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说屏》教案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 2、体味本文生动的语言,弄明白文中古诗句的含义。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屏”的有关知识。2、体味本文生动的语言,弄明白文中古诗句的含义。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检查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流萤 yíng 忒tuī 锦屏 jǐn 闺房 guī 帷幕 wéi 休憩 qì 韶光sháo 伧俗cāng 2、解释词语的意思 伧俗:粗俗、鄙浅。 纳凉:享受凉爽。纳:享受 缓冲:使冲突缓和。 雅俗之分:高雅和粗俗的区别。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办法。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文中句子回答什么是屏? “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 屏风,用作遮挡、阻隔的东西。 2、文中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请找出具体句子。 “富有诗意” 喜爱“心生向往之情” 向往“更觉得它实在微妙” 赞赏四、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1、作者从哪三个方面介绍了屏风的知识?请分别加以说明。 (1)、屏风的作用:分隔作用、艺术点缀、可以挡风、缓冲视线 (2)、屏风的分类:按屏的建造材料,装饰的华丽程度: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艺术上:雅俗之别。外形上:大小之分。 (3)、屏风的设置:需因地制宜,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 2、本文采用的是什么说明顺序? 逻辑顺序 3、文中运用了几种说明方法? 五、研读课文,品味语言。过渡:屏风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不多见了,可是读了文章,或许你也喜欢上屏风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作者引用了不少古诗,使说明语言生动有趣,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然后有感情地读一读。全班讨论明确: 1、“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出自唐诗人杜牧《秋夕》诗。全诗如下:“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这是一首描写封建帝王后宫宫女生活图景的诗。整首诗描绘出寂静凄清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人物内心世界的痛苦。表达了作者幼时对屏风的无限向往和喜爱,放在文章开头,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 2、“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出自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牡丹亭》的“游园”一出。杜丽娘为自己没有珍惜大好春光而感到惋惜,也因此激起了追求青春幸福的热烈期望。“锦屏人”指闺中女郎。“韶光”指美丽的春光,也暗指自己的青春。“忒”读“tuī”,“太”的意思。这句话凝聚着主人公心中的无限哀怨。补充了屏的含义,语言生动。放在屏风的定义后既补充了屏风的含义,又使语言生动有趣。 3、“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 “闲倚画屏” 。悠闲地靠着画屏,写出了悠闲之意。抱膝看屏山”出自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写女主人公在小楼参佛诵经,顿悟一生得失。 点出了“屏”这种古代器具的文化内涵,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更好地开发和使用屏风的愿望。作者引用古诗词的用意?使全文增加了浓浓的诗意,增加了文学性,增加了美感。而这和文章说明的对象——屏风,这种中国传统器具是相称的。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也体会到了作者古典诗歌的深厚底蕴。六、拓展延伸 想一想,说一说,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器物能反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折射出中华民族的智慧? 纸扇 陶瓷 剪纸 国画 景泰蓝七、小结 本文是一篇带有说明性的小品文。作者没有介绍关于民间屏风的比较完整的知识,而是着重介绍了屏风的实用功能和艺术装饰功能,对屏风的使用和设置发表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借此唤醒建筑师、家具师和使用者的注意,以期屏风在今天得到更好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