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专题十】化学综合实验与探究
【考点突破】
综合实验与探究试题是二卷必考的三道大题之一。解答实验填空或简答题要求做到要点化,条理清晰,
表达规范。在历年的阅卷工作中,却发现而不少考生出现以下三大问题:
①会而不对:主要表 现在解题思路上,或考虑不全,或书写不准,最后答案是错的;
②对而不全:主要表现在思路大致正确,但丢三拉四,或遗漏某一答案,或讨论不够完备,或是以偏概全
或出现错别字;
③全而不精:虽面面俱到,但语言不到位,答不到点子上。
凡此种种,多是由于答题时一系列的不规范所致。因此,参加高考,在答题时必须自始至终地时时、处处
规范,以求最大限度地减少非知识性失分,力争做到“你认为会的应该是对的,你认为对的应该是全对的”。
在今后的复习中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①注重语言的逻辑性,做到言简意赅。②注意化学用语的有效使
用,切忌词不达意、言不由衷。③所答内容 的内涵要严格与设问一致。
【精题精讲】
例 1.(2011 年汕头二模理综化学试题)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在实验时把 SO2 通入装有 BaCl2 溶液的
试管中,出现了白色浑浊物。
(1)实验小组的同学查阅了工具书上的相关数据,经过计算推导得出:即使把 SO2 通入 BaCl2 溶液中至饱
和,也不可能生成 BaSO3,故白色浑浊物只能是 BaSO4。你认为所查阅的数据为:SO2 饱和溶液中各离子
的浓度、SO2 的溶解度以及 。
(2)小组同学对白色浑浊物成分及产生原因进行了各种合理的假设,并分别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如下:
假设 实验验证方法及现象
假设 1 白色浑浊物是 BaSO3。
。
假设 2 白色浑浊物是 BaSO4,造成原因是
。
把 BaCl2 溶液煮沸,冷却后滴加苯液封,再通入
SO2。出现轻微浑浊。
假设 3 白色浑浊物是 BaSO4,造成原因是
。
反应开始前,先向制取 SO2 的装置中通入纯净的
CO2,再把产生的 SO2 通入 BaCl2 溶液中 。不出
现浑浊。
请把上表填充完全。
(3)写出在验证假设 2 的实验时,溶液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4)请你再提供一种假设。白色浑浊物是 BaSO4,造成原因是 。
【解析】本题的假设及验证过程以填空的形式给出,减小了试题的难度,故在答题时可利用题中信息。产
生白色浑浊物的原因可能是氯化钡溶液中含有碱性物质、氧化性物质或二氧化硫气体中混有氧气等。
【答案】(1)BaSO3 的溶度积或 BaSO3 的 溶解度或 Ksp(BaSO3)(只答出一种即可)
(2)
假设 1 在白色浑浊物中加入过量盐
酸,变澄清
假设 2 BaCl2 溶液中溶解的氧气把亚硫酸氧化成硫酸2
假设 3 SO2 中混有空气,把亚硫酸氧化成硫酸
( 3 ) 2SO2 +O2 +2H2O = 2H2SO4 或 SO2 +H2O =H2SO3 、 2H2SO3 + O2 = 2H2SO4 、 H2SO4 +
BaCl2=BaSO4↓+2HCl (三种答对两即可)
(4)BaCl2 溶液中混有 Ba(OH)2 或含有 Ba(NO)3、HNO3、H2O2、Fe3+等均可。
例 2.(2011 年河南省五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联合考试)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图示实验装置(图中省
略了夹持仪器)来测定某铁碳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
(1)m g 铁碳合金中加入过量浓硫酸,未点燃酒精灯前,A、B 均无明显现象,其原因是:①常温下碳与
浓硫酸不反应;②_____________。
(2)写出加热时 A 中碳与浓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3)B 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C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4)待 A 中不再逸出气体时,停止加热,拆下 E 并称重,E 增重 b g。则铁碳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____。
(5)甲同学认为利用此装置测得铁的质量分数偏大,请你写出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
(6)最后对所得测量结果进行评价,小组内有同学提出,本套装置在设计上存在多处缺陷而导致实验结
果不准确,其中会导致铁质量分数测量值偏低的是(任答一条即可)
_____________。
【解析】本实验的原理为测定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据此求出碳的质量,进一步求出铁碳合金中铁的质量
分数。本题的考查点就在测定二氧化碳的含量上,第一需要排除二氧化硫的干扰,这就需要吸收二氧化硫、
并且证明二氧化硫已经除尽,本题在设计上存在这一缺陷;第二是保证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碱石灰吸收、
称量,这就需要用惰性气体(如氮气)将装置中的气体赶出,而该实验的设计在这一点上也存在缺陷。
(4)产生二氧化碳 bg,根据碳守恒
【答案】
例 3.(北京市西城区 2011 年高三二模试卷)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进行
