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感染力》教学设计
篇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色彩对人产生的心理联想,掌握色彩的三种不同表现形式,加深对色彩在美术作品中的
感染力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欣赏、体验探究、小组讨论等学习方式,体验感受不同风格绘画作品中色彩所传达
的情感和内在含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不同风格艺术形式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索新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色彩的三种不同表现形式及其特点;
2、如何从色彩角度分析鉴赏美术作品。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手段:PPT 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㈠情境激趣,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欣赏音频资料,请学生说说乐曲中体现出的艺术感染力可以
用什么样的色彩进行表现,导入课题。
㈡欣赏作品,初步了解色彩的心理联想
1、欣赏图片,感受大自然和美术作品中的色彩表达主观情感。
2、讨论探究:尝试用一些词汇来描述以下几种色彩给人的心理联想。
㈢欣赏体验,了解色彩的表现形式及其特点
1、欣赏三幅绘画作品,说说画家在运用色彩表现对象上有什么不同?
2、课堂反馈,欣赏探究作品,掌握色彩的三种表现形式。
㈣欣赏实践,体验感受不同风格绘画作品中色彩所传达的情感。
鉴赏一组作品,教师设计问题,指导学生鉴赏作品:
图片展示,教师提示鉴赏角度:从内容、色彩特点、情感表达几方面交流对作品的分析感受。
①作品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②画面中色彩的主色调是什么,主要运用了哪种色彩表现形式?
③你从作品中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㈤课后拓展,布置作业:
1、观察生活中运用色彩的现象,体会其运用色彩过程所传达出的情感。
2、结合本节课的所学,尝试运用色彩来创作一幅小画,表达自己某种心理感受。
篇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色彩及色调给人的感受。
让学生尝试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感受。
让学生学会多角度的欣赏美术作品,能够分析美术作品中色彩的象征意义。
三、教学难点:
突破学科本位,建立美术、音乐、文学问的彼此联系,实行跨学科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
践活动。
四、教学重点:
发展学生有个性的表现能力,并把所学色彩知识大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
教法选择: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启发和诱导,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
性,重视对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培养;并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
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
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脑、实物投影仪、不同风格的音乐片段、描绘不同季节的文学作品片段凡•高
的代表作、课本等。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通过多媒体展示同题材的传统绘画与现代绘画,请学生欣赏并分析得出“现代绘画的特
点”,从而引入本课课题。
(师):随着摄影技术的出现、发展,绘画逐渐淡化了再现客观事物的功能,艺术家们
更多的是表现对世界的看法,抒发感情,对于绘画来说,画得像与不像、画什么,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画家尽力去表现和把握他当时的心态,画他所感动的东西,因为他相信好的画是画
面自身显现出来的,气魄在画的骨髓里,气息是清新和自由的,色彩以它的活泼雀跃在尽情
地对比并显现和流动于我们的眼前。就像现在展示的这幅马蒂斯经典作品《舞蹈》一样,他
用强烈的原色作画,大胆地进行着冷与暖的较量,在画面上放上他所感受的色块,他用大面
积的孔雀蓝作背景,并使用黑色进行蒸腾和蔓延,就如同人对上苍未知力量深深的敬畏和内
心悄悄的祈语。舒展线条勾勒出的火红的人体,象征着生存的体温。手与手相挽在天与地之
间起舞,这时我们好像听到了,那不是音乐而是惊天动地的鼓声。翠绿的大地在鼓声中被夜
幕所覆盖,天地间不再拥有清晰笔直的界限,倒突出了人的轮廓与分量,舞动着的己分不清
是生命还是火焰。今天,我们就一起走入这感性的现代绘画的世界中,领略色彩的无限魅力!
(引入课题——《现代绘画的色彩搭配》)
二、色彩知识回顾
(师):既然我们今天是要探讨色彩,那么我们先来快速回顾一下以前所学的色彩知识,
看看你们还记得吗?
