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doc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doc

ID:167084

大小:1.64 MB

页数:71页

时间:2020-12-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周次 时间 科目 语文 课题 1.《沁园春·雪》毛泽东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使用人 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感情 朗读,流畅背诵,正确默写。 2.查阅资料,掌握作者及写作背景。 3.把握诗词内容,领会诗词意境,感受作者情怀。 4.汲取正能量,激发自己的豪情壮志。 教学重点难点 反复诵读,简要概括诗词内容。 揣摩富有表现力的用词,品味诗词凝练的语言和写法,借助联想想象领会诗词意境。 查阅资料,结合对作者及写作背景的掌握,感悟作者的情怀。 教学过程(主备人) 集备及个人复备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诗词,以其博大恢弘、奇恣纵肆的激情,成为当代诗 坛一曲个性强烈,色彩斑斓的绝唱。吟诵豪放之作,令人热血沸腾、精神昂扬。《沁 园春·雪》便是他文情并茂、最有气魄之作。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词作,去感受毛 泽东的豪放之风。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自我研学 生成新知 1.掌握作者。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 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2.写作背景。 本词写于 1936 年抗战前夜。当时毛泽东同志率领长征部队到达陕北,日本帝国 主义加强对中国的侵略,而国民党反动派奉行不抵抗主义,中国处在生死存亡的危急 关头。1936 年 2 月,毛泽东率领抗日先锋队准备东渡黄河,开赴抗日战争最前线,渡 河前,适逢大雪,毛泽东曾于雪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观察地形,面对 祖国的大好河山,诗人满怀战胜敌人的坚定信念,豪情激荡地写下了这首气吞山河的 壮丽诗篇。 目标导学二:字词积累,梳理句义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沁园春(  qin)  莽莽( mǎng  ) 红装素裹( guo )  折腰 (  zhe ) 略输 ( lue  )  稍逊( xun  ) 成吉思汗 ( han  ) 今朝( zhao  ) 分外妖娆( rao ) 稍逊风骚 ( sao ) 数风流人物(shu ) 红 zhuāng 素裹(装  )  顿失 tāo tāo 滔滔  ) 江山 多 jiāo( 娇 )  4.诗歌朗读:读准字音、读出重音、停顿、速度、节奏、读出激越豪壮的情调。 下列诗句朗读停顿节拍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d ) 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C.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D.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知识/弯弓 射/大雕 目标导学三: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1.朗读指导 (1)学生听录音跟读,注意读准字音。 (2)方法指导:沉稳大气,注意停顿,语气一直为上扬,语速要缓慢,音要重,这 样才能体现出一代伟人的大气与豪迈。 (3)注意朗读节奏。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 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唐宗宋祖,稍 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 朝。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 明确:全词分上下两片。上片:分三层。前三句概写,极目万里,动静结合;中 间七句具体写,气势磅礴,生机盎然;后三句写想象中的景色,红白交映,艳丽多姿。 下片: 分三层。前两句为第一层,过渡;中间七句为第二层,评古;后三句为第三 层,论今。 目标导学四:精读课文 深入掌握 1.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所写景物有何特点? 明确:总写北国雪景,“千里”“万里”是互文,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写 视野的辽阔。“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一静一动,动静 结合,相映成趣。 2.“望”字统领到哪一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脉怎会像银蛇在舞动, 高原怎么像白象在奔跑? 明确:“望”字统领到“欲与天公试比高”。“望”字以下是雄伟的景观。“长 城”“黄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万里” 相照应,续写地域的辽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拟手法,把“山”“原” 动态化。说山原在“舞”、在“驰”是形象地写出了群山和高原丘陵在万里雪飘中的 恢宏景象,此句变静为动,使画面生动活泼,景色壮观无比! 3.“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三句中,哪个字表明是虚写? 明确:“须”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 4.“惜”字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评论了哪几位历史人物?“略”“稍”有什 么作用?“略输”“稍逊”和“只识”有什么区别? 明确:一个“惜”字委婉准确,有贬有褒,肯定了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 太祖、成吉思汗的赫赫战功,也指出了他们缺少文治、文学才华不足的弱点。“略” “稍”使词作对历史人物的评述客观、准确、不失分寸。“略输”“稍逊”与“只 识”,前二者与后者比,褒贬的程度有差别,“只识”否定程度大于前者。 5.作者在下片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 明确:作者以“往昔”与“今朝”对比,“英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 今朝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影响。 目标导学五:深层探究 赏析语言 1.本文运用了多种修辞,请在文中找出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明确:“大河上下,顿失滔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北国冬季寒威之烈。 “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以一个特征性的动作代指军事武功,具体可感,并增添了对人物的戏谑之意。“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用比喻手法,既形象又增加了 动感。 2.这首词是怎样把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联系前面的内容谈谈 自己的感受。 明确:上片写景部分,严寒的冬天没有一点凄凉枯槁,恰恰相反,是人的乐观使 北国冬天的风光雄壮朴素、美丽动人,令人心气豪爽,精神奋发,虽然句句写景,可 是抒情的味道很浓重。下片评论人物,不流于俗,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有理有情,极有 分寸。写景、议论、抒情有机结合,浑然一体。 三、作业布置:朗诵全文 附: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周次 时间 科目 语文 课题 2.《我爱这土地》艾青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使用人 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能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2. 查阅资料,掌握写作背景。 3.通过钻研作者对春雨形象的描绘和歌颂,领悟作者对儿童的关爱之情 4.钻研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领会它们在形象塑造、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1.反复诵读,简要概括诗词内容。2.揣摩富有表现力的用词,品味诗词凝练的语言和写法,借助联想想象领会诗词意境。 3.查阅资料,结合对作者及写作背景的掌握,感悟作者的情怀。 教学过程(主备人) 集备及个人复备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一直对一句歌词很感兴趣,那就是:“头顶一片天,脚踏一方土,风 雨中我昂起头,深情常望土。”这描写的是风雨中昂头向前的英雄形象,之所以能勇 敢地昂首向前,原因在于有一片海阔天空,更因为有一方实实在在的土地。土地给了 人们许许多多的感触,今天我们将要来钻研的是《我爱这土地》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掌握作者,感知作品背景 1.掌握作者。 艾青(1910—1996),中国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笔名莪加、克阿等。浙江金华 人。1932 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1933 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 《大堰河——我的保姆》。 2.写作背景。 《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 1938 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 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已经到了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 目标导学二:字词积累。 (1) 字音 嘶哑 (sī yǎ)  温柔 (róu)  喉咙 (hóu lóng) 汹涌 (xiōng yǒng) 吹刮 (guā) 腐 烂 (fǔ) (2)词义 【嘶哑】声音沙哑。 【温柔】温和柔顺。 【汹涌】(水)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 【激怒】停止、停息。 【腐烂】有机体由于微生物的滋生而破坏。 目标导学二: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1)听录音或教师范读。 (2)用符号划分诗歌的停顿和重读的字词。 明确: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 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 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 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明确:全诗共分两节。第一节诗以一只鸟儿眷恋土地作比,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 挚爱。第二节诗一问一答,直接抒发了“我”对“这土地”的热爱之情。 目标导学三:精读课文 深入掌握 1.学生在熟读诗歌的基础上,找出揭示全诗主旨的诗句,并谈谈理由。 明确:诗歌第二节: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理由: 这两句诗一问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托出诗 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对祖国的眷恋和热爱。 2.诗中是通过什么形象来表达出爱国激情的?请你把相关诗句找出来,并谈谈你 的懂得。明确:诗中以“一只鸟”的形象来表达感情。“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 哑的喉咙歌唱”,“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诗人以“假如我是一只鸟”虚拟,“歌唱”的是“鸟”同时也是“诗人”;“连 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的是“鸟”,同时也是“诗人”为祖国献身的愿望。这种寓 情于形象的描写,不仅有助于感情的抒发,也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感,避免空吟。 3.诗中的“鸟”都歌唱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又有什么象征含义呢? 明确:内容有“土地”“河流”“风”“黎明”。(学生朗读,感悟) “土地”象征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这“土地”“被暴风雨所打击着”, 说明祖国大地正在被日本帝国主义摧残、肆虐。 “河流”“风”象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悲愤”“激怒”都表现出 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中国人民正满怀悲愤地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黎明”象征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无比温柔”充满了对那里的向往。 这些描写形象地表现了当时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表达了人民的悲愤以及对光明 的向往和希冀。 目标导学四:深层探究 领悟感情 1.这首诗一、二节在结构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明确:这两节诗都饱含着诗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和无尽的热爱之情。第一节是对 “爱土地(祖国)”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第二节可看作是感情的迸发,感情的升 华,让读者更能感受到这种真挚的感情。 2.讨论:本诗出现了许多“的”字,这样会不会拖泥带水,冲淡了诗味?谈谈你 的懂得。 明确:我们知道,写诗多半是忌用或少用“的”字的,那些民歌体作品不必谈了, 就是自由诗创作,也有不少人害怕“的”字多,拖泥带水,冲淡了诗味。艾青则不然, 他敢于用由一系列“的”字组成的长句来抒发缠绵而深沉的感情,喜欢在所描写的对 象前面加上大量的形容词和修饰语,以展现对象的神采风貌,形成一种特殊的立体感 和雕塑感,这也正是艾青诗作不同于其他诗作的一个重要特色。 三、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首诗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 读了这首诗,相信同学们一定感受到了那个苦难的年代,诗人对祖国最真挚的爱 的表白。这心声,是历久不衰的主旋律,更是永远唱不尽的主题。 2.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 附: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周次 时间 科目 语文 课题 3.《乡愁》余光中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使用人 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钻研作者巧妙的比喻形象的写法。 2. 钻研作者用具体形象的事物表现抽象的概念的写法。 3.提高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领会作者强烈的思乡,思国的感情。 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渴望统一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点难点 1.懂得《乡愁》通过新奇而形象的比喻表达感情的写法。 2.注意诗人思想感情的升华和各种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 教学过程(主备人) 集备及个人复备一、导入新课 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都会勾起对故乡的眷 恋。诗人们都会把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于笔端。于是我们便能欣赏到那一首首凄婉哀 伤的诗歌,感受着诗人那绵绵的思念。同学们,今天我们来钻研一首台湾当代诗人余光中 的思乡之作——《乡愁》。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掌握作者,感知作品背景 1.掌握作者。 余光中(1928—2017),台湾诗人、散文家,出生于江苏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因母亲 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代表作《乡愁》。 2.写作背景。 余光中的一生是在频繁的奔波和迁徙,与亲人的多次聚散离合之中度过的。1971 年, 20 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写下《乡愁》这首诗。 目标导学二:生难字词 (1) 字音 邮票(yóu) 窄(zhǎi) 矮(ǎi) 大陆(lù) 乡愁(chóu) 坟墓(mù) (2)词义 【乡愁】思乡的愁闷。 【邮票】邮政部门发行的、用来贴在邮件上表明已付邮资 的凭证。 【海峡】 两块陆地之间连接两个海或两个洋的狭窄通道。 目标导学三: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1)听录音,感受一下诗的感情基调和诗的朗读节奏。 明确: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深沉的,深沉中又略带哀伤,所以朗读时的速度是缓慢 的。 (2)生小声朗读,边读边标出节奏和重音(“/”“·”), 师巡回,指导有疑难的同学。 明确: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1)师述:诗歌的语言无时不在敲打着我们的心灵,就让我们进一步走进诗歌,感知 诗意。 (2)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提示,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四个小节的内容。 明确:母子分离、夫妻分别、母子死别、家国分离。 目标导学四:精读课文 深入掌握 1.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乡愁萦绕了诗人一生? 明确:“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 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四个人生 阶段,概括了诗人整个人生,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 2.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诗人哪四个人生阶段?这四个人生阶段又因什么而愁? 明确: 小时候(少年)——母子分别——家愁(亲情) 长大后(青年)——夫妻离愁——家愁(爱情) 后来(中年)——丧母哀愁——家愁(亲情) 现在(老年)——思归浓愁——国愁(祖国情) 3.乡愁本是非常抽象、不可捉摸的一种情感,诗人又是通过什么具体可感的形象来 表达的? 明确:邮票——写信可寄家愁 船票——乘船可解相思 坟墓——生死隔绝,哀思难诉 海峡——海水无尽,忧思无尽 目标导学五:深层探究 领悟感情 1.这首诗诗人借用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形象具体的事物来表达看不 见、摸不着的抽象的乡愁离绪。其实呢,除了这些形象的事物,还有很多物象能触动你心 中的痛,触发你的情感,引起你的愁绪。请你以“乡愁是……”为乡愁打个比方。 明确:乡愁是一根长长的电话线。 乡愁是一封小小的电子邮件。 乡愁是一缕轻烟,缭绕在游子心头。 2.“乡愁”应该是一种很有份量的感情。同学们找找看诗歌中都用了哪些形象的修 饰语,它们有着什么样的特点,它们又突出了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着怎样的表 达效果? 明确:“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 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 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 3.《乡愁》四节诗在形式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目的? 明确:节与节之间完全均衡对称,每一节均为四行,第一行三字,第二行十字,第三 行四字,第四行五字,各节对应位置上的诗行字数相等。乡愁在保持节与节之间的均齐对 称时,注意到每节内部诗句的长短参差变化,从而透出自由错落的活泼感:整齐而不僵化, 自由而不冗杂。 三、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明确:同学们,“乡愁”是我国传统文学历久常新的主题,古诗中有许多像余光中的 这首“乡愁”诗,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映射着中国古典诗词的神韵和魅力。最后,让 我们一齐来吟诵这首深情的恋歌,再一次领会诗人内心涌动的思乡爱国情感。 2.布置作业:背诵《乡愁》。 附: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周次 时间 科目 语文 课题 4.《你是人间四月天》林徽因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使用人 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领会诗人为表现浓郁的“爱的赞颂”,而选取的清新的、富有情意的意象,初步领会诗歌特 有的内在美感,钻研新诗的鉴赏方法。 2.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赏析作者奇特的艺术手法,感受语言魅力。 3.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通过对诗歌的诵读和赏析,品味其语言特点和写作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 知识与能力:领会诗的内涵,把握思想情感。 过程与方法:重读,重意象的领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文乃情所生,义乃情所旨。 教学过程(主备人) 集备及个人复备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种美丽逾越漫长的时空,仿佛定格在回眸的瞬间,有这样一种聪慧绕过激 荡的暗流,徜徉在岁月的长河。她走过北平的尘烟,穿过康桥的夜雾,遥望远方时,便落 进徐志摩的诗页;她着一件青衫,在古雅的庙店,低眉沉思时,便绘入梁思成的图纸。她 就是中国现代历史上集佳话、传奇、才艺、美貌于一身的林徽因。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 们来钻研林徽因的一首轻灵舞动、清新唯美的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掌握作者,感知作品背景 (1)作者简介 林徽因(1904—1955),福建闽县(今福州)人,中国著名的建筑师、诗人、作家,中国 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她和丈夫梁思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研 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2)背景链接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林徽因的经典诗作,最初发表于《学文》一卷一期(1934 年 4 月 5 日)。