实验研究。3
请回答:
(1)用上述装置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①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②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以生成 9.0 mL 气体为计时终点,结果为 。
序号 V ( H2SO4 )
/mL
C(H2SO4)/mol·L-1 t/s
I 40 1 t1
II 40 4 t2
比较实验 I 和Ⅱ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实验过程中,对量气管的操作是 。
③若将锌片换成含杂质的粗锌片,且控制其他条件使其与上述实验完全一致,所测得的反应速率均大于上
述实验对应的数据。粗锌片中所含杂质可能是(填序号) 。
A.石墨 b.银 c.铜 d.沙粒(二氧化硅)
(2)用上述装置验证生铁在潮湿空气中会发生吸氧腐蚀。
①圆底烧瓶中的试剂可选用(填序号) 。
a.NaOH 溶液 b.C2H5OH c.NaCl 溶液 d.稀硫酸
②能证明生铁在潮湿空气中会发生吸氧腐蚀的现象是 。
【解析】(1)②对量气管读数时,要注意调整左右两管的液面高度相平,且视线与液面相平。③由反应速
率大于上述实验对应的数据可知所含杂质必能与锌形成原电池,是反应速率增大。
(2)钢铁在中性或弱碱性环境中易发生吸氧腐蚀,吸氧腐蚀消耗氧气,故量气管右端液面下降,左端液
面上升。
【答案】
例 4.(东莞高级中学 2011 届高三校二模理综测试)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次氯酸钠溶液的性质时发现:
往过量 FeSO4 溶液中滴入几滴 NaClO 溶液,并加入适量硫酸,溶液立即变黄。请你协助他们完成该反应还
原产物的探究。
(1)甲同学推测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为 Cl2;乙同学推测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为 。
(2)你认为甲同学的推测是否正确? (填“正确”或“不正确”)。请用简要的文字或离子方程式
说明理由 。
根据乙同学的推测,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1 2t t>4
(3)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乙同学的推测(还原产物)是否正确。要求在答题卡上按下表格式写
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 1:
步骤 2:
【解析】NaClO 中氯元素为+1 价,故其还原产只可能为氯气或 Cl- 。而验证乙同学结论正确只需要验证
有 Cl-生成即可,验证时应该先排除 SO42-的干扰。
【答案】(1)Cl-
(2)不正确 因为 FeSO4 过量,反应中有剩余,Cl2 能将 Fe2+继续氧化,因此还原产物不可能为 Cl2
(或 2Fe2++Cl2=2Cl-+2Fe3+)
2Fe2+ +ClO-+2H+=2Fe3++Cl-+H2O
(3)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 1:取上述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 A 中,滴加
过量 Ba(NO3)2 溶液,静置。(2 分)
有白色沉淀生成(1 分)
步骤 2:取试管 A 中的上层清液于试管 B 中,滴几滴
稀 HNO3 和 几滴 AgNO3 溶液。(2 分)
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乙同学的推
测正确(1 分) ;若没有白色沉淀
生成,则乙同学的推测不正确(1
分)。
例 5.(泰州市 2011 届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将 CuSO4 溶液与 Na2CO3 溶液混合
会产生蓝绿色沉淀。他们对沉淀的组成很感兴趣,决定采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 1:所得沉淀为 ;
猜想 2:所得沉淀为 ;
猜想 3:所得沉淀为碱式碳酸铜[化学式可表示为 mCu (OH)2·nCuCO3]。
查阅资料获知,无论是哪一种沉淀受热均易分解(假设均不含结晶水)。
【实验探究】
步骤 1:将所得悬浊液过滤,先用蒸馏水洗涤,再用无水乙醇洗涤,风干。
步骤 2:取一定量所得固体,用如下装置(夹持仪器未画出)进行定性实验。
能证明猜想 1 成立的实验现象是 。
【问题讨论】
(1)检查上述虚线框内装置气密性的实验操作是:关闭 K, 。
(2)若在上述装置 B 中盛放无水 CaCl2,C 中盛放 Ba(OH)2 溶液,还可测定所得沉淀的组成。
①C 中盛放 Ba(OH)2 溶液,而不使用澄清石灰水的原因是 。
②若所取蓝绿色固体质量为 27.1 g,实验结束后,装置 B 的质量增加 2.7 g,C 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为 19.7
g。则该蓝绿色固体的化学式为 。
【解析】问题讨论中的(2)②,无论是 Cu(OH)2、CuCO3 ,还是二者兼有,加热后最后都残留 CuO。
蓝绿色固体
碱石灰
K
A B C D
无水 CuSO4 澄清石灰水(
N25
n(H2O)= 2.7g
18g·mol-1=0.15mol
n(CO2)=
19.7g
100g·mol-1=0.1mol
n(CuO)=
27.1g - 2.7g - 0.1mol × 44g·mol-1
