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ID:167292

大小:1.2 MB

页数:30页

时间:2020-12-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台江县城关一小 学科教案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午别: 午 第 节 共第 课时 课题 第三单元 测量 课堂补记 3 测量 【单元目标】 1.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 立 1 毫米、1 分米和 1 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 1 吨 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 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重点难点】 1.初步建立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观念。 2.理解“千米”的实际长度和“吨”的轻重。 1.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 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中教师要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灵活选用教材提供的资源,采用组织学生的 测量活动(如量课本、书桌等)的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调 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促进师生互动 提供条件。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和体验,认识并理解测量的有关知识,台江县城关一小 学科教案 同时形成适合自己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会逐步提 高。当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提供的情境进行整体观察,注意提供 的情境应该主题明确,当学生的讨论远离主题时,应该进行恰当的引 导。 2.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 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内 容,也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基础,应该作为检验本单元教学效 果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帮助学生建立 1 毫米、1 分米和 1 千米的长度 观念以及 1 吨的质量观念时,除了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外,同 时还要多举一些当地学生熟悉的例子加以对比。比如,医疗保险卡、 电话磁卡、储蓄卡厚度大约是 1 毫米等等,也可以让学生从一沓纸 (或作业本)中量出 1 毫米,数一数有几张。让学生用作业本摞出 1 分米的高度,数一数有多少本等等。对于大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 感受,可将实际感受与发挥学生的想像力结合起来,比如,可以量出 100 米,通过走一走感受 100 米的长度,让学生想像出 10 个 100 米就 是 1 千米。 3.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估测在生活中用得很多,也是用“测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 体现。为此教材作了一些安排,如,让学生先估计课本的长、宽和厚 以及常用物品的长(宽),再测量验证。再比如,让学生说一说从学 校门口到什么地方大约是 1 千米,在练习中设计三个不同路程的出游 情境,提出“他们该怎样去?大概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的问题。台江县城关一小 学科教案 教师要培养学生自觉地对常用物体进行估测的意识,在教学中,可以 采用先估测,后测量验证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 【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 6 课时: 第 1 课时 毫米的认识……………………………………………1 课时 第 2 课时 分米的认识及毫米和分米的简单换算………………1 课时 第 3 课时 千米的认识……………………………………………1 课时 第 4 课时 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及估测…………………………1 课时 第 5 课时 吨的认识及简单换算…………………………………1 课时 第 6 课时 解决问题………………………………………………1 课时 作业: 学生出勤: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午别: 午 第 节 共第 课时 课题 第 1 课时 秒的认识 课堂补记台江县城关一小 学科教案 第 1 课时 毫米、分米的认识 1.毫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 21 页例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测量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2.通过观察,明确毫米与厘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教学重点】 使学生建立 1 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 硬币一枚、磁卡一张、学生尺。 