关于本诗的创作意图,有两种说法:一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一是为儿子的出 生而作。对此,其子梁从诫在《倏忽人间四月天》中说:“父亲曾告诉我,《你是人间的 四月天》是母亲在我出生后的喜悦中为我而作的,但母亲自己从未对我说起过这件事。” 目标导学二:字词积累。 2.生难字词 (1)字音: 娉婷( )  鲜妍( )  冠冕( ) 呢喃( ) 柔 嫩( ) (2)词义 【娉婷】形容女子的姿态美。 【鲜妍】鲜艳。 【柔嫩】指质地柔和鲜嫩。 【冠冕】文中是王冠的意思。冕,古代天子、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后来专指 帝王的礼帽。 【呢喃】象声词,形容像燕子叫声那样的轻声细语。(2)古今异义 目标导学三: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朗读指导 1.《你是人间四月天》通常懂得为是林徽因写给她儿子的一篇精美的诗歌,要诵读 得优美、深情,充满爱和希望。 2.第一遍朗读基调为深沉;第二遍朗读基调为喜悦。 3.节奏划分。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 细雨点/洒在/花 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 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 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 的四月天! 目标导学四:精读课文 深入掌握 1.诗歌以什么为喻?突出了“你”的哪些特点?明确:以“四月天”为喻; 特点: 轻灵、软、娉婷、鲜妍、天真、庄严、柔 嫩,等等。 2.本诗使用了一种我们不常用的表达方式,叫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明确: 句法偏离。 句法偏离是指违背常规的表达方式,这其中有句法结构 的倒装、前置和混乱。句法偏离比常规句法更能引起读者的注意,有时会产生一种强烈的 修辞效果,起到强调作用,能更好地表达文意。 目标导学五: 深层探究 领悟感情 1.诗中第一行和最后一行是什么关系?有何作用? 明确:本诗中第一行和最后一行重复,首尾照应,有一种循环往复之感。第一行中诗 人直接提出“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个主题,但“我说”二字表明诗人的态度是含蓄 而矜持的,通过中间一系列的比喻论证,最后诗人非常直接而肯定地说“你是人间的四月 天”,重复强调,再次表明主题。 2.第三节的描述了怎样的画面?试作简要描述。 明确: 第三节的描述让人觉得“你”仿佛是一个带着花冠的婷婷少女,姿态婀娜, 在四月的万花丛里翩翩起舞,那种娉婷轻盈之美给人以无限遐想。“你”不仅有天真可爱 的一面,也有庄严肃穆的一面。“夜夜的月圆”有一种庄严且朦胧的感觉。 3.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说说它们带给你的阅读感受是怎样的。 明确: 第四节中,“鹅黄”与“绿”两种明亮的颜色放到了一起,给读者提供了视 觉转化和想象的空间。“雪悄然融化”与“嫩芽静静绽放”的情景浮现眼前。 三、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林徽因,是“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的传奇女子,以其优雅娴熟的文 字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人间四月天的美丽画卷,华美的修饰中更见清新自然的情感流露,有 着道不尽的真情礼赞,诉不完的绵绵爱怜,让我们尽情领略了爱的无限美丽。 2.拓展延伸 读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觉得很美,简析它的美在何处。 明确:三个方面: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 3.布置作业:背诵默写这首诗。 附: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周次 时间 科目 语文 课题 5.《我看》穆旦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使用人 第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领会诗歌语言凝练、准确的特点。 钻研诗人通过描绘景物表情达意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诗歌的诵读和赏析,品味其语言与写作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诗人对大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感受生命的真谛。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穆旦,诵读全诗,领悟诗的意象、意境、主旨。 2.集中诵读与自悟,懂得重要含义深刻的句子。 3.感悟作者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主备人) 集备及个人复备一、导入新课 一年四季,最美的要数春天。阳光明媚,万紫千红,生机盎然,给人以无限希望。古 往今来,多少诗人曾经描写过春天醉人的景色。杜甫笔下的春雨善解人意“润物细无 声”,王安石笔下的春风,浩荡千里“又绿江南岸”,那么在诗人穆旦的笔下,春又是怎 样的呢?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笔名梁真。浙江海宁人,生于天津。诗人、翻译 家。 (2)背景链接 从 1937 年 10 月,穆旦开始听燕卜荪的《当代英诗》课,对叶芝、艾略特和奥登为 代表的英国现代诗,有了精确的掌握。1938 年 6 月创作了《我看》。《我看》借鉴的是英 国现代诗的“玄学思辨”,即一种思辨想象力。是一种对自然意象和意境的感悟,对社会 现代生活的思辨。但这种思辨,又不同于纯理性的思辨,而是充满着肉体感觉和情感。即 所谓的“思想知觉化”。 目标导学二:字词积累。 (1)字音: 丰润 (rùn) 沉醉 (chén zuì) 凝望 (níng) 忧戚 (qī) 枉然 (wǎng) 飘逸(piāo yì) 勃发(bó) 摇曳 (yè) (2)词义:【丰润】(肌肤等)丰满滋润。 【摇曳】摇荡,晃动。 【沉醉】比喻深深地沉浸在某种气氛或思想活动中。 【忧戚】忧伤烦恼。戚,悲伤。    【枉然】白白地。 【飘逸】漂浮,飘散。 【流盼】转动目光观看。盼,看视。 目标导学三: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1)深刻懂得诗歌的思想内容,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 (2)根据情感的需要,掌握朗读的语速。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1)抽生读课文,读出一定的感情。 (2)齐读课文,揣摩每节的意思。 (3)教师小结:全文共五节,每节为一层。 目标导学三:精读课文 深入掌握 1.“我看”领起的四句,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明确:春风吹拂,春草荡漾,仿佛春潮涌动,描绘出一幅绿油油的晚春图。 2.为什么说青草是丰润的? (明确:因为草长得茂盛。) 3.“悄悄揉过”说明什么? (明确:说明风的轻柔。) 4.第三节里的“你”指什么? (明确:指大自然和充满生机的万物。) 5.“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说明了什么?(明确:说明季节的更替,时间流逝得 快。) 6.抽生读诗,懂得其中的意思。 7.全班齐读,读出氛围,读出感情。 目标导学四:深层探究 领悟感情 1.“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作用:使句子更有张力,显得生动、形象。 2.诗人把“生命的飞奔”比喻成什么? 明确: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 3.诗人在诗中因自然的激发而生发出怎样的愿望? 明确:诗人写这首诗时是抗战的第二年,他愿中国大地只有鸟语花香,生机勃发,远 离战争。 4.领会诗歌在语言上的特点。 明确: 一是对春天的着色自然明亮,意象的选择贴近春天的丰满气质,另一方面却布 满诗人心灵里的荒寒,这使诗中的词句呈现出跌宕之美,丰富张力,具有丰富错落的层次 感。 5.穆旦的这首诗所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明确:人的爱,是大自然的赐予;最终,人的爱又将回归于大自然之中去。 6.默读诗歌,体悟诗歌感情。 7.再次回顾全诗内容,轻声地自由朗读诗歌。 8.闭上眼睛,感受诗人题目中的“看”。 三、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春天里到处是诗歌,大自然里到处是诗歌。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的风、草、鸟、天空、 流云等美景,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对生命的敬畏, 对万物的期待。 2.布置作业:搜集写春天的诗句。(至少 4 句) 明确: ①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 《江南春》) ②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二首》) ③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④万树江边杏, 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 照在绿波中。(王涯《春游曲》) (3)完成《名师测控》或《精英新课堂》本课练习。 附: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周次 时间 科目 语文 课题 6.《敬业与乐业》梁启超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使用人 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行文思路,懂得“敬业和乐业”的主旨。 2、初步培养学生阅读议论文的能力,初步钻研“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两种论证方法的 辨别和运用。 3、领会演讲语言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富于口语特色的特点。 4、懂得梁启超对人生与事业的关系的观点,培养科学的钻研精神和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1、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行文思路,懂得“敬业和乐业”的主旨。 2、领会演讲语言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富于口语特色的特点。 3、初步钻研“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两种论证方法的辨别和运用。 教学过程(主备人) 集备及个人复备一、导入新课 1.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子、哀时客、饮冰室主人、自由斋 主人等,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 家、史学家和文学家。 (2)背景链接 这篇文章是作者作为大学教授给学生作有关人生与事业演讲的演讲词。当时作者经历 无数政治风波后退出政坛,赴欧洲考察,掌握到西方社会的许多问题的弊端。回国后,即 宣布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由于作 者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广阔的文化视野,所阐述的观点具有深刻的哲理性,闪烁着智慧的光 芒,也从侧面说明了作者推崇传统文化的缘由。 2.生难字词 (1)字音:(wù) 亵渎(xiè dú) 强聒不舍(guō) 赦(shè) 言不及义(jí) 调和(tiáo hé) 妄想(wàng)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1)听录音朗读课文,注意字音。 (2)学生默读课文。疏解字词,并圈点勾画文中表现作者对敬业与乐业的观点、看法 的语句。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中心论点:“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本文运用了怎样的结构形式?作者是如何论述的? 明确:结构形式是“总——分——总”。第一部分(第 1 段):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第 2~8 段):论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第 9 段):总结全篇,勉励人们“敬业乐业”。 目标导学二:精读课文 深入掌握 1.作者在论证“有业之必要”时,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找出来,试做具体的分析说 明。 明确:一是举例论证。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例子,说明有业的必要性。二是道理论 证。引用儒门和佛门的话,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 2.作者是如何层层深入地论证“敬业的重要性”的?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先解释什么是“敬”。引用朱熹的“主一无适便是敬”,解释“敬业”的含义 就是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接着,用设问句提出“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 最后用设问句“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过渡并引导,再次回到“唯一的秘诀 就是忠实”“是敬”。 在这部分中,作者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和事例论证的方法。引用朱子的话解释什么 是“敬”,是道理论证;举拉黄包车和当大总统的例子;举佝偻丈人承蜩的例子,论证忠实 才能做到敬业。引用曾文正的话、孔子的话和庄子的话,都是为了强调一个道理:“敬业 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3.文中说“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依 据作者的这一标准来衡量,你能从身边也发现一两位这样“天地间第一等人”吗?请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我们中学生该如何去做。 明确:很多平凡人都忠实圆满地完成了自己的事情,他们都可以称为“天地间第一等 人”。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我们中学生怎样做才算天地间第一等人呢? 学生即席发言交流,其他学生做适当的评析。 目标导学三:深层探究 质疑问难 1.论证“乐业的重要性”的结构。 明确:作者先摆出司空见惯的反面的现象,进行批驳分析,指出人生在世,做任何事 情都要淘神费力,与其“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不如寻找出乐趣;然后运用设问句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为什么呢”,转入论述为什么要乐业,列出了四个理由。 2.在 8~9 段这一部分中,作者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明确:作者主要运用了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3.文中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 应该是怎样的。 明确: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要 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达到 “乐以忘忧”的境界。 4.探讨文章的语言特色。 本文是一篇演讲词,语言通俗,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特色。试从文中举出例子, 并做说明。 提示:可以先让学生各抒己见,并举出文中相应的例子。教师做适当补充,最后多媒 体出示: (1)引用古籍名言时,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例如对孔子的两句话:“饱食终日, 无所用心,难矣哉!”“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做了生动而饶有趣 味的讲解:“孔子……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 (2)语言通俗,如话家常。例如提到百丈禅师的故事时,说“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 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地不肯吃饭”。 (3)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例如,“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 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 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演讲最后,“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更是对听众直接的心 灵诉求。 三、总结课文,拓延伸 1.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演讲词,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 课文结构层次清晰。开头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下来,分别谈 论了“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最后,总结全文旨意。 本文在论证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大量引用经典、格言。 在语言上,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巧妙结合。 附: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周次 时间 科目 语文 课题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使用人 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渴望,领会作者思想感情。 2、感受有特色的语言。 3、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创造,培养热爱全人类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作者的思想过去,精彩的语言。 2、掌握本文的语言特色。掌握雨果的伟大情操。 教学过程(主备人) 集备及个人复备 一、导入新课 在 1856 年至 1860 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入了我国北京,对我国的艺术 瑰宝圆明园进行了大肆的劫掠,并且焚毁了圆明园。在这件事之后,英法联军统帅之一巴 特勒上尉就这次远征征求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意见。雨果会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呢?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掌握作者,感知作品背景。 1.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 代表作品有小说《巴 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2)背景链接 1856 年至 1860 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 年 10 月攻占北京,掠夺并焚 毁圆明园。 目标导学二:字词积累。 2.生难字词 (1)字音:赃物(zāng) 箱箧(qiè) 制裁(cái) 给予(jǐ) 恍若(huǎng) 琉璃(liú lí) 珐琅 (fà láng) 眼花缭乱(liáo) 惊骇(hài) 晨曦(xī) 瞥见(piē) 劫掠(jié) (2)词义 【赃物】通过贪污受贿或抢劫盗窃等非法手段得来的物品。 【箱箧】箱子。 【制裁】用强力管束并惩处。 【荡然无存】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不存在。 【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 目标导学三: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1)听录音朗读课文,注意字音。 (2)快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梳理结构。画出赞美圆明园的语句、讽刺侵略者的语 句,并细细感受。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文章内容可以分为几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两大部分。赞美圆明园,讽刺侵略者。 目标导学三:精读课文 深入掌握 默读课文,回答问题。 1.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雨果是什么立场和态度?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1)站在人类的立场,立场明确,态度坚定,对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进行了强烈 谴责和辛辣讽刺。(2)对被侵略者和被掠夺者表示巨大同情,饱含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2.中国被掠夺,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作为一个法国人这样 说,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和品格? 明确:正直、公正、人道,是非分明,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结,胸怀博大。 3.文中的“两个强盗”指谁?这样说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英国和法国,这样说揭示了英法联军的强盗本质,使世人看清其掠夺者的丑陋 面目。 4.文中的两个强盗都做了哪些事情?请你概括举出。 明确: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对 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最后,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 包,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5.对两个强盗的所作所为,作者持什么态度? 明确:作者毫不客气地指出英法联军的行为是强盗行径,对其提出强烈的抗议和谴责, 指出他们终将受到历史制裁。 目标导学四:深层探究 质疑问题 快速轻声地朗读课文,探究问题。 1.作者说:“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 所干的事情。”这句话对表达文章中心有何作用? 明确:作者这样说使用反语给予强盗以辛辣地讽刺,以文明和野蛮相对照,使世人一 眼就能看出正是自诩为文明人的欧洲人做出了毁灭文明、劫掠文明的野蛮行径,而创造了 惊世文明的中国人却遭受了侵略,圆明园这一人类文化瑰宝也荡然无存,孰是孰非,一目 了然。 2.“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 笑嘻嘻地回到欧洲。”作者在这里指出了一个什么事实? 明确:作者在这里指出了两个胜利者在圆明园肆意毁灭文明,任意劫掠,不容抵赖的 事实。 3.请你说说结尾两句话有什么含义。 明确:结尾作者再次指出英法联军自诩的远征中国的成就是彻头彻尾的无耻的偷窃, 以辛辣的讥讽点明主旨,收束全文。 三、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中国晚清政府由于朝政腐败,致使国力衰颓,只能靠奴颜媚骨求得苟延残喘,这是历 史的羞耻,民族的羞耻。