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枫桥夜泊》教学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基于阅读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 (2)基于写作 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2.教材分析《枫桥夜泊》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教材第七组中的第一篇课文《古诗三首》中的第二首,本组的主题是“自然之趣”。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对夜半难眠的客船夜景进行了细致的描述,与诗人的情感融为一体。指导朗读,借助注释和插图,通过质疑答疑的方式理解诗句的意思,是本课的重点;根据诗歌创作背景,结合诗句体会古诗所蕴含思想感情是本课学习的难点。 3.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可以借助注释、工具书、想象画面等多种方法来初步弄懂古诗的大意,对学习古诗也有一定的热情,并且也积累了许多不同内容的古诗,这为以诗读诗、以诗学诗、创设诗韵课堂奠定了基础。《枫桥夜泊》是小学生必背古诗中的29首,大部分同学三四年级都已会背,因此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应当是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体会诗歌意境。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古诗的韵味。背诵古诗。2.理解诗句的意思。3.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浓浓的愁绪。评价任务1.通过范读、自读、齐读等方式把古诗读正确、流利,在读中表达自己的理解。2.通过看注释、看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3.通过想象,丰富表达语言,体会古诗情感。4.通过拓展,让学生了解古诗的魅力、文化的魅力。学习过程和润开启(导入激趣) ——和乐善思(自主思考)——和谐互动(合作交流)——和美展现(展示分享)——和顺通达(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和润开启歌曲激趣引出课题
活动一欣赏歌曲《涛声依旧》,激发兴趣。
播放歌曲,引出古诗,激发兴趣。
活动二创设文化语境,出示与寒山寺钟声相关的诗句,齐读诗句。
活动三学生质疑。
环节二初读古诗正音流利
1. 生自读。2. 指名读,师正音。3. 师生合作读,读出节奏韵律。(完成目标一)
通过自读、指名读等方式,把古诗读正确、流利。(评价任务一)
环节三品读文本体会情感
活动一1. 生默读,借助注释和插图,感悟整首诗的基调。(孤独、寂静、忧愁、凄凉)2. 与其他古诗对比,强调本首诗情感基调。活动二1. 和乐善思生默读,思考:为什么读《枫桥夜泊》,会感到孤独、寂静?2. 和谐互动小组交流。3. 和美展示展示交流成果。(完成目标二)
通过看注释、看插图,让学生能体会古诗意思,并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体会古诗情感。(评价任务二、三)
环节四深入理解想象意境
1. 因为愁眠,作者看到了什么?2. 因为愁眠,作者听到了什么?3. 想象画面,朗读体会。4. 写一写:钟声可能在对张继说什么?(完成目标三)
通过想象,让学生体会古诗情感。(评价任务三)
环节五拓展延伸背诵全诗
1. 出示与“愁眠”相关的诗句。2. 齐读诗句。3. 背诵《枫桥夜泊》。(完成目标一)
通过拓展诗句,让学生感受中国古诗文化的魅力。(评价任务四)
板书设计枫桥夜泊 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