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国大典》教学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1. 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基于识字与写字: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书写速度。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2)基于阅读: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能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3)基于口语交际:与人交流能尊重和理解对方。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2. 学情分析《开国大典》这篇文章篇幅较长,学生默读一遍最快也要3分钟,朗读一遍至少要6分钟,要在课内将这么多容量的信息一下子面面俱到地加以讲解的话,恐怕是无法完成的。因此,可以从课文的重难点入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长文短教;课外从各方面了解新中国成立的相关资料,了解旧中国屈辱的历史,再一次体会当时举国上下人民当家做主的那种自豪的感情。开国大典距今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了,对小学生来说,从语言文字中去感知当时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体会人民激动、兴奋的心情与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有相当大的难度。为此,需要搜集中国人民遭受压迫、奴役的文字材料和影像资料,并在课前交流,增加感性知识;教学时可利用影像资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体会心情,激发感情,再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反复研读,以达到教学目的。3. 教材分析《开国大典》是一篇精读课文。本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0日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先讲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典礼的主体部分——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接着讲阅兵式的盛况;最后讲群众游行。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典礼、委员、协商”等词语。2.结合课文,感受开国大典中激动人心的场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根据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写作顺序和结构。评价任务:1.通过快速默读课文、学生自由回答等方式正确读写不认识的字词。(完成任务一)2.通过自由朗读,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章语言。(完成任务二)3. 结合文章和生活实际,说出自己对丁香结的理解,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完成任务三)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谈话导入学习字词 环节二自由朗读了解内容 环节三根据内容理清顺序和结构
1.谈话导入。2.快速默读全文,学习字词。3.读准字音,找出新词,对不懂的词句,可以通过上下文理解词义。(完成任务一)1.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文章描写了几个场面,用横线画出来,组内交流、讨论。2.小组汇报结果。(完成任务二) 1.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根据刚才的场面,想一想课文什么顺序进行的?2.按照着这种顺序和各个场面,我们可以把文章分为哪几个部分?
读准字音理解词语,读通句子(评价任务一) 找出场面汇报结果(评价任务二) 说出顺序和结构(评价任务三)
【板书设计 】 开国大典典礼前 升旗典礼进行顺序 开国大典 宣读公告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