【情景导入】 1.小组合作学习,估计课本的长、宽、厚。 (1)出示例 1 情境图,学生认真观察。教师提出问题。 (2)4 人小组合作,分别估计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将估计的 结果填在记录表的“估计”一栏中。 (3)对估计的结果进行反馈。 2.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计的结果。 (1)分组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台江县城关一小 学科教案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 (2)交流测量的结果,引出毫米。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 【进行新课】 1.了解毫米与厘米的关系。 (1)提问:“从尺中,你能发现毫米与其他单位间的关系了吗?” (2)学生观察并独立思考后回答问题。从而引出 1 厘米=10 毫米的关 系。让学生多说说发现这个关系的过程。 2.帮助学生建立 1 毫米的长度观念。 (1)在尺上观察 1 毫米的长度,互相比划一下 1 毫米的长度。 (2)教师提出问题:“请大家说出生活中长或宽或厚大约是 1 毫米的 东西。” 先在组内说,再在全班交流。 (3)要求学生合作完成:先从课本中数出几页(捏紧后的厚度大约 是 1 毫米),再用尺子验证一下是不是 1 毫米,然后调整到厚度是 1 毫米,最后数一数看有多少张。 【课堂作业】 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 22 页“做一做”,再在小组内说出填写的结果。 2.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测量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 3.师生共同小结:当测量长度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数时,可以用毫米来 表示;1 厘米=10 毫米;1 分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的 厚度大约都是 1 毫米…… 【课堂小结】台江县城关一小 学科教案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什么新知识? 2.师总结。 【课后作业】 1.练习五第 1~2 题。 2.教材 24 页做一做第 5 题。要求学生完成在作业本上。先让学生估计 实物的长(或宽),再用尺子进行测量。完成后,让学生对估计和测 量的结果进行对比。 第 1 课时毫米的认识 1 厘米=10 毫米 毫米的认识是三年级上册数学中的一节新授课,这一节课主要的 教学目标是 米姓的起源 姓氏:【米】 拼音:Mi 郡望:京兆郡 名人:米芾,米友仁,米万钟 胜迹:缺 文献:城南米氏重修宗谱 历史:据北宋画家米芾自己考证,米姓最早起源于春秋时的楚国。台江县城关一小 学科教案 但是,史书上已经没有类似的记载又据唐书所载,「米」氏为「昭武 九姓」之一。隋唐时期,祁连山北邵武城(今甘肃省临泽县)有个康 国,后为匈奴击败,迁至中亚(今乌兹别克斯坦的布哈拉一带),建 立了安,曹,何,康,石,米,史,火寻,戊地等九个小国。其中米 国在今天的乌兹别克撒马尔罕西南一带。唐高宗永徽年间,「昭武九 姓」先后归附内地,其中有「米」氏。国人遂在中原定居繁衍,以“米” 为姓。米姓后来在陇西郡发展成望族,世称陇西望。 作业: 学生出勤: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午别: 午 第 节 共第 课时 课题 第 2 课时 分米的认识及毫米和分米的简单换算 课堂补记 第 2 课时 分米的认识及毫米和分米的简单换算台江县城关一小 学科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 单位。 2.认识分米,建立 1 分米的长度概念,知道分米与厘米、分米与米之 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学 习的习惯,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重点难点】 认识分米,建立 1 分米的长度概念。 知道 1 米=10 分米 1 分米=10 厘米。 【教学准备】 学生直尺。 【情境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谁来说一说,到现 在为止,我们学习了哪几个长度单位?(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米,厘 米,毫米) 请大家比划比划,这些长度单位大概有多长呀?想一想,他们之 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同学们学得真棒,出示情境图。我们学校马上要校庆了,学校很 多东西都焕然一新,工人师傅打算把我们的课桌也换一换。 【进行新课】台江县城关一小 学科教案 1.出示情境图。 提问:做好一张桌子工人需要知道桌子的什么? 生 1:桌子的长, 生 2:桌子的宽, …… 师:你们能帮帮他吗?请同学们拿出直尺来先测量出桌子的长。 学生动手测量课桌的桌面的长。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同学们真聪明,虽然自己手里的尺子不够长,却想到了这么多不同的 方法来测量课桌的长。你们可真会动脑筋。 2.建立 1 分米的空间观念,学习例 2。 刚才有的同学以 10 厘米为一段来测量课桌的长,10 厘米的这一段 就是“1 分米”。课件出示 1 分米的长。再让学生观察尺子,尺子上 0 刻度到刻度 10 之间的长度就是 1 分米。(板书:1 分米=10 厘米) 3.游戏:感受 1 分米的长度。 a、在尺子上找到 1 分米,并用手比划 1 分米的长度。 b、用手比划 1 分米的长度,同桌互量,比一比谁比划的比较准。(汇 报要求:比 1 分米多几厘米或者少几厘米。) c、闭上眼睛想一想 1 分米有多长。