80g·mol-1 =0.25mol
故 该 蓝 绿 色 沉 淀 写 成 氧 化 物 形 式 为 : 5CuO · 2CO2 · 3H2O , 或 者 写 成 Cu5(OH)6(CO3)2 或
2CuCO3·3Cu(OH)2。
【答案】【提出猜想】Cu(OH)2 CuCO3
【实验探究】
B 中白色固体变蓝,C 中无明显现象(若猜想 1 所得沉淀为 CuCO3,则实验现象为 B 中无明显现象,C 中
产生白色沉淀)
【问题讨论】
(1)用酒精灯微热硬质玻璃管,若 C 中有气泡逸出,撤去酒精灯冷却一段时间后,C 中导管内形成水柱,
则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①Ba(OH)2 溶解度大于 Ca(OH)2,充分吸收 CO2;BaCO3 的摩尔质量大于 CaCO3,测量误差小
②Cu5(OH)6(CO3)2[或 2CuCO3·3Cu(OH)2]
例 6.(海南省海口市 2010-2011 学年高三高考调研测试(二))某兴趣小组在网上收集到如下信息:
钾、钙、钠、镁等活泼金属都能在 CO2 气体中燃烧。他们对钠在 CO2 气体中燃烧后生成的白色物质进行了
如下探究:
【实验】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到盛有装满 CO2 的集气瓶中,钠在其中继续燃烧至完全,反应后冷却,瓶底
附着黑色颗粒,瓶壁上粘附着白色物质。
(1)通过钠在 CO2 气体中燃烧的实验,你认为物质燃烧的条件是 。
(2)实验室不小心发生钠着火,下列灭火方法正确的是
A.用水扑灭 B.用泡沫灭火器扑灭
C.用干粉灭火器扑灭 D.用干燥的砂子扑灭
【提出假设】
假设 1:白色物质是 Na2O。
假设 2:白色物质是 Na2CO3。
假设 3:白色物质是 Na2O 和 Na2CO3 的混合物。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该小组对燃烧后生成的白色物质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方案 1
取少量白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适
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
其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成红色 白色物质为 Na2O
① 取少量白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
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
向其中加入过量的 BaCl2 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方案 2
② 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
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无明显现象
【思考与交流】
(3)甲同学认为方案 1 得到的结论不正确, 其理由是 。
(4)乙同学认为方案 2 得到的结论正确,白色物质为 。理由是 。
(5)写出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6)丙同学认为白色物质有可能是氢氧化钠。你是否同意丙同学的观点,并简述理由: 。6
【答案】
(2)D
(3)Na2CO3 溶液显碱性,也会使酚酞变红
(4)Na2CO3 方案 2 的①中出现的白色沉淀是 BaCO3,所以燃烧后的白色物质中有 Na2CO3,②中滴加
无色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说明燃烧后的白色产物中没有 Na2O。
(5)4Na+3CO2====2Na2CO3+C
(6)不同意。因为反应物中无氢元素(或违背质量守恒定律)
例 7.(2011 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工业制得的氮化铝(AlN)产品中常含有少量
Al4C3、Al2O3、 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分别测定氮化铝(AlN)样品中 AlN 和 Al4C3,的质量分数
(忽略 NH3 在强碱性溶液中的溶解)。
(1)实验原理
①Al4C3 与硫酸反应可生成 CH4;
②AlN 溶 于 强 酸 产 生 铵 盐 , 溶 于 强 碱 生 成 氨 气 , 请 写 出 AlN 与 NaOH 溶 液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
(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3)实验过程
①连接实验装置,检验装置的气密性。称得 D 装置的质量为 ,滴定管的读数为 mL。
②称取 x g AlN 样品置于锥形瓶中;塞好胶塞,关闭活塞 ,打开活塞 ,通过分液漏斗加入稀硫
酸,与烧瓶内物质充分反应。
③待反应进行完全后,关闭活塞 ,打开活塞 ,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过量 (填化学式),与烧瓶
内物质充分反应。
④ (填入该步应进行的操作)。
⑤记录滴定管的读数为 mL,称得 D 装置的质量为 ,
(4)数据分析
①AlN 的质量分数为 。
②若读取滴定管中气体的体积时,液面左高右低,则所测气体的体积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
响”)。