今天中华民族正处于伟大的复兴时期,它以年轻的姿态出现在世 界舞台上,我们坚信,这个“超人的民族”定会青春勃发,焕发新的生命力,在世界历史 的画册上留下精彩绚丽的一笔。 2.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附: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周次 时间 科目 语文 课题 8.论教养/利哈乔夫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使用人 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钻研运用具体事例论证观点的论证方法。 2.懂得并学会 运用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3.通过学生自主阅读,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自主钻研和小组合作相结合,指导学生在小组钻研中掌握议论文的钻研方法。 5.培养学生的是非观念,培养学生树立“有教养”的意识,做一个优雅有风度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 1.钻研作者运用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论证观点及立驳相结合的方法。 2.领会本文的语言风格,揣摩重要词语的含义。 3.掌握作者对有教养的论述,弄清有教养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培养做有教养的人的意识。 教学过程(主备人) 集备及个人复备 一、导入新课 经常听见有人在骂:“你真是没教养!”那么,教养是什么呢? 教养来自哪里? 体 现在哪里?教养,离我们有多远呢?教养和礼貌、教养和风度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今 天,我们就走进利哈乔夫的《论教养》,去一探究竟。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掌握作者,感知作品背景 1.文学常识:作者简介 利哈乔夫(1906—1999),20 世纪俄罗斯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艺理 论家和基督教活动家。他生于圣彼得堡,目睹了十月革命。17 岁时进入大学钻研人类学与 语言学。1938 年,进入列宁格勒的俄罗斯文学研究所。1946~1953 年,在列宁格勒大学 任教授。1971 年,被推举为苏联科学院(现在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986 年,他开始重新寻 找基督教和俄罗斯文化之根。苏联解体后其地位相当于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 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 20 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 目标导学二:字词积累。 2.生难字词 (1)字音 彬彬有礼(bīn)  贸然(mào)  涵养(hán)  恪守(kè) 矫揉造作(jiǎo) 箴言(zhēn) 絮絮叨叨(xù xù dāo dāo) (2)词义 【贸然】轻率地,不加考虑地。 【彬彬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 【涵养】能控制情绪的功夫。  【贤达】有才能、德行和声望的人。 【恪守】严格遵守。 【自持】控制自己的欲望或情绪。 【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矫,把弯的弄直。揉,把直的弄弯。 【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 目标导学三: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朗读指导 (1)听录音朗读课文,注意正音。 (2)轻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目标导学四:精读课文 深入懂得 1.课文中作者认为良好的教养来自哪里? 明确: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 2.课文中作者认为教养首先体现在哪里? 明确:一个人是不是真正有教养,首先要看他在自己家里、在自己亲属之间的表现, 看他和亲人们的关系究竟怎么样。 3.课文中没有教养的种种表现有哪些?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明确:(1)在家里,懒得帮助疲惫不堪的妻子刷洗餐具;对妻子儿女动不动就大发雷霆; 家里有人在看书或做功课,也总是把收音机或电视机的音量放得很响,或高声说话。(2)对自己亲人的性格、心理缺乏掌握,对他们的习惯和愿望总是漠不关心。(3)进入成年后,仍 把接受父母的关爱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与此同时却看不到父母也需要关爱和帮助。(4)当 着外人的面,跟妻子或者孩子们开玩笑,不顾及他们的自尊心。 目标导学五:深层探究 质疑问难 1.快速朗读课文,找出有教养的表现有哪些。试着列举出来。 明确:(1)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2)对别人一律谦让和礼让。 (3) 待人处事绝不会自吹自擂。(4)懂得珍惜别人的时间。(5)允诺别人的事一定尽力去做,不 会摆架子、“翘鼻子”。无论何时何地行为举止都保持一致,都始终如一,稳重随和。 2.作者谈论“教养”又转向谈论什么? 明确:谈论“风度”。 3.“教养”和“风度”二者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明确:它们是一脉相承的,风度主要体现在外表,它是教养的一个方面。风度是教养 的表现形式之一。 4.本文的论证方法有哪些?简述作者的论证过程。 明确:道理论证和事实论证。 本文作者不泛泛而谈,而是从对众多事例的比较、 分析中,自然而然地得出自己的结论,针对性强,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亲切而生动。 三、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本文透过众多“有教养”及“无教养”的现象,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 的本质,深入浅出,富有现实意义。 2.拓展延伸 一个讲礼貌的人,是不是就是个“有教养”的人? 明确:礼貌是外在的、表面的,是经过训练和刻意就可以装出来的。而教养是发自内 心的,是由环境、教育、经历等结合成的内在素质。也就是说一个人表面有礼貌,讨人喜 欢,但他可能内在是自私虚伪的。但当说一个人有教养时,不仅说明他的外在行为好,还 说明这个人的内涵、道德品质是好的。 3.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相应的练习题。 附:板书设计 论教养 利哈乔夫 无教养——不洗餐具、对家人大发雷霆、对亲人缺乏掌握、理所当然地接受父母的关 爱、随心所欲地开大电视或收音机音量或高声说话、开家人的玩笑却不顾及其自尊心。 有教养——尊重别人,礼貌待人,对人谦让、礼让,不自吹自擂,珍惜别人的时间, 恪守诺言,不摆架子“翘鼻子”。 教学反思 周次 时间 科目 语文 课题 9.精神的三间小屋/毕淑敏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使用人 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懂得文章主要观点。 2.美读文章,通过比较分析,感受文章散文化的语言特点。 3.联系实际,思考自己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点难点 1.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懂得文章主要观点。 2.美读文章,通过比较分析,感受文章散文化的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主备人) 集备及个人复备 一、导入新课 如果说人的身体活动需要空间,那么,人的精神活动是不是也需要空间呢?精神活动 的疆域应该怎么来分配呢?这正是《精神的三间小屋》这篇文章要告诉我们的。本文是一 篇富有哲理的议论性散文,它将“说理”融入“情感”之中,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今天 我们就来钻研毕淑敏的《精神的三间小屋》。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掌握作者,感知作品背景 1.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毕淑敏,女,祖籍山东,1952 年生于新疆伊宁。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京师范 大学文学硕士。 (2)背景链接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自己的居住条件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家”越来越大,越来越漂亮,身体活动的空间越来越宽敞,可人们是不是也该想到“心 灵活动”的疆域,是否也需要拓宽,也需要达标呢?正如书中所说,“有一颗大心,才盛 得下喜怒,输得出力量”,是应该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 目标导学二:字词积累。 (1)字音:宽宥(yòu) 游弋(yì) 轻觑(qù) 麾下(huī) 广袤 (mào) 赘余(zhuì) 窗棂(líng) 坍塌(tān) 要诀(jué) 困厄(è) 襟怀(jīn) 灼晃(zhuó) 自惭形秽(huì) 憎恶(zēng wù ) (2)词义 【自惭形秽】原指因自己的容貌举止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后来泛指自愧不如别人。 【林林总总】林林,众多的样子;总总,众多而杂乱的样子。形容品种繁多。 【俯拾即是】俯,低头,弯腰;即,就。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形容地上的 某一类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 【鸠占鹊巢】斑鸠占据喜鹊的巢。比喻强占别人的房屋、土地、产业等。 【李代桃僵】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帮助,后借指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 【形销骨立】形容身体极其消瘦。 目标导学三: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轻声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 明确:第一部分 (第 1~6 段):引出话题——如何布置我们的心灵空间。 第二部分(第 7~17 段):分析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应该建立“三间小屋”。 第一层(第 7~8 段):分析如何建立第一间精神小屋,即盛着我们的爱和恨的小屋。 第二层(第 9~13 段):分析如何建立第二间精神小屋,即盛放我们的事业的小屋。第三层(第 14~17 段):分析如何建立第三间精神小屋,即安放我们自身的小屋。 第三部分(第 18~19 段):指出把精神的三间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储物丰富的条件, 并希望在此基础上把小屋扩建成精神大厦。 目标导学四:精读课文 深入掌握 1.作者说的是哪三间精神的小屋? 明确:(1)第一间小屋盛着我们的爱和恨。(2)第二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3)第三间 小屋安放我们自身。 2.第 1~6 段写的是什么?与后文写的精神的三间小屋有什么关联? 明确:第 1~3 段:是全文的引子,表达了作者对两句名言的感慨与思考,引出对精 神空间的懂得。第 4~6 段:由身体活动的空间引出对人的心灵活动空间的思考。 3.第一间精神小屋是什么样的?作者是怎样描述的? 明确: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和恨。作者首先选用两组带有对立情感的排比句,说明 这种对比鲜明的爱和恨会将小屋挤得满满的,接着又用了几个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人生爱恨 交织的经历。接下来用一个假设句,告诉人们精神的小屋应多装爱。充分体现了作者如大 地、海洋、天空般深广的胸怀。 4.第二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作者是怎样描述的? 明确:作者先列出一组庞大的数字,给人们一个对事业的时间概念,揭示出一个道理: 不要小看人们所从事的事业对人产生的深远影响。并告诫人们适合自己的事业要自己寻找, 只有规划好自己的事业,才能使事业和人生相得益彰。 5.第三间小屋安放我们自身,作者是怎样描述的? 明确:作者首先用一个反问句引出下文,接着用了两个比喻句说明没有自己的悲哀。 告诫人们:做人不能迷失了自我。 三、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这是一篇集议论、描写、抒情于一体的说理性散文,通过对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描写、 议论、抒情,表现了关注个性、关注自我、关注人的精神生活的思想。 2.拓展延伸 如果我们也来建造自己的精神小屋,你们会盛放哪些内容呢? 3.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拓展美读:师生朗诵毕淑敏散文《造心》第 16、17 段。 附:板书设计 精神的三间小屋 毕淑敏 盛着爱恨——光明温暖 盛放事业——坚固优雅 安放自身——独特安稳教学反思 周次 时间 科目 语文 课题 10.岳阳楼记/范仲淹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使用人 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观”“极”“或”“以”“然则”等文言词语,疏通文意,懂得课文内容。 2.钻研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懂得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教学重点难点 1.钻研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懂得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 治抱负。 教学过程(主备人) 集备及个人复备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范仲淹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为官以后始终严于律己,以人民 疾苦为念,并以所得俸禄在家乡置“义田”千亩,救济族中贫寒的人,死后无余财;在朝廷则 敢于直言进谏,被欧阳修誉为“立朝有本末”,虽屡遭贬谪,而全不在意。俗话说,“文如其 人”,今天,我们就来钻研范仲淹的代表作《岳阳楼记》,看看他是怎样通过自己的文章来 真切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以及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掌握作者,感知作品背景 1.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岳阳楼记》选自《范仲淹全集》,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 江苏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深 刻。26 岁进士及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 文正公”。 ( 2 )背景链接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滕子京与范仲 淹同年举进士,因才华出众但豪迈自负,被权贵所嫉,贬谪到岳州做太守。范仲淹熟知他 的思想和性格, 经常想劝慰他,却一直无机会。适逢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代笔 记胜,这就给了范仲淹一个规箴知己的好机会,因自己在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的需要, 于是范仲淹就写下了这篇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 目标导学二:字词积累,梳理文言句义 生难字词 (1)字音:谪守(zhé) 滕子京(téng) 衔远山(xián) 浩浩汤汤(shāng) 朝晖夕阴(huī) 潇湘(xiāo xiāng) 迁客骚人(sāo) 淫雨(yín) 霏霏(fēi) 怒号(háo) 樯倾楫摧(qiáng)(jí) 山岳潜形(qián) 薄暮冥冥(bó)(míng) 波澜不惊(lán) 沙鸥翔集(ōu) 宠辱偕忘(xié) (2)词义 【谪守】贬官。守,指做州郡的太守。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 【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 【百废具兴】具,同“俱”,全,皆。 【增其旧制】扩大它原有的规模。制,规模。【浩浩汤汤】水势浩大的样子。 【横无际涯】宽阔无边。际涯,边际。 【朝晖夕阴】早晚阴晴多变。晖,日 光。 【迁客骚人】迁客,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员。骚人,诗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 此后来也称诗人为“骚人”。 【连月不开】开,指天气放晴。 【浊浪排空】排空,冲向天空。 【日星隐曜】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曜,光芒。 【山岳潜形】山岳,隐没了形体。 【樯倾楫摧】桅杆拿倒下,船桨断折。 【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冥冥,昏暗。 【去国怀乡】离开国都,怀念家乡。 【忧谗畏讥】担心被说坏话,惧怕被批评指责。 目标导学三: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1)听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 (2)朗读全文,做到基本成诵。 (3)学生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掌握课文大意,培养学生自 学的能力。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明确:全文共 5 段,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 1 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缘由。 第二部分(第 2~4 段):描写岳阳楼周围的景色,引出“迁客骚人”登楼“览物”而产 生的两种不同感受。(全文的主体) 第一层(第 2 段):写洞庭湖的景色并提出“迁客骚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问 题。 第二层(第 3~4 段):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因景而异。 第三部分(第 5 段):借对“古仁人之心”的探求,抒发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 点明作“记”的时间。(这是全文的核心) 目标导学四:精读课文 深入懂得 1.提问: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关键性词句)振起全篇,第 1 段写重修岳阳楼的 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明确: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岳阳楼”,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 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阔达胸襟,与一般 的“迁客”不同。 2.第 2 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 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用“衔”“吞”则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把“远山”“长 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如果用“连”“接” 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 3.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明确:(1)气势非凡:“衔远山,吞长江”; (2)宽阔无边:“浩浩汤汤,横无 际涯”; (3)湖光山色:“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4.作者没有停留在写景上,而用“然则”从岳阳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什么? 明确: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5.朗读第 3 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明确:极力渲染“悲”的气氛,因己而悲。 6.朗读第 4 段,提问:这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明确:极力渲染“喜”的气氛,因物而喜。 目标导学五:深层探究 探究写法 (一)深层探究 1.提问: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 是什么? 明确:“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心旷神怡,宠 辱偕忘”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喜”。这样写是为了将这类人的悲喜感情跟“古仁 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情自然转入议论,突出全文的主旨。 2.提问:“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 明确:先讲“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 忧”。后讲“乐”,“后天下之乐而乐”。 3.提问:“进”指什么?“退”指什么? 明确:“进”指“居庙堂之高”,在朝廷上做官;“退”指“处江湖之远”,不在 朝廷上做官。 4.提问:“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 明确: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箴之意。5.提问:怎样懂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明确: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 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说的“乐以 天下,忧以天下”来源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仕途进退的原则,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 负。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 ( 二)探究写法 1.繁简得宜,层层蓄势。 2.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骈散结合,词语富有生命力。 三、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本文题为《岳阳楼记》,自然要写岳阳楼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图却是借题发挥,谈一 个人应有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文章先由叙事入手,从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说到 岳阳楼的“大观”,再写“迁客骚人”登楼时一悲一喜的情怀,最后将这种情怀跟“古仁 人之心”作对比,自然引出议论,说明作者意图。