找一找在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 大约是 1 分米。 师总结: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大约是 1 分米的物体,只要同学们认真 观察!课件出示一组生活中接近 1 分米的物体。 4.认识几分米台江县城关一小 学科教案 (1)在尺子上找几分米。 你能在你的尺子上找到 2 分米,3 分米吗?出示实物米尺。 (2)在尺子上找 2 分米,3 分米,并课件展示让学生认识几分米。 (3)估计并测量桌子的宽。 思考:1 米等于多少分米? 5.厘米与毫米的换算,教学例 3。 (1)量一下一枚硬币有多宽?如果用毫米计算该是多少毫米? 解:量得硬币宽 2 厘米,那么 2 厘米是多少毫米呢? 想:1 厘米=10 毫米,那么 2 厘米是 2 个 10 毫米。 10+10=20 毫米 (2)量一下我们的课桌高多少厘米呢?用毫米计算是多少呢? 量得课桌高 80 厘米,换成毫米是多少呢? 80×10=800 毫米 【课堂作业】 下面我们来做几个闯关练习。 1.小试身手。(填上合适的单位) (1)杯子的高约为 1( ) (2)跳绳的长约 2( ) (3)尺子的厚度约 1( ) (4)小明的身高为 134( ) (5)旗杆高 15( ) (6)粉笔盒的高约 1( )台江县城关一小 学科教案 2.过关斩将。 a.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1)一条裤子长大约 9 分米( ) (2)一张床长 5 分米 ( ) (3)爸爸走一步大约 30 分米 ( ) (4)一支毛笔长 2 分米也就是 20 厘米 ( ) b.填空: 6 米=( )厘米 4 米=( )分米 10 米=( )分米 30 厘米=( )分米 70 分米=( )米 【课堂小结】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分米这个长度单位以及 1 分米=10 厘米 1 米=10 分米。 【课后作业】1.挑战极限。 1 米-2 分米=( )分米 1 分米-3 厘米=( )厘米 37 分米-17 分米=( )分米=( )米 14 厘米+26 厘米=( )分米 2.实际应用。 用一根长 2 米的木料,锯成同样长的四根,用来做凳腿,这个凳子的 高大约是多 3.练习五第 3、4、6~10 题。台江县城关一小 学科教案 第 2 课时分米的认识及毫米和分米的简单换算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1 米=100 厘米 1 厘米=10 毫米 1 分米=10 厘米 1 米=10 分米 作业: 学生出勤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午别: 午 第 节 共第 课时 课题 第 3 课时 千米的认识 课堂补记 第 3 课时 千米的认识 1.千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 26 页例 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千米(公里),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台江县城关一小 学科教案 2.使学生知道 1 千米=1000 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适 时渗透思想教育。 【重点难点】 1.建立 1 千米的长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2.千米概念的建立。 【教学准备】 米尺、多媒体及课件一套。 【情景导入】 1.前几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在操场上进行了测量。 下面请同学们边看屏幕,边想:我们是用哪个长度单位测量的?(米) 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计量长度的单位?请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说一说。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1 米等于多少分米?1 分米等于多少厘米?1 厘米等于多少毫米? (1 米=10 分米 1 分米=10 厘米 1 厘米=10 毫米) 2.谁能用手比划一下 1 米的长度? 一起比划一下 1 分米、1 厘米、1 毫米的长度。 3.说出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合适? (1)测量铅笔的长度。(厘米) (2)测量硬币的厚度。(毫米) (3)测量课桌的高。(分米)台江县城关一小 学科教案 (4)测量教室的长。(米) 师:如果要测量天水到兰州的距离,可以选用我们已经学过的哪个单位 来测量呢? 师:用米测量太麻烦了。天水到兰州的距离比较远,而米这个单位较短。 那用什么单位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长度单位家族里的新朋友:千 米(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 学习千米的认识,你们最想了解有关千米的什么知识? 【进行新课】 那 1 千米到底有多长呢? 1. 师: 老师手里拿的米尺是 1 米长,用这把米尺连续量几次是 1000 米?(板书:1000 米) 1000 米用我们今天所学的千米作单位就是 1 千米。(板书:1 千米) 板书:用米尺量 1000 次的长度正好是 1 千米。 2.请看屏幕:上次我们量出了 100 米的长度,几个 100 米的长度正好是 1 千米? 板书:10 个 100 米的长度正好是 1 千米。 3.(屏幕显示)我们学校的操场一圈是 200 米,沿操场(一圈 200 米)走() 圈的长度正好是 1 千米。 板书:沿操场(一圈 200 米)走 5 圈的长度正好是 1 千米。 想一想:我们沿操场走一圈大约用了几分钟?(3 分钟) 那么沿这操场走 5 圈,也就是走 1 千米大约要几分钟?(15 分钟)。 板书:走 15 分钟的路程,长约 1 千米。台江县城关一小 学科教案 小结:1 千米=1000 米 1 千米=1000 米 指导读:注意在数字和单位之间适当停顿。 