③ 的质量分数为 。(该实验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为 )。
【解析】(1)AlN 与强酸、强碱的反应实质上是 AlN 先与水发生水解反应,生成 Al(OH)3 和 NH3,生成物
然后再分别与强酸或强碱反应。
(2)从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上看,本实验的原理是用足量硫酸与样品中 Al4C3 完全反应,量取生成的甲烷
气体,从而可测得 Al4C3 的百分含量;用足量 NaOH 溶液与样品中 AlN 完全反应,充分吸收生成的氨气,
并称量其质量,从而求得 AlN 的质量分数。为了保证生成的氨气全部被吸收,实验装置设计了 K2 这一活
塞和导 管,目的就是反应后从此处通入惰性气体将氨气排除被充分吸收。根据氮原子的守恒,氨气的物质
C
y g a
b z g
3C4Al mV7
的量等于 AlN 的物质的量,可求得 AlN 的质量分数;根据碳原子的守恒,Al4C3 的物质的量等于甲烷的物
质的量的三分之一,可求得 Al4C3 的质量分数。
【答案】(1)AlN+NaOH+H2O=NaAlO2+NH3↑
(3)②K2、K3 K1
③K1(1 分),K3(1 分),NaOH
④打开 K2, 通入空气一段时间
(4)① ×100%
②偏小
③ ×100%
8.(蚌埠市 2011 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决
定把铝片放入硫酸铜的水溶液中进行实验,以验证铝和铜的活动性顺序。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分工,甲同学
取一定量的无水硫酸铜粉末加到一定量的蒸馏水中溶解,发现溶液变浑浊,加水稀释仍然浑浊。
(1)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
(2)请你给出配制此溶液的建议 。
(3)经过小组讨论后,终于配制成澄清溶液。甲同学截取一段铝片放入盛有该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观
察,一开始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铝片表面先变 ,随后溶液颜色变浅并在铝片表面
沉积一层疏松的红色物质。
(4)乙同学认为将铝片放入前应 ,并重做此实验,除发现跟甲同学一样的现象外,还
看到有气泡产生,于是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欲望。
【提出问题】该气体是什么呢?
【猜想】①甲同学认为可能是氢气 ②乙同学认为可能是二氧化硫。
【查资料】铜盐溶液中,溶液的 pH 决定溶液中 Cu2+浓度大小,通过查资料得到如下数据(Cu2+浓度小于
1.0×10-5mol L-1 时忽略不计):
Cu2+/mol L-1 0.1 0.01 0.001 0.0001 0.00001
溶液 pH 4.7 5.2 5.7 6.2 6.7
【方案设计】同学们设计方案逐一加以验证:
① ;
② 。
【讨论交流】你觉得还可以通过什么操作验证 Al 和 Cu 的活动性 。
【解析】在配制易水解的强酸弱碱盐时,为了防止水解,通常将该盐溶于对应的酸中,然后加蒸馏水稀释。
验证可氢气可根据其可燃性做爆鸣实验,验证二氧化硫可根据其还原性或漂白性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
品红试液中。
【答案】(1)硫酸铜水解生成氢氧化铜沉淀,CuSO4+2H2O C u ( O H ) 2 ↓ +H2SO4
(2)取硫酸铜粉末加入少量硫酸再加适量蒸馏水稀释
(3)暗
(4)先用砂纸打磨光亮
【方案设计】①将产生的气体收集到小试管中,做爆鸣气实验
②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观察是否褪色(或其他合理的答案)
【讨论交流】分别取铜片和铝片,加入稀盐酸中观察(或其他合理的答案)
9.(2011 年潮州市二模理综化学试题)纯碱、烧碱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利用右下图所示装置可间接证明二氧化碳与烧碱溶液发生了反应:将 A 与 B 连
接 , 打 开 止 水 夹 , 将 胶 头 滴 管 中 的 液 体 挤 入 烧 瓶 , 此 时 的 实 验 现 象
x
yz
17
)(41 −8
是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_。
(2)向 100 mL2 mol/L 的 NaOH 溶液中通入一定量 CO2,充分反应后将溶液在一定条件下蒸发结晶,得
到少量的白色固体。试设计实验确认该白色固体的成分。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 1:该白色固体为 NaOH 和 Na2CO3;
假设 2:该白色固体为只有 Na2CO3;
假设 3:该白色固体为只有 NaHCO3;
假设 4:该白色固体为________ ____。
②基于假设 1,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证明固体的成分是 NaOH 和 Na2CO3。请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及
预期现象和结论。(步骤可不填满也可增加)
限选实验试剂及仪器: 1moL·L–1HCl 溶液、1mol·L–1 MgCl2 溶液、0.5moL·L–1BaCl2 溶液、1mol·L–1 Ba(OH)2
溶液、甲基橙试液、酚酞试液、试管、胶头滴管、过滤装置。
【 解
析】 要
验 证
NaOH 和 Na2CO3 同时存在,根据题中所给试剂,要首先利用中性溶液 BaCl2 检验出碳酸钠,并将碳酸根
