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知识点梳理
一、单元课程结构
1. 单元地位
七年级,是孩子们系统学习中国古代史的阶段。中国古代史的时间跨度,从我国境内的
早期人类开始,直至 1840 年鸦片战争之前。在七年级《历史》课本的体例编排上,中国古
代史内容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分为七个历史时期,即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秦汉时
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处于七个历史时期的第一个阶段,也就是从我国境内的早
期人类开始,到约公元前 2070 年夏朝的建立之前。
2. 单元主题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学习主题是“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从历
史认知的角度而言,史前时期指的是我国有正式历史记载之前的人类活动时期,亦是国家产
生之前的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境内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人类,伴随着人类的出现,人类的历史也同步
展开。在这个从蒙昧走向文明的进程中,中国境内的远古先民们用智慧点亮了中华大地上的
文明之光。
3. 单元结构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在课程安排上共有三课。这三课分别是:第 1 课《中国早
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第 2 课《原始农耕生活》、第 3 课《远古的传说》。这三课在时
间上是先后关系,彼此的时间跨度非常大,每课中的学习重点都是中国史前人类发展进程中
极具代表意义的里程碑。 在祖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中,北京人是典型代表,从北京人遗址的考古发掘中,我们可以
看出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情况,以及他们在进化过程中的特点。
大约在一万年前,伴随着磨制石器的发展,中国境内的人类逐渐懂得了耕种农作物,饲
养家畜、烧制陶器,开始了定居生活。
距今约四五千年,一些部落逐渐结成联盟,并推出首领,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就是这一
时期的杰出代表,被后人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二、单元知识梳理
1. 知识梳理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在展现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同时,遵循《义务教育历史课
程标准》(2011 年版)的“点—线结合”原则,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在知识的
选择上与呈现上突出基本的、典型的、重要的史事。
本单元第 1 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课文中的“元谋人”、“北京人”和知识拓展中的“山顶
洞人”。
第 2 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河姆渡人的生产生活”、“原始
农业的发展”。
第 3 课的主要知识点有“炎帝”、“黄帝”、“炎黄子孙”、“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尧”、“舜”、“禹”和“禅让制”。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无法也不应该追求面面俱到,我们应该避免对每一个知识点的平均
用力,应该依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课程内容,对每节课进行整体的
规划和设计,实施有效教学。
2. 课标解析 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与本单元相关的课程内容是“知道北京
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了解半坡居民、
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知
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三、单元教学建议
对于本单元的教学,我建议做好以下三点:1.分析课文结构、优化教学设计;2.明确课
文主线、突出教学重点;3.立足课本材料、服务学生学习。
下面,我就每一课的具体情况加以说明。
1. 分析课文结构、优化教学设计
第 1 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本课的三个子目分别是:我国境内的早期人
类、北京人的发现和北京人的特征。第一个子目与第二、第三个子目之间是包含与被包含的
关系,第二个子目与第三个子目之间是递进关系。
我国目前已发现旧石器古人类遗址三四百处,遍布全国大多数省市。事实证明,我国是
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我国早期人类遗址中最著名的是
北京人遗址。北京人的发现内容丰富,为“从猿到人”的伟大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要体现从面到点,从概括论述到典型实例的关系。
第 2 课,原始农耕生活。本课的三个子目分别是:半坡居民的生活、河姆渡人的生活和
原始农业的发展。第一、第二个子目与第三个子目之间是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概括关系,第
一个子目与第二个子目之间是并列关系。
半坡人的生活、河姆渡人的生活分别是北方黄河流域和南方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明的典
型。他们使用磨制石器、种植农作物、饲养家畜,过着定居的生活,聚落建筑不断完善,我