1、三原色、间色、复色 2、对比色、邻近色
3、冷、暖色 4、非色彩色
5、色彩的明度和纯度。(加入非色彩色白色调和,色彩的明度增高,纯度降低,画面显
得明亮,温馨;加入非色彩色黑色调和,色彩的明度和纯度都降低,画面显得沉稳、含蓄、
灰暗)
三、欣赏分析,发现色彩搭配的规律:
(师):好,回顾了我们以前所了解的色彩相关知识后,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大师们
在绘画中是如何来搭配色彩的。
(课件展示大师的作师)
(师):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 8 幅不同的大师作品,有些大家很熟悉,有些可能是第一
次欣赏。那么老师现在想问问同学们,你们在欣赏作品的同时,有没有发现这些作品中的色
彩搭配有没有什么规律?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色彩对比法:冷暖对比、补色对比(在讲解对比法是,引导学生注意对比中不可 55 分)
色彩调和法:同类色调和、邻近色调和
展示《星夜》,请同学们判断此画是色彩的对比还是色彩的调和?
色彩调和:对比色调和(大统一、小对比)
四、欣赏分析,体会色彩的情感表达
1、色彩的心理联想
以前我们学过不同的色彩可以表现个人的情感,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
2、现代绘画中色彩的情感表现
我们知道色彩不但具有这些象征性,而且不同的色彩会对我们产生不同的心理影响,大
师的作品中常常借助色彩的象征及色彩对人产生的心理影响来表达自己的内在情感,下面我
们一起来看看大师是如何通过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分析
四、色彩实践
1、用色彩联想表现出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1、能否利用所学的色彩搭配知识进行创作,并利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2、能否用较准确的美术语言评价自己和学生的作品?
五、梳理思路,巩固小结
小结:这一节课我们通过欣赏学习,了解了现代绘画中大师对色彩的搭配除了使用颜色
的对比、颜色的调和外,还利用色彩的象征性来表达个人的情感。生活因为有了色彩,所以
才显得更精彩。愿同学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篇三: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色彩对人产生的心理联想,掌握色彩在美术作品中的感染力的理解,提高
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欣赏、体验探究、小组讨论等学习方式,体验感受不同风格绘画作品
中色彩所传达的情感和内在含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不同风格艺术形式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和探索新知识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分别从写实色彩、装饰色彩、表现色彩的表现形式及特点进
行分析。教学中可以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带动学生的思考和参与热情,可以拟定一条教
学主线,通过欣赏、讨论、实践、思考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了解色彩的感染力。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是启发学生了解如何从色彩的角度分析鉴赏美术作品,帮助学生更灵
活地分析和理解美术作品,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审美感受与艺术体验。
三、教学策略
1.教学中引导学生欣赏作品,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给你什么感受,引导学生了解色彩是诉诸
视觉最具感染力的形式语言,而绘画恰是能体现色彩感染力的最有力载体。通过对绘画作品
的欣赏,了解不同风格流派对色彩感染力的诠释。
2.强调过程与方法。教师可以拟定一条教学主线,比如“欣赏、分析、比较、实践”等活
动展开课堂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可以拟定一些主题,供学生讨论。并且针对不同的风格的
作品,提出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3.突出色彩在主题表达中的作用,了解色彩的感染力和表达方式。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
教材或者多媒体,引导学生了解色彩是美术作品的重要表现因素。色彩不仅能真实地再现表
现对象的色彩关系,而且由于色彩所具有的感情特征,对于触动人的心理和情感具有很强的
感染力。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色彩的感染力》
年级
八年级上册
执教
刘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含过程与方法)
设计目的和说明
1.课前准备
安排学生课前了解教材内容。
布置学生提前了解作品,有意识的收集资料,以便在课堂上交流。
教师提前做好教学准备,设计问题,引领学生的学习
布置学生自学,提前对教学主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汇报与交流
各小组的同学对预习情况做一个汇报:选择教材中的作品,谈谈自己的理解。
教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给予及时的补充,肯定学生的预习情况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
3.导入新课
欣赏作品《出水芙蓉图》,见课件,设问:这件作品给你什么感受?