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自然结 合起来,句式上骈散交错,节奏不断变化,读起来声调铿锵,使人产生美好的感受。 2.拓展延伸 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色? 引导要点:句式整齐,如有很多四字句,有一些对偶、排比、错综手法,使文章既有 气势又富于变化。 3.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相应练习。 附: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周次 时间 科目 语文 课题 11.醉翁亭记/欧阳修 课型 新授课主备人 使用人 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观”“极”“或”“以”“然则”等文言词语,疏通文意,懂得课文内 容。 2.钻研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懂得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教学重点难点 1.钻研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懂得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 治抱负。 教学过程(主备人) 集备及个人复备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范仲淹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为官以后始终严于律己,以人民 疾苦为念,并以所得俸禄在家乡置“义田”千亩,救济族中贫寒的人,死后无余财;在朝廷则 敢于直言进谏,被欧阳修誉为“立朝有本末”,虽屡遭贬谪,而全不在意。俗话说,“文如其 人”,今天,我们就来钻研范仲淹的代表作《岳阳楼记》,看看他是怎样通过自己的文章来 真切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以及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掌握作者,感知作品背景 1.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现在江西永 丰)人,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宋代 散文家之首席。 (2)背景链接 本文写于作者被贬为滁州太守第二年(1046 年),他当时只有三十九岁,却自称为“苍 颜白发”的“醉翁”,这有点自嘲的意味。滁州地处江淮之间,交通不便,民风淳朴。 目标导学二:字词积累,梳理文言句义 (1)字音:滁(chú) 壑(hè) 琅(láng) 琊(yá) 潺(chán) 酿(niàng) 辄(zhé) 蔌(sù) 酣(hān) 弈(yì) 霏(fēi) 暝(míng) 晦(huì) 伛(yǔ) 偻(lǚ) 洌(liè) 肴(yáo) 觥(gōng) 筹(chóu) 翳(yì) (2)词义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树木茂盛,又深幽秀丽的。蔚然,茂盛的样子。 【翼然临于泉上】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 【名之者谁】名,名词作动词,命名。【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意趣,情趣。 【野芳发而幽香】芳,香花。 【佳木秀而繁阴】秀,茂盛。 【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这里指老老少少的行人。 【宴酣之乐】酣,尽兴地喝酒。 【觥筹交错】觥,酒杯。筹,酒筹。 目标导学三: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 要求学生听懂读音,听清句读,领会情感。 (2)教师为生字标注读音,并要求学生齐读三次。 (3)学生放声自读课文,读三到四次。 学生轮读一次,齐读两次。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明确:全文共四段。 第 1 段:写醉翁亭自然环境和命名缘由。第 2 段:写山间朝暮和四季景色。 第 3 段:滁人、宾客、太守游琅琊山的情形。 第 4 段:写日暮醉归,点明全篇主旨。 目标导学四:精读课文 深入懂得 1.“醉翁”的由来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明确: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2.第 2 段中哪个句子把山水之乐具体化了? 明确: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3.文中作者描绘琅琊山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什么? 明确: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4.文中作者描绘四时之景的句子是什么? 明确: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5.请写出描写傍晚山林全景的句子。 明确: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 去而禽鸟乐也。 6.本文写景的顺序是什么? 明确:(1)写醉翁亭的环境:从远到近;(2)写山间之朝暮:从早到晚; (3)写山间之四 时:从春到冬;(4)写宴饮场面:从外到内。 7.“太守自谓也”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制造悬念,引出下文。 8.第 3 段为什么写滁人之游?这个内容与上段有何联系? 明确:这段写太守见到滁人游山赏景,来来往往,欢歌笑语,眼前是一幅百姓欢悦和 乐的图景,而此乃太守之乐的另一因。 9.第 3 段文字一共描绘了几幅图画?分别是什么?核心又是什么? 明确:四幅。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其中核心是太守醉。 10.请写出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 明确: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1.文中哪个字贯穿全文? 明确:“乐”字。“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 正是为了写“乐”。 目标导学五:深层探究 领悟主旨 1.体现全文核心及醉翁命名之意的句子是什么? 明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写出《醉翁亭记》中的成语。 明确: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峰回路转;觥筹交错;山肴野蔌;与民同乐。 3.文中与“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相照应的文字是什么? 明确: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4.表达作者复杂感情的句子是什么? 明确: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6.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明确:本文先写醉翁亭秀丽的环境,接着写山间朝暮和四季的景色,再写太守与民同 乐,以此抒发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7.本文写景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写景与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例如:(1)写亭的环境:用“林壑尤美”“蔚然而深 秀”表现醉翁亭赏心悦目的外景;又用“水声潺潺”“峰回路转”表现醉翁亭幽清的环境; 接着写亭的近景,用鸟翼作比,有凌空欲飞之意。然后借解释亭名直抒胸臆,道出名句 “醉翁之意不在酒”,奠定全文写景抒情的基调。 (2)写亭四周的朝暮、四时之景,以“乐 亦无穷”表现作者纵情山水之意。 (3)写滁州官民同乐的图景,极力写出滁州人民在和平 生活中怡然自乐和众宾尽欢的情态,并特意塑造了太守醉酒的形象,用这幅生动的风俗人 情画从侧面显示出政治清明的景象,也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8.再读课文,尝试着读出作者的情感。 学生读,师生评,初步感受作者的“山水之乐”的情感及贯穿全文的“乐”的主线。 9.根据以上梳理,你认为文章结构有何特点? 明确:文章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提携全篇,而“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就是为了写“乐”。一个“乐”字 贯穿全文:山水乐——四时乐——宴酣乐——禽鸟乐——太守乐。 三、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课文以“乐”字为线索,通过描写琅琊山的美景以及人们游山的欢乐,表现了作者与 民同乐的旷达情怀。同样,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此时,我们应该 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像作者一样具有旷达的情怀。 2.拓展延伸 (1)通过本课钻研,你认为应该如何欣赏一篇散文佳作? 明确:①诵读感悟内容;②探究思想背景;③赏析行文特色。 (2)欧阳修被贬,尚能与民同乐,这对你有什么教育意义? 明确:无论处在何种人生境地,都不应该沉溺于个人得失,应采取乐观向上的人生 态度。 尤其是当代青年,在竞争的大潮中更易受到挫折,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有“不以 物喜,不以己悲”的胸怀与气度。 3.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相应的练习题。 (2)请举出出自本课的两个成语,并说说现在人们常用它表达什么意思? 附: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周次 时间 科目 语文 课题 12.湖心亭看雪/张岱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使用人 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绝、俱、而已、焉得”等文言实虚词的意思,疏通文意,懂得课文内容。 2.领会作者写景的妙处及寄寓的情感,钻研作者熔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法。 3.欣赏雪后西湖的奇景,感悟作者游湖的雅趣。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绝、俱、而已、焉得”等文言实虚词的意思,疏通文意,懂得课文内容。 2.领会作者写景的妙处及寄寓的情感,钻研作者熔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法。 教学过程(主备人) 集备及个人复备 一、导入新课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诗, 诗中“寒江独钓”的清奇意境令人神往,孤高情怀叫人赞叹。而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张岱的 《湖心亭看雪》则营造了另一番意境,抒发了别样的情怀。今天让我们随着张岱,走向西 湖,去湖心亭看看雪。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掌握作者,感知作品背景 1.作者简介 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今浙 江绍兴)人。寓居杭州。著作颇丰,今存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2.背景链接 张岱出身于官宦之家,明亡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悠游的生活。明亡以后,他 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本文选自《陶庵梦 忆》。 目标导学二:字词积累。 (1)字音:更定(gēng) 毳衣(cuì) 崇祯(zhēn) 沆砀(hàng dàng) 余舟一芥(jiè) 铺毡对 坐(zhān) 余拏一小舟(ná) 喃喃(nán) 雾凇(sōng) (2)词义 【更定】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定,完了,结束。 【拏】撑(船)。    【拥】裹着,围着。   【毳衣】细毛皮衣。 【雾凇沆砀】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气。 【一芥】一棵小草。芥,小草,形容船小。 【长堤一痕】指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痕,指斑迹,迹印。 目标导学三: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明确: 首先要读清楚,一要句读分明,二要节奏合理;其次要抑扬顿挫,读出作者 的感情;再其次要流畅自然,一是语句要流利,二是音韵铿锵;第四要在疏通文意和熟读 的基础上自然成诵,切忌硬背。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明确:播放朗读,学生听读,再跟读。留意文章叙了什么事,写了什么景。 明确:全文共两段,第 1 段写赏雪的具体经过,第 2 段写在湖心亭的奇遇。目标导学四:精读课文 深入懂得 1.“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告诉了我们什么? 明确:点明时间、地点。 2.“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从哪种感觉来写?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从听觉来写。写出了天气的严寒,也为下文到湖心亭看雪作铺垫,突出游兴强 烈。 3.这么冷的天气,才凌晨时分,作者独自到湖心亭看雪,你能看出作者的心境吗? 明确:孤怀雅兴,孤高自赏。 4.作者前往湖心亭看雪,意外遇到了什么? 作者看到了什么?和这些人有些什么交 往? 明确:已经有人在自己到之前到了。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 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 闲情雅致的人呢!”拉着我一同饮酒。我痛饮了三大杯,然后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 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5.“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是尾声,你怎样 懂得这个“痴”字? “喃喃”一词,你看出了什么? 明确:舟子说作者“痴”,又说还有像作者一样“痴”的人,实际上是突出作者的 “痴”。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舟子自言自语、大惑不解的状态。 目标导学五:赏析语言 探究写法 1.找出写景的句子并感受作者的感情。作者写景使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特点? 明确:“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 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作者写景运用了白描手法,抓住了景物的突出特 征来写,“一痕”“一点”“一芥” “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不渲染、不雕饰,简洁、朴素、自然,如一幅写意山水画 卷。 2.写作特色。 明确:人与景相融合。 人与景的融合是本文的特色之一,作者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 特点,“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是茫茫雪景中的亮点,作者以其精准的感受, 领会到隐藏在简单背后的震撼力,湖心亭巧遇虽是叙事,但重在抒情。 三、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对西湖壮观的雪景的描写及湖心亭奇遇的记叙,表现了作者文人雅士式的孤 傲和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 2.拓展延伸 柳宗元的《江雪》描写的也是雪景,也写到人的活动,领会它和本文在描写手法和表 达感情上的不同之处。 明确:在描写手法上,《湖心亭看雪》主要使用白描,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相 互映照。《江雪》主要使用烘托手法,景为人设。在表达的情感上,《湖心亭看雪》表达 了作者清高自赏、超凡脱俗的感情,《江雪》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3.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相应的练习。 (2)把课文翻译成现代文。 附:板书设计周次 时间 科目 语文 课题 13.诗词三首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使用人 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三首诗词,把握诗歌内容。 2.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领会诗歌意境,懂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三首诗词,把握诗歌内容。 2.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主备人) 集备及个人复备一、导入新课 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诗歌常常用最精练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 蓄地抒发复杂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要来钻研的五首诗词都是名家作品,这些作品通过精 练的语言要表达怎样的内涵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诗歌优美的意境,来品味我 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吧!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掌握作者,感知作品背景 1.文学常识 (1)《行路难》(其一)作者简介及背景链接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 称。 《行路难》(其一)作于诗人被迫离开长安时,感叹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李白少有 大志,胸怀着“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他二十四岁“辞亲远 游”,直到四十二岁才奉诏供奉翰林。因为他傲岸奔放,蔑视权贵,不容于朝。天宝三年, 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 《行路难》(其一)。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简介及背景链接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 出中山。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归洛,两位诗 人在扬州相逢。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为我引杯添酒饮, 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刘禹锡便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来酬答 他。 (3)《水调歌头》作者简介及背景链接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四川眉山人。他 在诗、词、文、画等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诣。他既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作家,又是“唐宋八大 家”之一。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 这首词是公元 1076 年中秋词人在密州时所作。 公元 1076 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 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 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目标导学二:字词积累,梳理文言句义 (1)字音:樽(zūn)  珍羞(xiū)  投箸(zhù) 歧路(qí) 箸(zhù) 凄凉(qī liáng) 长精神(zhǎng) 宫阙(gōng què) 低绮户(qǐ) 婵娟(chán juān) (2)词义 【樽】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为饰。 【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 【直】同“值”,价值。 【酬】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见赠】赠给自己诗歌。 【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 【宫阙】宫殿。 【归去】回到天上去。 【何似】哪里比得上。 【婵娟】本意指妇女容颜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月亮。 目标导学三: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1)自由放声朗读三首诗。要求:读准字音,找出诗中能印证我们猜想的诗句。 (2)学生朗读。个别展示,注意正音;齐读。 2.朗读节奏划分 (1)《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 凄凉地,二十三年/ 弃置身。 怀旧空吟/ 闻笛赋,到乡翻似/ 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3)《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 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目标导学四:精读课文 深入懂得 (一)品析《行路难》(其一) 1.借助课后注释及工具书,懂得诗意。有疑问的地方作下标记。 2.注意通假字: “羞”同“馐”,美味的食物。“直”同“值”,价值。 3.李白因受奸臣的排挤被迫离开京城长安,朋友设宴为他送别。诗中是怎样描写酒 宴的?用了什么修辞? 明确: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夸张。 4.面对美酒佳肴,豪爽纵酒的李白是怎样做的? 心情如何? 从哪些动词可以看出? 明确: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极度苦闷、抑郁。 停、投、拔、 顾。 5.诗中的“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是实写吗? 明确:不是,是想象,是虚写。 6.在写了自己仕途受挫后,诗人又写了哪两个典故?李白写这两个典故有什么目的? 明确:借吕尚和伊尹得到贤君重用成就一番事业的典故,表达自己对前途仍抱有希望, 希望像先贤们一样受到重用,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7.李白在仕途受阻后,发出了怎样的感慨?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 明确: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 8.我们知道“文以载道、文以载情”,诗歌也是如此,谁能说说这首《行路难》(其 一)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一方面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另一方面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仍然坚定信 念的积极、乐观的态度。 (二)品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听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师生共同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2.本诗各联分别写了什么? 明确:首联:表现辛酸,愤懑不平;颔联:悲悼旧友,感叹变迁;颈联:新贵得意, 悲叹身世;尾联:意志不衰,坚忍不拔。 3.赏析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明确:这两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诗句的意思 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4.诗中引用典故的诗句是哪一句? 明确: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5.“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揭示了什么道理? 明确:以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 律。 (三)品析《水调歌头》 1.读课文,小组交流,这首词的上、下片各写了什么内容?请分别用两个字来概括。 明确:望月、思圆。 2.望月乃写景,思圆乃抒情。词中的上片描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明月、青天、酒、“我”、风、清影(实写);宫阙、琼楼玉宇(虚写)。 3.月圆中秋之时,词人把酒临风,形单影只,想到月亮上嫦娥居住的宫阙、琼楼玉 宇,虽高大豪华,却住着同样孤独的人,此情此景与词人是何等相似啊!这里可以看出词 人当时怎样的心情? 明确: 孤寂、苦闷,与“高处不胜寒”的嫦娥同是天涯沦落人。 4.齐读下片,领会词人此时的心情,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明确: 旷达乐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是自然规律。没有离别的 悲伤,哪来相逢的喜悦?更何况,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哪里月不圆,何处月无光。 即使天各一方,但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共享的是同一轮圆月。 三、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这三首诗词,诗人都是一生坎坷,官运不通,可以说是政治上非常失意的人 ,但他 们都能从苦闷的悲观中走出来,到了豁达乐观的人生境界。三首诗词都体现了诗人不如意 时的豁达胸怀。从失意矛盾中走向胸怀坦荡的达观的文人留给后人的温暖与美好,慰藉着 千年来普天下不得意与离恨的人,超脱的灵魂装着美好的东西就会永世活着。 2.拓展延伸 阅读方法小结。 师:现在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开展阅读对话的途径和方式: (1)与文本对话:感知内容,品味语言。 (2)与作者对话:展开想象,领会情感。 (3)与环境对话:拓宽视野,加深体验。 3.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相应的练习题。 (2)背诵默写这三首诗词。 附: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周次 时间 科目 语文 课题 14.故乡/鲁迅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使用人 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说出小说的特点,并简介作者及故事背景,口述故事情节。 2、学 会分析人物形象,举例分析说明对比在文中的作用。 3、分析人物命运变化的原因,探讨出小说的主题,陶冶学生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主备人) 集备及个人复备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如果说漂泊是人生,那么旅途中人挥之不去的便是对温暖家园的情感记忆。 “月是故乡明”,乡情已积淀为生命中的血肉、精魂。饱经沧桑的鲁迅先生对故乡的体验 又何尝不是如此?透过生意盎然、趣味无穷的百草园,严肃古朴又不乏乐趣的三味书屋, 景色优美、人情淳厚的平桥乐土,我们能触摸到的是先生流露其间的对故乡的喜爱、思念。 1919 年先生返回故里,卖掉老屋,接母亲及家眷举家北上。这次诀别故乡给了他怎样的体 验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小说《故乡》,去触摸先生的喜怒情感。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掌握作者,感知作品背景 1.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 命家。他的作品很多,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 草》,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本文选自《呐 喊》。 2.背景链接 本文写于 1921 年 1 月,后由作者编入他的小说集《呐喊》,文中的故事情节和主要 人物,大多取材于真正的现实生活。1919 年 12 月初,鲁迅从北京回故乡绍兴接母亲,亲 眼看到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就以这次经历为 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小说着重刻画了一个受尽当时社会摧残剥削的劳苦农民闰土 的形象,通过对闰土悲惨遭遇的描述,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揭露了旧社会 对农民从肉体到精神的重重残害,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 信念。 目标导学二:字词积累。 (1)字音:阴晦(huì) 脚踝(huái) 潮汛(xùn) 髀骨(bì) 嗤笑(chī) 瑟索(sè) 惘然(wǎng) 恣睢(zì suī) 猹(chá) (2)词义: 【萧索】萧条冷落,缺乏生机。 【无端】无缘无故地。 【如许】这么些。 【鄙夷】看不起。 【愕然】形容吃惊。 【隔膜】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展转】现在写作“辗转”。原指身体翻来覆去,文中形容生活不安定,到处奔波。【恣睢】放纵,放任。 目标导学三: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听录音朗读,注意正音。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明确: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按时间先后为顺序, 全文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 1~5 段):写的是故乡的萧条景象, “我”的复杂心情,交代了“我” 回故乡的目的; 第二部分(第 6~77 段):写“我”在故乡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重点写了闰土 的变化; 第三部分(第 78~88 段):写“我”离开故乡时的种种感触,表达了“我”追求新生活 的执着信念。 目标导学四:精读课文 深入掌握 1.作者在小说中都写了哪些人呢?本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明确:写的人物有闰土、杨二嫂、母亲、水生、宏儿和“我”;闰土就是小说的主要 人物, “我”是小说的线索人物。 2.少年闰土是怎样的形象?中年闰土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是什么原因使一个天 真活泼、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的小英雄变成了麻木迷信的木偶人呢? 明确:少年闰土:天真活泼、无忧无虑,懂得很多生产知识,简直是个小英雄; 中 年闰土:变成了满脸愁苦、麻木的、迷信的木偶人。“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 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是封建统治的压迫,使闰土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3.“我”对闰土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闰土这个形象表现了什么样的主 题? 明确:当年,“我”因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而羡慕不已;现在,“我”为 闰土与“我”之间的不掌握和隔膜感到悲哀,使“我”与闰土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冷漠、隔 膜。闰土这个形象,揭露了封建思想、封建等级观念对群众精神上的压抑和毒害。 4.既然闰土的变化已经反映了封建思想、封建等级观念对人们精神上的压抑和毒害 了,作者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多的笔墨来写杨二嫂呢? 明确:其实这也是一种对比手法,小说以杨二嫂的自私、尖刻、贪婪、势利来对比、 衬托闰土的淳朴诚实,从更广泛的意义上展示人与人关系的隔膜,深入揭露封建社会传统 观念对他们的精神毒害,造成人们纯真的人性被扭曲。作者塑造这两个人物形象,真切地 抒发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表达了希望有新的生活的炽热感情。 5.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去描写杨二嫂的?表现了她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明确:通过肖像、语言、神态、动作的细节描写,表现了杨二嫂自私、尖刻、贪婪、 势利的性格。 步骤四 深层探究 品味语言 齐读第三部分课文,品味、领悟小说语言的含义。 1.同学们对这部分课文中,感受最深的是哪些语句?为什么? 交流点拨:让学生从内容和语言方面谈个人感受。 2.从文中看,“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明确:文中的“我”是一个有作者影子,具有进步思想倾向,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 知识分子形象。3.面对回故乡的所见所闻,这位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具有进步思想倾向 的知识分子当时有什么样的感受?“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中的“高墙”指什么? 明确:悲凉、悲哀。指封建思想、等级观念毒害下,人与人之间产生的冷淡、隔膜。 4.“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文中的“新的生活”是指什 么样的生活? 明确: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 5.“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我”为什么“害怕”? 明确:因为鲁迅当时还是个进化论者,这种自由、平等、幸福的新生活只是“我”的 理想,但怎么实现,“我”无法回答,所以想到希望能否实现,自然便害怕起来。 6.为什么说“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明确:闰土的愿望只是眼前能过上幸福生活,所以说 “切近”,“我”的愿望是普 天下的人都过上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我”的愿望能否实现还是未知数,所以说 “茫远”。 7.课文再次出现海边奇异的图画,表现了什么? 明确:海边奇异的图画是“我”对美好希望的想象和憧憬。 8.“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 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作者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这句话告诉人们:只有美好的愿望而不去探索实践, 希望必然落空,等于没有;虽然实现希望困难重重,但只要去探索实践,希望才有实现的 可能。 三、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故乡》是一篇感情凝重的小说。鲁迅将民族与个人命运发展之惑,图画般展示在这 长长的画卷之中。既有金黄色的幸福,又有苍黄色的悲凉;既有人性的朴实善良,又有生 命活力的丧失。细腻笔法下的故乡故事,包蕴着前行者的良苦用心和深刻思考。希望如地 上的路的感悟,启迪我们满怀信心地去追求、去拼搏。 2.拓展延伸 与闰土对话 小说中的闰土,是旧中国千千万万农民的代表;小说中的故乡,是旧中国千千万万农 村的代表。生活在农村的我们,生长在农民家庭的我们,感受着新农村的巨大变化,此时 此刻,你想对闰土说些什么? 明确:师生畅谈新农村:例: (1)我家昨天领到一笔数目可观的独生子女费,全家可高兴了。 (2)我家生活比较困难,国家的“两免一补”政策为我解除了后顾之忧。 (3)我家领到了一大笔种粮补助款。 (4)邻居女儿上大学,申请了助学贷款,是无息的。 3.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相应的练习。 附:板书设计 故乡 鲁迅 变化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外貌 动作、语态 对“我”的态度 对生活的态度性格、特点 教学反思 周次 时间 科目 语文 课题 15.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使用人 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读课文,概述文章主要故事情节。 2、分角色朗读课文,讨论分析人物语言的个性化,进一步钻研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 方法。 3、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总结、归纳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赤裸裸的、冷酷无情 的金钱关系,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丑恶本质。教学重点难点 1、懂得作者从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2、钻研运用对比手法成功刻画人物性格。 3、掌握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赤裸裸的、冷酷无情的金钱关系,认识资本主义制 度的丑恶本质。 教学过程(主备人) 集备及个人复备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都学过魏晋文豪曹植的《七步诗》。当时他受哥哥曹丕相迫,若在七步 之内作不出诗来就要以死谢罪,所幸他才华横溢,危急关头作了一首《七步诗》出来。豆 秸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中哭泣。我们本来是同胞兄弟,为什么你那么急迫地加害于我呢? 兄弟关系何至于此!全是因权位引发的双方利益的对立,从而无视兄弟亲情。 今天我们要钻研的课文也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兄弟间的关系。下面,我们就一起进入课 文《我的叔叔于勒》,来看看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兄弟关系。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掌握作者,感知作品背景 1.作者简介 莫泊桑(1850—1893),19 世纪后半叶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自幼酷爱文学, 70 年代刻苦钻研写作,大作家福楼拜是他的文学导师。1880 年短篇小说《羊脂球》问世, 轰动法国文坛,是作者的最佳作。长篇小说中最出色的是《一生》和《俊友》。短篇小说 《家人》《两个朋友》《项链》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2.背景链接 《我的叔叔于勒》写于 1883 年,是莫泊桑前期的作品。当时的法国资产阶级不仅和 工人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激烈,而且也和小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激烈起来。小资产阶 级贫困破产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一部分不甘心破产的小资产阶级成员,纷纷踏上了漂 洋过海的险途,企望在美洲、亚洲甚至非洲闯出一条大发横财的生路,梦想着有朝一日腰 缠万贯荣归故里。本篇小说就是以这样的社会背景写出来的,表达出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 不满(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 目标导学二:字词积累。 1.字音:拮据(jié jū) 栈桥(zhàn) 牡蛎(mǔ lì) 褴褛(lán lǚ) 撬开(qiào) 煞白(shà) 诧异(chà) 2.词义: 【拮据】手头紧,经济境况不好。 【褴褛】(衣服)破烂。 【诧异】觉得奇怪。 【撬开】用刀或棍棒、锥等的一头插入缝中或孔中,用力扳(或压)另一头,使东西移 动或分开。 【煞白】由于恐惧、愤怒或某些疾病等原因,面色极白,没有血色。 目标导学三: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1)听录音读课文,注意正音。 (2)学生复述故事梗概。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明 确 : 分 段 提 示 : 可 以 按 照 本 文 的 开 端 、 发 展 、 高 潮 、 结 局 或 按 “盼”“赞”“遇”“躲”于勒,将课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 1~4 段):盼于勒。 第二部分(第 5~19 段):赞于勒。 第三部分(第 20~47 段):遇于勒。 第四部分(第 48~49 段):躲于勒。 目标导学四:精读课文 深入掌握 1.学生听读全文,明确人物关系,尝试复述故事梗概。要求:找出文中菲利普夫妇 对于勒不同称呼的词语及其态度的变化。 明确:(1)称呼:贫:坏蛋、流氓、无赖。 富: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好心的人、有办法的人。 贫:小子、家伙、老流氓、贼、讨饭的。 (2)菲利普夫妇的态度:恐怖——希望——恐怖——仇恨。 2.文中的于勒是怎样的一个人?请尝试从课文内容中归纳出于勒的“简历”。 明确:于勒年轻时,是个浪荡子。他把自己所得的遗产花光了,又花了哥哥菲利普一 些钱,因而被家里的人看不起,甚至被视为全家的“恐怖”。终于,他被送到美洲。后来, 据说他在那里作生意赚了钱,并且给菲利普夫妇去信说,打算发了财回法国同住。于是, 哥哥、嫂子把他看做全家的“希望”和“福音”。但是,于勒在美洲阔了一阵之后,重新 变得潦倒落魄,沦落成一个穷光蛋,被法国船长带回来,在船上靠摆摊卖牡蛎过日子,他 又重新成为哥嫂的“恐怖”,被弃之家门外。 3.菲利普一家为什么盼望于勒回来? 明确:听说于勒在国外发了财,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我”的二姐也 因这一“福音”定了婚。 4.小说的结局是菲利普夫妇一家人躲开了日夜盼望的于勒,这是为什么? 明确:其直接原因是菲利普夫妇只认识钱,而于勒又重新沦落为穷人。根本原因是那 个金钱至上的社会制度。 5.小说围绕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化,展开曲折的情节。试根据下面的提示。 多角度梳理课文的情节结构。 明确:于勒挥霍家产,被送到海外。菲利普一家因于勒的挥霍陷入困境。菲利普一家 等待在海外发财的于勒归来解困。于勒破产成了穷光蛋。菲利普夫妇弃他而去。(逻辑) 于勒发财,菲利普一家盼望于勒归来解困。于勒成了穷光蛋,希望破灭了。(心理) 菲利普一家因于勒的挥霍陷入困境。菲利普一家等待在海外发财的于勒归来解困。在 船上发现于勒破产成了穷光蛋。菲利普夫妇弃他而去。(情节发展) 菲利普一家等待于勒归来,为什么?于勒在海外发财了。不料于勒成了穷光蛋,菲利 普夫妇失望怨恨而归。(技巧) 目标导学五:深层探究 领悟写法 1.文章开头在写了菲利普一家的家境后,不接着写于勒,而是写他们一家星期天到 海边栈桥散步的习惯,写父亲永不变更的话。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明确:这样叙述是设置悬念,使读者急于知道于勒是谁,他在哪里,为什么菲利普一 家都急切盼望他回来,从而使情节发展更有吸引力。 2.文中关于于勒去美洲前后的情况,是运用什么方法交代的?这部分内容对情节发 展起什么作用? 明确:插叙。介绍于勒的经历,交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更突出菲利普一家盼望于勒 归来的急切心情,为情节发展作了铺垫。 3.写二姐婚事的成功,全家决定举行婚礼之后到哲尔赛岛旅行,这与整个故事情节 有什么关系? 明确:二姐婚事的成功,引出了去哲尔赛岛旅行,从而创造遇见于勒的机会,把故事 引入对中心事件的叙述。4.安排两位先生请两位打扮得很漂亮的太太吃牡蛎这样一个细节,作用是什么? 明确:这一细节牵动了菲利普的虚荣,使他也产生了请家人吃牡蛎的念头,而由此才 使菲利普与于勒进一步接近,并终于认出了于勒,使情节发展急转而下,同时也增强了故 事的戏剧性。 5.“我”给于勒叔叔十个铜子的小费的一段描述,对表现主题起什么作用? 明确:这段描述把故事情节推向高潮,使菲利普夫妇冷酷无情、唯利是图的本质暴露 得十分充分。 6.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文中主要人物形象。 明确:菲利普:是典型的小市民形象,他虚荣、势利、自私、贪婪、冷酷,有着一副 可怜又可鄙的拜金相。菲利普太太:除了有和丈夫一样的小市民阶层的共性外,还精细、 刻薄、泼辣。文中的“我”富有正义感和怜悯心。于勒则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受害者和失 败者。 三、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同学们,课文以于勒的遭遇为引线,精彩的情节发展犹如一把利剑,劈出了病态社会 中人性的扭曲。经济的世界,金钱的关系,把于勒推入了人生悲剧,使菲利普夫妇淡漠了 爱心和同情心,变得庸俗、狭隘和自私。观照生活,思索人生,我们找到了健全人格的答 案。 2.拓展延伸 读完这篇小说,大家有没有什么话想对小说中的人物说呢?或者对作者有什么话说 吗? 明确:例如:老师读完后想对作家说:莫泊桑,谢谢你的一支妙笔,向我们勾画了资 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人性泯灭的现实,在这样的现实中生活,是人类的悲哀!大家也结 合自己的阅读领会说几句好吗? 3.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相应的练习。 附:板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 莫泊桑 开端————盼于勒 发展————赞于勒 高潮————遇于勒 结局————躲于勒 教学反思 周次 时间 科目 语文 课题 16.孤独之旅/曹文轩 课型 新授课主备人 使用人 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读全文,按照小说的三要素完整而简明地复述全文的主要内容。 2、朗读课文中环境描写的内容,小组合作,充分交流对文章环境描写作用的懂得。 3、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细致评价文中杜小康这个人物形象,体验杜小康由幼稚到成熟的成 长经历。 4、通过自己的朗读和小组合作,细致感悟交流本文向我们传达出的少年杜小康成长中的感受 和“孤独之旅”的含义,钻研杜小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1、朗读课文中环境描写的内容,小组合作,充分交流对文章环境描写作用的懂得。 2、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细致评价文中杜小康这个人物形象,体验杜小康由幼稚到成熟的成 长经历。 3、通过自己的朗读和小组合作,细致感悟交流本文向我们传达出的少年杜小康成长中的感受 和“孤独之旅”的含义,钻研杜小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主备人) 集备及个人复备 一、导入新课 孤独是一根尖锐的针,常常刺痛我们脆弱的心,让我们难以忍受;孤独也是一朵鲜花, 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显得更加灿烂。我们总会感到凄凉,酸苦,每天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该 多好。