师:千米也称公里,在上面的板书上添上(公里),有时也用 km 表示。 4.我们知道 1 千米等于 1000 米,下面请同学们自学 28 页第 2、6 题, 重点看一看是怎么想的。 完成 26 页做一做,重点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5.千米的应用 现在我们知道了 1 千米的实际长度,那千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应用 呢? (1)公路边的里程碑 (2)指路标志 (3)限速标志 (4)摩托车的速度表 随着学生的回答,屏幕上分别出示图片。 小结:千米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 [通过观察里程碑、指路标志、速度表、限速标志,让学生体会到“千 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认识数学的价值。] 【课堂作业】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汽车每小时行 40 米。 电线杆高 6 千米。台江县城关一小 学科教案 小李身高 135 厘米。 飞机每小时飞行 1800 千米。 教室黑板长 3 分米。 一支铅笔长 2 千米。 【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千米的认识,知道了 1 千米的实际长度,了解了千米 的用途。现在请你估计一下,从校门口出发到什么地方大约是 4 千米? 谁能用比较科学的办法证实? 【课后作业】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17 个官兵方阵和 25 个车辆方阵共长 2 (千米) 1 万多名官兵过检阅区时每步都走 75 (厘米),踢腿高度都是 30。(厘米) 你知道阅兵式上的官兵为什么走得这么整齐吗?在阅兵村,他们平均每 天要走 3 亿 (千米),整个训练过程,他们平均每人走了 10000 多 (千米) 师:辛勤的汗水、刻苦的训练换来了祖国的荣誉。 2.练习六第 1、3、8、9 题。 第 3 课时千米的认识 米 千米 1 米=100 厘米 1 千米=1000 米台江县城关一小 学科教案 千米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和毫米 的基础上学习的。但是“千米”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它不像之前学 习的那些长度单位一样看得见、摸得着。建立“1 千米的表象也比较困 难,往往上课时只能照本宣科,让学生知道 1000 米=1 千米,然后就 是一大串的练习。其实,正因为这部分知识对三年级学生来说缺乏感 性认识,所以建立 1 千米的长度概念就成了本节课的难点。而突破这 一难点的关键就是老师要创设让学生体验的过程,引导体验生成。 作业: 学生出勤: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午别: 午 第 节 共第 课时 课题 第四课时 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及估测 课堂补记 2.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及估测 【教学内容】 教材第 27 页的例 5、例 6 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千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学会千米和米之 间的换算。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估测的意识,提高学生估测的能力。 4.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台江县城关一小 学科教案 【重点难点】 1.掌握千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学会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2.熟练地进行千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转换。 【教学准备】 课件。 【情景导入】 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1 千米=( )米 3 米=( )分米 7 分米=( )厘米 60 毫米=( )厘米 300 厘米=( )米 1000 米=( )千米 并让学生说说 7 分米=70 厘米,60 毫米=6 厘米是怎么想的。 【进行新课】 1.学习例 1。 (1)出示:3 千米=( )米 6 千米=( )米(任选 1 题试做) (2)自主探索,汇报交流。 提问:括号里应填什么?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先独立探索,再小组讨论、汇报。 说明:如 3 千米=( )米,因为 1 千米=1000 米,3 千米里面有 3 个 1 千米,就是 3 个 1000 米,1000×3=3000(米),所以 3 千米=(3000) 米。台江县城关一小 学科教案 6 千米=( )米,方法同上。 (3)归纳总结、概括算法。 提问:通过刚才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在算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明确:因为 1 千米是 1000 米,那么有几千米就是“几千”米。 板书:3 千米=3000 米 6 千米=6000 米 方法: 高×进率低 (4)初步练习。 仿照例题,学生互相出题考一考。并说明思考过程. 2.学习例 2。 (1)出示:5000 米=( )千米 4000 米=( )米(任选 1 题试做) 师问:括号里应填什么?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先独立探索,再小组讨论、交流。 (2)学生汇报。 