-3 )=0.0500 mol,当盐酸量不足时,n(H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