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节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九课《竹节人》教学目标:1.认识“颓、疙、瘩”等13个生字,会写“豁、凛、磕”等16个生字。会写“威风凛凛、疲倦、跺脚”等18个词语。2.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体会作者语言的夸张色彩和幽默诙谐。3.能概括故事情节,理清行文思路,感受作者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和对童年生活的眷恋,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4. 能讲述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融入感情,表达看法。教学重难点:1.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并能概括故事情节。2.难点:(1)通过学习“竹节人”的制作指南和教别人玩“斗竹节人”游戏的内容,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2)能讲述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融入感情,表达看法。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搜集自己童年玩具的图片、文字资料。2.PPT课件。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竹节人》,谁能复述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呢?2.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作者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和对童年生活的眷恋,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学习作者语言的夸张色彩和幽默诙谐,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二、品读感悟,体会情感。(一)小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完成表格。阅读目的阅读方法关注内容学习“竹节人”制作 学习“竹节人”游戏描写 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 (1)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关注课文内容。(2)生交流完成表格内容。(二)研读课文第一部分1.请同学们有感情的大声朗读课文1—2自然段。(1)思考:你都获得哪些信息? (2)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呢? (三)研读课文第二部分2.请同学们快速阅读3-19自然段。(1)思考:竹节人是怎样制作的呢?(课件出示:竹节人图片,及制作方法的字幕,让学生齐读。)(2)仔细阅读课文第5自然段,思考: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谈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引导学生找“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3)仔细阅读课文第17、18自然段。思考:作者采用了什么写作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引导学生谈出这样写的好处。(营造出一种紧张、热烈的氛围,仿佛一场激战即将开始,衬托出孩子们跃跃欲试的激动心情。表现出孩子们对斗竹节人的投入、痴迷和喜爱。)(4)反复阅读课文第19自然段。思考: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四)研读课文第三部分3.请同学们浏览阅读课文20—29自然段。思考:老师把“竹节人”没收后,怎么做的?你怎么看待老师的行为?引导学生关注老师没收玩具、玩玩具的内容,重点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正确看待老师的态度。三、开展活动,升华主题。1.播放短视频《快乐的童年》学生谈谈观后感想,并介绍出一种自己童年入迷玩的玩具。2.引导学生介绍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你的老师是什么样的性格?和你发生过怎样的故事,令你难忘?选择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来讲。四、巩固延伸,作业设计。1.推荐阅读:鲁迅的《朝花夕拾》、萧红的《呼兰河传》。2.小练笔:写一篇有关老师的故事。 五、板书设计9.竹节人 做竹节人 快速阅读 斗竹节人 仔细阅读开篇点题 反复阅读 乐趣收竹节人 浏览阅读玩竹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