国原始农业逐渐形成并发展,为人类文明社会的到来做好了物质上的准备。 本课在教学设计中应体现总—分—总的结构,即从我国原始农业的兴起到南北方两种原
始农耕生活的展示再到原始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第 3 课,远古的传说。本课的三个子目分别是:炎黄联盟、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尧舜禹的禅让。三个子目是以历史发展的时间为序的先后关系。
三部分内容围绕历史传说这条主线展开,向我们展现了华夏始祖创造华夏文明的历史场
景,大量历史传说又进一步揭示了炎黄二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本课在教学设计中应该以时间为序,体现从分散到联合再到发展的主题。
2. 明确课文主线、突出教学重点
第 1 课的重点内容是北京人。《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的课程内容要
求学生“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
据”。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 年版)选定北京人为我国早期人类的典型,是因为北
京人考古发掘的成果最具代表性。通过学习北京人的相关内容,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境内早
期人类的体态特征、生产与生活状况;并通过北京人的发掘过程,了解科学家们执着探索的
精神。
第 2 课的学习重点是半坡人、河姆渡人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义务教育历史课程
标准》(2011 年版)中的课程内容要求学生“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
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我国是世界原始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之一,半坡居民和河姆渡人的生产与生活,是我国
早期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考古发掘证明,约在六、七千年前,我国就形成了两个农业起源
中心,后来发展为两大农业区,这就是以黄河流域为主的华北旱地农业区和以长江流域为主
的华中水田农业区。半坡和河姆渡这两处遗址,从农作物的种植、定居生活及房屋建筑等方
面,分别突出地反映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早期农业文明。 第 3 课的学习重点是炎帝与黄帝的传说故事。《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 年版)
中的课程内容要求学生“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这
里包含了两层学习要求,一是知道炎帝、黄帝的古老传说;二是了解传说与神话虽不同于严
格意义上的史实,但也传递出某些历史的信息。
中国人十分重视对自己历史的记述及代代相传,炎帝和黄帝的故事在后代的史籍、诗歌
以及神话故事中多有记载,由于没有地下考古的实物证明和文字证据,有关他们的事迹仍属
于传说,并且富有神话的色彩。但从炎帝、黄帝的传说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历史的信息,
如在我国氏族部落时期,中原地区分布着一些部落,其中炎帝与黄帝的部落通过联盟进而融
合,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在他们生活的时代,有很多农业、手工业方面的发明创造,反
映出我国史前晚期的文明特征。
3. 立足课本材料、服务学生学习
新版《历史》教材实现了“教本”与“学本”的结合,在以课文为主体的前提下,设计
有大量的插图,配备了许多辅助学习的栏目。这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更多
的资源和平台。
在第 1 课的示范教学中,授课教师使用课本中的人类进化示意图、“北京人头盖骨”历
史文物图和北京人用火场景想象图等资料引导学生感知我国早期人类的基本面貌,了解北京
人的体态特征、石器生产、群居生活以及用火的大致情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会在图
片中寻找有效信息,从而提升了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从历史文物图片中了解到
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培养了学生的证据意识。
在第 2 课的示范教学中,授课教师利用教材第七页“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图”使
学生明确半坡原始居民、河姆渡人的具体生活位置。在基于南北方不同自然地理环境因素的
基础上,引导使学生了解、感知这两个不同的早期农业文明。
授课教师运用自制的对比表,帮助学生梳理课文中的主要信息,运用有关的考古材料与
学生一起探讨我国原始农业的产生,进而使学生认识到半坡文化和河姆渡文化分别代表了我
国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早期农业文明,这两个区域的农业发展对以后的中国历史发展具有
重要影响。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就辉煌,对人类的进步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在第 3 课示范教学的最后环节,授课教师展示“湖南炎陵县炎帝陵庙里的炎帝像”和“河南新郑轩辕故里”等图
片,组织学生谈谈对炎帝、黄帝的认识,从而形成炎帝、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缔造者,是中华
文明的开启者的共识。教师还选择教材中的“材料研读”栏目组织学生讨论“华夏民族的形
成过程有何特点?”这一问题,使学生了解到中华民族是在不断联结、融合的过程中发展壮
大的历史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