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 基于识字与写字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2) 基于阅读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表达效果。在阅读中了解文章表达的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3) 基于口语交际 乐于讨论,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做出自己的判断。2.教材分析这篇精读课文是第二组以“革命岁月”为主题的第二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本文的重点是理解描写五位壮士痛击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体会五位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高尚品质。难点是领悟课文店面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3.学情分析1)基于识字写字 部分学生对汉字间架结构把握不准,需要对典型汉字做重点指导。(2)基于阅读 阅读中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抓重点词、联系上下文、自读自悟等方法进行学习。作为五年级学过的文章,学生能运用阅读、朗读方法,展开体会人物精神感情。(3)基于口语交际 学生能按要求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部分学生不爱发言,需要注意引导。学习目标1.认读生字,说说词语的意思,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初读课文,梳理课文内容。评价任务 1.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找出易错字的方法,学会本课的生字。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按照课后提纲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学习过程
学习环节
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交流谈话导入新课
活动一 . 同学们,在抗日战争时期,英雄的中华儿女,不畏强敌,同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搏斗,这期间涌现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你们可以说说你们所知道的革命英雄,如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邱少云在烈火中永生,刘胡兰舍生取义……
学生通过交流,能激发学习新课的兴趣。
环节二学习生字新词
活动一:1. 学生自学生字新词,同桌交流 2.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 (1)认读生字与写字。字音方面:注意读准平舌音和翘舌音,文中生字除“嗖”外,“斩、坠、仇”都是翘舌音;“葛”字读第三声不读第二声,“吼”的声母是“h”不是“k ”, “崎岖”的韵母也要注意区别开,注意吐字清晰。 字形方面:“葛”不要多写一竖,“昂首挺胸”的“胸”不要少写一竖。 (2 )词语解释。 斩钉截铁:比喻处事或说话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惊天动地:形容声音响亮或事业伟大。 气壮山河:形容气魄像高山那样雄伟、豪迈。居高临下:站在高处,对着低处,形容所居的地势有利。
了解课文内容。(评价任务一) 学生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评价任务一)
环节三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活动一1.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这篇课文写了五壮士一件什么事? 2.学生读后交流,教师引导概括。活动二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部分? 读后全班交流: 文章按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顺序写的。 课文可以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 1 ):接受任务第二部分( 2):诱敌上山,痛击敌人 第三部分(3 ):把敌人引上绝路 第四部分(4-5 ):引上峰顶,英勇歼敌第五部分( 6-9):壮烈跳崖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章写作方法(评价任务二)
环节四 理清课文领悟写作
活动一 默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文中哪些段落写得详,哪些段落写得简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安排?学生交流(完成目标二)
学生能通过默读、思考、交流理清课文重点,领悟课文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评价任务二)
环节五作业设计
活动一 文中的字里行间彰显着五壮士毫不畏惧、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以及他们对人民对祖国的无比热爱。 课外搜集、摘抄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看谁找得多。
学生能通过课外积累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丰富语言,加深对课文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