色彩是诉诸视觉最具感染力的形式语言,而绘画恰是能体现色彩感染力的最有力载体。本课
我们将通过对绘画作品的欣赏,了解不同风格流派对色彩感染力的诠释
以问题的方式带动学生观察和思考,感受教学主题
4.教学互动与探讨
欣赏与探讨
色彩是美术作品的重要表现因素。色彩不仅能真实地再现表现对象的色彩关系,而且由于色
彩所具有的感情特征,对于触动人的心理和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课件展示:千里江山图(局部 中国画) 北宋 王希孟。
作品解读:作品为大青绿设色绢本,间以赭石配色。画面色彩匀净明丽,富于装饰性。壮丽
秀美的山水,仿佛将人带入了一个超乎物象之外的精神的世界。
教学中重点分析作品的造型和色彩。《千里江山图》为大青绿设色绢本,纵 51.5 厘米,横
1191.5 厘米,气势辽阔超凡。全卷画面上层峰峦叠嶂、逶迤连绵,图中繁复的林木村野、舟
船桥梁、楼台殿阁、各种人物布局井然有序。画中山石先以墨色勾勒,后施青绿重彩,用石
青石绿烘染山峦顶部,显示青山叠翠。江河勾出水纹,与没骨色彩形成反差对比。全图既壮
阔雄浑而又细腻精到,是青绿山水画中的一幅巨制杰作。
比较不同画种的色彩表达。
《出水芙蓉图》(中国画) 南宋 佚名;作品为了表现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纯洁、娇艳
的姿容与品格,分几十次层层渲染进行赋色,达到了柔和润泽而又美艳动人的艺术境界。
《干草垛》(油画) 1894,莫奈(法国)看似平凡的草垛光彩夺目,与天空和远处的树丛交
相辉映,构成一曲色与光的交响。
赏析《干草垛》
《干草垛》是莫奈的主题绘画系列之一,它记录了干草垛在不同时间光照下的色彩变化。
赏析《静物》(油画) 现代 马蒂斯(法国);野兽派画家马蒂斯追求一种简洁明快的色彩效
果,这幅暖色调为主的作品,明确地表达出了一种温暖、柔和、安适的气氛与情调。《玉兰
黄鹂》(中国画) 现代 于非;画面以石青为底色来烘托玉兰花和黄鹂鸟,强烈的色彩对比,
生动地表现出了一派晴空万里、鸟语花香的大好春光景象。典雅华贵的色彩令人赏心悦目,
充分地显示出工笔重彩画对色彩的精彩运用。
对比赏析《静物》、《玉兰黄鹂》说一说:工笔重彩中的色彩表达有什么特点。提问:这件作
品运用了哪些色彩?有什么特点?给你什么印象?
通过作品展示、主题探讨、对比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作品中色彩的感染力
作品选材经典,给学生介绍其色彩特点,让学生了解作品
5.交流与探讨
围绕作品,探讨主题
赏析德库宁(美国)作品,画中的色彩随着纵横交错、不同力度的笔触恣意挥洒,没有明晰
的界限和秩序,是抽象表现主义的杰作。
展示作品《土地》(油画); 2006; 罗尔纯;作品中的色彩饱满、响亮,与富有韵律的线条
结合在一起,在给人以视觉冲击的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情感。
展示《乌鸦群飞的麦田》(油画) 1890 凡·高(荷兰) ,梵高的作品色彩有什么特点?
后印象主义画家凡·高对黄色的热爱炽烈而持久。色彩对比鲜明而明亮的麦田,燃烧着画家
激情的火焰,倾注着他内心激荡的情感。
6.实践与探讨
教学探讨:你认为哪件美术作品在色彩表现上最有感染力,为什么?
教学活动:试一试,尝试运用色彩进行主题表达。
引导学生尝试画一画,运用色彩表达一个主题。
教师强调构图,可以简单示范,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可以选择教学中的作品,也可以自我补充
7.知识补充
19 世纪的印象主义画家着力于光色关系与色彩变化规律的探索,色彩成为他们最主要的艺
术表现手段。20 世纪以后随着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的出现,许多现代画家开始尝试以强烈、
自由而主观的色彩来造型和表现,这种色彩往往被称为“表现性色彩”
8.课后拓展
布置学生关注生活中色彩,了解创作的作品与生活的联系,并且尝试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
感
了解色彩的强大表达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