可是小小少年总要长高,烦恼和孤独总会尾随我们而来。孤独随时间而来,孤独使 生命更加灿烂更加丰富多彩。同学们,让我们今天一起来钻研曹文轩的小说《孤独之 旅》。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掌握作者。 曹文轩,1954 年生于江苏盐城。1974 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现为 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 导师,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著 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等。 目标导学二:字词积累。 1.字音:轩(xuān)  嬉闹(xī)  凹地(āo)  雍(yōnɡ) 掺杂(chān) 胆怯(qiè) 撅(juē) 给予(jǐ yǔ) 觅食(mì) 撩逗(liáo) 2.词义 【厚实】①丰富;富裕。②宽厚结实。③(学问等)深厚扎实。④厚。 【嬉闹】嬉笑打闹。 【撩逗】挑逗;招惹。 【茫然】①完全不知道的样子。②失意的样子。 【驱除】赶走;除掉。 【乖巧】①机灵。②(言行等)合人心意;讨人喜欢。 【一落千丈】形容地位、景况、声誉等下降得很厉害。 【歇斯底里】①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②癔症。 目标导学三: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1)听课文录音,注意正音。 (2)学生自由诵读,用小说的三要素概括课文内容,并谈谈阅读课文的感受。 明确:小说讲述了杜小康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磨难,逐渐成熟、坚强的故事。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明确:开端:写杜小康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不得不辍学跟着父亲去放鸭。 发展:写杜小康与父亲撑船赶鸭去芦荡的经过和感受。 高潮:写杜小康与父亲在芦苇荡中遇到暴风雨的情景。 结局:写鸭子长大了,杜小康也“长大”了。 目标导学四:精读课文 深入掌握 1.说一说“孤独之旅”的含义。 明确:有两方面含义:(l)指现实中杜小康所处的环境的恶劣,并不是其他少年所处的 幸福的环境;(2)主要指出了杜小康由原来不能体谅父亲的难处到后来能帮父亲一起挑起家 庭的重担并勇敢面对恶劣的环境,以顽强、不畏惧的精神战胜了困境,真正成长起来。 2.课文有关自然环境的描写很出色,请找出几处,并说说这样的环境描写对表现杜 小康的成长起什么作用。 明确:(1)有关鸭群的描写。鸭群向芦荡行进,偶尔“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烘托 出杜小康无比寂寞的心情;晚上鸭群“将主人的船团团围住”,时常看看主人是否在船上 才安心睡觉。鸭子的恐惧感衬托出杜小康的恐慌,可以说鸭子是杜小康成长的借助。 (2) 有关芦荡的描写。让杜小康“害怕”“胆怯”。当杜小康习惯了孤独的生活,“再面对这 浩浩荡荡的芦苇”,就不再“恐慌”了。芦荡见证了人物心理变化的过程。(3)有关风雨的 描写。暴风雨冲垮了鸭栏,惊散了鸭群。杜小康表现出了成人般的勇气与坚强,在暴风雨 中同困难搏斗。暴风雨给了他一个成长的机会和舞台。 目标导学五:深层探究 领悟主旨 1.当我们陪着杜小康走完这段孤独之旅,结合杜小康的成长,你认为怎样算是长大 了? 明确:独立、不依赖别人、勇敢、坚强。 2.那么是什么促使杜小康的成长呢? 明确:孤独。杜小康年幼时家道中落,饱尝物质生活的单调、精神生活的痛苦,可最 终用稚嫩的双肩扛起这一切。孤独并不可怕,困难并不可怕,挫折也不可怕,只要我们勇 敢去面对,它们就是我们成长的催化剂。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再回首课文,孤独之旅 其实就是成长之旅。 3.如何懂得杜小康这一人物形象呢? 明确:杜小康从幼稚、软弱、恋家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心灵成熟的男子汉的过程。 三、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小说描写了一个少年在孤独中成长的故事,在我们的人生中,成长是一个必不可少的 过程,成长是要付出代价的,希望同学们能够勇敢地战胜成长中的一切艰难困苦,谱写出 一首健康的成长之歌。 2.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相应的练习。 附: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周次 时间 科目 语文 课题 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使用人 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懂得作者的观点,领会尖锐泼 辣的批驳语言。 2.钻研文章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写法。 3.感受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1.钻研文章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写法。 2.感受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过程(主备人) 集备及个人复备一、导入新课 鸦片战争以来的近代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那时,帝国主义的奴役与中国古老的封建 传统相结合,使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与民族自信心受到了极大的摧残,在一部分人当中,甚 至丧失殆尽。鲁迅对此痛心疾首,与这种奴隶的“劣根性”进行了坚忍不拔的斗争,但这并不 意味着鲁迅认为四万万同胞都已经消极、沉沦甚至堕落,他清醒地看到了问题的另一面,即 中国历史和现实中的脊梁,《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就是中华民族脊梁的一曲颂歌。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感知作品背景 背景链接 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中国近代本来就国运积弱、屡遭欺侮,“九一 八”事变又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投下失败的阴影,有些人便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 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鲁迅为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自信心,就写下了这篇文章。 目标导学二:字词积累 1.积累字词 (1)读准字音:慨叹(kǎi) 省悟(xǐnɡ) 求神拜佛(fó) 诓骗(kuānɡ) 诬蔑(wū) 前仆后继(pū) 脂粉(zhī) 脊梁(jǐ) 状元宰相(zǎi) (2)词语释义 诓骗:说谎话骗人。 慨叹:有所感触而叹息。 渺茫:文中指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玄虚:空而不切实,不可信。 怀古伤今:怀念过去,哀伤现今。指一种悲观、倒退的思想。 为民请命:指替老百姓向上申诉,请求减轻负担或解除痛苦等,以保全生命。 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目标导学三: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2.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因为信“地”、信“物”、信“国 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 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 事实为证。   2. 目标导学四:研读课文 深入探究 1.诵读 1~5 段,讨论探究: 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明确:首先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 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 教师提示: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 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它欲擒故纵,先“抬” 后“贬”,好像抖包袱,吊起读者的胃口,达到讽刺的效果。 要驳论证,关键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对方或因为己方利益或因为认识上的局限, 往往用事实掩盖了真相,这就需要作者能拨乱反正。因此驳论证比驳论点、驳论据更能体现智慧的力量。 2.从 3~5 段可看出作者是怎样反驳敌论点的。 明确: 3.第 4 段有一部分加点的文字,国民党书报检查机关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什么? 明确:“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和欺人的最后一招。鲁迅是个现 实感很强的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严重后果,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的 痛处,并且,让他们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所以,他们唯恐去之而不及。 从加点文字也可以看到鲁迅的境况,但鲁迅却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众奔走呼号, 其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4.品读 6~9 段,讨论探究: (1)“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明确:“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民,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 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底层,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但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 治,“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灯下漫笔》),许多事 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这样 一来,对于为他们的自由、尊严而牺牲的先驱者,他们多半表现出“看客”的心态,不能知 道在某种程度上演化成不愿知道了。对于这一点,文中虽然没有提到,但结合当时的社会现 状,不能说没有这个因素。 (2)“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明确:“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鲁迅曾评述御用文人“他的帮法,是在 血案中而没有血迹,也没有血腥气”,他们的功能就是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 “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在当时,这股力量指 中国共产党。他说:“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着现在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 引为同志,是自以为光荣的。”(《答托洛斯基派的信》)把“状元宰相”与“地底下”相 对比,可看出鲁迅的“立人”精神和民本思想。 (3)教师小结 目标导学五:品读课文 赏析语言 1.揣摩第 1 段,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明确:不能。“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扬扬自得,同时“总” 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唯恐别人不知,这也暗接“只希 望着国联”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着”,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的滋味因而也不愿自拔。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 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2.揣摩下列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 ……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是诬蔑。 明确:“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 “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四、拓展延伸 鲁迅以他爱憎分明的感情、尖锐犀利的笔调为我们完成了这篇不朽的驳论文。同学们,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辉煌灿烂文明史的民族,尽管历尽沧桑,受尽磨难,但仍不屈地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的就是自信!自信,即相信自己的才华和能力。李白的“天生我材 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毛泽东的“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无不是自信的 体现。下面,请同学们用“我们自信,如同春天的清风在阳光下拂过明媚的笑脸”仿写三个 句子。 明确:我们自信,如同夏天的雷雨在骤风中吹打失败的伤痛;我们自信,如同秋天的枫 叶在晚风里旋转过云淡的蓝天;我们自信,如同冬天的白雪在星空下泛起璀璨的光芒。 三、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本文以驳论的方式,逐层推进地批驳了“九一八”事变三周年后,有些人慨叹的“中 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谬论。揭露了国民党政府的卖国投降本质,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及其 领导的广大抗日军民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2.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相应的练习。 附: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周次 时间 科目 语文 课题 18.怀疑与学问/顾颉刚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使用人 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钻研本文先做论述后提出论点的写法和层进式论证法、对比论证法。 2.钻研本文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的语言。 3.认识“怀疑”“思索”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钻研本文先做论述后提出论点的写法和层进式论证法、对比论证法。 2.钻研本文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的语言。 教学过程(主备人) 集备及个人复备 一、导入新课 一个人总是希望学有所成,但并非所有的求学者最终收效都一样,有的人收效好,成果大; 有的人收效差,成果小。无论历史上还是现实中,都存在这种情况。这是什么原因呢?如何才 能让自己钻研的收效好些,成果大些呢?研究这个问题,吸取有益的经验,对我们搞好钻研是 十分必要的。《怀疑与学问》这篇文章谈的就是这方面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些很有启发, 很有价值的见解,学好这篇文章对我们今后做学问很有意义。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掌握作者,感知作品背景 1.作者简介 顾颉刚(1893—1980),江苏苏州人,我国当代史学家。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先后 任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主任,中央研究院通信研究员和院士。 2.背景链接 这篇文章论述的是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作用。顾先生在研究工作中,善于怀疑和 辨伪,有不少创建。据说他幼年读书就不肯盲从前人之说,敢于提出疑问。顾先生读书总 喜欢把自己的主张批注在书上,书上写不下了,便记入笔记本里。 目标导学二:字词积累 1.字音:顾颉刚(jié) 程颐(yí) 腐草为萤(yíng) 师塾(shú) 停滞(zhì) 2.词义 【不攻自破】不用攻击,自己就溃败了,多形容观点、情节等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 或责问。 【停滞】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 【启迪】开导;启发。 【盲从】不问是非地附和别人;盲目随从。 【墨守】战国时墨子善于守城,后来用“墨守成规”形容因循守旧,不肯改进。 【辨伪去妄】辨别虚伪的,清除去掉不合理的。 目标导学三: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1)听录音朗读课文,注意正音。 (2)轻声自由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明确:第一部分(第 1~2 段):引用名言,提出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或“学者先 要会疑”,或“学则须疑”)的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第 3~5 段):论证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第三部分(第 6 段):论证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3.教师小结:本文的结构是层层深入的递进式结构。 目标导学四:研读课文 论证方法教师过渡语:本文论述了学者要“须疑”“会疑”的观点,强调了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 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倡学者应有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课文围绕着中心论点,分 设了两个分论点,分层次地进行论述,条理清楚,中心明确。这种论证结构和方法值得同学 们钻研。本文还有“论证充分,说理透彻”的特点,下面让我们一起领会。 1.教师多媒体出示要求: 试找出本文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领会材料与观点之间的联系。 2.学生自读课文,标画论据并归纳。 3.从文本中找出并概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各小组派代表到黑板上板书。 4.教师和学生一起评出归纳准确、简洁的答案,进一步讨论、修正: 事实论据:①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②听说中国古代有 三皇、五帝。③听说“腐草为萤”。④戴震善问的例子。 道理论据:①“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②“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 疑。”——张载 ③“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5.教师多媒体出示阅读要求: 找出课文所用的引证法、例证法、对比论证法的实例,并尝试分析其作用。 学生细读课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师生归纳: (1)引证法及其作用。 ①开头引用古代两位著名的大学问家的话,既用其经验之谈作论点,又作论据,颇具说 服力。 ②第 5 段引用了孟子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并做阐释:“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 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和迷信”,强有力地证明了本段的分论点。 (2)例证法及其作用。 ①第 4 段举了古书上“三皇、五帝”和“腐草为萤”两个例子,雄辩有力地证明“对 于传说,必须要有怀疑精神”这一观点,使人确信古书记载的传说不一定可靠,怀疑确有必 要。 ②第 6 段举了清代戴震读书善疑的事例,雄辩有力地证明了“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 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这个分论点。 (3)对比论证法及其作用。 ①第 4 段“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从正反两方面说理,阐 明“我们对于传说的话,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之因。 ②第 5 段“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 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通过正反 两方面的结果,鲜明地阐述“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 的重要性。 ③第 6 段“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 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 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先从反面说理,然后从正面说理,鲜明地阐 述:为什么“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④第 6 段“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 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 化也就不会进步了”,先从正面概述事实,后据此事实从反面做推理,鲜明地阐述“怀疑” 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教师小结: 作者运用引证、例证、对比论证相结合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自己的观点。 在分析这些论证方法的作用时,我们根据刚才大家的回答概括了语言表达的如下思路:方法+具体内容(事实或道理)+方法特点+观点。 目标导学五:品读课文 赏析语言 教师过渡语:议论文的语言具有准确、精练,逻辑性、严密性强的特点。请同学们画出 相应的语句,朗读领会。 1.学生找出例句,同桌互读、互评。 2.教师出示示例: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 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 善的学说产生。”这句话中,四个“常常”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引导归纳: 多次重复词语,突出说明学问家是经常这样做的,表明这样做的这种精神,乃是“做一 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3.教师引导归纳方法:①明确一句话的中心意思。②注意前后之间的逻辑关系。③关 注关联词语及其他重点词语在句中的作用。   四、深入探究——语段作用 1.