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必修1《细胞呼吸》教学设计
课题
细胞呼吸
课型
新授课
教 学 目 标
1、说明细胞呼吸的本质,能对细胞呼吸与有机燃料的燃烧进行比较。2、说明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过程。3、说出细胞的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区别。4、参与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的比较讨论,形成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5、通过小组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与交往,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与交往的态度。
重 点难 点
说出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过程。比较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
导 入 ( 8 ) 分钟
教 学 设 计
课件展示:(1)寒冷冬季的一个夜晚,一群人围在一堆篝火旁取暖。(3)某同学因10 000米长跑以后,觉得筋疲力尽。(4)一片果园内的果树因遭受水淹而正在慢慢萎蔫,并不断有果树死去。(6)汽车在飞快地奔驰,同时不断地消耗着汽油,一些尾气正从其排气管中被排出。这些过程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又有什么区别呢?学生思考回答:略 通过阅读P70页细胞呼吸内容,了解细胞呼吸与有机燃料的燃烧的区别和联系,并比较回答。
评 价 设 计
学生通过比较课件上内容,最终发现上述过程的共同点都是与能量有关,但区别是有的是通过燃烧产生,有的是生物体产生。最终总结出细胞呼吸的特点是:在温和条件下有机物被美催化而氧化分解,能量逐步释放,没有剧烈的发光发热现象。
施 标( 25 ) 分钟
教 学 设 计
通过上述讨论引出课题:细胞呼吸一、细胞呼吸的概念: 细胞呼吸主要是指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等有机物在活细胞中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或分解为一些不彻底的氧化产物,且伴随着能量释放的过程。通过概念,由学生整理出以下内容:细胞呼吸的反应物、场所、产物、作用等。讨论1:请用一句话概括细胞呼吸:学生讨论归纳总结:细胞呼吸本质上是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讨论2:细胞呼吸产生不同产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思考回答:可能与不同生物体反应的场所、条件、酶等的不同导致。引出细胞呼吸的类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二、有氧呼吸课堂教学过程如下:1、自学与讨论:独立完成如下表格的左半部分,小组讨论确定答案:
1、有氧呼吸
2、无氧呼吸
不同点
场所
条件
过程
分解产物
释放能量
特点
总反应式
相同点
2、知识细化:依据动画细化有氧呼吸过程,明确物质的变化和能量的去向。3、书面落实:依据学案独立完成知识小结有氧呼吸过程小结:从反应物和产物的角度落实 基础知识有氧呼吸总反应式:依据课件内容独立写出并要求学生板演4、讨论与陈述:学案上有如下问题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 ①为什么说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有氧呼吸第三阶段释放能量最多与线粒体的什么结构有关?②有氧呼吸各阶段的反应物和产物是什么?③将线粒体和置于适宜条件下的葡萄糖溶液中,能否产生二氧化碳并释放能量,为什么?5、阶段性小结:即总结出有氧呼吸概念、总反应式。6、练一练:完成学案有氧呼吸相关部分
施 标( 7 )分 钟
教学设计
三、无氧呼吸教学过程1、依据动画总结无氧呼吸过程,并简单描述。2、完成上述表格右半部分3、书面落实:①无氧呼吸过程小结:从反应物和产物的角度落实基础知识 ②无氧呼吸总反应式: 依据课件内容独立写出并板演4、阶段性小结:总结出无氧呼吸概念、总反应式。5、学生讨论以下问题:①不同生物体进行无氧呼吸方式不同的原因是什么?②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异同点(填入表格)6、练一练:完成学案与无氧呼吸相关内容
评 价 设 计
1、有氧呼吸过程中,下列反应有大量ATP产生的是(D)A、葡萄糖→丙酮酸 B、ADP→ ATPC、丙酮酸→二氧化碳 D、[H]+O2→H2O2、植物细胞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部位可能是 (C)A、线粒体内膜和外膜B、叶绿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C、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D、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归 标( 5 ) 分钟
教学设计
1、 细胞呼吸的概念、本质、与有机物燃烧的区别 有氧呼吸:概念、场所、过程、总反应式 2、类型 无氧呼吸:概念、场所、过程、总反应式 3、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和联系
固 标
作 业 布 置
完成P75评价指南1、 完成学案2、 复习巩固知识点3、 根据两种呼吸作用反应式思考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为下节课的学习作准备。
板 书 设 计
细胞呼吸(一)细胞呼吸的概念(二)细胞呼吸的类型
1、有氧呼吸
2、无氧呼吸
不同点
场所
条件
过程
分解产物
释放能量
特点
总反应式
相同点
教 学 反 思
1、本节课通过一系列情境的设置,引导学生答疑、质疑、讨论过程中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并通过教师及时掌握反馈信息,适时点拨、调节,让学生在典例分析中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并通过课件等直观教学手段,较好地解决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预测能收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而且通过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提问,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2、本节课充分体现和落实了我校“目标教学、先学后教、分段教学、讲练结合、恰当引导、突出主体”的基本思想。从本节的具体教学过程看,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目标教学明确本节课任务,先学后教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由被动转化为主动,教师的作用是贯穿始终的,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善于将知识问题化,锤炼课堂语言,充分发挥自己的实践智慧,采用各种有效地教学设计,构建高效快乐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