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要素解读
加入VIP免费下载

统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要素解读

ID:166904

大小:11.93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12-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统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语文要素解读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校园生活。由《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和《不懂就要问》三篇课文组成。本单元安排了两项语文元素的学习训练:一个是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另一个是体会习作的乐趣。 “关注”指的是关心重视,用眼睛去看某人、某事;用实际行动去对待某人、某事。 “新鲜感”百度上的解释就是以前没有接触过,现在对此很好奇。“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我的理解就是关心重视以前没有接触过的,有特色的,学生很好奇、感兴趣的词语和句子。材料一:统编新教材按计划推进到了三年级,一个新的提法映入老师们的视野:“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有新鲜感?老师不免疑惑:怎么定义?什么内涵?怎样的词语和句子才能称得上有新鲜感?有新鲜感?要想准确把握这个词语的内涵,恐怕还要从更为宏观的课程标准寻求答案。《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阅读有这样一段描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以往,我们习惯于把阅读中的重要词句形容为“好词好句”,“好词好句”是一个概述性的词汇,更多的是从文章本身的特点出发进行的梳理,缺失读者参与和感悟的内涵,可以说,它是凝固的,静止的。而有新鲜感,则更加侧重于读者个性化的体验,是变化的,灵动的。不同的读者,对于新鲜感的理解是不同的,对于词语和句子的感受也是不同的,所以呈现出来的更是五彩缤纷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有新鲜感”与“好词好句”确有相通的地方,但也有明显的区别。有新鲜感可能是好词好句,可能是生词新句,还可能是能连通学生个人生活的独特体验……有新鲜感代表的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教者须关注学生独特的个人体验,让学生以个人独特的视角审视和阅读教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建构自己的语言系统、情感系统和文化系统。当然,教师同样可以有“新鲜感”,但这仅仅是自己的“新鲜感”,不能以个人的理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只能以平等的学习伙伴身份与学生进行交流和分享,切不可大包大揽,越俎代庖。我的思考:“一千个读者就要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确,语文学习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感悟语言是一种个性化的语言感受。正因为学生的知识、背景、生活经历、情感气质等多方面的不同,所以对事物的认识理解也会千差万别,对有新鲜感的词语的关注点和关注度当然也会有所不同。对于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考,只要是学生自己的感悟,我们在课堂中,要鼓励学生的不同看法,使孩子们的个性得到发展。“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好词好句”是相通的,也是有区别的,它们有重叠的部分,就像文章中所说,“好词好句”是凝固的静止的,而“有新鲜感的词句”是变化的灵动的,它与学生的联系更加的密切,它联系着学生独特的个人体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更加关注学生独特的个人体验,而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认知所积累的这些“有新鲜感”的词句,可能更容易让学生为自己所用。材料二: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托尔斯泰认为: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而我们的部编语文教材,就抓住了这些最有用的东西给予学生。贝尔纳认为: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拦才能的发挥。所以如何落实“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一语文要素,重在方法的指导。而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是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我也遵循这一规律,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一)总结特点学生已有了两年正规的语文学习生活,他们并不是零起点,学生对于有新鲜感的词句有一定的接触,于是,我便和孩子们一起回忆:在过去两年的学习中,哪些词句给你留下新鲜感?然后加以总结、归纳如下:词             句新奇        话中有话深奥        话中有画多义        情感丰富特点        特点鲜明情绪        修辞生动准 确       修饰恰当(二)关注理解:在第一单元课文的学习中,我就带领学生找到具有这些特点的有新鲜感的词语标上三角符号,并加以理解。新奇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霎时”歌词,我们就感到很新奇,因为平时与这个意思相当的,都用的是很快立刻、马上,立即、迅速等等,表示时间的短暂。深奥孙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 “私塾”相对学生生活比较远,所以比较深奥。我们可以抓重点字“塾”通过查字典来加以理解:指旧时私人设立的教学的地方。多义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热闹”通常换成近义词来理解,是喧闹的意思,但是,在这里,联系上下文,显然,“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喧闹”显然,是说不通的,应该换成“稀奇”,意思相当。特点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这里,“摇头晃脑”和“鸦雀无声”这两个词语的特点就很鲜明,一个含有身体部位的名称,一个含动物的名称。我们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意思,摇头晃脑,就是指孩子们读文章时,摇晃着脑袋的模样;鸦雀无声,就是形容教室里很安静。情趣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这里的“跳舞”“狂欢”用在一群一群花的身上,就显得非常有情趣。运用想象画面的方法,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一群一群的花在阵雨中,摇晃着脑袋,手牵着手,翩翩起舞的情景。从而可以感受到,花儿们喜悦的心情和对自由的渴望,对大自然无比热爱的感情。准确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这里的动词“冲”运用十分准确,如果换成“跑”“奔”,就没有这个“冲”字更能表达花孩子们那种兴奋、迫切地想回家,回家见到妈妈的心情。平时注意关注这些有新鲜感的词语,学生的词汇会更加丰富,进而能够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用波浪线画出有新鲜感的句子,并简单标注原因。话中有话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这个句子,是最典型的话中有话,如果从表面来理解,那完全是错误的,必须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才知道鲁迅话里的含义:当时的社会黑暗,像鲁迅这样的为劳苦大众奔波、呼吁,与反动势力作斗争的人,当然会遭到这些反动势力的迫害。话中有画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读了这一句话,我脑海里仿佛出现了汉族的小学生,傣族的小学生,景颇族的小学生,还有阿昌族和德昂的小学生们,他们穿着不同的服装,那艳丽的服装,就像一朵朵盛开的鲜花,把学校打扮得五彩缤纷,美丽极了!情感丰富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也有自己的妈妈一样。 这句话的情感就非常丰富,表现了花儿们急于回到母亲温暖、自由、宽容、和蔼的、温馨的怀抱里,表达了花儿们对母亲的眷恋之情,反衬了孩子们对那种关着门逼着孩子做功课,不让孩子出来游戏的学校和老师的厌恶。特点鲜明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这处描写,抓住了孙中山的心理、动作,语言,进行了细致的描写,突出了孙中山勤学好问的特点。修辞生动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饰手法,赋予了树枝、雷云以人的动作,使我们脑海里仿佛出现了乌云伸出一只大手,遮蔽了天空;雷电抽打着乌云,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风,像野兽一样的,怒吼着,树枝和绿叶瑟瑟发抖。这种可怕的天气,并没有让花孩子们感到畏惧,而是欢欣雀跃,更表现了花孩子们对关着门,只让做功课,而不让出来游戏的学校生活的厌恶。 往往,一个句子,它给读者带来的新鲜感,理由往往不是单一的,就如这个句子,它使用了拟人的手法,话中有“画”,表达了花孩子们丰富的情感。修饰恰当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树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这句话,在“铜钟、树干、粉墙”的前面,加上了修饰语“古老、粗壮、洁白”,用白勺“的”连接,修饰恰当,表现了这所学校历史悠久、环境优美的特点。 这一处,有新鲜感的句子的特点也不是单一的,它不仅有恰当的修饰语,而且特点鲜明。平时注意关注有新鲜感的句子,有利于学生把握语言的特点,把意思表达得更加得具体、生动、形象。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所以,有新鲜感的词句,不可机械地分开去理解,应该融为一体。(三)拓展延伸语文学习,三分在课内,七分在课外。在课内指导学生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课外也让学生阅读与第二课《花的学校》相关的泰戈尔的散文诗集《新月集》,继续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并规范表述模板,让学生言之有序、言之有理地展开对这本书的交流分享活动。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