说明:5000 米=( )千米,因为 1000 米=1 千米,5000 米里面有 5 个 1000 米,就是 5 个 1 千米,5000÷1000=5(千米),所以 5000 米= (5)千米。 4000 米=( )米,与此同理。 (3)总结算法。 问:通过例 2 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收获?台江县城关一小 学科教案 明确:因为 1000 米是 1 千米,那么有几个 1000 米就是几“千米”。 板书: 5000 米=5 千米 4000 米=4 千米 3.学习例 3。 (1)师问:1 米有多长?50 米有多长?100 米有多长?每 100 米要走 多少步?(让学生闭眼想象) (2)师问:从你家到学校是多少千米?(小组讨论) 想:每 100 米大约要走 200 步,你一共走了多少步呢? 先算出有多少米?然后再转换成千米,就知道了。 (3)你估算出来你家离学校多远了吗? 【课堂作业】 1.填空 4 千米=( )米 3000 米=( )千米 9 千米=( )米 6000 米=( )千米 2.估计一下从学校到车站有多远?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今天我掌握了千米、米之间的进率及换算。 【课后作业】 完成教材练习六第 4、10、11、13、14、15 题。 第 4 课时千米和米的单位换算及估测台江县城关一小 学科教案 1 千米=1000 米 3 千米=3000 米 2000 米=2 千米 5000 米=5 千米 1.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老师在师生活动中是“平等的首席”。教学中老师力求在师生、生生 多渠道的交流合作探究过程中,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体现 学生活动的主体性、自主性,有效性,把学生推到“活动主体”的位置, 同时,适时、适宜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活动分层,强化体验。 活动设计形式多样,逐层推进,如设计三个小活动帮助学生建立 1 千米的观念:活动一请学生谈谈你家离学校有多远,学生均言累使他 们初步意识到千米比已经学习的长度单位都大;活动二放课件请学生 观察自己放学回家的路上的 1 千米,使他们感受 1 千米有点远。活动 三带着我们已经认识的 1 千米去实际走走,有意识的感受 1 千米到底 有多长。台江县城关一小 学科教案 作业: 学生出勤: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午别: 午 第 节 共第 课时 课题 第 5 课时 吨的认识 课堂补记 1.吨的认识及简单换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 31~32 页,练习七第 1~3 题。 【教学目标】 1.认识重量单位吨,初步建立 1 吨的质量观念。知道 1 吨=1000 千克。 2.能正确运用吨表示物体的重量。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的 能力。 3.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学会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 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知道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 1 吨的质量观念,知道 1 吨=1000 千克。 【教学准备】 课件、道具。 【情景导入】 1.故事激趣:台江县城关一小 学科教案 熊老弟、马大哥、牛大伯、鹿妹妹一起去参加森林运动会,走到一座 小桥前发现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限重 1 吨”。这是什么意思?它们能 过桥吗?该怎样过? 2.解释:“限重 1 吨”是什么意思? 3.关于吨的知识你知道些什么? 4.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吨作单位?举出几个例子。 【进行新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老师的体重。 教师让学生猜一猜老师的体重,猜完后教师提问:刚才同学们在猜老 师的体重时都用了同一个质量单位——千克,你们为什么不用“克”作 单位? 2.师:你们知道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它的体重大约是多 少?(课件出示蓝鲸及有关资料的介绍。) 师:蓝鲸的质量要用“吨”来作单位,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这个新的质 量单位(板书:吨的认识)。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体 吗? 3.教师课件出示一些以“吨”为单位的物体及其相应质量。 教师提问:以吨为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教师指出: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计量比较重或大宗物品有多重, 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以用符号“t”表示。 【设计意图:从猜老师的体重和蓝鲸这一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导入,台江县城关一小 学科教案 让学生初步感知吨是一个大计量单位,并通过让学生举例、教师图片 展示等途径,初步建立吨的观念。】 二、初步认识吨 1.小组活动:第一小组提水,第二小组提米,第三小组背一背。 师:课前同学们都测量了自己的体重,互相说一说你的体重多少千克? 第一小组的提水,第二小组的提米,第三小组的背一背。同桌相互做 背一背的游戏,了解一袋米,一桶水,一个同学有多重。 2.汇报 3.师:如果按每个同学 25 千克计算,4 个同学有多少千克?40 个同学 有多少千克? 4.加深认识吨。 