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化学《燃烧的条件》教学设计案例
加入VIP免费下载

九年级上册化学《燃烧的条件》教学设计案例

ID:167444

大小:83.62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12-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九年级上册化学《燃烧的条件》教学设计案例学习类型:探究性学习教学设计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的,是学习者借助一定的情景,在他人的帮助下(教师和学习者),利用学习资源主动构建起来的心里表征方式。“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①“情境”:学习应在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创设情境有利于学习的真实性和复杂性,有利于引出整体性的任务,选择与学生生活经验有关的问题。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要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基于问题的学习和任务驱动方式)  ②“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从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具有重要作用,每个学习者的智慧是整个学习群体的共享资源。(学会分享与合作学习)  ③“交流”(会话):是协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环节,其实,协作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交流的过程,包括:教师与学生进行交互式学习;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交流,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以学生为中心、交互式学习)  ④“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即认识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习不是知识经验从外到内的输入过程,而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充分的相互作用,通过主动探究而“生成”自己的知识的过程。(主动探究和建构) 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探究性学习,通常表现为:基于真实情境的学习、基于丰富资源的学习 、基于案例的学习、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基于项目(任务)的学习、基于互动合作的学习。  建构主义主张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设计背景:调查表明我国大学生的研究能力普遍偏低,面对此种情况,国家教育部提出探究性学习。  1999年,教育改革首先从高考内容和形式改革开始,将“高考指挥棒”指向素质教育;高校扩招,减缓“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压力,为基础教育松绑。  1999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初步形成现代化基础教育课程框架和课程标准,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推行新的评价制度,启动新课程的实验。争取经过10年左右的实验,在全国推行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  2000年,正式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  2001年4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研究性学习已作为必修课程列入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的改革思路,并指出:“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从上面一系列的事件中可以看出,探究性学习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亮点。  《燃烧的条件》与生活紧密相连。燃烧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作为初三学生对生活中燃烧的现象已经很了解。相信他们对燃烧的条件也会很感兴趣。所以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设计内容 具体设计 设计意图   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技能设计:能够知道燃烧的两个条件能够解释生活中燃烧的例子能够设计出证明燃烧条件的实验情感态度:提高学生的防火意识培养学生对生活、科学的热爱培养学生对身边化学现象的关心促进学生把书本知识向生活迁移的热情培养学生合作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技能     教学内容设计 氢气燃烧木炭燃烧解释常温下的木炭为什么不燃烧回答当炒菜时,油着火时应该怎样灭火为什么着火时用水来灭火在实验室如果桌面的酒精着火了应该怎么办?解释“鬼火”现象 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学生找到燃烧的条件。同时解决了平时的一些疑问,培养学生对化学的热爱。消除了学生对“鬼火”的迷信解释。提高了学生的研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团体合作能力   教学活动和教学情景的设计 教学情景设计:1、  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各种燃烧现象如:(1)       熊熊燃烧的大火(2)       做饭时锅里燃烧的油(3)       黑夜旷野中燃烧的“鬼火”提出问题: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通过多媒体的情景创设,使学生感到找到燃烧条件问题的必要性,以及提高学生对“鬼火燃烧”的神秘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活动设计(1)       组织全班同学制作小组评价量表评价包括小组实验成绩、报告成绩、讨论成绩、以及组员参与度(2)       分组通过抓阄的方式,进行分组;明确实验仪器安全使用规则;小组分好之后,学生自己选组长,并明确组长和组员的义务;(3)       制定实验方案鼓励小组利用“脑风暴法”制定实验方案,并由小组成员代表说出实验原理。鼓励小组内部根据实验原理,判断实验的可行性(4)       可行性讨论组织小组之间互相讨论讨论其他组实验的可行性,并进行修改;   (5)由组长领取实验仪器和实验药品进行实验并写实验报告(6)小组把实验报告做成各种媒体的报告形式,选取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问题解决的方案以及各个成员的参与情况(7)小组之间讨论实验过程中的不足以及是否还有其他解决方案。(8)大家共同讨论“鬼火”现象(9)用“脑风暴法”解决如果在炒菜时油着火了所应采取的应急措施。(9)讨论在实验室中,洒在桌面的酒精着火应急措施(10)讨论在用完酒精灯,应该怎样把酒精灯熄灭  (2)通过共同制作评价量表一方面体现了民主,也培养学生评价反思能力。有利于学生高阶能力的学习。(3)通过“脑风暴法”可以集中所有学生的智慧,同时让学生学习了脑风暴法解决问题的方法(4)通过可行性讨论,提高了实验的安全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的严谨性。(5)多媒体报告的制作,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在制作过程中发挥了团体合作的精神(6)小组成员通过讨论别组的实验方案,找到了自己方案的不足,更有利于组间经验的交流(7)通过对各种假设情景中问题的讨论,提高了学生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组织学生根据先前做好的评价量表进行打分反思学生从这次活动得到的收获 通过评价活动,让学生总结了经验,为以后的活动做了基础。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了探究活动的一般流程   评价反思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