学生精读课文第 6 段,思考教师多媒体出示的思考题: (1)第 1 句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2)第 2~5 句与第 1 句之间是什么关系?第 6~10 句与第 1 句之间是什么关系?它们 分别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3)第 11 句中的“一切”在句中有什么作用? (4)第 12、13 两句分别是从什么方面论述的?第 13 句中的“学术”和“文化”这两个 词能互换吗?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归纳,明确: (1)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 (2)第 2~5 句是用道理去论证第 1 句提出的论点。第 6~10 句是用事例去论证第 1 句 提出的论点。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3)“一切”强调古今中外的学问家无一例外都是这样。 (4)第 12 句从正面论述,第 13 句从反面论述。句中的“学术”和“文化”这两个词不 能互换。因为“学术”是人类众多的“文化”活动中的一种,“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 也就不会进步了”,是从部分说到整体,互换位置后就讲不通了。 三、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本文论述了“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的观点,强调了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重 要作用,并提倡学者应有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作者关于怀疑与学问之间关系 的论述对今天的治学者或读者都是富有教益的。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世 界的营养品。”高尔基曾经说过:“爱书吧,它是你知识的源泉。”对于过去的文化,毛 泽东曾经说过:“要批判地吸收。”邦达列夫(苏联)曾经说过:“那些大人物一生都在怀 疑,在探索。”正因为他们的怀疑,才有了后来的学问。凡事多问些“为什么”吧! 3.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相应的练习题。 附:板书设计 怀疑与学问 顾颉刚 中心论点:做学问“会疑”与“须疑”。(举例论证)分论点 教学反思 周次 时间 科目 语文 课题 19.谈创造性思维/罗迦·费·因格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使用人 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议论文中常用的论证方法,提高对论据的认识。 2.懂得体验设问句的作用,领会本文语言严谨平和的特点。 3.引导学生理清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判断作者论证的中心内容,形成清晰的逻辑关系,感受 议论文的逻辑性和针对性。 4.懂得创造性思维在生活中的意义,增强拥有创造力的自信心,主动培养创造性思维。 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懂得把握作者关于创造性思维的观点;引导学生把握材料和观点之间的联系,准确运用论据证明观点。 2.懂得作者的论证思路,把握论点;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生活中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主动培养创 造性思维。 教学过程(主备人) 集备及个人复备 一、导入新课 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多媒体出示〕,回答问题。 图中有两根柱子还是三根柱子? 你在图中看到了什么? 明确:第一幅图既可以看到三根圆形柱子,又可以看到两根方形柱子;第二幅图既可以 看到一张女人的脸,又可以看到两匹马。 教师总结:从不同角度来看,我们得到的答案是不同的,其实我们只要稍微调整一下思维 模式,就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得到异乎寻常的结果,由此可见创造性思维的 重要性。今天,我们就来钻研《谈创造性思维》一文,钻研如何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掌握作者 罗迦·费·因格,1948 年生,当代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曾任加利福尼亚创意 顾问。著作有《当头棒喝》《创造性纸牌》等。“唯一真正快乐的人们是儿童和富有创造 性的那一部分人”是他的名言。 目标导学二:字词积累 1.字音:汲取(jí) 根深蒂固(dì) 锲而不舍(qiè) 孜孜不倦(zī) 持之以恒(héng) (2)词义 【汲取】吸取。 【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 【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 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做事情能坚持到底,不半途 而废。也形容有恒心,有毅力。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喻,明白。 【持之以恒】长久地坚持下去。 目标导学三: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学生快速阅读文章,思考:作者论述了哪些主要观点?是怎样论述的? 提示:阅读全文,勾画关键句子,分清问题和观点,在阐述“作者是怎样论述”时可以用“首 先、然后”等词语使自己思路清晰。阅读时,特别关注关联语、总结性的词语等关键性语句, 快速把握观点。 明确:首先,用四个图形提出问题,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然后,由此出发, 引申出“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并论述了创造性思维必需的三个 要素;接着,又论述了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最后,得出结论——任何人 都拥有创造力。2.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问题? 明确:主要论述怎样才能拥有创造力的问题。 3.本文用什么顺序来论证“怎样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这个中心的? 明确:逐层递进的逻辑顺序。 4.整体感知课文,划分文章结构。 明确:第一部分(第 1~3 段):以一个问题引出话题,说明确立“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的思维方式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第 4~8 段):论述产生创造性思维所必需的条件。 第三部分(第 9~12 段):论述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 第四部分(第 13 段):论述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坚信任何人都有创造力。 目标导学四:精读课文 深入掌握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文章开始是怎样引出话题的?有什么好处? 明确:从生活中的现象谈开去,直观生动地揭示话题“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内涵。 生动有趣,这样使读者很容易接受作者的观点,并一步步思考探求知识和创新意识、创新能 力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为后面的分析做了很好的铺垫,显得自然顺畅。 2.为什么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明确:①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②由于情况变化,解决问 题的方法也要变化。③如果认为正确答案是唯一的,找到某个答案后,就会止步不前。 3.产生创造性思维需要具备哪些要素呢?文中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论证? 明确:汲取知识——基础;活用知识——关键;坚持尝试——根基。为论述这一道理,作者 主要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事例典型,有代表性,具体确凿地阐明了事理。 4.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什么?为什么? 明确: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从社会发展史上可以看出, 伟人们的巨大的天才的创造,往往是从细小的想法开始的。如牛顿从苹果落地中感悟到了万 有引力规律,瓦特从水蒸气把水壶的壶盖顶开想到了蒸汽机的发明等。一开始就有大想法的 创造也有,但比较少见。小想法慢慢发展成大创造,这似乎是一条规律。 5.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明确: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 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目标导学五:探究写法,质疑反思 1.议论文常用设问句。设问是一种无疑而问、自问自答的修辞方式,它的作用是提醒注 意,引导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势有变化,起波澜。找出文中的设问句,说说它们在文章内容 和结构上的作用。 明确:第 4 段中:“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第 9 段中:“这种创造性的 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呢?”作用:内 容上——领起下文,提示下文要论述的主要内容;结构上——承接、过渡作用,使文章层次分 明。 2.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作者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1)事例论证。古登堡将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 术;罗兰·布歇内尔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从此开始 了游戏机的革命。(2)正反对比论证。先从反面说:“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 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再从正面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 非常重要。”正反对比,使说理全面而又透彻,增强了说服力。(3)道理论证。文章第 5 段和第 10 段。3.有人认为古登堡的例子并未能很好地证明“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 识”,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为什么? 明确:文中提到古登堡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事物组合起来的做法,就是探求新事物的 表现。同时文中也提到这是“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把它们组合在一起就是对知识的重组过 程,是活用知识的体现。 4.本文在写法上有哪些值得我们钻研的地方? 明确:图标开篇,新颖有趣;围绕中心,层层展开;结构严谨,过渡自然;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充分利用了事实论据,有力地证明了论点——事实是证明论点的最有力的武器。引用的成语、 典故颇多,增加了文章的语言的气势——议论文的语言在该简练处简练,该生动处生动。原 则是始终为论点服务。 三、总结课文 布置作业 1.课堂小结 本文按照逐层递进的逻辑顺序论证了怎样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这个中心论点。创 造性思维不是名人的专利,让我们大家也来锻炼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 人吧。 2.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 附: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周次 时间 科目 语文 课题 20.创造宣言/陶行知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使用人 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钻研运用具体事例及理论论据驳斥错误观点,从而得出正确观点的驳论方法。(重点) 2.懂得并学会运用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3.品味文章语言的精妙。 教学重点难点 1.运用具体事例及理论论据批驳错误观点的方法。 2.领会文章的语言特色:大量排比句的运用及作用。 3.领会自信心对个体发展的重要作用。 4.懂得本文使用的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作用。 教学过程(主备人) 集备及个人复备 一、导入新课 许多人在遭遇到人生挫折或陷入事业、人生的低谷时,难免会丧失自信心。如何重树 自信,创造或重新开创自己灿烂的人生,是许多人,也包括我们今天在座的许多同学所关 注的问题。陶行知先生的这篇《创造宣言》,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我们今天就一起 来钻研这篇文章吧!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掌握作者。 1.陶行知(1891-1946),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1891 年 10 月 18 日生于安徽歙县。 1914 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留学。推行平民教育。“五 8226;四”运动后,从事平民 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1934 年 7 月,正式宣布将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 知”。陶行知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心,为人民教育事业,为中国 的民族解放和民主斗争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一生著作宏富,论述精当,堪称中 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 目标导学二:字词积累。 (1)订正字音 崇拜(chóng) 伤痕(hén) 中伤(zhòng) 塑像(sù) 遁词(dùn) 哑口无 言(yǎ) 鲁钝(dùn) 自暴自弃(qì) 走投无路(tóu) 玄奘(zàng) 懦夫 (nuò) 屋檐(yán) 樵夫(qiáo) 豢养(huàn) 陡然(dǒu) 烟囱(cōng) 繁殖(zhí) 灌溉(guàn) 中伤(zhòng) 恶语伤人(è) 调查(diào)中间(zhōng) 恶心(ě) 调整(tiáo) (2)词语释义 中伤:诬陷或恶意造谣,旨在毁坏人的名誉。 画龙点睛: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遁词:指理屈词穷或不愿吐露真意时,用来支吾搪塞的话。 鲁钝:愚笨,不敏锐。 哑口无言:像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哑口:像哑巴一样。 道统:是儒家传道系统的一种说法。 自暴自弃: 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暴:糟蹋、损害;弃:鄙弃。 走投无路:无路可走,已到绝境。比喻处境极困难,找不到出路。投:投奔。 众叛亲离:众人反对,亲人背离。形容完全孤立。叛:背叛;离:离开。 懦夫:软弱无所作为的人。 目标导学三:整体感知 明确内容 1.本文批驳的论点是什么?作者的论点是什么? 答案示例:本文作者通过运用典型事例和名言警句对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进 行了有力的批驳,从而得出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 结论。强调创造是人类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激励我们发掘潜能,创造美好未来。 2.这篇文章的层次结构是怎样的?答案示例:第一部分(1—3 段):由艺术家造石像谈起,引出教育家的创造不同于前 两者,“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 第二部分(4—10 段):作者罗列出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以一连串的不可 争辩的实例,一一予以反驳,从中确立起“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 第三部分(11—15 段):以东山樵夫的故事为喻,说明丧失创造力的可悲下场。 第四部分(16 段):作者以排比的手法,鲜明地指出“死人才无意于创造”,只要你 是一个“活人”,“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 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这样的结尾富有感召力。 目标导学三:突破重难点 (1)第一部分涉及的人和事有哪些?作者认为教育的最大成功是什么? 答案示例:美术家(罗丹)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的创造;作者认为教育的最大成 功是:学生先生合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2)第二部分涉及的人和事有哪些?文中批评了哪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作 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答案示例:八大山人朱耷挥毫画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法国企业家雷塞布竟能 在沙漠中造成苏伊士运河;不识字的惠能据说本是目不识丁的樵夫,偶听人讲经,顿悟佛 理,后来成为禅宗的南宗开创者;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 作者用这些例子来驳斥五个错误观点:①环境平凡不能创造,②生活单调不能创造,③ 年纪大小不能创造,④太无能了不能创造,⑤陷入绝境不能创造。 说明处处都需要创造,天天都有创造的机会,人人都可以创造。这种论证方法是驳论 文章的写法。 (3)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的?哪些句子明显表明了作者的感情? 答案示例:作者渴望创造,热切呼唤“创造之神,你回来呀!只要你肯回来,我们愿 意把一切——我们的汗,我们的血,我们的心,我们的生命——都献给你。只要有一滴汗, 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 造之森林”。 (4)东山樵夫的故事是怎样的?这个人物还让你想到谁?这个故事说明什么? 答案示例:他将泰山的茅草连同树苗带回家里焚烧取火,以东山樵夫的故事为喻,说 明丧失创造力的可悲下场。想起了相比之下富有创造精神的愚公。 (5)文章题为《创造宣言》,那么作者的宣言是什么? 答案示例:作者在文章结尾,充满激情地道出:“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 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三、作业布置:掌握本文生字词。 附: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周次 时间 科目 语文 课题 21.智取生辰纲/施耐庵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使用人 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景物描写的特色和作用。 2、把 握、品味杨志的性格特征。 3、自主钻研,质疑探究。 4、认识杨志自身性格上的缺陷与他失败的关系,认识“人和”的重要。 教学重点难点 1、理清故事情节,懂得环境描写的作用。 2、把握、分析杨志的性格。 教学过程(主备人) 集备及个人复备 一、导入新课 常言道:“智不智看《三国》,勇不勇看《水浒》。”意思是说:三国多智士,梁山 多勇夫。那么水浒英雄是不是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呢?答案是否定的。他们的 计谋同样让人拍案叫绝。不信,我们就来钻研《智取生辰纲》,领略一下梁山好汉的计谋。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掌握作者,感知作品背景 1.作者简介: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生平事迹不详。代表作《水浒传》。 2.背景链接: 杨志本是“三代将门之后”,得到梁中书抬举,在校场与周谨、索超比武获胜,被升 任为管军提辖使,“早晚殷勤听候使唤”,并接下押运生辰纲上东京的重任。这是杨志人 生中“得志”之时,但生辰纲还未启运,风声早已传出,刘唐报信,与晁盖商议取生辰纲, 吴用也加入进来,并推荐三阮兄弟入伙,公孙胜也来投奔晁盖,七条好汉决定齐心协力夺 取这批珠宝,并定下智取之计。 目标导学二:字词积累,梳理文言句义 1.字音:虞候(yú)  嗔怪(chēn)  尴尬(gān gà)  怨怅(chàng) 面面厮觑(qù) 聒噪(guō) 喏喏连声(rě) 兀的(wù) 2.词义:【晓事】明白事理。 【寻思】思索;考虑。 【忍气吞声】形容受了气而强自忍耐,不说什么话。 【喃喃讷讷】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 【絮絮聒聒】絮絮叨叨,来回地说。 【热不可当】热得无法抵挡。 【死心塌地】形容主意已定,决不改变。 目标导学三: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1)听录音朗读课文,注意正音。 (2)轻声快速浏览课文,感知内容。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明确:可以按两个部分来划分。 第一部分(第 1~7 段):写杨志在押送生辰纲途中与大伙之间发生矛盾的情形。 第二部分(第 8~14 段):写杨志与晁盖等八条好汉的矛盾。 目标导学四:精读课文 深入掌握 1.同学们,生辰纲是什么东西?明确:“纲”是宋代成批运输货物的组织。杨志以前曾为皇帝运送过奇花异石,那叫 “花石纲”。“生辰纲”就是运送寿礼,梁中书为了给丈人蔡京庆贺生日,置办了价值十 万贯的金珠宝贝,准备派武艺高强的杨志押送去东京。 2.课文标题“智取生辰纲”以最简洁的语言交代了小说的什么要素? 明确:是对小说情节最简洁的概括。 3.你能补充一些必要的人物信息,使课文题目内容更加完整吗? 明确:“杨志押运生辰纲,晁盖吴用智取生辰纲”。 4.学生复述基本故事情节。 明确:杨志押运生辰纲,晁盖、吴用等人智取生辰纲。 5.小说以“生辰纲”的争夺为中心事件,采用了双线结构,明线是什么?暗线是什 么? 明确:明线——杨志押运生辰纲:上路——中计——失纲 暗线——晁吴智取生辰纲:定计——施计——劫纲 6.小说在情节安排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小说题为“智取生辰纲”,但如何智取,晁盖、吴用等人如何安排的,并没有 直接写,这一方面照应了小说前一情节中吴用设计,另一方面则给读者留下了悬念。 7.课文中有哪些矛盾冲突? 明确:杨志押送与晁、吴等人夺取的矛盾冲突——主要矛盾冲突;杨志与军健、虞候、 老督管之间的内部矛盾冲突——次要矛盾冲突。 8.教学小结 明确:本节课我们主要掌握了小说的情节结构,在此基础上,我们主要钻研的就是小 说中的人物形象及环境描写的作用。 目标导学五:深层探究 领悟写法 1.学生讨论、交流杨志的思想性格特点。 明确:杨志相当精明,相当警惕。杨志致命的弱点,则是不善带兵,不善处理关系。 2.写杨志处处小心,除了突出杨志的性格特征外,对刻画其他人物形象与展开故事 情节有什么帮助? 明确:(1)反衬出老都管、虞候与众军健的无知与草率; (2)突出了吴用的“计”高一 筹;(3)为后文逆转作好反面的伏笔,使情节更富有趣味性。 3.