离子全部沉淀,再通过检验溶于的 pH 来确定是否含有 NaOH。
【答案】(1)水沿导管由广口瓶进入烧瓶(或:水倒吸进入烧瓶)
2OH–+CO2=CO32–+H2O(或 OH–+CO2=HCO3–)
(2)Na2CO3 和 NaHCO3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 1: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水
溶解,再加 0.5moL·L–1BaCl2 溶液至过量(2 分)
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固体中含有 Na2CO3;
(2 分)
步骤 2:过滤,取少量滤液(或:静置,用胶
头滴管取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再向试管
中滴加 1~2 滴酚酞试液(2 分)
溶液变红色,说明固体中含有 NaOH(2 分)
【专题演练】
1.用以下三种途径来制取相同质量的硝酸铜:①铜与浓硝酸反应;②铜与稀硝酸反应;③铜与氧气反应
生成 CuO,CuO 再与稀硝酸反应。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所消耗的硝酸的量:①>②>③
B.对环境造成的危害,③最小
C.因铜与浓硝酸作用最快,故制取硝酸铜的最佳途径是①
D.三种途径所消耗的铜的质量相等
解析:三种途径制取硝酸铜的反应分别为:①Cu+4HNO 3(浓)===Cu(NO 3)2+2NO2↑+2H 2O,②3Cu+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 1:
步骤 2:
步骤 3:9
8HNO3(稀)===3Cu(NO3)2+2NO↑+4H2O,③2Cu+O2 =====
△
2CuO、CuO+2HNO3===Cu(NO3)2+H2O。所
消耗的硝酸的量:①>②>③,A 对;途径③没有有毒气体产生,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最小,B 对;途径③
消耗的硝酸最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最小,为制取硝酸铜的最佳方案,C 错;三种途径消耗的铜的质量相
等,D 对。
答案:C
2.下述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编号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将 AlCl3 溶液蒸干灼烧 制备 Al2O3
B.
向沸水中滴加几滴 FeCl3 饱和溶液,继续
加热至红褐色 制备 Fe(OH)3 胶体
C.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 H2SO4,将产生的气体
通入澄清石灰水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 CO2-3
D.
相同温度下,测定浓度均为 0.1 mol·L-1
的 Na2CO3 和 CH3COONa 溶液的 pH
比较 CH3COO-和 CO 2-3 结合 H+的能力
强弱
解析:若溶液中含有 HCO -3 或 SO2-3 、HSO -3 等,也会出现同样的现象,故 C 错误。
答案:C
3.为证明 SO2 与 Ba2+只有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形成 BaSO3 沉淀,可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
A.将 SO2 通入 Ba(OH)2 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B. 将 SO2 通入 Ba(NO3)2 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C. 将 SO2 分别通入 BaCl2 溶液、BaCl2 和 HCl 的混合溶液、Ba(OH)2 溶液中,只有 Ba(OH)2 溶液中有白色
沉淀生成
D. 将 SO2 通入 BaCl2 与 NH3 的混合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解析:A、D 项实验可证明在碱性条件下 SO2 能与 Ba2+作用形成沉淀,但不能排除在非碱性条件下也能形
成沉淀;B 项中则是在酸性(SO2 溶解后生成 H2SO3 使溶液呈酸性)条件下,NO -3 将 SO 2-3 氧化成 SO2-4 ,从
而形成 BaSO4 沉淀;C 项中分别在中性、酸性和碱性条件下进行实验,从而能得出结论。
答案:C
4.向某无色溶液 Q 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后,产生白色沉淀 P,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对此现象,甲、
乙两位同学分别提出自己的看法。
甲:原溶液中一定有 Ag+。乙:原溶液中一定有 SiO2-3 。丙同学通过对甲、乙两位同学的观点进行分析后
提出了如下的方案,用于确定溶液中到底是含有 Ag+还是含有 SiO2-3 ,其中肯定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操作 将 P 置 于 浓 氨 水
中 测量溶液 Q 的 pH
将 P 置 于 NaOH
溶液中
向溶液 Q 中加足
量硝酸
现 象 与
结论
若沉淀不溶解,则
原溶液中含有 Ag
+
若 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