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教学设计 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与本课相关的内容要求为:以张謇举办实业为例,初步认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一、史实中塑造实证精神 历史是一门注重逻辑推理和严密论证的实证性人文社会学科。历史的探究以求真求实为目标,以史料为依据,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将符合史实的材料作为证据,进而对历史形成正确的、客观的认识。对史料的研习与运用,既是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解释历史和评判历史的重要能力体现。 关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原因的分析、社会生活出现的变化,本课运用大量数据、图片、史料等资料增加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民族工业的“艰辛曲折发展”、“近代社会生活变化之大”。 在总结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时,本课通过呈现“华商企业与外商企业平均纱锭数”柱状图、《1936年日商和华商纱厂对比表》、《1939年华北工业的资本构成比较表》,让学生直观地得出结论:与外国相比,中国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 通过观察比较《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分布图》,学生得出结论:中国民族工业产业结构不合理,轻工业多,重工业少;地区分布不平衡。 近代社会生活发生了变化,但到底变成什么样子,图片最具直观性。 本课呈现了剪发辫、废缠足、变礼节、易服等方面的老照片,带领学生仔细观察、对比。 效忠清王朝标志的发辫被剪掉;禁止缠足后,天足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女子也能像男子一样自由奔跑; 鞠躬、握手取代原来有损人格的跪拜礼; “大人”、“老爷”这样的称谓被“先生”这样的称呼取代。 通过观察对比慈禧和宋美龄穿着的旗袍,给学生以视觉上的冲击,同为近代史中最有影响力的两位女性,其着装反映了两个不同的时代、两种不同的文化。 不仅女性得到解放,男性也用西装、中山装取代原来具有尊卑等级观念的服饰,与世界接轨。 二、迁移中架构时空观念 历史的时空观念是指历史时序观念和历史地理观念。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历史时间和地理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将史事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当中,才能显示出它们存在的意义。历史学科的知识是建构在历史时空基础上的,对历史的认识必须从时空观念的角度出发。 关于近代民族工业的艰辛曲折发展,本课需要重点掌握以下几个阶段:产生、初步发展、短暂春天、日益萎缩。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为何会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发展状况,是本课需要突破的重点、难点。 本课内容为本书最后一个单元中的一课,前七个单元主要学习了中国社会政权的更替,若贸然问学生“经济发展往往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可能会一时反应不过来,所以在这一问题的提法上,本课作了层层铺垫:“西汉初期社会经济严重破坏与什么有关?”“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时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与什么有关?”“当国外机器已经轰鸣数十年,而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依然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这又与什么有关?”通过这三个问题,学生类比得出结论:经济发展与社会是否稳定;统治者的个人品质、治国理念、措施;社会制度等因素相关。 虽然这一理论是通用的,但是要想研究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就必须放在中国近代史这个特定的历史范围内。“近代的中国有什么特点?”“结合近代社会的特点,你能预测一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会顺利吗?为什么?”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讨论,学生虽未学习新课,却通过已学习过的西方列强的冲击、近代社会政权的更迭等知识的迁移,得知民族资本主义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将会呈现的大致形态,新课学习过程中教师再带领学生具化即可。 “近代轻、重工业结构的严重不平衡,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这个影响不仅仅局限在近代中国,还包括新中国。为何我们一直说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是“血肉筑长城”,而不是“钢铁长城”?通过观察这张《抗日战争时期中日双方力量对比表》,学生再次感知抗日战争胜利之不易,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之精神;明白产业结构合理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同时为下学期的学习作铺垫。 在“近代社会生活变化”这一板块的处理上,本课也体现“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历史时间和地理条件下发生的”这一原则。本课通过“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的变化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近代中国社会所独有的特点又会让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怎样的变化呢?”两个提问,再结合具体的学习,让学生明确近代社会生活之所以会呈现“不平衡”、“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点,根源在于中国近代社会所特有的经济特点、时代特征。 三、历史中汲取精神养料 以史实为基础,依据一定的价值观对史实做出的主观评判。将对历史的认识延伸到对自身成长和现实社会的认识上,从历史中获取有益的养料,从实践的层面体现历史的价值。 本课通过重点介绍状元实业家张謇及同为无锡人的荣氏兄弟,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近代民族资本家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近代中国命运多舛,面对日益深重的国难,各种救国学说盛行,有这样的一批爱国之士,他们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投身商海,与赚取利润相比,他们有着更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授课时,教师不仅讲述了他们的创业成就、创业命运,同时补充了他们勇担社会责任,造福百姓的事例。 张謇及荣氏兄弟的经历、做法,不仅反映着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艰辛曲折,反映着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与近代社会政治、国家命运相辅相成,更反映着民族资本家在命运多舛的近代中国挑战种种危机、克服种种困难兴办实业,他们是时代英雄!虽然他们的结局通常是悲剧的,但他们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他们实业救国、造福人民的精神激励着无数中国儿女! 上课和学生讲这些,只是希望在潜移默化中,把“社会责任感”融入到他们的骨血中,这样,当他们长大后,必能撑起中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