教师借助多媒体演示:一袋大米 100 千克,学生一边看一边数:100 千克、200 千克、300 千克、400 千克……1000 千克。让学生感受: 10 个 100 千克就是 1000 千克,1000 千克就是 1 吨。 三、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师出示: 例 7:3 吨=( )千克 6000 千克=( )吨 学生自主学习,汇报结果:说说你是怎样想的?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来 说不难,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让学生组内交流,班内集体讨论 说方法。 【设计意图:进率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简单,采取了让学生独立思台江县城关一小 学科教案 考然后反馈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 性。】 【课堂作业】 1.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块橡皮重约 10( ) (2)1 头猪重约 120( ) (3)1 袋水泥重约 50( ),1 拖拉机水泥约重 2( )。 2.课本 72 页“做一做”。 【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今天学习了用吨来计量比较重或大宗物品,知道了 1 吨=1000 千克。 【课后作业】 1.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如果每月少用 1 吨水,你认 为能做到吗?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可以采用哪些节水方法? 2.练习七第 1~3 题。 第 5 课时吨的认识及简单换算 1 吨=1000 千克 3 吨=3000 千克 6000 千克=6 吨台江县城关一小 学科教案 作业: 学生出勤: 教学时间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午别: 午 第 节 共第 课时 课题 第 6 课时解决问题 课堂补记 2.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 33 页例 9。 【教学目标】 1.利用所学知识,会用迁移和对比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2.结合具体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教学与生活的关系,体验 成功的快乐。台江县城关一小 学科教案 【重点难点】 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课件、练习题等。 【情景引入】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新的重量单位,首先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 重量单位有哪些?(克和千克、吨)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根据学 生回答板书:1 千克=1000 克 1 吨=1000 千克。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 个苹果重 200( ) 一个鸡蛋重 50( ) 小明的体重 28( ) (2)8 吨=( )千克 1700 千克-700 千克=( )吨 9000 千克+1000 千克=( )吨 3 吨+10 吨=( )吨 10 吨-500 千克=( )千克 4 吨+5000 千克=( )吨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唤起学生对已有重量单位的有关知识的记忆和 对经验的总结。] 2.师提问:同学们谁知道我们经常在马路上看到的大卡车是用来装什台江县城关一小 学科教案 么东西的? 3.学生讨论,给出答案。 4.同学们真的太聪明了。是的,我们用大卡车运送沙子,煤等东西。 【进行新课】 1.导入新课,我们学习了吨的认识及简单换算,那么今天我们学习新 的知识。我们用卡车运煤。 2.出示情景图:怎样派车能恰好把 8 吨煤运完? 3.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4.学生回答。 学生甲:一辆载质量 2 吨的煤 学生乙:一辆载质量 3 吨的煤 学生丙:一大堆的煤 5.老师总结。 同学们你们真是太聪明了。图中显示了一堆煤和 2 辆载质量不同的卡 车,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怎样派车能恰好把 8 吨煤运完吗?老师出示 表格。 6.学生分组讨论。 7.学生汇报。 8.集体订正,老师讲解。 9.老师给出答案。 【课堂作业】 课本 33 页“做一做”台江县城关一小 学科教案 (学生先独立完成,指名学生进行板演,说说解题思路)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课后作业】 1.在一辆载重 2 吨的货车上,装 3 台重 600 千克的机器,超载了吗? 2.练习七第 4、6、7、8 题。 第 6 课时解决问题 重量单位:克(g) 千克(kg) 吨(t) 1 千克=1000 克 1 吨=1000 千克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好的数学教学内容应该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使知识贴近学生生活,变得有 趣、生动,容易感受。用实际量和规定量进行比较解决实际问题时, 有时不仅要考虑人或物的总质量,还要考虑到人随身携带物品的质量 或承载物体的运输工具的质量,再与规定量进行比较,让学生体验到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台江县城关一小 学科教案 作业: 学生出勤: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