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设计评说
加入VIP免费下载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设计评说

ID:169215

大小:9.84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12-18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设计评说  一、基于课标教材,设计教学主线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本课作如下规定:“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乍一看课标要求非常简单,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古代史板块内容设计上,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因此我们不能孤立地看问题,而要从单元的角度来解读本课课标:“北宋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与此同时,周边民族的相继崛起又在更大范围内形成了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中华民族在这一时期都在进一步的交融与发展,社会经济与科技文化更是取得了很大成就。”  本课按照教材三个子目原本的顺序推进教学活动。在一般的教学中,处理第一子目“契丹族与党项族”时,往往起源和发展都讲得着力平均、无侧重点,然而辽与西夏的重点并不在起源,而在其受到中原先进汉文化的影响之后的社会进步。本课通过两幅体现契丹、党项族游牧特征的图片,让学生简单了解它们的起源;通过地图,掌握它们建立政权的情况,了解对峙局面的形成。而通过“图说历史”的方法,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辽与西夏的社会进步上。  在第二、三子目“北宋与辽、夏之间的和与战”教学中,重点应放在北宋与辽。而北宋与西夏的关系,是可以通过学习北宋与辽的关系后同理推断的,于是做了简略处理。“和与战”中“和”是主流,因此本课教学中着重处理了澶渊之盟的内容、评价。关于澶渊之盟的评价,史学界的观点也一直在变化发展,通过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是否赞成某学者“澶渊之盟是北宋对辽屈辱外交的开端”这一观点,鼓励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事件,不迷信权威,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本课还基于单元主题设计了“政权并立与民族关系发展”的课时教学主线,将课时教学融入到整个单元教学中,帮助学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认识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互相影响与交融,它们都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各自的贡献,从而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二、挖掘教材资源,激趣解疑  本课教材内容中共有8幅图片,教学过程中选用了其中的7幅(其中西夏货币反映的内容因与契丹货币相类似而省略),运用充分。  为了更好地理解教材编者的意图,帮助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些图片进行合理运用,执教者还查阅了相关的文献资料。  例如“契丹鸡冠壶”,一般可以解读出它对中原先进制瓷技术的借鉴学习,同时还保留着游牧民族的特色。值得补充的是,早期鸡冠壶形制为扁身单孔式,稍后开始由单孔驼峰向双孔驼峰转变,晚期作圆形壶身,上有管状口和多式提梁,鸡冠壶已从便于马上携带的皮囊式演变为适用于室内使用的提梁式,由此可以解读出契丹人对汉民族生活习俗的逐渐适应。  关于“西夏符牌”,教材做出了如下解释:“用以证明持牌者身份和所负使命,一般由两个能套合在一起的圆形铜牌组成”。至于上面篆刻的西夏文字,教师和学生无法识别,而这套符牌是研究西夏文化的重要文物,现收藏于国家博物馆,因此对它的补充介绍就很有必要性。它正面写的是“敕燃马牌”,意为“敕令驿马昼夜急驰”,常用于军队中十万火急的军令传达,背面刻忍冬纹,即金银花纹。这两块符牌一块存于朝廷,一块存于驿站,见牌合符后放行。这种设计思路和我们熟悉的用来调兵遣将的虎符很像,我们今天的汉语“符合”一词也正源于我国古代的符牌制度。西夏符牌正是西夏政权借鉴中原王朝对符牌的管理和使用方法而遗留下的历史见证。  在“辽与北宋的和战”这一子目,课本插入了大幅的“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辽大明塔”图片,乍一看觉得两者没有关联,查阅了大明塔的相关资料后才理解了编者的深意:辽与北宋的和与战,其中“和”是主流,和平交往带来了双方在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等多方面的民族交融。这座修建于澶渊之盟后的大明塔,借鉴了中原建筑风格、佛教文化,是我国现今保存最好、体积最大的一座古塔,它向人们展现了契丹曾经的辉煌,体现了辽的社会文明与进步,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这些文物图片的运用,也有利于师生共同提升史料实证意识。  此外,教材中的一些辅助板块在教学中也不能忽视。例如通过展示教材“相关史事”中的辽墓壁画《契丹人引马图》,介绍契丹族的起源,学生能充分感受其游牧民族的特征,也能发现图中人物服饰的改进是受到中原汉族的影响。  “知识拓展”板块——宋与辽、西夏的互市,是对教学中教师提供的反映“澶渊之盟”“庆历和盟”内容材料的补充,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可以更好地理解边界贸易带来的影响。  “课后活动”板块——“‘欲得天下好,无如召寇老’这首民谣反映出民众的什么愿望?”这一问题答案很直白,让学生思考回答的价值并不大,教师可以用它作为铺垫,讲解澶州之战主和与主战背后的原因,更有利于学生对于签订澶渊之盟的理解。  课堂小结时,要求学生小组合作,谈谈如何理解“政权并立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发展”这一观点。然而“政权并立”和“民族关系”这两个概念对于初一学生而言过于抽象,因此我将这一观点与“课后活动”二中的“议一议: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和约,对社会经济和民众生活有什么影响”相结合,把抽象问题具体化,学生在学习完北宋与辽、西夏的战与和、对峙与交往后,有话可说,既能回顾课堂所学知识,又能提高辩证看待历史问题、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资料: 29.3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