小说的环境分为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请在文章中找出相应的内容,分析其在文 章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自然环境:指天气酷热,伏下文的众人行动困难,伏下文的军士买酒解渴;指 黄泥冈上的松树林,交代劫生辰纲的地方。 社会环境:一方面指当时的尖锐的阶级矛盾,如白胜歌中所唱“农夫心内如汤煮,楼 上王孙把扇摇”;另一方面指都管等人对杨志的歧视、轻视,如“量你个遭死的军人” “芥菜子大小的管职,值得恁地逞能”,揭示了内部的矛盾,交代了冲突的内因也暗示了 杨志不得志于统治者的悲剧命运。 小说的环境描写,在作品中一方面为推动情节的发展服务,另一方面则烘托人物性格 与暗示人物命运。 4.领会小说中的“智”。 明确:晁盖、吴用等人的智举: (1)利用枣贩子的身份,在黄泥冈上“巧遇”杨志等人; (2)利用夏日炎炎的时机,让 白胜上山冈卖酒,激起都管、虞候与军健们的需要; (3)晁盖等人先吃掉一桶酒,以示酒 中无毒,麻痹杨志,更加激起众人买酒的欲望; (4)借舀酒作掩护,一瓢装作占便宜,二瓢下药; (5)白胜与平常小贩一样,争瓢夺酒,故意斗气,不卖给杨志,再一次麻痹杨志。 这是八个好汉智设圈套取生辰纲,那还有哪些地方体现了他们的“智”呢? 巧妙利用现有因素,天时:红日当天,大热;地利:黄泥冈,松林;人不和:杨志, 众军健。 杨志的智举: (1)扮成普通的商人,一开始乘凉行路; (2)山路地带,改为天热行路; (3)禁止众人 买酒。 5.小说中以“智”对“智”,这样安排情节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这样安排使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引人入胜,增强艺术效果。 三、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智取生辰纲》故事情节波澜迭起,扣人心弦,人物刻画细腻入微,形象生动,环境 描写逼真简练,恰到好处。它是以晁盖、吴用为核心的好汉群体第一次向贪官“出手”, 与“官家”冲突,是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前奏。 2.拓展延伸 (1) 伏笔在小说情节的发展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本文有伏笔描写吗? 明确:一处是文中的天气描写。强调“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大热”,为下文 众军士在黄泥冈乘凉休息埋下伏笔。 一处是杨志和众军士的关系的描写。把这 种紧张的关系表现出来,为下文众军士为了买酒消暑与杨志发生争执,杨志不得不让步埋 下伏笔。 (2) 被麻翻的杨志醒来后会如何呢?请同学们以“一个时辰后,杨志醒来”为开头, 为这个故事写一个结局。(注意把握杨志的性格特征) 3.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相应的练习。 附:板书设计 智取生辰纲 施耐庵 乔装改扮——消除杨志的戒心 酒为诱饵——难以抗拒的诱惑 巧妙卖酒——天衣无缝的计策 教学反思 周次 时间 科目 语文 课题 22.范进中举/吴敬梓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使用人 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小说中的夸张、对比手法形成的讽刺效果。 2.通过分析小说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在中举前后的变化,感知和评价人物形象,懂得 小说主题。3.感悟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和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教学重点难点 1.分析范进中举前后的不同境遇和中举后喜极而疯的丑态,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探究人物 的典型意义。 2.从受科举制度毒害这一背景出发,正确认识范进这一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主备人) 集备及个人复备 一、导入新课 古人常说人生有四大幸事: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尤 其是金榜题名,可以说是封建社会读书人终生梦寐以求的事情,因为“十年寒窗无人问, 一举成名天下知”。然而,很多人数十年苦读依旧美梦落空,美梦成真的,从此踏上了富 贵之路,而有些人也为科举演出了一幕幕悲喜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钻研《范进中举》 这一课,让我们一起看看范进的命运究竟如何,他又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掌握作者,感知作品背景 1.作者简介: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全椒 (今属安徽)人,清代小说家,代表作《儒林外史》。 2.背景链接:吴敬梓出生于一个科甲鼎盛的缙绅世家,曾祖父、祖父两代人中,共出 了六名进士,包括一名榜眼,一名探花。吴敬梓少年时热衷科举,23 岁时考取秀才,屡次 参加乡试,皆未中举。读书生活使他暴露出叛逆的性格,父母去世后,近房觊觎遗产,使 他看透人性虚伪、卑劣,不到 10 年,家产挥霍一空,他经历了由富贵到贫贱的不寻常变 化后,看穿了世态炎凉,写出《儒林外史》。 目标导学二:字词积累. 1.字音: 星宿(xiù) 斋公(zhāi) 醉醺(xūn) 阎王(yán) 紧攥(zuàn) 带挈(qiè) 腆着(tiǎn) 啐(cuì) 嗑(hé) 兀自(wù) 2.词义: 【烂忠厚】过分忠厚。 【闯将来】闯来。将,助词,没有实义。 【五更鼓】打五更的时候(天亮以前)。旧时把一夜分作五更,每到一更就击鼓报时。 【权变】随机应变。 【见外】当外人看待。 【果不其然】果然(强调不出所料)。 目标导学三: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1)听录音读课文,注意正音。 (2)轻声快速浏览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明确:全文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 1~2 段):写范进进学回家到中举前的情况。 第二部分(第 3~11 段):写范进中举后的情景。 目标导学四:精读课文 深入懂得 1. 范进为什么会发疯? 明确:(1)社会原因: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是封建统治阶级用来禁锢人们思想,选拔 驯顺的爪牙,借以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2)个人原因:范进 20 岁开始应试,前后考 过二十多次,直到 54 岁才中了举人。几十年的痴情的追求,一旦功名到手惊喜得发了疯, 这是有其必然性的。(从病理学分析:范进多年屡试不第,中了秀才后又中举人,连自己 也不敢相信,所以神经受不了刺激,便发疯了。这种发疯是一种心理变态的表现。)2.提问:课文写范进的喜极而疯说明了什么? 明确:在封建社会,读书人一旦中举,就意味着平步青云。范进未中举前穷困潦倒, 受尽屈辱。中举后,既能吐尽几十年的苦水闷气,又将身价百倍,富贵荣华。因此,功名 是范进梦寐以求的,一旦到手,竟喜极而疯。文章着重刻画范进癫狂的丑态,揭露了封建 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3.范进是怎样的一个人?说出根据。 明确:主要是两点:①热衷功名利禄,梦寐以求跻身于统治阶级行列。所以家中断粮, 仍要去参加乡试;一旦中举便乐极发疯。②虚伪。张乡绅送银子,范进“再三推辞”“才 把银子收下”。可张乡绅刚走,“范进即将这银子交与浑家打开看”可见推辞是假意。 4. 作者借报录人之口,设计治疗疯病的灵丹妙药是狠狠“打他一个嘴巴”,这里表现 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打他一个嘴巴”,是作者对封建科举制度极端痛恨的情感流露。范进热衷于 功名,以致发疯。他是封建科举制度的信奉者,这一巴掌打在范进脸上,却印在科举制度 的“心”上,正是作者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无情鞭挞。 5.范进是本文着力刻画的中心人物,试分析范进的人物形象。 明确:范进是一个热衷功名的下层知识分子,大半生穷困潦倒,到 54 岁才考进秀才。 他中举之前,穷得揭不开锅,邻里没有一个借米周济他。他地位卑微,受人歧视,岳父可 以任意辱骂他。他中了秀才,社会地位才有所改变,可是胡屠户对他的态度仍然十分粗野 傲慢,臭骂他,训斥他,他总是习惯地“唯唯连声”,逆来顺受,甘受屈辱。范进中了举, 情形就完全不同了。几十年来的贫困、屈辱一旦过去,梦寐以求的功名富贵一旦出现,政 治、经济、社会地位一旦改变就使他惊喜得发了疯。那可憎可笑的疯癫形象被描绘得淋漓 尽致,范进的喜疯癫被胡屠户一骂一打治好后,他回忆疯癫中的情景,别的都“昏昏沉沉” 记不得,唯独“记得是中的第七名”。课文刻画了范进这个为功名利禄而神魂颠倒的典型 形象。 6.通过范进这个艺术形象,我们可以看出这篇作品的主旨是什么? 明确: 批判科举制度对整个社会尤其是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目标导学五:深层探究 分析人物 1.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对他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出这些 变化?表现胡屠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明确: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的言行前倨后恭的表现:先傲慢而后恭谦。 中举前后胡 屠户对范进的态度完全两样。 小说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写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形成鲜明 的对比,使他的前倨后恭、欺贫爱富、趋炎附势、嗜钱如命、庸俗自私的典型市侩的形象 跃然纸上。 2.张乡绅是作者刻画的一个次要人物,范进中举后,张乡绅为什么来拜会,又送银又 送房? 明确:张乡绅这个人物比较特殊,他是另一种类型的热衷于势利的人。 他结交新贵, 为的是攀附范进宗师周学道和汤知县,来巩固和扩大自己的权势。 3.范进未中举前,家里断粮有没有乡邻来接济?中举后乡邻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 酒来的,也有背了斗米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范进疯了都是众邻居来帮忙,这表现了 什么? 明确:众乡邻对权势者或敬畏或谄媚,对不幸者冷酷无情。表现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 凉。 4.胡屠户和张乡绅都不是主要人物。作品是否对胡屠户着墨过多?是否可以不写张乡绅? 明确:作品通过这两个人物对待范进的态度变化,从侧面揭示出范进这类知识分子之 所以如痴如狂地追求功名,最终目的就是要使自己成为被巴结、被奉承、被攀附的权贵, 进一步暴露了他们腐朽的灵魂。这两个人的语言和行动更反映了当时社会趋炎附势的风气, 使作品的锋芒不仅指向科举制度,也指向整个社会,从而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5.提问:讽刺是本文突出的艺术特征,想一想在笑的背后隐含着什么? 明确:在笑的背后隐含着作者对科举制度深恶痛绝的态度,作者痛感科举制度已把读 书人腐蚀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作者借小说人物的塑造,深刻揭露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以 及对读书人的腐蚀和毒害。 三、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课文对比描写范进中举前后,特别是出榜那一天截然不同的境遇,着重刻画范进癫狂 的丑态与他周围各色人等趋炎附势的嘴脸,批判的锋芒不仅对着科举制度而且指向整个封 建社会。 2.拓展延伸 对比的方法对于表现本文的主题有什么作用? 明确:范进先贱后贵,胡屠户前倨后恭,这种对比,深刻而鲜明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 世界,从而深刻地揭示了主题。 3.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相应的练习。 附:板书设计 范进中举 吴敬梓 背景——中秀才,丈人“贺喜” 开端——借盘缠,范进遭骂 发展——断炊烟,范进卖鸡 高潮——中举人,喜极而疯,丈人打人,丈人趋炎 结局——送礼物,张乡绅附势 教学反思 周次 时间 科目 语文 课题 23.三顾茅庐/罗贯中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使用人 第 课时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2.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和被比事物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朗读领会比喻的作用。 3.感受课文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感受课文通过语言、动作描写,刻画刘备尊重人才,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 2.学生懂得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主备人) 集备及个人复备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大家可能早已看过,其中就包含了一个脍炙人口的 经典故事——三顾茅庐,本篇课文讲的就是这个故事。现在,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今天的 课文情境,重温一下那震撼人心的场景。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掌握作者,感知作品背景 1.作者简介:罗贯中(约 1330—约 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 说家,《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 2.背景链接: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初之际,他看到蒙古贵族统治者的专横残暴,饱受 了民族压迫的苦痛,所以他尊崇继承汉室的刘备,是有政治用意的;何况自南宋以来,民 间艺人的倾向就是尊蜀抑魏,他也不能不受到影响。处在他的时代,他的这种倾向是很自 然的,也毋须加以指责。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纷争。刘备胸怀大志,急于寻求人才, 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于是历史上就有了“三顾茅庐”这个故事。 目标导学二:字词积累。 1.字音:纶巾(guān)  殆(dài) 拜谒(bài yè) 2.词义: 【拜谒】 拜见;瞻仰(陵墓、碑碣)。 【如雷贯耳】像雷声穿过耳朵一样,形容人的名声很大。贯,贯穿,进入。 【顿开茅塞】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忽然懂得、领会。 目标导学三: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1)听录音朗读课文,注意正音。 (2)轻声快速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 明确:理清课文脉络。 三顾 茅庐两次拜访没见到 第三次拜访的经过上路前 见面前 见面后 刘备、诸葛亮 的鱼水情 目标导学四:精读课文 深入掌握 1.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刘备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第三次来到隆中诸葛亮的茅庐,终于见到了诸葛亮 先生,请到了一位智谋过人的军师,留下一段佳话。 2.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 明确:(1)上路之前: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 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用去了!”刘备责备张飞是因为怕张飞的鲁莽误了他的大事,通过对比突出了他对诸葛亮的敬 重,对贤才的渴求。 (2)见面前:从“下马步行”“徐步而入”“拱立阶下”“又立了一 个时辰”等重点细节描写可感悟到刘备对人才的敬重和求才的虔诚。 3.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明确:诸葛亮与刘备见面后谈论天下大事,让刘备顿开茅塞。“只这一席话,乃孔明 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真万古之人不及也!”等对话描写与文中议论均写出了诸葛亮 的雄才大略。 步骤四 深层探究 质疑问难 1.其实真正等待时机腾飞的是谁?为什么? 明确:诸葛亮。 诸葛亮虽然身居隆中,其实他时时关注国家大事,等待时机出山, 为统一中原出力。 2.诸葛亮给刘备出了什么计策? 明确: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 三、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总结课文: 同学们,你们看,作者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把一个“诚心诚意、尊重人才”的刘 备的形象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通过对环境描写、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诸葛亮的雄 才大略。看来,要把握人物形象,大家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可适当进行环境描写, 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 2.拓展延伸: 诸葛亮出山后,为蜀国做了哪些具体的事?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用简短的语言概括。 明确:诸葛亮一出山就在博望坡大败夏侯惇;接着又在新野把曹军烧得焦头烂额(即 “火烧新野”);草船借箭的成功;巧设空城计等。这些故事都证实诸葛亮料事如神、胆 大心细,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 3.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相应的练习。 附:板书设计 三顾茅庐 罗贯中 前两次:拜访——没见到 第三次:拜访——如鱼得水 教学反思 周次 时间 科目 语文 课题 24.刘姥姥进大观园/曹雪芹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使用人 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红楼梦》;把握经典篇章情节、人物性格及反映的社会生活。 2.多读研读,从概括内容入手把握情节、从描写中解析人物性格。 3.从人物性格中领会不慕虚荣,勤俭节约的高尚品质,养成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把握课文结构内容;分析概括刘姥姥的性格特点,钻研刻画人物的方法。 2、领会人物各种不同的笑,赏析这场“笑剧”的用意,和刘姥姥的形象特点。 教学过程(主备人) 集备及个人复备 一、导入新课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在这部巨著中,有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 她看似与贾府毫不相干,却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她用她的视野见证了贾府的荣辱兴 衰,这个人就是刘姥姥。这节课让我们跟随曹雪芹的妙笔,看一看刘姥姥在大观园里,上 演了一场怎样的好戏。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掌握作者,感知作品背景 1.作者简介:曹雪芹(约 1715—约 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 清代小说家,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祖籍辽宁铁岭,生于南京,约十三岁时迁回 北京。 2.背景链接:“刘姥姥进大观园”是活跃在人们口头的俗语。凡读过《红楼梦》,没 有不知道大观园的。它“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的千姿百态、琳琅满目,真不愧“芳 园应锡大观名”。现存的曹雪芹写作的前八十回中,有一半以上的篇幅基本上是以大观园 作为背景的。它是全书主要人物活跃的舞台,重要情节展开的场景,而人物的思想性格也 在它的衬托下得到充分的表现。如果说《红楼梦》展现了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大家庭经历 的兴衰,那么大观园本身就是个有力的见证,它是《红楼梦》整个艺术构思中不可缺少的 部分,是曹雪芹所着意创造的一个焕发出特殊光彩的古典园林建筑的艺术形象。我们今天 从现实主义创作角度来考察,它也是构成“典型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 目标导学二:字词积累。 1.字音:蓼溆(liǎo xù) 撮弄(cuō) 发怔(zhèng) 岔气(chà)促狭(cù xiá) 筵席(yán xí) 2.词义:【调停】安排处理。 【撮弄】戏弄。 【岔气】指呼吸时两肋觉得不舒服或疼痛。 【发怔】发呆。 【促狭】爱捉弄人,刁钻。 目标导学三: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1)听录音朗读课文,注意正音。 (2)轻声快速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 明确:本文的结构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写凤姐、鸳鸯等人设局取笑刘姥姥。 第二部分:写刘姥姥上演“笑”剧的过程及感慨。 目标导学四:精读课文 深入懂得 1.刘姥姥进大观园后,表演了一场“笑”剧。这场“笑”剧是谁导演的? 明确:刘姥姥进大观园后表演的这场“笑”剧,是由凤姐、鸳鸯导演的。 2.她们为什么要导演这场“笑”剧? 明确:她们觉得刘姥姥的言行举止与大观园有些格格不入,甚至很滑稽可笑,于是就拿刘姥姥来开涮,取笑。 3.这场笑剧背后包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这场“笑”剧的背后包含着作者的悲悯与尊敬,作者正是以悲悯尊敬的眼光 来描写刘姥姥这位胼手胝足,换取温饱的市井小民;同时,作者也透过了刘姥姥的眼睛映 射出贾府“朱门酒肉臭”的景象,对贾府的腐败进行了深重的谴责。 步骤四 深层探究 局部突破 1.这篇课文细致地描写了各具情态的笑,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请说说主要人物 的笑有什么不同,反映了他们怎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 (1)凤姐、鸳鸯的笑而不露,反映出她们善于计谋,爱耍小手段,取笑、捉弄 人的性格特点;(2)探春、史湘云、薛姨妈的笑自然流露,反映出她们率真、爽朗、不受拘 束的性格特点;(3)林黛玉的笑又极力控制,反映出她含蓄、有教养而又谨慎的性格特点;(4) 宝玉笑时钻到贾母的怀里,反映出他的天真、孩子气的性格特点;(5)惜春笑得肚子疼,让 奶姆给揉肠子,反映出她娇气、孩子气的性格特点;(6)贾母笑得眼泪流了出来,反映出她 仁慈、富有同情心的性格特点。 2.结合刘姥姥的言谈举止,分析这个人物形象。 明确:一个七十五岁的老人,为了生活,她扯下自己的尊严,戴上一副丑角的面谱, 变成一个引人发笑的对象。刘姥姥是丑角,但她绝不是傻子,她早已知道是为了哄贾母开 心,所以,刘姥姥不是傻子,而是一位“大智若愚”的人物,为了环境的需要,她不得不 装作愚者,以此获得别人的同情,希望得到些恩惠。 三、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社会底层的一个农家老妇,来到京城贵族之家,与上流社会的贾母、王熙凤等人一起 进餐,闹出了很多笑话。作者通过雅与俗、庄与谐的对比,营造出强烈的喜剧效果,入木 三分地刻画了这位来自农村的善良纯朴、言谈风趣、饱有见识,又趋炎附势、不失劳动人 民本色的刘姥姥的形象。 2.拓展延伸 作者想通过刘姥姥这位形象,体现一种什么样的文化? 明确:这一普通的农村穷老婆子形象衬托了一些像宝玉、凤姐、妙玉等大人物。她对 于升华小说主题,拓展其思想内涵也有重要作用,而且,在刘姥姥这样一个小人物身上还 体现了一种文化意义——俗文化。 3.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相应的练习题。 附:板书设计 刘姥姥进大观园 曹雪芹 凤姐、鸳鸯设局取笑 刘姥姥装傻上演笑剧 教学反思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